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锻齿轮模具失效分析_第1页
精锻齿轮模具失效分析_第2页
精锻齿轮模具失效分析_第3页
精锻齿轮模具失效分析_第4页
精锻齿轮模具失效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锻齿轮模具失效分析精锻齿轮模具失效分析汇 报 人:朱倩雨班 级:材料11301班组 号:第四组小组 成员:陈哲、朱倩雨、周怡汇报纲要结论及改进措施4模具及材料的基本信息1理化检测及分析2分析及讨论35一模具及材料的基本信息 模具材料:5Cr4Mo3SiMnVAl; 制造工艺:下料-改锻-退火-粗加工-热处理-精加工-磨断面-最终检验 实际工作条件:模具在300T摩擦压力机上工作,工件坯料加热到850-1050,模具先预热到250-300,工作中用水基石墨润滑剂润滑和降温,以保证模具正常生产和工件顺利脱模; 模具失效:型腔齿顶表面出现严重开裂和磨损。二二.理化检测与分析理化检测与分析 1、宏观

2、表面观察2、化学成分分析 测得失效模具化学成分如表测得失效模具化学成分如表1,基本符合,基本符合GB/T1299-2000标准。标准。3、硬质测定图图3.检验结果表明,距齿顶距离越近,基体硬度越低,说明检验结果表明,距齿顶距离越近,基体硬度越低,说明在工作过程中模具表面发生在工作过程中模具表面发生回火软化回火软化。4、显微组织分析 用用硝酸酒精硝酸酒精溶液侵蚀后,溶液侵蚀后, 试样在显微镜下呈现取向垂试样在显微镜下呈现取向垂 直于凹模上表面的明暗相同直于凹模上表面的明暗相同 的的袋状组织袋状组织。 模具工作面表面金相组织如图所示,正常组模具工作面表面金相组织如图所示,正常组织应为织应为隐针状马

3、氏体隐针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碳化物,图,图6a中,组织为针状马氏体中,组织为针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并碳化物,并有组织有组织不均匀不均匀情况。图情况。图6b中,发现局部直径大概中,发现局部直径大概300m左右的椭圆形区域的左右的椭圆形区域的淬火马氏体淬火马氏体,说明回,说明回火时马氏体并未完全转变,造成组织火时马氏体并未完全转变,造成组织不均匀不均匀。三三.分析及讨论分析及讨论1、化学成分的影响 经化学成分分析可知该模具材料化学成分在合理经化学成分分析可知该模具材料化学成分在合理范围之内,可以证明当发现该内部组织出现异常时范围之内,可以证明当发现该内部组织出

4、现异常时,排除原始材料,排除原始材料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的因素,有必要分析的因素,有必要分析铸造铸造及后续热加工热及后续热加工热处理工序可能出现的问题。处理工序可能出现的问题。2、回火软化的影响 模具齿顶基体硬度梯度测试结果表明,模具表面发生回火软化,距齿顶表面距离越近,基体硬度越低。说明模具在服役时,模具表面温度达到5Cr4Mo3SiMnVAl钢的回火温度600-620,发生回火软化,距表面0.3mm基体硬度降为47HRC,低于技术条件所规定的要求(HRC4852),软化层升读在8mm左右。待精锻时,被加热到8001050的坯件接触到模具型腔表面,型腔表面迅速升温迅速升温。表面软化效应使模具型腔

5、表面硬度急剧降低急剧降低,当精锻时表面凹凸不平的坯件与模腔发生压力和摩擦时,很容易在模腔表面突起薄弱处造成磨损沟槽磨损沟槽。3、带状组织的影响 工作面所受的压应力和热膨胀冷缩效应将在不同的组织之间产生局部应力集中局部应力集中,为表面裂纹提供向内部扩展的通道,大大促进热疲劳裂纹的扩展大大促进热疲劳裂纹的扩展。同时龟裂的出现使表面强度降低,也使磨损更加严重,加速模具的失效加速模具的失效。4、回火不充分的影响 模具工作面表面金相组织中存在组织不均匀现象,除与垂直方向观察到的带状组织带状组织有关外,与热处理不充分热处理不充分也有很大关系。不均匀的微观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模具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使用性能和

6、寿命。四.结论及改进措施1、结论 该齿轮精锻模具的主要失效形式为热疲劳失效热疲劳失效,表现为齿顶龟裂,热疲劳裂纹和磨损,模具表面发生回火软化,内部存在带状组织,一次碳化物沿取向聚集分布,热疲劳裂纹沿带状组织应力集中处发生扩展。2、改进措施 (1)通过高温扩散退火降低原始带状偏析程度,利用多向锻造和超细化正火向锻造和超细化正火处理消除带状处理组织。 (2)严格控制热处理制度,采取淬火后,600620两次回火处理两次回火处理,每次2h,充分消除淬消除淬火马氏体组织。火马氏体组织。 (3)实际操作时保证模具进行充分预热充分预热,及时利用润滑剂和脱模剂润滑剂和脱模剂,保证正常生产顺利脱模。参考文献 1王孟等.H13钢汽车热锻模具失效机理分析J.锻压技术,2008,(33)4,83-86 2苏治光,H13钢铝合金压铸模龟裂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金属热处理,2007,(3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