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焦虑和抑郁情绪影响的研究_第1页
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焦虑和抑郁情绪影响的研究_第2页
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焦虑和抑郁情绪影响的研究_第3页
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焦虑和抑郁情绪影响的研究_第4页
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焦虑和抑郁情绪影响的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焦虑和抑郁情绪影响的研究廖昌莲1潘奎琼1谭小波2(1四川省复员退伍军人医院 四川崇州611236; 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41)【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6-0113-02【摘要】目的探讨积极的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 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50例,对照组 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为期8周的心 理干预,以焦虑评定表和抑郁评定表为量化指标,对所有病人分別于心理干预前 和心理干预8周末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焦虑和抑

2、郁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结 论提示积极的心理干预可提高病人服药的依从性,减轻或消除康复期精神分裂 症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协助病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从而达到康复目的。【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焦虑抑郁心理干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经过系统治疗,主要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处于 稳定巩固治疗阶段,即处于恢复期,这时期病人面临着回归社会, 适应社会环境问题,此时病人会出现一些情绪障碍,及时发现这些问题,有针对 性地进行心理干预,对病人是大有裨益的。为此,本人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 进行了心理干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08年2月至2009年月4月在我院连续就诊的住院 精神分

3、裂症病人100人,全部为男性,且符合下列条件者:(1)符合ccmd-3关 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门;(2)病情处于恢复期,即精神症状基木消失,现 实检查能力较好;(3)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4)受教育年限大于或等于5年;(5)无严重心、肝、肾等躯体疾病,亦无酒精及药物依赖史。研究组50例,平 均年龄37.78+6.83岁平均病程7.5+4.12年,受教育程度7.25+3.68年。对照组 50例,平均年龄38.87+7.29岁,平均病程7.2+3.98年,受教育程度7.38+3.71 年,两组年龄、病程及受教育年限经系统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2方法1.2.1治

4、疗方法 入组病人均维持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日剂量不变, 研究组平均日用剂量浙合氯丙嗪)为(419.4+87.6)mg/d对照组为(423.5+90.8) mg/d,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1.2.2在医院随机抽取两个同等条件的病房进行研究,甲病房为研究组, 乙病房为对照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给予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接受传统治疗和 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特别的心理护理干预。心理干预采用集体授课与个别心理干预 相结合形式,吋间均为8周。在此期间所用药物保持不变,心理干预由1位心理 科医师和1位护师负责。1.2.2.1集体心理干预:(每周2次”每次时间为60分钟),讲解有关精

5、神分 裂症,药物治疗,交流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应对策略,社会康复等知识,强化处 理应激的能力,减少愤怒和自责,保持恰当的期望值,如何消除自卑,树立自信, 面对压力和挫折,适应家庭生活和工作,怎样讲究心理卫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 态等。1.2.2.2个别心理干预:根据病人治疗期间所出现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 以及所产生的原因,我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重点针对病人的羞耻感,惧怕 他人歧视,担心影响今后经济收入,担心前途、工作、婚姻等所产生的焦虑,抑 郁情绪,采取劝解,启发,疏导,保证等方式进行个别心理干预,以提供心理上 的支持和同情(每周至少一次,每次时间为3060分钟)。同吋指导患者家属在各 方

6、面关心、支持、帮助患者,给患者以温暖及勇气,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1.2.2.3鼓励积极参加工娱活动,女口:练习书法、打扑克、打乒乓、下棋 等,分散其注意力,减轻焦虑、抑郁情绪,鼓励其定期写心得体会,并给予正确 的心理疏导。1.2.2.4放松训练:每周12次。依次对身体部分肌肉先收紧再放松,首 先从双手开始,吸气时逐渐握紧拳头(约5秒),吐气吋缓慢放松(约15秒),借此 可感受到紧张和放松的感觉,也可探测出身体各部位的紧张,然后用类似的方法 从前臂,上臂,脸部,顶部,胸部,腹部,大腿,小腿等部位肌肉逐步放松训练, 整个过程与呼吸密切配合,一般每次重复训练30分钟,心理干预治疗在第一次 心理测查后

7、即开始,利用每天查房,检查等机会随时进行。1.2.3评定方法对入组病人在心理干预前、后分别采用zung’s的 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2,将测得粗分乘以1.25得标准 分,标准分大于或等于50分确定为焦虑或抑郁状态。1.2.4统计学方法 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2 结果2.1心理干预前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比较(见表1)表1心理干预前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比较o表1结果中显示心理干预前研究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为34%和38%,对 照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为32

8、%和40%,两组无显著性意义(p>005)心理干预 后研究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为12%和16%,对照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为30%和 36%,结果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o2.2心理干预前后研究组和对照组sas评分比较(见表2)表2心理干预前后研究组和对照组sas评分比较o表2结果显示通过心理干预sas平均分数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o2.3心理干预前后研究组和对照组sds评分比较(见表3)表3心理干预前后研究组和对照组sds评分比较表3结果显示通过心理干预sds的平均分数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 意义(p<0.01)o3讨论3.1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

9、性迁延性疾病,对人类精神健康的影响日益严 重,焦虑、抑郁、悲观5等消极心理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病人中广泛存在, 是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主要的心理问题。本研究资料显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 者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为34%,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38%o与焦虑症状有关的因素 为担心影响工作、担心前途和婚姻家庭,与抑郁有关的主要因素为担心住院费用, 单位经济效益。这一结果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此恢复期治疗的重点不只 放在药物治疗和症状控制上,还应兼顾患者各种心理功能的恢复。3.2有效的心理干预可减轻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通过早期的心理干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心理干预可

10、 使病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不断提高对自身疾病的认识能力,消除对疾病不必 要的担心和恐惧,从而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强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并真正 认识到服药带来的好处。4小结对于恢复期精神分裂病人除了药物维持治疗外,针对病人的不同情况, 及时、适当地给予心理干预,对于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使病人树立信心, 安全冋归社会,防止或减轻精神缺损,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值 得注意的是: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化原则, 有针对性,有步骤地进行精神疾病知识教育。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 m.第3版.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75-78.2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 19 (4): 325.3 胡雄,王玉林.康复期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