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数学教案_第1页
一上数学教案_第2页
一上数学教案_第3页
一上数学教案_第4页
一上数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教学设计本学 科 数 学 班 级 101 102 任课教师 姚黄 2012 学年第 1 学期学 期 教 学 设 计 计 划 2012 年 8 月 26 日教 材 分 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九个单元: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一个数学乐园。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2、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的实验教材,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验课本,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学 生 分 析 刚入学的孩子,对数学并没有很生客的概念,作为教师,要让学生从实践当中感受到数的存在,数学的乐趣。所以,在安排教学工作时,应该从现实生活入手,自然而然的引入所要学习的内容。当然在教学中,还应该渗透一些数学的理念,培养孩子良好

3、的数学基础。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注意保持不了很久,甚至有些孩子不能很好的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注意力也不是很集中,还带有幼儿园的特点。在教学时,应更加仔细些,更有耐心些。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总之,应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让学生能较顺利地从幼儿转变成合格的小学生。教 学 目 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6、会正确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全册重、难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设 计 理 念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2.加强了对知识的整理。3. 增加了数学的背景知识。4.解决问题突出对一般过程和一般思路的体验。5.练习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6.注重知识的渗透。7.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教 学 设 计 进 度

5、 表周次起讫日期教 学 内 容 及 课 时19.1-9.4学期初情况了解(1)、准备课(1)、数一数(1)、比一比(2)29.7-9.11位置、 15的认识和加减法(3)39.14-9.1815的认识和加减法(4)49.21-9.2515的认识和加减法(3)、机动(2)、认识物体和图形(2)59.28-9.30认识物体和图形(1)、机动(1)610.1-10.8国庆长假、710.9-10.16机动(1)67的认识和加减法(4)、机动(1)810.19-10.2367的认识和加减法(4)、机动(1)910.26-10.3067的认识和加减法(4)、机动(1)1011.2-11.667的认识和加减

6、法(4)、机动(1)1111.9-11.1367的认识和加减法(5)1211.16-11.20机动(1)、1120各数的认识(4)1311.23-11.27机动(1)、认识钟表(2)、机动(1)、20以内的进位加法(1)1411.30-12.420以内的进位加法(5)1512.7-12.1120以内的进位加法(3)、机动(2)1612.14-12.18总复习(5)1712.21-12.25整理与复习(5)1812.28-12.31复习迎考191.11-1.15复习迎考202122单元或章节教学目标单元或章节教 学 目 标第一单元准备课1、 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2、

7、使学生会比多少、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比较方法,知道多少是比出来的。3、通过学生操作、观察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语言表达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4、充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第二单元位置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2、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 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

8、的组成。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提倡算法多样化。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1、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2、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和特征。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和能力。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5、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9、,初步建立空间观念。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使学生掌握6-10数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

10、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单元或章节教 学 目 标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到20各数。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第七单元认识钟表1、通过拨表、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

11、加法1、通过数学学习,全球电信吏学生初步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真切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计算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第九单元总复习1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的含义。2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正确较迅速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3、会辨认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知道整时和半时。 4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 生 综 合 素 质 情 况 表项目姓名1傅佳军2傅红杰3许晓明4来昊哲5来相宇6来舒淇7来静雪8张泽鹏9金吉安10孙愉

12、轩11来诗琪12顾晗笑13来智斌14许庭力15沈艺佳16来榆棋17余可欣18顾丹妮19许镇灿20杨金杰21傅钟亮22来思忆23石毅24郭玉琳25毛玉宁26江传枝27周晓维28李家政29张志强30黄鑫31陆艳丝32李欢33周鸿源34宋成35韩越36龚宇杭37孙镒超38邱欣淳39梁俊伟40学 生 综 合 素 质 情 况 表项目姓名1来嘉涛2时 畅3来佳忆4许汤琪5来一笑6来泽杭7来凡丁8许恩歆9唐 岩10李永胜11傅来恩12陈明婧13孙意波14来佳伦15王 煜16陈佳佳17来晨昊18许邑灵19叶宇帆20郑 沅21邢海艺22万 好23孙晓雨24侯元众25黄 薇26来航琦27来徐力28来诗琦29方锦霖

