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碳岗位操作技术规程_第1页
脱碳岗位操作技术规程_第2页
脱碳岗位操作技术规程_第3页
脱碳岗位操作技术规程_第4页
脱碳岗位操作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脱碳岗位操作技术规程第一节岗位任务采用变压吸附法,将变脱系统送来的变脱气经粗脱系统脱除气体中绝 大部份的二氧化化碳,再经精脱系统进一步将气体中c02含量脱至0. 2%(v) 以下,送至精脱硫工序。第二节岗位工作联系一、对内联系1、加减量与变换、变脱岗位联系。2、气体成份与分析岗位联系。3、遇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值班长。二、对外联系1、开停车及时与调度取得联系。2、加减量及时通知调度、合成压缩机岗位。3、遇异常情况,及时通知调度联系处理。第三节装置概述本装置由两个系统组成,即粗脱系统和净化系统。粗脱系统采用三十二个吸附 塔、五个塔同时吸附、二十三次均压吹扫工艺;净化系统采用十四个吸附塔、五个 塔同时

2、吸附、四次均压吹扫工艺。其示意图如下。工艺方块示意图來自变换工段的变换气温度w40°c,压力1.95mpa,二氧化碳含量约28%。 设置粗脱系统的fi的就是将变换气中的绝大部分二氧化碳脱除。粗脱系统包括焦炭 过滤器(v0101a/b)、气水分离器(v0102)、吸附塔(t0101aaf)等设备;粗脱 系统解吸出的含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气体由放空管排放至大气。出粗脱系统的中间气进入净化系统,净化系统将中i'可气中co?净化到0.2%以内, 以保证合成氨生产盅要,它包括吸附塔(t0201an)、顺放气缓冲罐(v0201 v0204)、逆放气缓冲罐(v0205)、吹扫气缓冲罐(v02

3、06)等设备。工艺流程一、粗脱系统压力为1.95mpa,温度小于40°c的变脱气由变脱系统送入粗脱系统,先经焦炭 过滤器脱除原料气中的变脱夹带液,再经气水分离器除去游离水后进入吸附塔组中 处于吸附步骤的五个塔,由下而上通过床层,出塔中间气进入净化系统。当被吸附 杂质的浓度前沿接近床层出口时,关闭吸附塔的原料气阀和屮间气阀,使其停止吸 附,通过二十三次均压步骤回收床层死空间的氢氮产品气。然后逆着吸附方向降压, 易吸附组分被排放出来,吸附剂得到初步再生。再用吹扫气进一步解吸吸附剂上残 留的吸附杂质,吸附剂得到完全再生。吹扫结朿后,利用净化系统混合气、粗脱系 统均压气和出口中间气对床层逆向

4、升压至接近吸附压力,吸附床便开始进入下一个 吸附循环过程。逆放气及吹扫解吸气由放空管排放至大气。二、净化系统从粗脱系统来的中间气,进入净化吸附塔组小处于吸附步骤的五个塔,由下而 上通过床层,出塔净化气送入精脱硫系统。当被吸附杂质的浓度前沿接近床层出口 时,关闭吸附塔的原料气阀和产品气阀,使其停止吸附,通过四次均降过程回收塔 死空间内的有效气体。四均降结束后,依次打开程控阀kv212、kv213a/b、 kv214a/b、kv215a/b,从吸附塔上端将气体排入缓冲罐v0201、v0202、v0203> v0204作为吹扫气进一步加以回收。顺放结束后,塔内剩余气体再打开程控阀 kv209、

5、kv219a/b,从吸附塔下端(即原料气进口端)方向卸压,排入逆放气缓冲 罐作为粗脱系统的吹打气,这一过程的目的是将吸附的杂质解吸出来,使吸附剂由 于降压而得到再生。此过程要求吸附床降到最低压力。然后再利用顺放气缓冲罐屮 的气体由吸附塔的顶部至底部对床层进行吹扫,以使吸附剂得到较完全的再生。吹 扫解吸气由塔底部排出并送入到吹扫气缓冲罐,也作为粗脱系统的吹扫气气源。吹 扫结束后,利用净化系统均压气和净化气对床层逆向升压至接近吸附压力,吸附床 便开始进入下一个吸附循环过程。第五节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工作原理本装置采用变压吸附工艺脱除变脱气中的大部分二氧化碳。变压吸附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吸附剂对吸附质在

6、不同分压下有不同的吸附容 量,并且在一定压力下对被分离的气体混合物的各组分又有选择吸附的特性,加压 吸附除去原料气中杂质组分,减压脱附这些杂质而使吸附剂获得再生。因此,采用 多个吸附床,循环地变动所组合的各吸附床压力,就可以达到连续分离气体混合物 的目的。变压吸附(psa)法脱除变脱气屮二氧化碳,即根据上述原理,利用所选择的 吸附剂在一定的吸附操作压力下,选择吸附变脱气中的气态水、有机硫和无机硫及 二氧化碳。当吸附床饱和时,通过二十三次均压,充分回收床层死空间中的氢氮气。 整个操作过程在入塔原料气温度下进行。二、粗脱系统工作过程粗脱系统釆用三十二个吸附塔五塔同时吸附二十三次均压流程,其工作步骤

