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声学知识运用_第1页
现代教育技术——声学知识运用_第2页
现代教育技术——声学知识运用_第3页
现代教育技术——声学知识运用_第4页
现代教育技术——声学知识运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听感知規律听感知規律第二组成员:闫鹏宇 李翠林 谢际萍 杜晓婷 雷晓飞维瓦尔第交响乐:维瓦尔第交响乐:四季四季 人耳的听觉特性 人耳的非线性效应 人耳的声音定位机理1.人耳的听覺特性 人对声音的感知有响度、音调和音色三个主观听感要素。 人的主观听感要素与声波的声压、频率和频谱成分之间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 响度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 响度的单位为宋(sone)。频率1000Hz,强度为听阈以上40dB(感觉级)的纯音所产生的响度为1sone。大体上,声音(1000Hz纯音)增加10dB(声压级),其响度约增加1倍。由此可见,人耳主观响度的感觉并不与声音所含的能量呈线性关系,声音

2、能量增加近4倍,主观感觉响度增加1倍。 根据国际规定,1 kHz时闻阈点的声压定为0 dB,痛阈点的声压为120 dB。响度(Loudness) 响度主要取决于声音的声压或声强大小,但两者并不是简单的正比例关系。 实验显示,声音的响度与声压具有对数的关系。实验显示,声音的响度与声压具有对数的关系。 响度还与声音的频率有关系,响度还与声音的频率有关系, a a、声压相同而频率不同,感觉的响度也不一样、声压相同而频率不同,感觉的响度也不一样。 b b、声压级不同,、声压级不同,“可闻声可闻声”的频率范围也不同的频率范围也不同。 声功率(W)声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某指定面积的声

3、能量。在噪声监测中,声功率是指声源总声功率。单位为W。 声强(I)声强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声能量。单位为 W / m2。声压是由于声波的存在而引起的压力增值。单位为Pa。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形成压缩和稀疏交替变化,所以压力增值是正负交替的。但通常讲的声压是取均方根值,叫有效声压,故实际上总是正值,对于球面波和平面波,声压与声强的关系是: I= P2 / c式中:-空气密度,如以标准大气压与20的空气密度和声速代入,得到=408 国际单位值,也叫瑞利。称为空气对声波的特性阻抗.分贝表频率(Sound frequency) 通常人耳可感知的频率范围在20 Hz20 kHz

4、,称为可闻声. 低于20 Hz的频段称为次声 高于20 kHz的频段称为超声,且人耳对24 kHz的频率最为敏感。 音调是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觉。音调主要取决于声音的频率,频率低的调子给人以低沉、厚实、粗犷的感觉,而频率高的调子则给人以亮丽、明亮、尖刻的感觉。音调与频率之间不存在线性的关系。 人耳对音调的感觉还会受到声音响度的影响。(2)音调(Tone)(3)音色(Timbre)音色是人耳对声源发声特色的感受。 当黑管和钢琴发出等响度且基频同为100 Hz的乐音时,人完全能分辨出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响。因为黑管和钢琴产生的声音尽管基频(音高)相同,但它们谐波成分的大小和分布却不

5、尽相同,而谐波成分的多少及振幅的比例决定了乐音的音色,即由泛音决定。泛音(Overtone)在声学和音乐中,指一个声音中除了基频外其他频率的音。乐器或人声等自然发出的音,一般都不会只包含一个频率(参见纯音),而是可以分解成若干个不同频率的音的叠加。声音的波形是具有周期性的,因此根据傅里叶变换的理论,声音可以分解成若干个不同频率纯音的叠加。这些频率都是某一频率的倍数,这一频率就称作基频,也就决定了这个音的音高。假设某个音的基频为f,则频率为2f的音称为第一泛音,等等。基音和不同泛音的能量比例关系是决定一个音的音色的核心因素。并能使人明确地感到基音的响度。乐器和自然界里所有的音都有泛音。音乐的频谱

6、是决定音色的要素之一,是指不同频率的谐波及泛音相对于基频(也就是音高)的强度。频谱分析仪可以将音乐的讯号转换为其组成频率的图像,此图像称为声学频谱图(spectrogram)。频谱声谱声音的照片2.人耳的非线性效应 (1)人耳的掩蔽效应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音同时存在时,其中的一个声音在听觉上会掩盖另一个声音,这种现象称为掩蔽效应。 低频声对高频声的掩蔽作用明显,所以,播音室和演播室中要防止空调的低频振动声、气流声,电子线路中要尽量减少低频交流声(如50 Hz)。 在时间上,掩蔽声越接近被掩蔽声时,掩蔽作用越大,且后掩蔽(掩蔽声在被掩蔽声之后)比前掩蔽(掩蔽声在被掩蔽声之前)效应更加明显。 单

7、耳听觉的掩蔽效应大于双耳听觉的掩蔽效应。 提高掩蔽声的声压级可展宽掩蔽的频率范围。研究表明:研究表明: (2)鸡尾酒会效应人耳对掩蔽声有相当的容忍能力。“鸡尾酒会效应”(cock tail effect),就是在纷乱的酒会现场,人们照样能听出其中某个人的声音来。人耳的这种功能与人的心理需求有关,当人把注意力相对集中于某一说话内容,而忽略或不去理会掩蔽声的存在时,人耳在噪声中分辨信息的能力便大大提高。 人耳同时听到两频率相近的纯音时,会产生差频似的颤音感,这是构成配乐的生理心理基础。(4)哈斯效应 当内容相同的两个音相继到达人耳时,仅当第二个音延迟时间达到35 ms50 ms(毫秒)后,才会感受

8、到有延迟音出现,即哈斯效应。而当延迟音超过50 ms时就会产生回声感,这种听觉的延迟效应是混响和立体声的心理学基础。3.人耳的声音定位机理(1 1)双耳效应)双耳效应 人耳主要是靠双耳效应来进行声音定位的。由于人头部近似于一个球体,双耳又位于头部的两侧,如果声源不在双耳连线的中点垂直面上,则声源到双耳的距离就不相等,从声源发出来的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就不一样,相位也不一样,声音的声压级因头部的遮蔽作用而有差异,这就是双耳效应。 简单的说,就是人的双耳的位置在头部的两侧,如果声源不在听音人的正前方,而是偏向一边,那么声源到达两耳的距离就不相等, 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与相位就有差异,人头如果侧向声源,

9、对其中的一只耳朵还有遮蔽作用,因而到达两耳的声压级也有不同。 人们把这种细微的差异与原来存储于大脑的听觉经验进行比较,并迅速作出反应从而辨别出声音的方位。 双耳效应的应用利用“双耳效应”,我们可以通过录音技术录下声响,然后用两个或几个音箱播放出来,使人们听起来好像音箱之间有一个声源在发声,这个假想的、实际上不存在的声源就叫作“声像”。 当我们听刚才四季中的管弦乐队演奏时,你可以感到大提琴在你的右前方,小提琴在你的左前方。听重唱,你可以清楚地分辨出左、右声道中分别播出的各自的高声部和低声部。 因此,立体声的优点不仅仅是有真实感、临场感、空间感,而且由于把声像分离了或改变了位置,就会使你听觉具有层次感,而且可以压低噪声。(2)耳廓效应 人耳的轮廓结构比较复杂。当声源的声波传送到人耳时,不同频率的声波会由于耳廓形状的特点而产生不同的反射。反射声进人耳道与直达声之间就产生了时间差(或相位差),这种效应称为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