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粘性研究_第1页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粘性研究_第2页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粘性研究_第3页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粘性研究_第4页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粘性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粘性研究何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摘要:木文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以及粘性特征进行了文献回顾与分析,并提出三个 假设,在此基础上构建模型,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十家上市公司2013-2016的 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证实了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的关系,得出 了高管薪酬显著存在,但会随着观察期数的拉长而逐渐降低的结论,最后提出 了实现股权激励与增加高管薪酬披露透明度的建议。关键词:委托代理问题;业绩敏感性;薪酬粘性;一、引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将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股东拥有所有权,管理层 拥有公司经营权,两权分离下委托代理问题频出,理性经纪人的假设下,股东 会追求公司财富最大

2、化,而管理层则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薪酬契约是解决这 一问题的有效机制。然而薪酬契约的建立与成熟并不能完全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其中最显著的一点 就是高管薪酬粘性,即公司业绩上升时,高管薪酬增加,业绩下降时,高管薪 酬下降幅度很小甚至不下降,公司业绩变动下高管薪酬变化幅度是呈非对称性 的。近年来,国内学者将研究视角转向高管薪酬粘性问题,但与z相关的研究并不 多见,研究某一行业高管薪酬粘性的更是少见,房地产行业的高管薪酬是仅次 于金融行业的,因此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业绩敏感、薪酬粘性等应更为显著。本 文主要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是否具有业绩敏感性,薪酬粘性 的存在性以及是否随着吋间延长而降低

3、等问题做实证分析,并提岀政策建议。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murphy仃985)最早对美国公司的经理人薪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 与公司营业收入、股价等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对而言,我国对于高管薪酬这一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因为我国资本市场建立较晚,经理人市场 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才逐渐形成(陈冬华,2005),杜兴强(2009)对高管现金 薪酬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权益净利率与总资产收益 率的提高能显著提高高管薪酬,其屮总资产收益率的解释能力更强。基于此,本 文提出假设一。h1: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业绩显著正相关。虽然很多学者己经通过实证分析证实高管薪酬与经营业绩

4、存在正相关的变动, 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司业绩变动下高管薪酬的变动是对称性的,方军雄(2007) 实证分析后发现业绩上升时高管的薪酬边际增加量显著高于业绩下降时薪酬的 边际减少量,即存在粘性特征。徐经长(2010)也发现上市公司有重奖轻罚的现 象,激励有效约束不足的薪酬契约会增加企业风险。不仅如此,由于我国大多上 市公司都存在经营权和控制权重合的问题,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加大了高管的 权力,薪酬实际已由高管控制,这很容易导致管理层薪酬只增不减,薪酬粘性 的可能性上升。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二。h2: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存在粘性特征,即业绩变动下的高管薪酬变化幅度存在非 对称性。随着资木市场的逐渐成熟

5、以及薪酬契约的逐步调整和完善,高管薪酬粘性会逐 渐减弱甚至消退,观察期数被拉长后,薪酬变化会与业绩变化趋于一致,粘性 降低,由此提出假设三。h3:高管薪酬粘性会随着时间延长而减弱。三. 研究设计1.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本文选取了 2013-2016年沪深两市的十家房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共40组数据, 数据來源于东方财富网和巨潮资讯网,ceo薪酬、净利润、公司规模源于巨潮资 讯网披露的年报,业绩指标源于东方财富网,均手工摘录,用excel后续处理 汇总,实证部分用eview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2. 模型设计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应三个假设建立三个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模型变 量的设计与定义见表1

6、。为验证假设一,建立以下模型表述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lnpay二 bo+b l*r0e+b2*levi+b3*asset+£ ,模型中以 roe 代表公司业绩,若 b 1显著为正,则表明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为验证假设二,建立以下高管薪酬粘性模型:模型二中引入虚拟变量d,若公司业绩增加1%时,d=0,薪酬会增加p 1%,若公 司业绩下降1%,此时d=l,薪酬会降低(b1+b2) %,若假设二成立,则62 显著为负,h pl/ (b1+b2)的值越大,表明粘性越强。为验证假设三;建立时间对高管薪酬的影响模型:根据假设,高管薪酬粘性会随着观察期期数的增加而降低,如果b 1/( b