7、如 下(以a塔为例):每个吸附塔在一次循环中需经历:吸附(a)、一均降(eq)、二均降(e2d)、 三均降(eq)、四均降(e4d)、五均降(e5d)、六均降(egd)、七均降(e?d)、 八均降(egd)、九均降(egd)、十均降(egd)、-|一均降(eiid)、十二均降 (ei2d) 十三均降(e13d) 十四均降(ei4d) 十五均降(e|5d) 十六均降 (e16d)、十七均降(end)、十八均降(e18d)、十九均降(e|9d) 二十均降 (e20d)、二 一均降(e21d)、二十二均降(e22d)、二十三均降(e23d)、顺 放(pp)、逆向放压(bd)、吹扫(p)、二十三均升(

8、e23r)、二十二均升(e22r)、 二彳-一均升(e2ir)、二十均升(e20r)、十九均升(e19r)、十八均升(ei8r)、 十七均升(e17r)、十六均升(e16r)、十五均升(e15r)、十四均升(e14r)、 十三均升(ehr)、十二均升(e12r)、十一均升(enr)、十均升(eior)、九 均升(e9r)、八均升(e&r)、七均升(e?r)、六均升(egr)、五均升(e5r)、 四均升(e4r)、三均升(e3r)、二均升(e2r)、一均升(e限)、终升(fr)等 五十一个步骤。1) 吸附(a)来自气水分离器的变脱气,经程控阀kv101a,从a塔下端入塔,在吸附工作压 力

9、下自下而上地流经吸附床时,气流中二氧化碳被吸附剂选择性地吸附,吸附二氧 化碳后气体经kv-102a从塔顶排出,气体输往净化系统。当二氧化碳的吸附前沿接 近吸附床出口时,即停止进料和输出中间气。此时吸附前沿到出口端之间尚留一段 “未吸附饱和的吸附剂”一一预留段。2) 一均降(eid)a塔吸附停止后,通过程控阀kv103a与处于一均升步骤的吸附塔进行压力均 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此时a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前推进,当两塔压力基本 平衡后,a塔的吸附前沿仍未到达出口端。这一过程的作用是回收a塔死空间内的 部分氢氮气,其组成与输出的中间气基本相同。3) 二均降(e2d)一均降结束后,a塔内还有较高压力

10、,通过程控阀kv103a与处于二均升步骤 的吸附塔进行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此时a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前推 进,当两塔压力基木平衡后,a塔的吸附前沿仍未到达出口端。此时,需继续均压。4) 三均降(e3d)二均降结束后,a塔内还有较高压力,通过程控阀kv104a与处于三均升步骤 的吸附塔进行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此时a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前推 进,当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a塔的吸附前沿仍未到达出口端。此时,需继续均压。5) 四均降3三均降结束后,a塔内还有较高压力,通过程控阀kv104a与处于四均升步骤 的吸附塔进行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此吋a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前推 进,

11、当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a塔的吸附前沿仍未到达出口端。此时,需继续均压。6) 五均降(e5d)四均降结束后,a塔内还有较高压力,通过程控阀kv105a. kv117a与处于 五均升步骤的吸附塔进行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与进口都连通。此时a塔的 吸附前沿继续向前推进,当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a塔的吸附前沿仍未到达出口端。 此时,需继续均压。7) 六均降(e6d)五均降结束后,a塔内还有较高压力,通过程控阀kv105a. kv117a与处于 六均升步骤的吸附塔进行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与进口都连通。此时a塔的 吸附前沿继续向前推进,当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a塔的吸附前沿仍未到达出口端。 此时,需

12、继续均压。8) 七均降(etd)六均降结束后,a塔内还有较高压力,通过程控阀kv106a与处于七均升步骤 的吸附塔进行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此时a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前推 进,当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a塔的吸附前沿仍未到达出口端。此时,需继续均压。9八均降(e8d)七均降结束后,a塔内还有较高压力,通过程控阀kv106a与处于八均升步骤 的吸附塔进行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此吋a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前推 进,当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a塔的吸附前沿仍未到达出口端。此时,需继续均压。10) 九均降(e9d)八均降结束后,a塔内还有较高压力,通过程控阀kv107a与处于九均升步骤 的吸附塔

13、进行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此时a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前推 进,当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a塔的吸附前沿仍未到达出口端。此吋,需继续均压。11) 十均降(eiod)九均降结束后,a塔内还有较高压力,通过程控阀kv107a与处于十均升步骤 的吸附塔进行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此时a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前推 进,当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a塔的吸附前沿仍未到达出口端。此时,需继续均压。12) h均降(ehd)十均降结束后,a塔内还有较高压力,通过程控阀kv108a与处于十一均升步 骤的吸附塔进行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此时a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前 推进,当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a塔的吸附前

