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强化练53区分概念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_第1页
重点强化练53区分概念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_第2页
重点强化练53区分概念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_第3页
重点强化练53区分概念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_第4页
重点强化练53区分概念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点强化练第53练区分概念,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1. (2017-南京学情调研)岛上某种动物的皮肤图案有a、bl、b2、c四种,不同图案的个体数 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生物个体数妙b2blto t| t2 t” t.| ts 时间a. bl、b2类型的出现一定是突变的结果b. 阳上所有该种动物的全部肤色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c. bl和c的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t,时期,b2与a定存在生殖隔离2. 以下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二倍体生物经秋水仙素处理形成的四倍体与原來的二倍体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b. 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c不

2、同物种z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d. 突变和基因重组都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3.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共同进化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而进化b. 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了适应性变异的发生c. 进化过程中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4. 下列关于种群基因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b. 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c. 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该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d. 基因突变可改变种群基因库的组成5.

3、 (2017-福州模拟)当某种新药问世时,可有效治疗病毒性感冒。儿年后疗效逐渐降低,因为 感冒病毒具有了抗药性,其根本原因可能是()a. 病毒接触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b. 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c. 抗药性个体的增加是选择的结果d. 后来的药量用得过少,产生了抗药性变异6. (2018-式汉模拟)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 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収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 无法推断出()氏舌蝠从长筒花屮取食花蜜a. 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b. 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c. 长筒花狭

4、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 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7. (2017-桂林十八中模拟)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否形成新物种是生物进化的标志b. 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c. 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d. 共同进化仅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不断进化和发展8. 如图是我国黄河两岸a、b、c、d 4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的模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b黄河北岸c f d f c黄河南岸a. 由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b. 黄河北岸的b物种迁移到黄河南岸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其

5、原因在于二者间已形成生殖隔离c. c物种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则该物种一定在进化d. 判断d物种是否是不同于b物种的新品种的方法是观察两个物种的生物能否交配,并产 生后代9. (2017-襄阳调研)亚洲丛林中有一种雉鸡,其雄性个体具有色彩艳丽的羽毛,对这一特征能 稳定遗传的最好解释是()a. 色彩艳丽的羽毛是雉鸡躲避天敌良好的伪装,是对环境的适应b. 雌性个体优先选择色彩艳丽的雄性,导致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频率增加c. 色彩艳丽的羽毛使雉鸡更容易相互识别,避免与其他种类遭遇时的潜在危险d. 雌性个体对具有色彩艳丽羽毛的雄性的选择,导致雌雄个体共同进化10. (2017-深圳模拟)北美洲某种臭

6、虫以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的气球状蔓生果为食,臭虫需要用 锋利的喙刺穿果实,据统计,喙2如图1所示;1920年,有人从亚洲引进平底金苏雨树,其 果实的果皮比较薄,据统计,到1980年以它为食的臭虫的喙长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不合理 的是()邂b气球状蔓生果nr卞o n jv_nttl67891011长(mm)图1喙长(mm )图212a. 平底金苏雨树与臭虫间发生了共同进化b. 平底金苏雨树与当地植物存在竞争关系c. 臭虫体内控制喙长度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早于引进平底金苏雨树d. 生活在无患子科植物和平底金苏雨树上的臭虫间形成了生殖隔离11.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蜥蜴廉种qixyz(1) 上图表

7、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 z表示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x、y分别(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是生物进化的若 干图3(1) 上述地雀之间的关系能体现基因多样性的类型是,能体现物种多样性的类型是。(2) 若干年后,小胡上出现了地雀co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起到选择作用的主要因素是。这种新物种的形成方式实质上是由于不同种群内的发生改变。(3) 若图2时期,小岛和大陆的两个地雀种群的相关基因型种类和个体数如下表所示:甲基因型a attaattaattaattaattaattaattaattaatt总数个体数2022420123982100乙基因型a attaat

8、taatt个体数19616836400 种群甲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o 种群甲中基因a的频率为o 已知表中种群乙每个个体有2x10小岛上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o 自然坏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蜥蜴群体内的发生了改变。个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概率都是1012. 下图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 图1、2、3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则该种群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是>答案精析1. c bl、b2类型的出现不一定是突变的结果,有可能是基因重组形成的,a项错误;种 群基因库是指

9、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b项错误;bl和c的数量减少直至消失,是 自然选择的结果,c项正确;t5时期,b2与a的皮肤图案不同,但是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d项错误。2. c 二倍体生物经秋水仙素处理形成的四倍体与原来二倍体之间进行有性生殖,产生的后 代是三倍体,高度不育,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不都是通过物种 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 的结果;变异是不定向的,因而所引起的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也是不定向的。3. c 共同进化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而进化;环境条件的改 变对生物的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10、;进化过程中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隔离是物种形 成的必要条件;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4. c 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的总和就是一个种群的基因库,a正确;种群是 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所以基因库不会因个体死亡而消失,应代代相传,b正确;种群中的 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中的部分基因,c错误;可遗传的变异均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可 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d正确。5. c 变异发生在选择之前,先有了各种类型的变异,才能选择出适应环境的变异;抗药性 个体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药物对病毒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使抗药性个体增

11、 多。6. b 由题意可知,只有长舌蝠能从长筒花中取食花蜜,因而可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长舌蝠是长筒花的唯一传粉者,没有长舌蝠长筒花无法完成授粉,因此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长筒花无法繁殖后代;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和长舌蝠的长舌是长期自然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7. b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项错误;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标志着新物 种的产生,b项正确;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因基因突变等内因而发生变 化,c项错误;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 和发展,d项错误。8. d a物种分布在黄河两岸进化为b、c两个物种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

12、程;b 物种迁移到黄河南岸后,与c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 了变化,只要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则生物一定发生了进化;不同物种的生物之间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9. b 雌性个体优先选择色彩艳丽的雄性交配,导致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频率增加。10d 平底金苏雨树与臭虫是捕食关系,相互影响,共同进化,a项正确;平底金苏雨树 与当地植物争夺空间等资源,存在竞争关系,b项正确;臭虫体內控制喙长度的基因发生突 变可能早于引进平底金苏雨树,c项正确;生活在无患子科植物和平底金苏雨树上的臭虫没 有地理上的障碍,不会形成生殖隔离,d项错误。11

13、.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2)种群基本单位(3)基因库(4)基因频率解析(1)图中x是突变和基因重组,y是自然选择,z是隔离。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 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它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3)个种群中全部个体 含有的全部基因叫该种群的基因库。(4)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12. (1)地雀a和b地雀a、b与c (2)海洋环境的变化 基因频率(3)基因库 0.7 80解析(1)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表明地雀a与地雀b属于同一物种,地 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表明地雀c与地雀a、b产生了生殖隔离,它们并非 同一物种,因此能体现基因多样性的类型是地雀a和b,能体现物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