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氨酰谷氨酰胺专项点评_第1页
丙氨酰谷氨酰胺专项点评_第2页
丙氨酰谷氨酰胺专项点评_第3页
丙氨酰谷氨酰胺专项点评_第4页
丙氨酰谷氨酰胺专项点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丙氨酰谷氨酰胺专项点评前言谷氨酰胺是人体内含量非常丰富的一种氨基酸,参与体内多种组织代谢,缺乏时会引起多种疾病。体内大多数组织均能合成谷氨酰胺,但在各种创伤、感染等应激状态下,机体对L- 谷氨酰胺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超过了机体的合成能力,因此,L- 谷氨酰胺就成为一种条件必须氨基酸,需要人为补充,以满足机体需要,从而有效预防临床并发症。谷氨酰胺对机体的作用包括:为机体提供必需的氮源,促使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通过细胞增容作用,促进肌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刺激生长激素、和睾酮的分泌,使机体处于合成状态,增长肌肉。有作用,可增加力量,提高耐力。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可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谷氨酰胺具有重要的免

2、疫调节作用,它是淋巴细胞分泌、增殖及其功能维持所必需的。参与合成。进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稳定细胞膜和蛋白质结构, 保护肝、肺、肠道等重要器官及免疫细胞的功能,维持肾脏、胰腺、胆囊和肝脏的正常功能。作为胃肠道管腔细胞的基本来源。维持肠道屏障的结构及功能:谷氨酰胺是肠道粘膜细胞代谢必需的,对维持肠道粘膜上皮结构的完整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外伤、感染、疲劳等严重应激状态下,肠道粘膜上皮细胞内谷氨酰胺很快耗竭。当肠道缺乏食物、消化液等刺激或缺乏谷氨酰胺时,肠道粘膜萎缩、绒毛变稀、变短甚至脱落,隐窝变浅,肠粘膜通透性增加,肠道免疫功能受损。可维持重症胰腺炎病人的肠道通透性,降低肠道细菌易位的发

3、生, 抑制炎性介质释放, 减轻机体程度。 作为大脑的一种能量来源,具有保护大脑的功能,可以改善脑机能,改善心情,增强智力,并有益于长期和短期记忆。谷氨酰胺在应激状态时利用明显增加,体内消耗加快,而其缺乏将导致持续分解代谢状态、肠道毒素和细菌移位、免疫功能受损等严重后果。因此,丙氨酰谷氨酰胺在临床提高免疫、肠道营养、肿瘤治疗等方面应用广泛,但目前国内外对丙氨酰谷氨酰胺的应用标准没有明确的规定,缺乏统一的临床应用指南,目前可供参考的主要是药品说明书及文献,为促进该药临床合理使用,2015年,特对我院丙氨酰谷氨酰胺临床应用进行专项点评。一、资料与方法通过合理用药软件系统随机抽取2015年四个季度各

4、30份使用过丙氨酰谷氨酰胺的病例,再利用 Excel 表填写记录病历号、年龄、性别、临床科室、给药途径、日剂量、疗程、溶媒及联合用药等情况,并对上述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二、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 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 2008版) 1 、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说明书及文献 2-5 ,制定该药合理性评价标准,详见表 1,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合理性。表 1: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合理不合理用于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主要用于烧伤、 创伤、大手术后需补充率 <25mL· min-1 );严重肝功能不全适应证谷氨酰胺的患者, 以及处于分解代谢和者;孕妇、哺乳

5、期妇女及儿童;其高代谢状态的患者他不符合说明书规定的适应证或无循证学依据用药疗程连续使用不超过 21 d超过 21 d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每日剂量: 1.5 2.0mL ·kg-1不符合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配制浓度混合液中本品的最大浓度不应超过超过 3.5%3.5%与可配伍的氨基酸溶液或含有氨基酸溶媒的输液相混合,然后与载体溶液一起不符合说明书规定的溶媒输注;配伍情况无有三、结果1、一般情况共有 120 例病例纳入调查,其中男性 74 例,女性 46 例。年龄 18 岁 87 岁,平均年龄 59.2 , 55 岁以上人群 75 人,占 62.5%。2、科室分布共有 120 例病例纳入调

6、查,其中包括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肿瘤科等,详见表2。表 2: 120 例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科室分布统计科室病例数消化内科21呼吸内科20肿瘤科14急诊科12普外科12胸外科12神经外科11神经内科5头颈乳腺外科5ICU4感染性疾病科2干部科2内分泌科1心血管一1烧伤科1总计123(包括转科)3、不合理用药情况3.1 适应症及疗程抽查120份病例来自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肿瘤科等15个科室,多数为肿瘤手术或非手术患者及重症感染疾病患者,手术患者应术后应激状态, 肿瘤患者因消耗增加,感染患者为增强免疫功能等原因,给予肠外营养丙氨酰谷氨酰胺,选药基本合理。但其中有 9份病历无适应症使用丙氨酰谷氨