14、沿仍未到达出口端。此时,需继续均 压。13) 十二均降(e)十一均降结束后,a塔内还有较高压力,通过程控阀kv108a与处于十二均升 步骤的吸附塔进行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此时a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 前推进,当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a塔的吸附前沿仍未到达出口端。此时,需继续 均压。14) 十三均降(eud)十二均降结束后,a塔内还有较高压力,通过程控阀kv109a与处于十三均升 步骤的吸附塔进行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此时a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 前推进,当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a塔的吸附前沿仍未到达出口端。此吋,需继续 均压。15) 十四均降(eud)十三均降结束后,a塔内还有较高压

15、力,通过程控阀kv109a与处于十四均升 步骤的吸附塔进行圧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此时a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 前推进,当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a塔的吸附前沿仍未到达出口端。此吋,需继续 均压。16) 十五均降(ei5d)十四均降结束后,a塔内还有较高压力,通过程控阀kv110a与处于十五均升 步骤的吸附塔进行圧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此时a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 前推进,当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a塔的吸附前沿仍未到达出口端。此吋,需继续 均压。17) 十六均降(ei6d)十五均降结束后,a塔内还有较高压力,通过程控阀kv110a与处于十六均升 步骤的吸附塔进行圧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

16、。此时a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 前推进,当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a塔的吸附前沿仍未到达出口端。此吋,需继续 均压。18) 十七均降(eitd)十六均降结束后,a塔内还有较髙压力,通过程控阀kv111a与处于十七均升 步骤的吸附塔进行圧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此时a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 前推进,当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a塔的吸附前沿仍未到达出口端。此吋,需继续 均压。19) 十八均降(ei8d)十七均降结束后,a塔内还有较髙压力,通过程控阀kv111a与处于十八均升 步骤的吸附塔进行圧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此时a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 前推进,当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a塔的吸附前沿仍未到达出口端。

17、此吋,需继续 均压。20) 十九均降(e“d)十八均降结束后,a塔内还有较高压力,通过程控阀kv112a与处于十九均升 步骤的吸附塔进行圧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此时a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 前推进,当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a塔的吸附前沿仍未到达出口端。此吋,需继续 均压。21) 二十均降(e20d)十九均降结束后,a塔内还有较高压力,通过程控阀kv112a与处于二十均升 步骤的吸附塔进行圧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此时a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 前推进,当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a塔的吸附前沿仍未到达出口端。此吋,需继续 均压。22)二均降(e“d)二十均降结束后,a塔内还有较高压力,通过程控阀k

18、v113a、kv118a与处 于二十一均升步骤的吸附塔进行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与进口都连通。此时 a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前推进,当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a塔的吸附前沿仍未到达 出口端。此时,需继续均压。23)二十二均降(e22d)二一均降结束后,a塔内还有较高压力,通过程控阀kv113a、kv118a与 处于二十二均升步骤的吸附塔进行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与进口都连通。此 时a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前推进,当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a塔的吸附前沿仍未到 达出口端。此时,需继续均压。24)二十三均降(e23d)二十二均降结束后,a塔内还有较高压力,通过程控阀kv115a、kv119a与 处于二十三

19、均升步骤的吸附塔进行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与进口都连通。当 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a塔的吸附前沿刚好到达出口端,此时,停止均压。到这一 过程结束时,a塔内死空间气体被充分回收,其吸附剂也基本上被利用。25顺放(pp)二十三均降结束后,a塔内还有一定的压力,为了保证之后的逆放和吹扫步骤 的解吸效果,故先安排了顺放这一步骤。即通过程控阀kv115a、kv119a、 kv124a/b、kv125 a/b将a塔内的气体进行放空以进一步降低a塔内的压力。顺 放结束后,关闭以上程控阀。26)逆放(bd)顺放结束后,a塔内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已经很高,此时开启程控阀kv120a、 kv121a和kv126a

20、/b、kv127a/b,从a塔下端将这部分气体通过放空管排放至大 气。这一过程的冃的是将吸附床中吸附的二氧化碳解吸出來,此过程完成后,要求 吸附塔降到最低压力。27)吹扫(p)逆放结束后,利用从净化工段来的逆放气和吹扫气,通过程控阀kv114a、 kv116a、kv122a、kv123a、kv128a/b、kv129a/b,让吹扫气从吸附塔顶端 进入,底端排出,此步将吸附的杂质进一步解吸,使吸附剂获得彻底再生。由塔底 出来的吹扫解吸气通过放空管放空。28)二十三均升(e23r)吹扫结束后,a塔通过程控阀kv115a、kv119a与处于二十三均降步骤的吸 附塔进行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与进口

21、都连通,a塔进行二十三均升,而该 塔进行二十三均降。29)二十二均升(e22r)二十三均升结束后,a塔通过程控阀kv113a、kv118a与处于二十二均降步 骤的吸附塔进行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与进口都连通。a塔进行二十二均升, 而该塔进行二十二均降。30) 二均升(e“r)二十二均升结束后,a塔通过程控阀kv113a、kv118a与处于二一均降步 骤的吸附塔进行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与进口都连通。a塔进行二十一均升, 而该塔进行二十一均降。31) 二十均升(e20r)二十一均升结束后,a塔通过程控阀kv112a与处于二十均降步骤的吸附塔进 行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a塔进行二