13、30黄雨帆31来一能32许乐怡33孔颐姿34许佳妮35许伟杰36杨晓燕37聂宗鹏38邓君豪39熊毅琳40骆建宇 教学内容数一数教学目标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教学准备图片、数字教 学 流 程二次备课及反思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

14、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陈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二: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了解数数情况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先小组讨论,

15、互相说,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三、继续观察,小组交流,了解认数情况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材第23页的图画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观察交流汇报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适合自己就怎样说。四、操作感知,及时强化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教 学 流 程二次备课及反思2、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4、开放性练习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盘子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

16、笔?数数对学生来说已经不是问题,没有发现不会认读和数10以内的数的同学。主要问题是发现学生说话不完整,你问他这里有多少什么,他直接就告诉你一个数字3、4、不能把问题完整地说出来,另外发现有些学生不会听课,可能是学习环境和方式方法还没有适应,还需要一段段时间的训练板 书 数一数 1 2 3 4 5 6 7 8 9 10教学内容比一比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教学重点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教学难点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教

17、学准备师:数字卡片一套(110),小猪、小免卡片各一张,录音机生:学具盒一个,数字卡片一套(110)教 学 流 程二次备课及反思一、 导入: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多少。板书课题:比多少二、主动探讨,获得新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小免、小猪的卡片各一张并板书在黑板上,问:瞧,这是谁?他们俩准备去干什么?谁来猜一猜?师:那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猪怎么说?(放录音:小朋友,我和小免正准备去参加义务劳动呢!)小朋友,你们想一起去看看吗?2、 引导观察,初步感知A:出示书中第6面的图画: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18、有多少呢?(学生数一数)B:问:小免去搬砖,有几只小免,有几块砖,小免和砖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师: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怎么样?(一样多)一起跟老师说:小兔和砖一样多3、认识“多”“少”师:我们会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比较小兔和砖的数量了。图中还可以比什么?先独立观察思考,再交流。师:我们一起来比一比3只小猪和4根木头,你能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摆一摆,比一比吗? 教 学 流 程二次备课及反思 学生活动,一名学生用学具在黑板上摆一摆。发现:木头多,小猪少。师:1只小猪对1根木头,小猪没有多余,而木头有多余,就是木头多,小猪少,我们就说木头的根数比小

19、猪的只数多,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板书:多 少针对小猪和木头数量比的结果,采用多种形式说。师:对其他物体的比较,你能用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来告诉大家吗? 三|综合练习,加强应用1、 小小发现者。 师:同学们,前面咱们比较了小动物盖房子故事中物体的数量,现在你能找出身边哪些物体进行比较?学生自由观察、交流、评价。2、 课本第7页的1、2、3. 完成后交流3、课本第8页的3、4。 四|、师生总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还是存在说话的问题,一个是不完整,还有一个是说的时候地方方言出现的太多,对于新学的知识接受起来较慢。如学生平时喜欢说一样多,当我建议他们说“同样多”的时候,孩子们总是很不习惯。总

20、之课堂上要让孩子们尽量多的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个很重要。目前阶段感觉习惯比知识更重要。板 书 比多少 多 少教学内容上、下、前、后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准备课件、彩笔、纸教 学 流 程二次备课及反思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位朋友聪聪和明明。他们可是数学王

21、国里的小精灵噢,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他们就会跳出来帮忙的。同学们愿意和他们成为朋友吗?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一起进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2、揭示课题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同这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板书课题:上、下)二、探究新知1、你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吗?2、观察画面,体会上、下的含义(1)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南京长江大桥看一看,开开眼界,好不好?(2)出示主题图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告诉大家好吗?(3)大家发现了这么多东西,真了不起!谁能说出:汽车下面有

22、什么?你能像老师这样提出问题吗?3、 哪你能看图说一说桥上的汽车哪辆在前哪辆在后吗? 板书:前后4、 你能说一说你坐在谁的前面谁的后面?在熟悉的情境中,激发探究的欲望,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教 学 流 程二次备课及反思三、活动1、拍手游戏(1)教师发口令,学生上下拍手(2)听反语:教师说“上”学生在下面拍手,教师说“下”学生在上面拍手。2、小组活动小组长发口令,其余的同学动手摆。如,把本子书放在数学书上面,把文具盒放在书上面3、 画一幅自己喜欢的能够表示上下关系的画四:练习第11页1、2、3.五、小结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谁?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板 书 上 下 前 后教

