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金融论文范文-浅析金融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农村金融省际差异word版下载_第1页
金融金融论文范文-浅析金融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农村金融省际差异word版下载_第2页
金融金融论文范文-浅析金融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农村金融省际差异word版下载_第3页
金融金融论文范文-浅析金融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农村金融省际差异word版下载_第4页
金融金融论文范文-浅析金融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农村金融省际差异word版下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金融金融论文范文:浅析金融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农村金融省际差异word版下载金融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农村金融省际差异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 于金融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农村金融省际差异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 写有关于金融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国 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农业统计年鉴、中国 财政年鉴、银监会网站农村金融服务图集。我国农村金融协调发展是 合作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等相互依存,面向“三农”的协同 过程。下面选取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金融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农 村金融省际差异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http:/www. zbjy. on整 理提摘要:从金

2、融总量、金融结构、金融效率和金融环境四个方面构建 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6-2010年5年实 际平均数据,从金融地理学角度运用因子分析法和模糊曲线法考察环 境因子、文化因子、设施因子、科技因子、经济因子等金融地理因素 对各省(区)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 国各省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各影响因子中科技因子 影响程度最大,经济、文化、基础设施、开放、劳动因子影响次之, 聚集因了影响程度较小。因此,缩小农村金融省际差异,必须统筹各 金融地理因素,尤其应注重农村科技、经济和文化对金融的提升作用。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地理学;金融发展水平;省际

3、差异1003-7217 (2013) 05-0015-05一、引言与文献回顾“十八大”报告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理由是全党工 作重中之重。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是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缩小农 村金融发展差距,而探究农村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乃是基本前 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差异研究一般包含在区域金融差异研究之 中。宋宏谋等以农村信用社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 1979-2000年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理由1;伍艳等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制 度安排和金融供给的区域布局不均衡2;黎翠梅分析我国在农村金 融相关率方面区域差异明显,且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也存在明 显的区域差异3;高新才等认为经济发展

4、水平的区域差异、市场化 进程的区域差异以及政府行为的区域差异是造成这一理由的主要理 由。瑞托斯劳拉詹南(2001)提出了金融地理学这一新兴学科概 念5。随着金融地理学的发展,越来越多学者尝试将这一理论运用 于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研究中,如田霖(2005)将各种金融地理因素一 起纳入实证分析,认为经济、科技、文化、开放、基础设施、劳动力 等金融地理因素对区域金融综合竞争力有显著影响6;卢佳、金雪 军(2007)实证表明:地理位置等新经济地理因素对区域金融发展均 有显著影响7 o但目前国内从金融地理学角度研究农村金融的文献 并不多见。本文试图将金融地理学理论创新性地运用于我国农村金融区域 发展羌异研究

5、之中。假定各金融地理因素均对农村金融产生影响,且 影响程度不同,并运用模糊曲线法考察各金融地理因素对农村金融综 合发展水平的贡献程度,以期拓宽金融地理学在农村金融发展方面的 应用领域,为国家实施惠农政策、缩小农村金融发展差异提供理论指 导。二、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及研究策略(一)指标体系的构建考察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的前提是衡量农村金融发 展水平。国内关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不多,本文 借鉴区域金融研究中指标构建思路6-8,进行一定调整和整合,从 金融总量、金融结构、金融效率、金融环境四个方面来构建农村金融 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见表1),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量化的各省 农村

6、金融综合发展水平。(二)数据来源及处理各指标数据均来源于2006-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 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农业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银监会网站 农村金融服务图集。我国农村金融协调发展是合作性金融机构、商业 性金融机构等相互依存,面向“三农”的协同过程9。下面选取五 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 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农 村地区金融数据。为了使数据平稳可靠,取2006-2010年的平均值 作为基础数据。(三)研究策略1.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是考察多个变量间相关性的一种多元统计策略,利 用因子得分可以对样本进

7、行分类和综合评价。2模糊曲线法。金融地理贡献因子和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的关系是复杂的非 线性形式,模糊曲线法不需要建立数学模型就能识别最有效的输入变 量,比较适合解决金融地理因子的贡献程度理由。本文综合考虑特征根值大于1、累积贡献率大于85%两个标准来 提取因了,由表2可以看岀,前五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且累计方 差贡献率大于85%,即前五个因子可以解释原始变量90%左右的方差, 已经包含了 14个统计指标绝大部分的信息。由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可知,公因子f1在网点分布密度、金融 从业、人均存款、人均贷款的载荷值较大,可代表农村金融资源覆盖 水平;公因子f2在金融相关率、金融市场化率载荷值较大,

8、代表农 村金融结构;公因子f3在储蓄投资转化率、农村gdp、农村财政支 出载荷值较大,代表农村金融环境;公因子f4在贷款增长率、存款 增长率载荷值较大,代表金融增长潜力;公因子f5在存贷比、贷款 产出率和储蓄动员率有较大载荷值,代表农村金融效率。综合得分 f二(43. 351f1+15. 954f2+14. 059f3+10. 197f4+7. 144f5) /90.706。由 此,可以计算出各省的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得分排名(见表3)。(二) 因子分析结果从表3可以看到,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得分排名前10名的除 了内蒙古和四川以外都是东部沿海的省份,内蒙古由于在金融资源覆 盖水平和金融增长潜