22、十均升,而该塔进行二十均降。32) 十九均升(ei9r)二十均升结束后,a塔通过程控阀kv112a与处于十九均降步骤的吸附塔进行 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a塔进行十九均升,而该塔进行十九均降。33) 十八均升(ei8r)十九均升结束后,a塔通过程控阀kv111a与处于十八均降步骤的吸附塔进行 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a塔进行十八均升,而该塔进行十八均降。34) 十七均升(ei7r)十八均升结束后,a塔通过程控阀kv111a与处于十七均降步骤的吸附塔进行 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a塔进行十七均升,而该塔进行十七均降。35) 十六均升(ei6r)十七均升结束后,a塔通过程控

23、阀kv110a与处于十六均降步骤的吸附塔进行 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岀口连通。a塔进行十六均升,而该塔进行十六均降。36) 十五均升(ei5r)十六均升结束后,a塔通过程控阀kv110a与处于十五均降步骤的吸附塔进行 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a塔进行十五均升,而该塔进行十五均降。37) 十四均升(ei4r)十五均升结束后,a塔通过程控阀kv109a与处于十四均降步骤的吸附塔进行 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a塔进行十四均升,而该塔进行十四均降。38) 十三均升(ei3r)十四均升结束后,a塔通过程控阀kv109a与处于十三均降步骤的吸附塔进行 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a塔进

24、行十三均升,而该塔进行十三均降。39) 十二均升(ei2r)十三均升结束后,a塔通过程控阀kv108a与处于十二均降步骤的吸附塔进行 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a塔进行十二均升,而该塔进行十二均降。40) t均升(enr)十二均升结束后,a塔通过程控阀kv108a与处于十一均降步骤的吸附塔进行 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岀口连通。a塔进行十一均升,而该塔进行十一均降。41) 十均升(eior)十一均升结束后,a塔通过程控阀kv107a与处于十均降步骤的吸附塔进行压 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a塔进行十均升,而该塔进行十均降。42) 九均升e9r)十均升结束后,a塔通过程控阀kv107a与

25、处于九均降步骤的吸附塔进行压力 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a塔进行九均升,而该塔进行九均降。43) 八均升(esr)九均升结束后,a塔通过程控阀kv106a与处于八均降步骤的吸附塔进行压力 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a塔进行八均升,而该塔进行八均降。44) 七均升(e7r)八均升结束后,a塔通过程控阀kv106a与处于七均降步骤的吸附塔进行压力 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a塔进行七均升,而该塔进行七均降。45) 六均升(e6r)七均升结束后,a塔通过程控阀kv105a、kv117a与处于六均降步骤的吸附 塔进行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与进口都连通。a塔进行六均升,而该塔进行 六均降。4

26、6) 五均升(e5r)六均升结束后,a塔通过程控阀kv105a、kv117a与处于五均降步骤的吸附 塔进行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与进口都连通。a塔进行五均升,而该塔进行 五均降。47) 四均升(e4r)五均升结朿后,a塔通过程控阀kv104a与处于四均降步骤的吸附塔进行压力 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a塔进行四均升,而该塔进行四均降。48) 三均升(e3r)四均升结束后,a塔通过程控阀kv104a与处于三均降步骤的吸附塔进行压力 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a塔进行三均升,而该塔进行三均降。49) 二均升(e2r)三均升结束后,a塔通过程控阀kv103a与处于二均降步骤的吸附塔进行压力

27、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a塔进行二均升,而该塔进行二均降。50) 均升(eir)二均升结束后,a塔通过程控阀kv103a与处于一均降步骤的吸附塔进行压力 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a塔进行一均升,而该塔进行一均降。对a塔的一 系列均压过程,不但回收了各塔死空间内的氢氮气和提高了a塔的压力,而且还将 a塔残存的少量杂质,推向吸附塔的进口端,起着吸附剂的“更新”作用。51) 终升(fr)终升即为最终升压,利用正在进行吸附的五个吸附塔在吸附过程的中间气,把 a塔压力提高到吸附操作压力。中间气经程控阀kv102由a塔出口端充入a塔, 最终使a塔压力基本接近吸附压力。这一过程同样也有把a床内少量杂

28、质组分再一 次推向入口端的作用。a塔通过二十三次均升及最终升压,吸附床为下一循环的所 有准备工作即告完毕,紧接着进行下一循环过程。其余三十一个塔的操作步骤与a塔完全相同,只是在时间上按一定程序相互错开。三、净化系统工作过程净化系统脱除中间气中二氧化碳,即利用所选择的吸附剂在一定的吸附操作压 力下,选择吸附中间气中的二氧化碳而使气体得以净化。当吸附床压力降低时,被 吸附的组分就得以解吸,使吸附床按一定的顺序变动压力,就组成连续分离气体混 合物的(psa)装置。整个操作过程在入塔原料气温度下进行。1-净化系统吸附剂的再生净化系统吸附剂再牛通过三个步骤完成:(1)吸附塔压力降至低压:首先顺着吸附方向