7、酰胺,分别为神经外科3份,消化科 5份,胸外科 1份。1.病历号 0043178 ,男,41 岁,诊断脑震荡、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鼻骨骨折可疑,住院 4 天( 2.18-2.22 )。入院后完善肝肾功能未示异常,入院后给予 丙 氨 酰 谷 氨 酰 胺 注 射 液 10g+ 复 方 氨 基 酸 注 射 液 ( 18AA- )21.25g:250mlqd静脉滴注( 2.19-2.22 )。(神经外科龚绍慧)2. 病历号 0044698 ,女, 43 岁,诊断脑震荡、头皮血肿、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住院 9 天(3.5-3.14 )。入院后完善肝肾功能未示异常,入院后给予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10g+

8、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 )21.25g:250ml qd静脉滴注( 3.8-3.14 )。(神经外科龚绍慧)3.病历号 0055251 ,女, 80 岁,诊断 1.胃食管反流2.便秘,住院12 天(6.6-6.18 )。入院后完善肝肾功能未示异常,入院后给予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 10g+5% 葡萄糖注射液 250mlqd 静脉滴注(6.6-6.18 )。(消化内科 练火军)4. 病历号 0054112 ,女, 60 岁,诊断 1.糜烂性胃炎 2.神经官能症,住院9 天( 6.2-6.11 )。入院后完善肝肾功能未示异常,入院后给予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 10g+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 18

9、AA- )21.25g:250ml+胰岛素注射液 4Uqd 静脉滴注( 6.2-6.11 )。(消化科 李冬芳)5.病历号 0058957 ,男, 18 岁,诊断 1.皮肤裂伤 2.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住院 12 天( 7.18-7.30 )。入院后给予注射用丙氨酰谷氨酰胺20g+5% 葡萄糖注射液 250mlqd 静脉滴注( 7.18-7.25 )。(胸外科 章彦)6.病历号 0057402 ,女, 64岁,诊断结肠息肉,住院4 天( 7.4-7.8)。入院后给予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10g+5% 葡萄糖注射液250mlqd 静脉滴注(7.4-7.8 )。(消化科 练火军)7.病历号 0060

10、563 ,女, 51岁,诊断胃息肉,住院 4天( 8.3-8.7 )。入院后给予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10g+5% 葡萄糖注射液250mlqd 静脉滴注(8.3-8.7 )。(消化科 练火军)8.病历号 0069270 ,女, 62岁,诊断 1.脑震荡 2.头皮血肿并挫裂伤3.高血压期,住院 5 天(10.26-10.31 )。入院后给予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10g+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18AA- ) 21.25g:250ml qd静脉滴注( 10.29-10.31 )。(神经外科 虞露立)9.病历号 0069260 ,男, 67 岁,诊断 1.胃溃疡伴出血 2.胆汁反流,住院 14 天( 10.

11、26-11.9 )。入院后给予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 10g+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18AA- ) 21.25g:250ml qd 静脉滴注( 10.26-11.8 )。(消化科 张翼)3.2用药疗程丙氨酰谷氨酰胺的使用疗程连续使用不超过 21d,120例病例中,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的疗程为: 1天 -22 天,平均用药天数为: 6.37 天,有 1例超过最大疗程,余未超过最大疗程。1.病历号 0042755 ,女,59 岁,诊断 1.肠梗阻,住院 22 天(4.30-5.22 )。入院后给予注射用丙氨酰谷氨酰胺20g+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 )21.25g:250ml qd静脉滴注( 4

12、.30-5.22 )。(普外科陈劲强)3.3用法用量120例病例患者体重在 35kg-80kg 之间,丙氨酰谷氨酰胺均给予静脉滴注,剂量为 10g/d 的有 69例,占57.5%,15g/d 的有 1例,占0.8%,20g/d 的有 54例,占45%,40g/d的有 2例,占 1.6%,详见表 3。表 3 120 例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剂量统计科室例数丙氨酰谷氨酰胺剂量10g15g20g40g消化内科2121呼吸内科20120肿瘤科1414急诊科12751普外科12210胸外科1212神经外科111011神经内科55头颈乳腺外科55ICU44感染性疾病科211干部科22内分泌科11心血管