23、学内容左 右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2、使学生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了解它们的相对性,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了解它们的相对性,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准备学习用品教 学 流 程二次备课及反思一、导入: 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一位老朋友,想知道是谁吗?(课件演示米老鼠智慧交通)指挥交通干什么?我们平时走路靠那边走?由此引出左右。二、学习新知:1、分辨自己身体的左右。(1)你能指出你的左边、右

24、边吗?(2)其实我们身上有些部分也左右,你能找出来吗?(3)米老鼠想做健身操给大家看一看。(课件演示,学生跟着一起做)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小手伸出来。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右手伸出来。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左手伸出来。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左肩抖一抖。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右肩抖一抖。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右脚跺一跺。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左脚跺一跺。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右手伸出来。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左手伸出来。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小手放下来。(4)出示手模型板帖。2、进一步认识左和右。(1)你会用左和右说一句话吗?教 学 流 程二次备课及反思(2)在日常生活中左手和右手可以做些什么事?(3)说一说你现

25、在坐的位置(左右、左边几个人),3、左右的相对性。(1)准备好你的各种学习用品。同位两个合作,动手摆一摆。(2)提出要求:把数学书放在课桌的中间。铅笔放在数学书的左边。尺子放在数学书的右边。橡皮放在数学书的左边、尺子的右边。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3)小组内打乱顺序摆一摆、说一说,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我的左边有什么,你的左边有什么?)(4)师生共同活动:我举右手,小朋友也举右手,发现了什么?三:练习书本第12页5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面向全体、重视发展。教学时给学生提供大量主动探索、体验、领悟与创造的时间与空间。利用教室里

26、的场景,组织学生观察、交流,正确描述他人或物与自己的左右位置关系,建立空间位置的概念。板 书 左 右教学内容练习课教学目标1、 能让学生熟练地用“上下左右前后”来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2、学会确定物体位置。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结合实际正确描述物体位置,理解相对性。教学难点理解相对性。教学准备教 学 流 程二次备课及反思一:复习我们在描述物体的位置时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述?具体的让学生来说一说。二;练习1、 书上第12页4(1)教师出示第三题图画,提出要求:请帮小明布置房间。说一 说东西放在什么位置合适。(2)学生先在小组中说,指名在图画板上贴。(3)教育学生要养成自己整理房间的好习

27、惯。2、 书上第12页6(1) 看图,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2) 小蚂蚁怎样走才能吃到南瓜?(3) 小蚂蚁要吃到苹果应该怎样走?(4) 你能提出一个问题?让同学来回答吗? 三: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教 学 流 程二次备课及反思板 书教学内容1-5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教学难点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

28、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教学准备数字卡片教 学 流 程二次备课及反思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丁奶奶家去看一看,你们瞧,(课件演示)丁奶奶家的院子里有些什么?(课件出示1415页主题图),这里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跟你的小伙伴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几个?学生小组内交流,并且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数数,并且进行有序观察。2学生汇报。3老师根据汇报情况适时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 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二、反馈实践1谈话: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2谈话:老师拿出

29、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请告诉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种方式来表示这个数的。3同桌之间考一考,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活动中。三、感知数的顺序1逐次感知15的顺序。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再摆1个得到几个?依次感知3、4、5的来源。教 学 流 程二次备课及反思2整体感知。a.出示点子图,你来给它们5个排排队。请两名学生上台摆,其他学生在下面自己动手摆。b.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然后同桌间互问互答。c.让学生从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开放性活动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谈话:在

30、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用你自己的话来告诉你周围的小伙伴。a.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并适时指导,注意表述的广泛性。b.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学生汇报。c.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1、2、3、4、5的物体,看来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你会发现在我们的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题。2猜数游戏。提问:a.这个数在2的后面,可能是几?还可能是几?b.这个数在4的前面,有可能是几?c.这个数在3的后面,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几?还有可能是其它数字吗?为什么?3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学生心中的美丽世界。师: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