29、降至某一中间压力(均压),以回收床层死空间(系指 吸附塔内除去吸附剂外的所有空间)的产品气,接着是逆着吸附的方向降至低 压(逆放),此时被吸附的杂质组分从吸附剂中解吸,并排出吸附塔;(2)通过吹扫解吸系统进一步将吸附剂吸附的二氧化碳解吸出來;(3)吸附塔被产品气加压到吸附压力,以准备再次吸附分离原料气。2. 净化系统吸附塔工作步骤如下(以a塔为例九每个吸附塔在一次循环小需经历:吸附(a)、一均降(eq)、二均降(e2d)、 三均降(e3d)、四均降(e4d)、顺放(pp)、逆放(bd)、吹扫(p)、四均升(e4r)、 三均升(e3r)、二均升(e2r)、一均升(er)、终升(fr)等十三个步骤

30、。吸附来自粗脱系统的中间气,经程控阀kv201a,从a塔下端入塔,在吸附工作压力 下自下而上地流经吸附床时,气流屮二氧化碳被吸附剂选择性地吸附,吸附二氧化 碳后气体经kv202a从塔顶排出,其中的一部份气体用作其它处于终升步骤吸附塔 的最终充压气,而大部分气体输往压缩机。当二氧化碳的吸附前沿接近吸附床出口 时,即停止进料和输出净化气。此时吸附前沿到出口端之间尚留一段''未吸附饱和 的吸附剂”一一预留段。一均降a塔吸附停止后,通过程控阀kv203a与处于一均升步骤的吸附塔进行压力均 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此时a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前推进,当a、h两塔压 力基本平衡后,a塔的吸附

31、前沿仍未到达出口端。这一过程的作用是冋收a塔死空 间内的部分盘氮气,其组成与输出的净化气基本相同。二均降一均降结束后,a塔内还有较高压力,通过程控阀kv203a与处于二均升步骤 的吸附塔进行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此时a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前推 进,当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a塔的吸附前沿仍未到达出口端。此时,需继续均压。三均降二均降结束后,a塔内还有较高压力,通过程控阀kv204a与处于三均升步骤 的吸附塔进行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此吋a塔的吸附前沿继续向前推 进,当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a塔的吸附前沿仍未到达出口端。此时,需继续均压。四均降三均降结束后,a塔内尙有一定压力,通过程

32、控阀kv204a与处于四均升步骤 的吸附塔进行压力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当两塔压力基本平衡后,a塔的 吸附前沿刚好到出口端,此吋,停止均压。到这一过程结束吋,a塔内死空间气体 被充分回收,其吸附剂也基本上被利用。(6)顺放(pp)四均降结束后,依次打开程控阀kv205a、kv212、kv213a/b、kv214a/b. kv215a/b,从吸附塔上端将气体排入缓冲罐v0201、v0202、v0203> v0204作为 净化系统吹扫气加以回收。逆放(bd)顺放结束后,a塔内剩余气体再打开程控阀kv209a、kv219a/b,从吸附塔下 端(即原料气进口端)方向卸压,排入逆放气缓冲罐v

33、0205作为粗脱系统吹扫气, 这一过程的目的是将吸附的杂质解吸出来,使吸附剂由于降压而得到再生。此过程 要求吸附床降到最低压力。吹扫(p)依次打开程控阀 kv208a、kv207a、kv206a 与 kv211 a、kv210a、kv220a/b, 分别与缓冲罐v0201、v0202、v0203、v0204连通,对吸附塔实施吹扫,使吸附剂 获得较完全的再生。吹扫再生气先进入吹扫气缓冲罐v0206,再送到粗脱系统作为 粗脱工段吸附剂的再生气源。(9)四均升(e4r)吹扫结束后,a塔通过程控阀kv204a与处于四均降步骤的吸附塔进行压力均 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a塔进行四均升,而该塔进行四均降

34、。(w)三均升(e3r)四均升结束后,a塔通过程控阀kv204a与处于三均降步骤的吸附塔进行压力 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a塔进行三均升,而该塔进行三均降。)二均升(e2r)三均升结束后,a塔通过程控阀kv203a与处于二均降步骤的吸附塔进行压力 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a塔进行二均升,而该塔进行二均降。(12) 均升(已r)二均升结朿后,a塔通过程控阀kv203a与处于一均降步骤的吸附塔进行压力 均衡,即a塔与该塔出口连通。a塔进行一均升,而该塔进行一均降。对a塔的一 系列充升过程,不但回收了各塔死空间内的氢氮气和提高了 a塔的压力,而且还将 a塔残存的少量杂质,推向吸附塔的进口端,

35、起着吸附剂的“更新”作用。(13) 终升(fr)即为最终充压,利用止在进行吸附的五个吸附塔在吸附过程的净化气,把a塔 圧力提高到操作压力。净化气经程控阀kv202a由a塔出口端充入a塔,最终使a 塔压力基本接近吸附压力。这一过程同样也有把a床内少量杂质组分再一次推向入 口端的作用。通过四次充压及最终充压,吸附床为下一循环的所有准备工作即告完 毕,紧接着进行下一循坏过程。其余十三塔的操作步骤与a塔完全相同,只是在时间上按一定程序相互错开。第六节主要设备1、焦炭过滤器:2台,©3200x8500x28,变换气,易燃易爆。设计:p =2. 15mpa , t=60°c2、气水分离

