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眼表病变的临床分析_第1页
糖尿病性眼表病变的临床分析_第2页
糖尿病性眼表病变的临床分析_第3页
糖尿病性眼表病变的临床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糖尿病性眼表病变的临床分析徐建英李莉(四川省仁寿县第二人民医院五官科 620500)【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性眼表病变进行临床检测,探讨糖尿病性眼 表病变可能的发牛机制。方法: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木院会诊检查的22 例(44眼)糖尿病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非糖尿病健康体检者22例(44眼)作 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but检查、schirmer i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结膜印 迹细胞法、糖尿病眼底检查等各项检查,然后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论: 糖尿病容易引发患者的眼表损害,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but检查、schirmer i 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结膜印迹细胞法、糖尿病眼底检查等检

2、查,有助于糖尿 病性眼表病变的及早发现和治疗。【关键词】糖尿病眼表病变临床分析泪膜【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 (2014) 18-0244-02作为一种内分泌代谢异常性疾病,糖尿病能引起眼屈光状态的改变、 眼底病变和白内障等眼部异常。糖尿病性眼表病变近年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 注和重视,但糖尿病性眼表病变机理却并不十分清楚。木文对2012年5月2013 年5月间木院会诊检查的22例(44眼)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眼表检查结果进行回顾 性分析,以期为及早发现和治疗糖尿病性眼表病变提供临床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

3、间木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22 例(44眼)为观察组,其中男性8例,女性14例;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 (52.1±7.8)岁。22例患者除糖尿病外没有其他全身性疾病,过去3个月内 没有接受过内眼局部药物治疗,眼表没有其他异常。另外选取木院非糖尿病的健 康体检者22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等方面没有显著差 异。1.2方法泪膜破裂吋间(but)检查。在患者下睑结膜囊内滴1%荧光素钠 2μl,待患者眨眼数次后睁眼,医生用裂隙灯显微镜的钻蓝色弥散光(光带宽 3mm)往返观察角膜前泪腺,从瞬目后睁眼吋用秒表计吋,至荧光素染色的泪膜 表面出现第

4、一个干斑,即为泪膜破裂吋间。重复测量3次后取平均值,即为所测 buto(2) schirmer i试验。患者在眼部非表麻状态下,使用5mm×35mm 滤纸条,将滤纸一端反折,轻置于下睑中外1/3结膜囊内,嘱咐患者轻轻闭眼, 然后在5min后取出滤纸条,从折叠处计算并记录滤纸条的湿润长度。(3) 角膜荧光素染色。在患者结膜囊内滴入1%的荧光素钠2μl, 5s 后用0.25%的氯霉素滴眼液冲洗多余的荧光素,然后医生用裂隙灯钻蓝光观察。 采用0j2分制记录染色结果:将患者角膜划分为4个象限,每个象限根据染色 程度和染色面积分为0-3分(0为无染色,1为散在点状染色,

5、2为密集点状染色, 3为片状染色)。(4) 结膜印迹细胞法。将醋酸纤维素钠剪成2mm×15mm小片,将 其粗糙面放置于被检眼颍侧球结膜表面2-3s后取下,贴在事先备好的双面胶上 (双面胶置于载玻片上),然后放入10%甲醛中固定,lh后取出用水冲洗,然后使 用pas染色。结膜上皮细胞形态及杯状细胞的数量和分布,将印迹细胞学的标本 作分级(根据nelson分级表):0级表示上皮细胞圆小,核大,核质比约为1/2, 杯状细胞丰富,呈卵圆形,pas染色强阳性;1级表示上皮细胞较大、多角形, 核小、核质比约为1/3,杯状细胞数量减少但仍呈pas染色强阳性的卵圆形;2 级表示上皮细胞大、

6、多角形,有吋有多个核、核小、核质比为1/4到1/5,杯状 细胞显著减少,pas染色弱,边界不清;3级表示上皮细胞大、多角形,核小、 圆缩,许多细胞核消失,核质比为1/6,几乎找不到杯状细胞。(5) 糖尿病眼底检查。以眼底镜检查、眼底照相或荧光造影为依据,其 中1期表示有微动脉瘤并有小岀血点,2期表示有黃白色硬性渗出或前有出血斑, 3期表示有白色棉绒斑或并出血斑,4期表示眼底有新生并有玻璃体出血,5期 表示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6期表示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伴牵引 性视网膜脱离。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计数资料组间的比较 采用x2检验,p<0

7、.05表明两组间的差异显著。2. 结果2.1 but检查结果观察组22例患者中有17患者(77.3%)的双眼有异物感和干涩感,其but 平均为(8.72&plusmn;3.51)秒;对照组22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40.9%)的双眼有异 物感和干涩感,其but平均为(14.26&plusmn;4.18)秒。分析结果表明,观察组患 者的泪膜破裂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的泪膜破裂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o2.2 schirmer i试验结果观察组22例患者的schirmer i试验平均值为(6.54&plusmn;2.01)mm, 对照组22例患者的schi

8、rmer i试验平均值(11.06&plusmn;4.21)mm,两组的 schirmer i试验平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22例患者中,schirmer i 试验平均值小于5mm的患者有13例(59.1%);对照组22例患者中,schirmer i 试验平均值小于5mm的患者有6例(27.3%),两组间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2.3角膜荧光素染色结果观察组22例患者中,荧光素染色阳性率为50%(11例);对照组22例 患者中,荧光素染色阳性率为27.3%(6例),观察组的荧光素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 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o观察组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结果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之间经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加重,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程度总体呈现升高趋势,两者间为 正相关。2.4结膜印迹细胞法检查结果表明,观察组结膜上皮细胞鳞状化生的级别比对照组高,观 察组上皮细胞大,多角型,核小,核质比增大;对照组上皮细胞圆形,核大。观 察组杯状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 讨论本文通过检测糖尿病患者的泪膜破裂吋间&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