31、什么摆的?用了几个?小组活动,老师到学生中间参与活动。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先互相说说,再告诉老师和大家。问题主要在数字的排列上,可以有从大到小,也可以从小到大两种排法,所以说5的前面是几,在没有排的时候是4,但如果有具体的一列数字在,那么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说了。板 书1 2 3 4 5 · ·· ··· ···· ····· 教学内容比多少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整理3种水果学具,探索出由比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2使学生认识

32、符号“”、“”、“”及其含义,会根据所出示的“”、“”、“”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化的思想方法。3引导学生从事简单的初步的统计活动,用象形统计图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符号“”、“”、“”及其含义教学难点符号“”、“”、“”的书写教学准备图片 数字教 学 流 程二次备课及反思一、创设童话情境,引入象形统计图1课件展示。a.3只小猴在美丽的大森林里玩耍的情况。b.3只小猴共进午餐。草地上凌乱地摆放着3种水果梨、桃和香蕉。 2画外音(小猴说):我还没看清楚每种水果各有几人,你怎么就开始吃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一共有几种水果?它们各有几个?怎样摆脱一眼看出哪种水果够吃

33、,哪种水果不够吃? 3学生用学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4展示学生摆放的结果。学生的摆法一般有以下两种。(图例)5课件展示:主题画中的猴、梨、桃和香蕉,从画面中跳下来,摆成课本第17页的象形图。6提问:观察摆放的图,数一数几只猴吃几个桃,几个梨和几根香蕉?学生回答后,在象形图下面写“3”、“4”、“3”、“2”。二、教学比较2、3、4的大小1教学“33”。a.画外音(小猴说):我可喜欢吃桃了,可我们每人能吃到一个桃吗?学生回答后,出示课件。b.提问:每只猴能吃上一个桃,桃子一个也没多,猴的只数与桃的个数有什么关系?(相同、相等、同样多)教 学 流 程二次备课及反思学生回答后,告诉

34、学生,同样多可以用符号“”表示,并在上图下面写上“33”。进而教读这个式子。2教学“32”。方法和教学“33”相同。告诉学生“3比2大”可以用符号“”表示。学生说一说大于号的形状。可用语言表示,也可用手势表示。3教学“34”。方法如前。让学生说一说小于号“”的形状是怎样的,与大于号的形状对比来说。4区分“”、“”和“”。a.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认识,记忆“”、“”、“”的方法。b.以游戏方式,熟悉、记忆这3种关系符号。看谁举得对: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符号;看谁摆得好: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号。三、小结1让小朋友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2教师加以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

35、用关系符号“”、“”、“”来表示。比时仍然可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来比较。三、巩固深化1基本练习:完成18页“做一做”第1题。2补充练习。a.左边摆2个梨,右边摆1个苹果。填(  )(  )b.左边摆4朵花,右边摆3个梨。填(  )(  )c.左边摆3个苹果,右边摆5朵花。填(  )(  )3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二的第5题。4综合练习:完成练习二的第6题。5开放练习:这里有1、1、2、3、4、5、一些数字和符号。用这些数字和符号组成各种不同的式子。要光看到孩子们都能做,还要让他们读一读,因为发现很多学生能做,读却很吃力,甚至要想很多时间才

36、确定读大于还是小于,所以一定要让每个人都来读读试试。板 书教学内容第几教学目标1通过情境体验与参与,使学生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外,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教学重点使学生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外,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教学难点序数和基数的区分教学准备学具卡片教 学 流 程二次备课及反思一、教学第18页“购票图”1创设动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暑假快要结束了,一个人在乡下姥姥家玩的聪聪就要读一年级了,为了不耽误

37、爸爸、妈妈的工作,聪聪决定一个人从乡下乘车回家,不让大人接送,于是他一个人来到车站买票上车a.教师演示“买票”课件。b.学生观察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多少个?如果以红衣服排第一,再说一说谁排第二,小聪聪后面的解放军叔叔排第几,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处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c.各小组抽代表汇报交流。d.师:看到聪聪一个人排队买票的情境,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外,你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明白: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去做,在外出的时候,要养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2