36、器:1台,©2400x5750x22,变换气,易燃易爆。设计:p =2. 15mpa , t=50°c3、粗脱吸附塔:32台,*3200x6500x24, v二69. 4亿 变换气,易燃易爆。设计:p =2. 2mpa , t二50°c4、精脱吸附塔:14 台,*3000x9900x22, v二84. im',变换气,易燃易爆。设计:p =2. 2mpa , t二50°c5、顺放气缓冲罐: 2 台,4)2000x9000x8, v=30. 5m3,混合气,易燃易爆。设计:p二0.45mpa , t二50°c 1 台,*2200x1250

37、0x10, v=50. 5m3,混合气,易燃易爆。设计:p =0. 5mpa , t=65°c 1 台,*3200x13780x10, v=120m3,混合气,易燃易爆。设计:p =0. 44mpa , t二65°c6、逆放气缓冲罐:1 台,*3800x13700x12, v二 170.21(,混合气,易燃易爆。设计:p =0. 55mpa , t=65°c7、吹扫气缓冲罐:1 台,4)3800x13700x12, v=170. 2m3,混合气,易燃易爆。设计:p =0. 55mpa , t=65°c8、油泵:型号cd100e-1l, 12台,6开6备。

38、附电机:型号y132m-b35, 12台,6开6备。第七节工艺指标1、变脱气温度 w4ctc2、变脱气压力 1.31. 95mpa3、变脱气中c02 <28% (v)4、粗脱装置出口 co?含量35% (v)5、粗脱装置循环时间900秒6、净化气co?含量 w0. 2% (v)7、净化气出口压力1. 9mpa8、净化气温度 w45°c9、净化装置循环时间1200秒10、真空泵电机电流< a11、油泵电机电流v a12、油压泵站操作压力4. 55. 5mpa13、油箱温度15-40°c14、油箱油位3/5-4/s15、真空泵-0.06 0. 08mpa16、变换气

39、流量w145000n?/h第八节岗位操作法h原始开车步骤k开车前的准备工作i、仪器仪表及自控系统的调校一、对现场压力表和温度计按要求进行调校,在其量程范围内,测量精度不得 低于1.5级;二、对压力变送器按要求进行调校,在其量程范围内,测量精度不得低于1.5 级,通入420ma电流,检查零位和满度是否正确。三、用标准气对co?在线分析仪按要求进行调校并合格。当通入标准气时, co?在线分析仪的指针应指示在标准气中co?含量处,当向标准气加入少量空气时, 测量值应下降。如果不是上述情况,需查故障,直至符合为止;四、按流量计的使用说明书进行调校和标定,并确定流量计有关系数。以上所 有仪器仪表的调校和

40、标定必须经当地主管技术监籽机构的认可;五、检查微机油压控制系统 微机控制器的主控讯号经过电磁阀、换向站实现电一液转换后,驱动现场各 程控阀动作,微机报警系统由程控阀阀位检测系统及成分分析系统(aira1o1、 aira201)发讯控制。 系统按要求安装完毕后,应严格按程序检查电磁阀接线是否有误。逐一核对 微机控制器对程控阀的编号与现场对程控阀的编号是否按设计要求一一对应。然后, 启动油压系统,动态检查程控阀的开关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程控阀阀位位置传感器 是否正常。 仔细反复核对输入微机控制器的程控阀开关是否符合程控阀开关时序图的 要求(微机控制器、程控阀、油压系统等联动后检查),对主要程控阀开关

41、时 序图和备用程控阀开关时序图都必需仔细反复核对。 在定时状态下任意设置可调时间,开启电源,程序即从初始状态开始执行, 仔细反复核对净化和粗脱系统吸附塔的其它步骤吋间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阅读控制 系统使用说明书,仔细检查控制系统各功能是否正常。 仔细检查仪表电源和电磁阀驱动电源是否有足够的备品。 仔细检查净化和粗脱装置油压系统的压力和液位是否接入控制系统,报警功 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仔细检查粗脱和净化装置各个压力、分析等报警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六、油泵电气联锁试验启动脱碳装置油压系统,油压压力调定到5.05.5mpa,分别关闭正 在运转的油泵,观察其备泵是否自动启动,并检查控制系统是否报警,

42、如 此反复进行,直到符合设计要求为止。ii、粗脱和净化装置的置换装置涉及的原料气和产品气均含有大量氢气,对氧含量有严格要求,所以装置 在化工投料前必须用纯度大于99.5% (v)的无油干燥氮气置换合格,否则开车初期 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而引起爆炸事故。具体步骤如下: .启动油压系统,关闭所有程控阀。 .打开 pg0101、pg0103、v0101a/b、v0102 的排污阀以及 v0101a/b 的进岀 口阀门v140a/b、vi41a/b,关闭系统其它手动阀。打开v130通过n0101向系统 充入置换气,置换气经pg0101、v0101a/b、v0102后从排污手动阀后端法兰处排 出大气,取样

