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第14章3脏腑辨证ppt_第1页
《中医学基础》第14章3脏腑辨证ppt_第2页
《中医学基础》第14章3脏腑辨证ppt_第3页
《中医学基础》第14章3脏腑辨证ppt_第4页
《中医学基础》第14章3脏腑辨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三节第三节 脏腑病辨证脏腑病辨证 中医免费资料中医免费资料http:/ 2 2、基本意义、基本意义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2、证候分类与发病特点、证候分类与发病特点偏热偏热偏寒偏寒纯里证纯里证,多内伤多内伤虚有阴阳气血虚有阴阳气血,实有寒火痰瘀实有寒火痰瘀(1)虚证虚证心血虚心血虚心阴虚心阴虚心气、阳虚证心气、阳虚证心阳暴脱心阳暴脱偏热偏热偏寒偏寒 3、证候诊断与鉴别要点、证候诊断与鉴别要点附附 :小肠病证特点:小肠病证特点1. 小肠病证主要有小肠病证主要有: 小肠实热小肠实热2. 小肠病常见症状为小肠病常见症状为: 小便赤涩、灼痛小便赤涩、灼痛 (二)证候举要(二)证候举

2、要 心阴虚证心阴虚证 心气虚证心气虚证 心阳虚证心阳虚证 心阳脱证心阳脱证 心脉痹阻证心脉痹阻证 痰蒙心窍证痰蒙心窍证 心火亢盛证心火亢盛证 心胸烦热心胸烦热,夜不能眠夜不能眠,甚致狂躁,谵妄甚致狂躁,谵妄 面赤口渴面赤口渴,尿黄便结尿黄便结,甚至小便赤灼涩痛甚至小便赤灼涩痛 吐血,或口舌红肿烂痛,或肌肤疮疡,红肿热痛脉吐血,或口舌红肿烂痛,或肌肤疮疡,红肿热痛脉数有力,舌赤苔黄数有力,舌赤苔黄 病种举例病种举例 狂症,血症,疮疡狂症,血症,疮疡 痰火扰心证痰火扰心证 1010小肠实热证小肠实热证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胸闷胸闷胸痛胸痛咳嗽咳嗽声音嘶哑声音嘶哑咽喉痒痛,鼻塞流涕

3、,喷嚏咽喉痒痛,鼻塞流涕,喷嚏-窍道不利窍道不利 2、证候分类与发病特点、证候分类与发病特点3、证候诊断与鉴别要点、证候诊断与鉴别要点肺病四大主症肺病四大主症:咳嗽、咯痰、喘促、胸痛咳嗽、咯痰、喘促、胸痛附附 :大肠病证特点:大肠病证特点1.大肠病证主要有大肠病证主要有: 大肠湿热、大肠津亏大肠湿热、大肠津亏2.大肠病常见症状为大肠病常见症状为: 便秘便秘,泄泻泄泻,便脓血便脓血 (二)证候举要(二)证候举要 2 2肺阴虚证肺阴虚证 风寒束肺证风寒束肺证 风热袭肺证风热袭肺证 风燥伤肺证风燥伤肺证 痰湿阻肺证痰湿阻肺证 寒饮客肺证寒饮客肺证 肺热炽盛证肺热炽盛证 痰热壅肺证痰热壅肺证 10.1

4、0.大肠湿热证大肠湿热证 11.11.大肠津亏证大肠津亏证 三、三、 脾与胃病辨证脾与胃病辨证 腹满腹满, ,膨胀膨胀腹痛腹痛, ,挛急挛急食欲减退食欲减退口味异常口味异常便溏腹泻便溏腹泻头晕目眩头晕目眩内脏下垂内脏下垂( (脱肛阴挺脱肛阴挺) )水肿水肿黄疸黄疸(3)(3)脾主升清脾主升清-清阳不升清阳不升(4)(4)脾喜燥恶湿脾喜燥恶湿-水湿停聚水湿停聚 2、证候分类与发病特点、证候分类与发病特点 3、证候诊断与鉴别要点、证候诊断与鉴别要点 附附 :胃病证特点:胃病证特点 (二)证候举要(二)证候举要 2.2.脾虚气陷证脾虚气陷证 3.3.脾不统血证脾不统血证 4.4.脾阳虚证脾阳虚证 5

5、.5.寒湿困脾证寒湿困脾证 6.6.湿热蕴脾证湿热蕴脾证 7.7.胃阴虚证胃阴虚证 8. 8. 胃热证胃热证 9. 9. 胃寒证胃寒证 10. 10. 食滞胃脘证食滞胃脘证 四、四、 肝与胆病辨证肝与胆病辨证 2、证候分类与发病特点、证候分类与发病特点 3、证候诊断与鉴别要点、证候诊断与鉴别要点 1. 1. 胆病证主要有胆病证主要有: : 胆郁痰扰胆郁痰扰2. 2. 胆病常见症状为胆病常见症状为: : 黄疸黄疸, ,口苦口苦, ,惊悸惊悸, ,失眠失眠附附 :胆病证特点:胆病证特点 (二)证候举要(二)证候举要 2.2.肝阴虚证肝阴虚证 3.3.肝气郁结证肝气郁结证 4.4.肝火炽盛证肝火炽盛

6、证 5.5.肝阳上亢证肝阳上亢证 6.6.肝风内动证肝风内动证 7.7.寒滞肝脉证寒滞肝脉证 8.8.肝胆湿热证肝胆湿热证 9.9.胆郁痰扰证胆郁痰扰证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五、肾与膀胱病辨证小便频数小便频数, ,余淋,失禁余淋,失禁, ,遗尿遗尿大便滑利大便滑利, ,失禁脱肛失禁脱肛, ,男子滑精男子滑精, ,早泄早泄, ,女子滑胎女子滑胎, ,经带漏下经带漏下 2、发病特点、发病特点 (1 1)肾病多虚)肾病多虚(2 2)肾病最深)肾病最深(3 3)虚证,阴阳精气,易相兼为病)虚证,阴阳精气,易相兼为病3、证候诊断与鉴别要点、证候诊断与鉴别要点( (1)1)腰膝酸软腰膝酸软(2)(2)生长发

7、育不良,或生殖,形骸衰退生长发育不良,或生殖,形骸衰退 (3)(3)二阴泄利不固二阴泄利不固(4)(4)脑窍目耳失聪脑窍目耳失聪 附附 :膀胱病证特点:膀胱病证特点 (二)证候举要(二)证候举要 2.2.肾气不固证肾气不固证 3.3.肾阴虚证肾阴虚证 4.4.肾阳虚证肾阳虚证 5.5.膀胱湿热证膀胱湿热证 六、脏腑兼病辨证六、脏腑兼病辨证 (二)病理传变特点(二)病理传变特点 2 2、脏腑彼邻相兼、脏腑彼邻相兼 3 3、脏腑气血相损、脏腑气血相损 脏病实脏病实, ,则外及于则外及于腑腑-肝胆湿热肝胆湿热腑病虚腑病虚, ,则内夺于则内夺于脏脏-脾胃气虚脾胃气虚 (三)证候举要(三)证候举要 2.2.肺脾气虚证肺脾气虚证 3.3.心肝血虚证心肝血虚证 4.4.心脾两虚证心脾两虚证 (气血两虚)(气血两虚) 5.5.心肾阳虚证心肾阳虚证 6.6.心肾不交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