38、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买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a.教师提问:“这时有几个有在买票?谁排第一?小聪聪排第几?聪聪后面的两位叔叔呢?”让学生再一次在具体环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同样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教 学 流 程二次备课及反思b.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二、巩固练习,强化对自然序数的理解1多媒体演示:全家福照片(教材第18页“做一做”),学生根据要求,自己思考,然后汇报结果。2出示第21页的第4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共寻规律,完成填空。三、动手操作,深化感知1学生拿出4个正方形学具片和1个圆片,先独立摆一摆,把摆的结果在小组内与同学说一说,看

39、看圆片可以放在哪些位置上?2教师说要求,学生摆学具。a.让学生试试把圆片放在第2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放?b.学生摆,教师观察、巡视。c.对学生的以下两种摆法,提出讨论:为什么把放在第2位会产生两种不同摆法?      四、寓教于乐,拓展应用知识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开火车。选出几名学生跟在教师身后,组成一列“火车”,围绕教室内的过道缓慢“行驶”。1其余学生观察组成“火车”的人数以及教师和每位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并与同桌交流。2“火车”改变前进的方向,“火车头”变为“火车尾”,观察并说出这时老师和每个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

40、3引导学生明白:数数时,数的方向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在教室里根据学生的位置,做游戏,让学生切实体会“第几”不论是“几”都只有一个,而“几”的话就有几个。另外发现还有大部分学生“左右”不能分清楚,“左右”是第二个学期才学的,可是现在又必须要用了,我对小朋友说只要记住一句话就够了“我用右手写字。”我们班也确实没有左撇子。板 书教学内容分与合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2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初步的自学能力,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做练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品质,及合作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能

41、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教学准备图片、学具教 学 流 程二次备课及反思一、复习旧知1复习数数。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数?谁能数组大家听?2复习比较大小出示数字卡片1-5,谁能给大家提问题?二、情境导入新课1创设游戏情境,小组学习5的组成。a.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做一个分小棒的游戏,想不想做?准备5根小棒,看谁动作又轻又快。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把5根小棒分成两份,看谁方法多。分完和你的同位交流一下。(教师巡视指导。)b.交流展示。指名分法不同的学生到前面来展示。刚才大家想了那么多办法,可是看起来又有点乱,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个好办法:怎样才能

42、清楚地看出又一个也不落下?同位商量,指名展示。(教师巡视发现有按顺序分的)老师发现这位同学有一种好办法,下面请他来教教大家。c.全班学生再自己边说边按顺序分一分(板书分合式)。 d.小结。 通过分小棒我们得到了5的组成。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e.引导观察,发现规律。2做一做a.老师还准备了5个小方块,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右手拿3个小方块藏在背后,左手出示2个)右手有几个?右手藏1个右手藏2个教 学 流 程二次备课及反思刚才大家猜的都很准。那老师要问一问你们:为什么猜得这样准?有什么办法?3小组自学4、3、和2的组成a. 刚才我们通过分小棒编出了5的组成。下面请你在小组中

43、试着编出4、3和2的组成。b. 填方框(第19页下面)。看图边读边填。指名板演。做完的同位检查。订正。三、巩固练习1指导看书,P20边做边说 2做一做:教师出示数字卡片5,学生摆学具,同桌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用5的组成连线。3.抢答:下面我们来比赛,看谁反应快!对口令:我出几,我出几。1 师生对口令 2 .生生对口令 我要求学生能有序的思考数的组成的问题,比如说或写5的组成的时候最好能从1和4开始,然后2和3,再3和2,4和1,这样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同时很有规律很好记。板 书教学内容加法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号和“”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2培

44、养学生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号和“”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教学难点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教学准备教 学 流 程二次备课及反思一、复习旧知1看图说数字。2、按顺序填数:( ) 3 ( ) 5二、情境导入,探究新知1、 引导观察a.课件展示:花园里有一只红色的蝴蝶在采蜜师: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展示:花园里又来了两只黄色的蝴蝶,师:你又看到了什么?b.总结:小朋友观察的可真仔细!1只红蝴蝶和2只黄蝴蝶飞到了一块儿就是合起来的意思(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师:它们合起来有几只?生:它们合起来有3只。师: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吗?揭示课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