43、分析直到排出口含氧量低于0.5%为止。关闭上述阀门,拆开安全阀 sv101阀前法兰及v128阀后法兰,打开v128、v129,置换气经v128、v129放空, 取样分析直到排出口含氧量低于0.5%为止,将pg0101、焦炭过滤器v0101a/b.水 分离器 v0102、pg0102、pg0103. vt0101、vt0102 置换合格。关闭 v128、v129, 装好安全阀的前端法兰和v128后端法兰。 .粗脱段吸附塔及塔区对应管道的置换:吸附塔的置换:打开pg0105排污阀,打开吸附塔t0101a程控阀kv101a和 kv102a,置换气经pg0105排污阀放空,取样分析直到排出口含氧量低于

44、0.5%为 止。当吸附塔t0101a置换合格后关闭程控阀kv102a,充压至0.05mpa(表压),关 闭程控阀kv101a;同理置换吸附塔t0101baf,当t0101b-af置换合格时, pg0105亦置换合格;此时再打开程控阀kv101a和kv102a、v127将vt0103置 换合格,然后关闭v127并打开v103和pg0201排污阀,将v103阀前管线及pg0201 置换合格。吸附塔区管道的置换:1、打开pg0120排污阀,打开吸附塔t0101a程控阀kv101a和kv117a,置 换气经pg0120排污阀放空,取样分析直到排出口含氧量低于0.5%为止,关闭 kv101a和kv117

45、a,再依次打开程控阀kvi01baf和kv117baf,按上述方 法将pg0120置换合格,关死排污阀。pg0121置换方法与pg0120相同。2、按pg0120方法将pg0122置换合格后,关闭其排污阀并立即打开kv125 a/b 及其手动阀,将vt0109置换合格,关死程控阀及手动阀。pg0123及kv126a/b阀 后管线、pg0124及kvi27a/b阀后管线、pg0125及kv128a/b阀后管线、pg0i26 及kv129a/b阀后管线,vt0106及vt0107按上述方法置换。3、打开pg0106排污阀,打开吸附塔t0101a程控阀kv101a、kv102a和 kv103a,置换

46、气经pg0106排污阀放空,取样分析直到排出口含氧暈低于0.5%为 止,关闭kv101a、kv102a和kv103a,再依次打开程控阀kv101baf、kv102b af和kv103baf,按上述方法将pg0106置换合格,关死排污阀。pg0107、pg0108、 pg0109、pg0110、pg011k pg0112、pg0113、pg0114、pg0115、pg0116、pg0117、 pg0119的置换方法与pg0106相同.4、打开pg0118排污阀,先按上面的方法将pg0118置换合格,关闭其排污阀 并立即打开kv124a/b及其手动阀,将vt0108置换合格,关死程控阀及手动阀。至

47、此,粗脱段置换完毕。 净化吸附塔、塔区对应管道及其相连缓冲罐的置换:吸附塔的置换:先打开kv101a、kv102 a,再打开手动阀v103、pg0203排 污阀、程控阀kv201a、kv202b,置换气经pg0203排污阀放空。t0201a置换合 格后,充压至0.05mpa(表压),关闭程控阀kv201a. kv202b;然后依次打开程控 阀kv201bn和kv202bn,用相同的方法将吸附塔t0201bn置换合格。在 最后n塔置换合格后,先不关闭kv201n和kv202n,立即打开v201对净化产品 气外管进行置换,置换气由该外管上设置的放空口进行排放。置换合格后关闭 kv201n 和 kv

48、202n,再打开 kv201k、kv202k 和 v234,将 vt0202 置换合格, 合格后关闭上述阀门。此时pg020k pg0203亦置换合格。吸附塔区管道及其相连缓冲罅的置换1、打开pg0204的排污阀,依次打开吸附塔t0201an、程控阀kv201 a n、kv203 an,按pg0120方法将pg0204置换合格后关闭pg0204 ±排污阀、 程控阀;pg0205置换方法与pg0204相同。2、先按上而的方法将pg0206置换合格,然后关闭pg0206上排污阀;打开 kv212、kv213a/b、kv214a/b、kv215a/b 及其手动阀,再打开 v0201、v02

49、02、 v0203、v0204的排污阀及放空阀,然后依次打开程控阀kv201an和kv205 an,置换气经上述缓冲罐的排污阀及放 空阀阀后放空,将 pg0214、pg0215、pg0216、pg0217、pg0218 以及 v0201、v0202、 v0203、v0204置换合格,合格后全关上述阀门。3、先按置换pg0204的方法将pg0207置换合格,然后关闭pg0207上排污阀; 打开 pv201、v208a/b > v209、kv217a/b、v207a/b、kv218a/b、v210a/b 及 v0201和v0202的排污阀及放空阀,再依次打开程控阀kv201a-n和kv206

50、 a n,置换气经缓冲罐的排污阀及放空阀阀后放空,将pg0219、pg0220置换合格。 然后关闭v0201和v0202的排污阀及放空阀,拆开安全阀sv20i和sv202阀前法 兰,打开v222、v223、v224、v225,将vt0204和vt0205置换合格,关闭上述 手动阀,上好安全阀法兰。此后按与此相同的方法将pg0208、pg0209、pg0221、pg0222和vt0205、 vt0206、vt0207、vt0208 置换至合格。4、先按置换pg0204的方法将pg0210置换合格,然后关闭pg0210上排污阀; 再打开kv219a/b、v215a/b. v216a/b和缓冲罐v0

