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根据大纲)(精编版)_第1页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根据大纲)(精编版)_第2页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根据大纲)(精编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 根据大纲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生物必修一复习要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分子的结构特点: 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 和一个羧基 (-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这个侧链基团用 r表示。结构通式如下: nh2ch coohr2. 氨基酸分子互相结合的方式:脱水缩合。即: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 :-nh-co-. 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

2、叫做二肽。由此类推, 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叫做多肽。多肽呈链状结构,叫做肽链。肽链能盘曲,折叠,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每种氨基酸的数目成百上千,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因此,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是极其多样的。蛋白质的功能: a 构成细胞核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如头发,肌肉,羽毛。b催化功能,如酶 c 运输功能,如血红蛋白 d 信息传递功能,如胰岛素 e 免疫功能,如抗体。3.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核酸分为两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 称 dna,一类

3、是核糖核酸,简称rna.分布: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核酸的功能:核酸第 5页 共 5页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4. 糖类的种类: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不能再水解的糖,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二糖:水解后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常见的有麦芽糖,蔗糖和乳糖。多糖:水解后产生多个单糖的糖,常见的有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糖类的作用:是主要的能物质。5. 脂质的种类: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的作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 质;还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起到

4、保温的作用,如鲸鱼,海豹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层;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如企鹅。磷脂的作用: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 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中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 d能有效的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6.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这些生物大分子又称为单体的多聚体。例如: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组成核酸的

5、单体是核苷酸。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7. 水有两种存在形式:结合水和自由水。自由水的作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也都需要有水的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总之,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无机盐的作用:构成细胞中复杂化合物的重要成分如血红蛋白中有铁元素;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缺钙会抽搐,缺碘,大脖子病;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1.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a 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比利时的维萨里发表了巨著人体构造 b 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他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命名者;列文

6、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 c魏尔肖补充了“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学说的内容:a.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c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2. 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菌的结构有:鞭毛,细胞壁,细胞膜,细胞 质,核糖体,拟核,绝大多数的细菌是异养生物。蓝藻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 膜,细胞质,核糖体,拟核,此外还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

7、传物质 dna分子。不同点:原核细胞内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有拟核,真核细胞有细胞核。3. 细胞膜的成分: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是流动的。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也是可以运动的。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相同点: 都有丙酮酸这一中间产物;第一阶段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都释放能量。不同点:a 进行场所不同:有氧呼吸先在细胞质基质,后在线粒体。无氧呼吸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有氧呼吸需要氧气,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c 分解产物不同,有氧呼吸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8、无氧呼吸是酒精,二氧化碳或乳酸。 d释放能量不同: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大量atp,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花盆里的土壤要及时松土透气;稻田要定期排水;包扎伤口要用透气的纱布;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种子储存时要干燥,低温;水果保鲜,温度零度以上低温。6.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771 年,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779 年英格豪斯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在阳光照射下才成功,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1845 年梅耶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1864 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通过实验:他把绿叶先放在暗处几小时,目的

9、是消耗掉叶片中得营养物质。然后,一半叶片曝光,另一半遮光。用碘蒸汽处理这片叶,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不变色。这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1941 年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卡尔文证明了二氧化碳中得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得碳的途 径,称为卡尔文循环。叶绿体中的色素种类:叶绿素a, 叶绿素 b,胡萝卜素,叶黄素。作用:吸收,传递,转化光能。光合作用的过程: a 光反应阶段: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第一步:水在光下发生分解,生成氧气和【h】;第二步:在有关酶的催化下,adp与磷酸基团发生反应生成atp. b.暗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第一步

10、: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c5 结合,生成两分子c3。第二步: c3接受 atp释放的能量并且被【h】还原,最终形成糖类。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水,矿质元素3.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详见课本第125 页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复习要点1. 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详见课本 46-47 页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 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其他植物激素:a 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应用:用赤霉 素处理芹菜,可以使食用的叶柄增加长度;处理芦苇,可以增加

11、芦苇的纤维长度。 b乙烯:促进果实成熟。市场上生产的乙烯利可以用于催熟。1. 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结构基础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产生反射的大致过程:感受器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沿着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神经中枢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 p和综合,经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2.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过程:在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这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这称为静息电位。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的膜两侧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而临近的未兴奋部位仍然是内负外正。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了局部电流。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将兴奋向前传导。群落:同一时间内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