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围刺法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_第1页
针灸围刺法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_第2页
针灸围刺法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_第3页
针灸围刺法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针灸围刺法治疗白瘢风疗效观察关键词:白瘢风;黑色素;围刺;针灸疗法doi: 10. 3969/j. issn. 1005-5304. 2013. 07.027中图分类号:r275. 984. 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5304 (2013) 07-0072-01白瘢风虽属躯体疾病,但在社交、心理、情绪等方面对 患者均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白瘢风的 治疗目的是控制皮损发展,促进白斑复色。笔者针刺皮损边 缘细胞,加强患处血液循环,以期达到促使白斑复色的目的。 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6月-2012年2月期间在本院皮肤科门诊就 诊的60

2、例符合白瘢风诊断标准的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 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7例, 女13例;年龄1255岁,平均32.7岁;白斑程度i级4 例、ii级13例、iii级11例、iv级2例;临床分型局限性9 例、散在性5例、泛发性10例、肢端性6例。对照组30例, 男16例,女14例;年龄1255岁,平均33.2岁;白斑程 度i级5例、ii级13例、iii级10例、iv级2例;临床分型 局限性10例、散在性4例、泛发性12例、肢端性4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具有可比性。1. 2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专业委

3、员会色素病学组 制定的白瘢风临床分型及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中 的诊断标准1。1.2. 1分型寻常型。a局限性:单发或多片白斑, 局限于某一部位;b.散在性:散在、多发白斑,常呈对称分 布;c.泛发性:多由散在性发展而来,白斑多,互相融合成 不规则大片,有时仅残留小片岛屿状正常肤色;d.肢端性: 白斑初发于人体的肢端,而且主要分布在这些部位。节段 型:白斑为1片或数片,沿某一皮神经节段支配的皮肤区域 走向分布,一般为单侧。1.2.2分期 进展期:白斑增多,原有白斑逐渐向正 常皮肤移行、扩大,境界模糊不清,易发生同形反应。稳 定期:自斑停止发展,境界清楚,白斑边缘色素加深,没有 新的白斑出

4、现。1. 2. 3分级i级:白斑面积50%。手掌面积为体表面积 的1%o1. 3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病情处于稳定期者;年龄在1255岁之间,男女不限;白瘢风的皮损面积为全身体表 面积的0.05%60%;自愿接受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4排除标准妊娠、准备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伴有严重心、肝、 肾功能损害及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2周前曾接受其他 治疗白瘢风的外用制剂治疗者;4周前曾接受系统治疗白 瘢风的口服药物或服用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者;晕针者 及过敏体质。1个月内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者。1.5治疗方法 1.5. 1治疗组用75%酒精消毒局部皮肤,采用25伽毫针围刺白瘢风皮损边缘,针间距为

5、1 cm, 45°角斜刺510 mm,留针20 min, 10 min行针1次,采用捻转法,指力均 匀,角度适当,时间为30 so隔日治疗1次,4周为1个疗 程,共治疗2个疗程。1.5.2对照组依据皮肤科疾病针灸治疗学2进行 辨证证取穴。主穴:曲池、阳陵泉、风池。配穴:血虚型配 三阴交、血海、肺俞;血瘀型配膈俞、合谷、肺俞、膻中。 留针30 min,留针期间行针23次。血虚型运用轻度刺激 手法行针,捻转幅度为12圈;血瘀型运用中重度刺激手 法行针,捻转幅度为23圈。捻转频率为每秒24个往复, 每次行针510 s。隔日1次,4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1. 6观察方法治疗观察由专人负责,按专用观察表详细记录。每例患 者选1块皮损作为靶皮损,用米尺测量其最大长径和最大横 径,观察色素占靶皮损面积,并用相机拍摄皮损。每2周观 察1次,记录疗效、耐受性及不良反应。1.7疗效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 制定的白瘢风临床分型及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中 标准拟定1。痊愈:白斑全部消退,恢复正常肤色;显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