51、205的排污阀及放空阀,然后 依次打开程控阀kv201a-n和kv209 an,置换气经缓冲罐的排污阀及放空阀 阀后放空,将pg0223、pg0224和v0205置换合格,合格后关闭缓冲罐的排污阀及 放空阀,再立即打开pg01i7排污阀,将pg0228置换至合格,合格后关上pg0117 排污阀。接着拆开安全阀sv205阀前法兰,打开v230、v231,将vt0216置换至 合格,关闭上述手动阀,上好安全阀法兰。然后打开kv221和v220,将vt0203 置换至合格后关闭上述阀门。此后按与此相同的方法将 pg0211、pg0212、pg0225、pg0226、pg0227、pg0229 和vt

52、0214置换至合格。至此,全部装置置换完毕。系统置换后一天以上不开车,系统应充氮至0.05mp a o 置换要求収样分析其中的氧含量,直到氧含量低于0.5%为止。 置换结束检查保证系统与外界隔离。注:粗脱和净化装置工艺管道完成气密性试验后到置换结朿这段时间内,利用 空闲时间让油压系统及控制系统按程控阀运行时序图联动起来,循坏时间按6 8分钟,充分地清洗油压系统及程控阀油缸内的杂质,直到整个系统在72小时 内不出现故障为止。iii、系统试车前的准备工作置换结束后,将气水分离器、气体缓冲罐及所有的吸附塔中的气体放至常压。 粗脱和净化系统工艺阀门的设定: 全开粗脱系统手动阀 v128、v132、v1

53、33、v140a/b、v141a/b、v134a/b.v135a/b、 v136a/b. v137a/b、 v138a/b. v139a/b; 全开净化系统手动阀 v202、v203a/b、v204a/b、v205a/b、v207a/b、v208a/b、 v210a/b、 v211a/b、 v213a/b、 v215a/b、 v216a/b、 v217、 v218a/b、 v219a/b、 v220、 v22k v222、 v224、 v226、 v228、 v230、 v232; 全关粗脱和净化系统所有排污阀和其它工艺阀门。 粗脱和净化系统仪器仪表系统阀门的设定全开粗脱和净化系统所有现场压力

54、表阀、压力变送器取样阀、在线c02分析仪 气源取样阀、调节阀仪表气源阀;全关手动分析取样阀。 启动油压系统:按油压系统操作使用说明书启动,让所有程控阀关闭。 再次反复核对粗脱和净化系统输入微机控制器的主程序和备用程序程控阀 开关是否符合工艺设计要求(微机控制器、程控阀、油压系统等联动后检查)。 将粗脫和净化系统流量计、压力变送器、在线c02分析仪等仪器仪表投入运 再次多处取样分析粗脱和净化系统的氧气含量是否合格,取样分析即将送到 粗脱系统的变换气组成及氧气含量是否合格。2、粗脱和净化装置开车步骤(1)联系调度、通知前后工序做好送变脱气和接受净化气的准备工作。(2)启动油压系统(3)系统手动充压

55、当粗脱和净化系统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后,即可将变脱气引入。具体操作如下: 手动打开粗脱段除处于逆放、吹扫状态以外的吸附塔进出口及净化段除处 于逆放、吹扫状态以外的吸附塔进口程控阀,再缓慢打开阀v,使吸附塔压力保 持在每分钟升高0.1 mpa的速度,以防止超流量操作; 除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外,其余吸附塔中,当净化段吸附塔压力达到表33屮对应状态压力时,关闭该塔进口程控阀,当粗脱段吸附塔压力达到表32屮对 应状态压力时,关闭该塔进出口程控阀; 当处于吸附状态的塔压力达规定值吋,启动粗脫和净化系统控制器。(4)粗脱和净化系统控制器的启动: 按粗脱和净化系统控制器使用说明书启动。使控制器、油压系统、程控

56、阀 所组成的程控系统处于正常程序运行状态。再次核查粗脱和净化程序系统是否止常, 同时,程序系统各步骤时间按正常运行时间的23倍设定。 观察中间气中co?含量的变化,中间气中c0?含量控制在35%范围内; 观察净化气中co文含量的变化,净化气中c0?含量控制在00.2%范围内, 稳定后则每切换一次程序co?浓度就先降低再升高。如果观察到这种有规律的变化 时,则系统已基本稳定; 如果系统稳定后,产品气中c02含量始终高于0.2%,此时应调整操作参数 (缩短吸附吋间或降低流量),使系统最终稳定吋,co?浓度w0.2%; 当吸附压力升高到1.95mpa且净化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小于0.2%时,打开手 动阀v201慢慢向压缩机送气,也可以根据生产需要在任何压力下送气,送气量以保 证净化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小于0.2%为准; 调整相应阀门开度,根据粗脱和净化系统处理气量,调节程序系统各步骤 运行吋间。至此,本系统开车过程结朿,装置投入正常运行。(二)正常开车步骤见粗脱和净化装置开车步骤(三)粗脱和净化装置停车步骤停车一般分为三种情况:正常计划停车、装置出现较大事故需立即停车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