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曲》用韵研究_第1页
《金陵十二曲》用韵研究_第2页
《金陵十二曲》用韵研究_第3页
《金陵十二曲》用韵研究_第4页
《金陵十二曲》用韵研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金陵十二曲用韵研究    张永宁摘  要:本文就红楼梦的曲体作品中的金陵十二曲的用韵情况进行研究,并由此分析了生活在清代早期的曹雪芹在曲创作时的用韵特点,从中也能够对某些红学界争议的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和佐证。鉴于本文研究的金陵十二曲从体裁来看属于曲,因此在分析时以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为准。关键词:金陵十二曲;中原音韵;鼻音;用韵:i206  :a:1002-2139(2018)-33-0-02红楼梦应该算得上是一部“文备众体”的小说。蔡义江在论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提到“红楼梦除小说的主体文字本身也兼收了众体之所长外,其他如诗、词

2、、曲、歌、谣、谚、赞、偈语、辞赋应有尽有。以诗而论,有五绝、七绝、七律、排律、歌行、骚体,有咏怀诗、咏物诗、怀古诗、即事诗、即景诗、谜语诗、打油诗,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而且他认为“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诗词曲赋完全从属于人物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描述的需要,高度个性化,并有预示人物未来命运的谶语含义。”这是红楼梦的一个非常大的特色。曲是语言表现手段之一,红中曲体作品一共有20支。其中金陵十二曲是描写并预示人物命运的一套曲,是全书提纲挈领的部分。元明清时期文人作曲用韵基本上将中原音韵奉为圭臬,按照其总结的规律进行创作,但是作家在写作时也会带上自己的风格和方

3、言上的特点。本文拟对曹雪芹的金陵十二曲(加上引子和收尾共十四首)以中原音韵为准从音韵学的角度对其用韵进行分析,管窥曹雪芹作曲用韵的特点。一、分析金陵十二曲的用韵中原音韵,是为曲家正语定音而作,它按照北曲作品的实际用韵情况和大都(即今北京)的实际语音系统建立了新的韵部,设东钟、江阳、支思、齐微、鱼模、皆来、真文、寒山、桓欢、先天、萧豪、歌戈、家麻、车遮、庚青、尤侯、侵寻、监咸、廉纤等19韵部,打破过去音分平、上、去、入四声的旧规,首创“平分阴阳,入派三声”的新制;每韵部内均按阴平、阳平、上、去四声排列,把入声字分别附于三声之尾,这在中国音韵学史上是一次重大的革新。此书问世后,北曲作品的创作和演唱

4、多以它为正音咬字的依据,后来的南曲亦受其影响。中原音韵对北曲押韵进行了总结,规律主要有:(1)平上去三声通押;(2)为广其押韵将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3)无论小令或是套曲(包剧套和散套)均一韵到底;(4)开口闭口字不能同押;(5)庚青与真文、支思与齐微不能互混。曹雪芹作为清初的文学家,肯定会按照中原音韵的用韵规则创作曲体作品。因此以中原音韵为准,金陵十二曲的用韵情况大致为下表:表一:金陵十二曲用韵表一览曲目 用韵 韵脚引子 东钟 蒙 种 浓 衷 梦终身误 真文 姻 信庚青 盟 平寒山 间 案枉凝眉 家麻 葩 瑕 化 呀 挂 花 夏先天 缘2歌戈 他 月恨无常 萧豪 好 到 抛 耗 高 告 早分

5、骨肉 先天 千 年 缘 连廉纤 闪 念喜冤家 尤候 兽 由 构 柳 流 悠世难容 寒山 兰 罕 叹 阑先天 仙 膻 愿 缘廉纤 厌 嫌鱼摸 妒 负 须乐中悲 东钟 中 丛江阳 亡 养 量 上 堂 郎 长 状 江 当 唐 伤虚花悟 歌戈 破 何 和 么 多 过 那 哦 着 磨 躲 娑 果鱼摸 墓 碌聪明累 庚青 明 命 灵 宁 腾 倾 定齐微 碎 费 世真文 尽 辛留余庆 庚青 庆2 生真文 人 亲2东钟 功 穷 兄 穹好事终 真文 尘 本庚青 情 敬 宁 情晚韶华 庚青 情 名 命 缨 登2真文 迅 贫 孙 印 近 存收尾 庚青 零 生 应 轻 定 生 幸 命 净真文 尽2门二、金陵十二曲的用