13、一11烧伤科11总计123691542剂量为 40g/d 的病例 2份,分别为胸外科及神经外科,胸外科患者为卧床,未测得体重无法判断其合理性。 神经外科患者体重为 50kg,根据其说明书要求每日剂量: 0.3-0.4g N(2)-L- 丙氨酰 -L- 谷氨酰胺 /kg 体重(例如: 70kg体重病人每日需 20-28g 本品)。每日最大剂量: 0.4g/kg ,即28g丙氨酰谷氨酰胺。其余按患者体重计算,均未超出标准,用量选择合理。1. 病历号 0051132 ,男, 78 岁,诊断 1.急性呼吸衰竭 2.胸腔积液 3.脑梗塞后遗症 4.不完全性肠梗阻 5.高血压,住院 10 天( 5.5-5

14、.15,5.10 头颈乳腺外科转急诊科)。入院后完善肝肾功能未示明显异常, 入急诊科后长期医嘱给予注射用丙氨酰谷氨酰胺20g+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18AA- )28.5g:250ml qd静脉滴注( 5.11-5.14 ),临时医嘱给予注射用丙氨酰谷氨酰胺20g+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18AA )12.5g:250ml st静脉滴注( 5.11-5.14 ),5.11-5.14 每日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剂量为 40g ,剂量过大。(急诊科 王军)1.病历号 0066595 ,女, 58岁,诊断 1.蛛网膜下腔出血2.高血压期 极高危组,住院 12 天(10.1-10.13)。入院后给予注射用丙

15、氨酰谷氨酰胺20g+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18AA- )21.25g:250ml+ 氯化钾注射液 0.7g q12h静脉滴注( 10.3-10.13 ),每日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剂量为40g ,剂量过大。(神经外科 虞露立)3.3浓度本品是一种高浓度的溶液,不可直接输注。当输注前,必须与可配伍的氨基酸溶液或含有氨基酸的输液相混合,然后与载体溶液一起输注。 1体积的本品应与至少5体积的载体溶液混合(例如:100ml本品应加入至少 500ml载体溶液),混合液中本品的最大浓度不应超过 3.5 。 120例病例中 119例选择 250ml溶媒, 6例选择 500ml溶媒,2例选择 1440ml溶媒(脂肪

16、乳氨基酸 (17) 葡萄糖 (11%)注射液 1440ml),其中包括在使用过程中更改溶媒的病例, 丙氨酰谷氨酰胺药物浓度均3.5 ,符合说明书要求。具体见表 4。表 4 120 例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溶媒选择统计溶媒科室例数氨基酸氨基酸5%GSNS10%GSGNS转化糖脂肪乳氨基酸 (17) 葡萄250ml500ml250ml250ml500ml500ml250ml糖 (11%) 注射液 1440ml消化内科2111731呼吸内科2020肿瘤科14662急诊科1212普外科1264111胸外科1259神经外科1111神经内科55头颈乳55腺外科ICU431感染性22疾病科干部科22内分

17、泌科11心血管一11烧伤科11总计12491422511123.4溶媒不合理本品是一种高浓度的溶液,不可直接输注。当输注前,必须与可配伍的氨基酸溶液或含有氨基酸的输液相混合,然后与载体溶液一起输注。 120例病例溶媒选择见表 4,从上表可见, 120份病例中,选择氨基酸溶液为溶媒的病例有 95份,占总病例的 79.2%,其余选用 5%葡萄糖注射液、 0.9%氯化钠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等。3.5配伍不合理120份病例中配伍用药的共 20例,占 16.7%,其中 19例配伍用药中加入了氯化钾注射液,4例配伍用药中加入了维生素,2例配伍用药中加入了胰岛素,另外 2例配伍加入了超过 5种药物。表 5丙

18、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中配伍用药统计科室例数合并用药ICU150%葡萄糖注射液 120ml ,核黄素磷酸钠 50mg,脂溶性维生素 16.5g ,门冬氨酸钾镁 4g,胰岛素注射液 12U,维生素 C2g,氯化钾注射液 3g,浓氯化钠 6g急诊科2氯化钾注射液 0.7g普外科2氯化钾注射液 1g1氯化钾注射液 0.5150%葡萄糖注射液 100ml ,维生素 K130mg,维生素 C2g,氯化钾注射液 3g,浓氯化钠 4g1氯化钾注射液1.5g ,维生素 C2g1氯化钾注射液1.5g ,维生素 C3g神经外科4氯化钾注射液 0.7g1氯化钾注射液 0.5g消化科4氯化钾注射液 0.5g1胰岛素注射液