7、 1+b 2) 在三期之间逐渐递减,则说明我国的管理薪酬具备一定的管理效率。因此,假设 三成立的条件是bl/ (b1+b2)的值一期大于二期,二期大于三期。ui研究结果本文设置三个模型分别对2013-2016间的十家房地产公司做实证分析,3个假设 均显著成立。1.薪酬业绩敏感性模型实证检验选取的是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公司业绩指标,并采用2013-2016年的面板数据对 模型一进行了回归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回归结果下载原表从表2来看,模型的拟合优度达到了 60.61%, prob (f)二0. 0000,模型整体显 著,公司业绩的系数b1显著为正,实证结果说明我国上市

8、公司高管的薪酬随 着业绩增长显著提高,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呈显著正相关。2.高管薪酬粘性模型检验选取的是公司净利润之比作为公司业绩指标,实证结果如表3所示。表3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粘性行为回归结果下载原表从表3来看,模型拟合优度是40. 02%, f值为12.80, ni, t/nii( 的系数显著为 正,为0. 033,交叉项d*7h的系数则显著为负,为-0. 029,这说明公司业绩每上升1%,高管薪酬会上升0. 033%,而业绩每下降1%,高管薪酬会下降 0. 004%,业绩上升时的边际增量远高于业绩下降时的边际减量,体现了高管薪 酬的粘性特征。3. 时间对高管薪酬粘性变化影响的实证检验选取公司

9、净资产收益率之比作为公司业绩指标,使用2013-2014、2014-2015、 2015-2016三期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如表4所示。表4时间对高管粘性影响的回归结果下载原表经检验后,三期的解释变量的t值均显著相关,以(3 1/ (31+32)作为高管薪 酬粘性的度量指标,2013-2014期的高管薪酬粘性为1. 3402 (0. 2208/(0. 2208-0. 056) ) , 2014-2015 期的高管薪酬粘性是 1. 1074 (2. 934/(2. 934-0. 2847) ) , 2015-2016 期的高管薪酬粘性是 1. 1053 (0. 9352/ (0.9352-

10、0.0891),可见三期的b 1/ (b1+b2)是逐年递减的,由此可证, 高管薪酬粘性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1. 研究结论(1) 我国房地产类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显著正相关。经实证研究后发 现,企业业绩对高管薪酬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薪酬变化受业绩变动影响。这说 明我国资本市场已基本建立起基于公司绩效的高管薪酬体制,有利于协调委托 方与代理方之间的利益。(2) 我国地产业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存在显著粘性特征,在业绩上升吋,高管 薪酬随z上升,但在业绩下降时,高管薪酬却下降很少甚至不下降,业绩皱感 性存在不对称特征。不仅如此,随着观察期数的增加,薪酬粘性呈下降趋势,

11、这 说明,随着我国高管薪酬体系的逐渐完善,高管薪酬粘性现象会逐渐消退。(3) 本文仅选取了上市公司ceo的薪酬作为被解释变量,但实际上高管薪酬还 包括在职消费、股权激励等,但受到披露不完全和数据可得性的影响,木研究不 能获取到这方面的数据,研究结果存在局限,上市公司应细化高管薪酬的披露, 高管薪酬应更透明全而。2. 政策建议仃)高管薪酬粘性显著存在说明高管和股东之间仍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业绩 下降而薪酬不降,高管实际己能控制管理层薪酬,解决这一代理问题的途径之 一是实行股权激励,将高管利益和股东利益结合在一起,高管薪酬中很大一部 分将來自公司业绩的上升,高管与股东的利益目标函数趋于一致,高管为追求 利益最大化而提升公司业绩与股价,同时也就实现了股东权益的最大化。(2)实现上市公司薪酬披露制度的全面化与透明化,高管薪酬很多不合理之处 的根源便在于信息的隐蔽性,加强高管薪酬披露的透明度,将问题曝光于人前, 是治理高管薪酬粘性的前提。因此证监会应不断完善上市公司薪酬披露制度,加 强社会各界对高管薪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