6、韵特点及分析1、金陵十二曲大部分都不是一韵到底的,這14支曲中,只有3支是押一韵,其他都是两个韵以上,最多的达到四个韵,如“世难容”2、有重韵现象。所谓重韵,就是在一首曲子里出现相同的韵脚。曲不避重韵,在金陵十二曲中多次出现重韵的现象,在“枉凝眉”中先天韵的“缘”出现2次,“留余庆”中庚青韵的“庆”、真文韵的“亲”也分别出现2次,“收尾”曲中的真文韵的尽出现两次。3、廉纤是属合口呼,先天为开口呼,金陵十二曲的“恨无常”、“世难容”中用韵却先天与廉纤共用,开合韵通押。4、总结金陵十二曲的十四支曲子发现,庚青与真文混用的现象最多,达到六次之多。以好事终这首曲为例: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

7、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此曲中共有六个韵脚: 尘、本、情、敬、宁、情。根据中原音韵的用韵规律,它们分属于两个韵类: 尘、本皆属“真文”韵,收前鼻音,情、敬、宁、情属“真文”韵,收后鼻音。二者在曲中通押,且不只这一首,明显违背了中原音韵庚青与真文不能互混的规律,这两个韵在北方的方言里读音差别很大,不能通押,否则就是出韵。但是前鼻音和后鼻音在南方大部分地区是不进行区别的,如果按照南方的实际语音则两韵是可以通押的。两者混用,但它们在江南吴语区却是可以通押的,不算出韵。同样的情况也出现“晚韶华”、“留余庆”、“聪明累”、“终身误”等曲中。再如分骨肉曲中,千、年、缘、连

8、当属“先天”韵,而闪、念是“廉纤”韵“等。在北方音里这些不同的韵类一般是不能相混用的,否则就出韵了,而在南方话里却可以通押。这种情况在金陵十二曲中出现频率非常高。明朝陈第说过:“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可以推测,曹雪芹作曲时遵照中原音韵的同时也更多运用其熟悉的实际方音,大量使用南方口语,从音韵学的角度佐证了红楼梦的语言构成绝非“纯粹的京语”,也可能是曹刻意混淆本书的年代和地点,才能够“假语存”、“真事隐”吧。5、前文说过,红楼梦的诗词曲都是为了配合小说情节的,通过这些形式表现人物的性格命运以及故事的发展。金陵十二曲作为本书的楔子,是提纲挈领性的一部分,奠定了悲情、

9、悲惨的基调,因此在曲的声律上也极尽跌宕哀怨,平仄互叶。以“收尾”一曲为例: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其韵脚分别为,零(阳平) 生(阴平)应(去声)尽(去声)还(阳平)轻(阴平)定(去声)生(阴平)幸(去声)门(阳平)命(去声)林(阳平)净(去声)。平仄密集交错,句句押韵,又用庚青、真文韵,读起来如泣如诉,极尽哀怨,扼叹悠远,为全书定下了一个悲情可叹的基调。三、小结通过对金陵十二曲用韵情况的综合与分析来看,曹雪芹在进行曲创作时大致还是遵照中原音韵,但又不拘泥于此,可以发现,这些曲子在用韵上有不少违反规律的情况。與一般的曲体作品不同,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都是依附于小说而存在的,其作用是强化人物性格,配合连接故事情节,所以内容方面的要求高于形式,有时可能也有为了内容而在用韵上作牺牲,这应该与体裁和曹雪芹的艺术观都有关系。作家在创作时往往会带上各自的方言,像蒲松龄等人也是如此,通过这十四支作品的音韵学角度分析可以看出,南方口语对曹雪芹的影响也非常大。也可以从语音学方面判断一些红学家的观点。参考文献:1红楼梦,曹雪芹,人民文学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