9、力方面表现突出,使得它的综合得分较高,排名 第三位。四川省在农村金融环境和金融增长潜力排名较好,综合水平 超出西部其他省份,排在第十位;河北、福建、海南的农村金融综合 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平均水平,其中海南省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现象尤 为突出,排在第30位;中部地区的江西、山西农村金融综合水平较 低,均排在后10名;西部地区的陕西农村金融综合水平较好,排在 18位。可见我国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在各省之间存在差异,且和 东中西部行政区域划分不尽相同。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差异的金融 地理因素分析(-)金融地理因子的选取与计算为了更好地解释各省(区/市)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差异的因 素,依据金融地理学理论

10、,引入经济、环境、设施、劳动、文化、科 技、开放、聚集八大金融地理学因子作为解释性指标(见表4)。环 境因子包括了自然条件、地理区位和经济区位。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 原料和能量的来源,农业生产尤其依赖阳光、温度、降水等自然条件, 故以基础能源资源储量、受灾面积代表自然条件。从地理区位上看, 距东部海岸远近是影响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区位因素,与我 国降水量分布规律大致相同,故以年均降水量代表各省农村的地理区 位。而所在省份gdp占全国gdp比重能一定程度上说明农村所在地区 经济实力,能代表经济区位。农村基础设施是指为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农民生活 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设施的总和,它能直接

11、间接作用于农村经济,用 发电装机容量、人均拥有机械动力、公路里程数来衡量农村设施因子。 劳动力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和素质高低也是 农村经济发展重要影响因素,用农村就业率、农村金融从业比重、劳 动力文化水平来衡量。文化观念是包括风俗、习惯、禁忌、价值观念等在内的社会意 识。和谐丰富的文化牛活有助于增进农村居民间的信任关系和社会资 本的积累,有利于农村互助金融的发展。选取农村文化站数量和农村 文教娱乐支出比重来衡量文化因了。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选取农村固 定投资投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科学研究数量以及各省技术成交 量来衡量科技因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

12、导向型经济发展策略使得对外开放水平 对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影响较大,国内很多学者均从实证角度证明了开 放对我国地区的经济增长差异有显著影响,选取农村进出口额和农村 外商投资总额来衡量开放因子。另外,借鉴hi霖(2005)博士论文中聚集力指标,将人口密度 和产业密度作为聚集因子来考察人口聚集程度和产业结构对农村金 融综合发展水平的贡献程度。(二)各因子的贡献程度根据模糊曲线原理以及运用matlab编程计算,输入各个省份 的样本数据,就可以得出每个因子对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的贡献程 度(见表6)o表中显示:各因子对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均产生止 向贡献,依其重要程度依次为科技因子、经济因子、文化因子、设

13、施 因子、开放因子、环境因子、劳动因子、聚集因子。科技因了对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的贡献程度为0. 3863,在所 有因子中贡献程度最大,说明农村科技水平成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最 重要的影响因素。经济因子作为农村金金融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农村金融省际差异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 关于金融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农村金融省际差异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 在写有关于金融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 融发展的基础因素,其贡献程度为0.2115,排名第二位。文化因子 贡献程度达到0. 178,排名第三位,说明农村文化建设对农村金融发 展有着重耍推动作用。设施因子、开放因子和环境因子的贡献程度比 较相近,均

14、在0. 16左右,说明这三个因素对农村金融综合发展重要 程度相近。聚集因子的贡献程度只有0.08,对农村金融综合发展作 用较小,人口密度和产业集中度对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影响不大。五、相关政策倡议缩小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差异,实现农村金融协调发展才能充分 发挥金融资源扶贫功能,帮助缩小城乡经济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进 程。根据金融地理因素分析结果来看,农村金融发展依靠的是各种社 会经济文化的协同作用,我们不能忽视各地农村中除经济以外的科 技、文化、设施、地理环境、劳动力等影响因素,要依据客观规律和 各地自身情况,抓住关键金融发展因子。1继续贯彻“科技兴农”方针,深化农村科技体制改革。增加 对农村信息

15、、计算机和科研的资金投入,推动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的 结合,提高农村金融有机构成,从而发挥科技与农村经济、金融的良 性互动作用,提高农村金融的发展实力。2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培育良好信用环境。增设农村文 化站点,丰富农民精神乞活,增强农民间情感交流和沟通,增进社会 信任,提高守法意识、信用意识,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环 境。3顺应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夯实农村经济基础。政府应抓好农 村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运输条件,构建和完善农 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制度框架,夯实农村经济基础。4适当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拓宽农民创业融资渠道。政府应 积极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培训、融资指导

16、服务;农村金融机构应加 大对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 面,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的杠杠效应。注释:本文建立的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指标数量较多, 且指标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使用因了分析法比较合适。参考文献:1 宋宏谋,陈鸿泉,刘勇中国农村金融区域发展程度实证分 析j金融研究,2002, (8): 111-119.2 伍艳,余兼胜中国农村金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j.农村经 济,2009, (1): 63-66.3 黎翠梅,伍蔷薇.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比较分析j.财 经论丛,2010, (11): 42-49.4 高才新,李阳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与政策分析j. 现代经济探讨,2008, (3): 45-48.5 劳拉詹南金融地理学金融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