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及行为习惯养成_第1页
论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及行为习惯养成_第2页
论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及行为习惯养成_第3页
论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及行为习惯养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及行为习惯养成【摘要】环保意识应当从“娃娃”抓起。本文通过一些浅 显的化学理论,教育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物质的基本属性和简 单的化学反应,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环保意识并养成良好的行 为习惯。【关键词】化学教学环保意识培养应该很沉重地说,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环保应成为每 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就象父母有养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 孩子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每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不 同,承担责任和义务的范围不同,但分量和目的是相同的, 都应当把这份责任和义务渗透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中。作为 一名初中化学老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应当怎样承担这份责任 和义务呢?一、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从

2、科学的角度认识环保责任和 义务的过程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接触的学科,对于丰富 多彩、千变万化、扑朔迷离的物质世界,他们是既新鲜又好 奇,带着这份责任去学习,他们兴趣更浓,份量更重,意义 更大。因为正好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 规律的自然科学,从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入手:1研究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知道哪些物质是对人类 的生存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例如,学习02、h20、co、no、s02等物质的组成、性 质及用途,就可以知道,动植物的组成和生理活动离不开水, 人的呼吸离不开02,植物的呼吸离不开c02,地球上的生物 免受紫外线的伤害需要臭氧层的保护,co、no、s02是有毒

3、气体,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对人体的健康有害,在空气 中形成酸雨,降到地面,改变土壤,大量c02气体排放到空 气中有“温室效应”改变气候,学习常用金属的知识可以知 道制造机械需要大量的fe、cu、ti,需要开采煤矿和金属矿 产,进行金属的冶炼。2.通过学习研究物质的变化可以知道利用哪些原料可 以制取我们所需的某些物质,可以哪个类型的化学变化中获 取新能源,为人类造福,同时也清楚地认识到了在获取所需 物质的同时也消耗了另一种物质,产生着我们不需要的物 质。例如c+02二c02+q,可以用燃烧碳获得大量的热能,人类 利用它取暖、发电、生产,但在获得大量热能的同时,我们 也消耗了大量的碳和空气中的氧

4、气,同时产生了大量的c02, 减少着地球的碳资源,空气中的c02含量不断增加,“温室 效应”不断加剧。又如甲烷气的燃烧,在不断消耗天然气的 同时,也同样消耗着空气中的氧气,增加着空气中的c02含 量,这些有毒物质和无毒物质的大量燃烧,无限地增加着空 气中的有毒气体和c02的含量。这样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人类的生存离不 开水、空气、土壤,简而言之就是自然环境,但随着地球人 口的增加,人类生活的不断改善,我们生存所需的水、空气、 和土壤受到严重污染,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由此可认识环保 的责任和义务。二、必须把引导学生探究环保科学的方法渗透到学习化 学的全过程通过学习化学,我们知道地球上的一

5、切生命及其环境中 无时无处不发生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哪些变化是人类自 己可以控制的呢?例如,天然气、碳和有毒物质的燃烧,金 属的开采和冶炼都是人类自己可以控制的。哪些变化可以保 护和优化环境呢?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放出大量的氧 气,增加空气中氧含量减c02的含量。哪些反应恶化环境呢? 例如碳、硫和氮的燃烧,排放有毒气体no、n02、s02和c02, 这样学习的过程也是探究总结环保途径和措施的过程,也是 培养学生履行环保责任增强环保意识的过程。三、教学过程是老师和学生尽这份责任和义务的行动体 现在教学中老师做演示实验和实验时:1药品的取用要适量、节俭,不能浪费、超量。2.节约用水,从实验用水

6、到仪器洗涤用水、洗手用水、 清洁卫生用水等课堂的示范,进而扩展到生活用水和工业用 水等,由节约用水再扩展到生活中其他物品的节约使用。3对实验仪器的使用要小心不能有损坏,实验时注意实 验条件,温度不能过高,防止破损,洗涤时要小心拿放不能 损坏,要爱护和保护物品。4物质的制取要适当,控制和减少有毒物质的排放。5由课堂教学中的点滴行动,要培养激发学生家庭生活 和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在生活和 社会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和行动,都需要我们尽好环保的责任 和义务。总之,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把环保责任和义务渗透在学 生的每一个"毛细血管”中,体现在每一个细节和行动中, 这就意味着化学教学和环保有了亲密的“接触”,在学生的 内心碰撞出环保的火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