19、 3U胸外科1氯化钾 0.5g,胰岛素注射液 3U总计20三、讨论1、丙胺酰 - 谷氨酰胺溶媒问题丙氨酰 - 谷氨酰胺说明书中明确注明“本品是一种高浓度溶液,不可直接输注。在输注前,必须与可配伍的氨基酸溶液或含有氨基酸的输液相混合,然后与载体溶液一起输注。 1体积的本品至少与 5体积的载体溶液混合,混合液中本品的最大浓度不应超过 3.5%。”同时还注明“通过本品供给的氨基酸量不应超过全部氨基酸供给量的 20%。”陈邦银等 5 为了评价丙胺酰 - 谷氨酰胺注射液与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将丙胺酰 - 谷氨酰胺注射液分别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或 0.9%氯化钠注射液中,室温下 24h 取

20、样检查性状、 PH值、渗透压、丙胺酰 - 谷氨酰胺标示含量、有关物质以及 5- 羟甲基糠醛等指标变化,结果发现丙胺酰 - 谷氨酰胺注射液与 5%葡萄糖注射液或 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 24h 内上诉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诸敏等 6 也研究了丙氨酰 - 谷氨酰胺注射液与载体输液的配伍稳定性, 将丙胺酰 - 谷氨酰胺注射液分别加入不同的载体输液,室温下 6 小时内检查性状以及丙氨酰 - 谷氨酰胺含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丙氨酰 - 谷氨酰胺注射液与 5%葡萄糖注射液、 果糖注射液和复方氨基酸注射液配伍后, 6小时内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变化; 与 0.9%氯化钠注射液、 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林格氏液

21、、以及含多种微量元素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配伍后, 6 小时内各项指标稳定性较差。陈璿瑛等 4 表明,谷氨酰胺与所有的氨基酸一样,可以在相关脱氢酶或转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相应物质而失去期望的营养价值,人体内有丰富的氨基转移酶如AST、ALT、MAO等,以及多种脱氢酶、谷氨酸脱氢酶等。谷氨酰胺可以脱氨生成谷氨酸,再脱氨生成 - 酮酸,可以用于合成非必须氨基酸,或转变为糖及脂类或直接分解氧化功能,谷氨酰胺作为非必需氨基酸,可以由机体视情况需要合成、贮存、释放。当机体处于疾病或应激状态时,其合成速率低于释放、消耗速率,谷氨酰胺处于耗竭状态,此时的谷氨酰胺变成了条件氨基酸。故需补充谷氨酰胺的患者多处于分解代

22、谢状态,对能量及某些氨基酸有较大需求,补充谷氨酰胺的目的是能改善机体代谢状态,提高免疫力,预防临床并发症。这也是说明书提示将其与可配伍的氨基酸溶液或含有氨基酸的输液相混合,并按1:5的比例配伍的目的所在,可以利用配伍的氨基酸改善氨基酸代谢,促进氮正平衡,补充的谷氨酰胺则沿着期望的代谢途径发挥营养作用。如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葡萄糖仅能满足患者机体对能量的需求,并不能满足机体对其他氨基酸的需求,也许比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稍微合理,但是仍会造成相当比例的补充的谷氨酰胺的非预期代谢而损失。另外,陈璿瑛等还提示,与之配伍的氨基酸应根据患者病情调整, 如肾功能不全时应与 9AA配伍,肝性脑病时应

23、与 17AA-H配伍,肝功能不全时应与 15AA配伍应用等。而另有药师 7 反映将 20g 丙氨酰谷氨酰胺粉针剂用它自带的注射用水溶解后加到 250ml 果糖溶液里后放置约 3 个小时,颜色变红的现象,究其原因可能是丙氨酰谷氨酰胺与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非酶反应 ) 。产生还原酮、糠醛( HMF)和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等,最终生成棕色甚至是黑色的大分子物质类黑精或称拟黑素。而还原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等。综上所述,临床药师建议丙氨酰 - 谷氨酰胺注射液应与可配伍的氨基酸溶液或含有氨基酸的输液相混合使用,可以更好地保护谷氨酰胺,减少其转化为其他氨基酸形式,从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增

24、强免疫力、参与合成谷胱甘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维持肠道屏障的结构及功能等 。另外,有 2例糖尿病患者因选择含有葡萄糖的溶媒而需要在混合液中加用胰岛素,未能找到这方面的文献支持,故如选择氨基酸为溶媒可避免加胰岛素的问题。2、丙胺酰 - 谷氨酰胺用法用量问题谷氨酰胺被认为是一种条件必需氨基酸,机体在分解代谢应激条件下内源性谷氨酰胺不能满足机体增长的需要,故丙氨酰谷氨酰胺适用于 处于分解代谢和高代谢状况。其剂量根据分解代谢的程度和氨基酸的需要量而定。 胃肠外营养每天供给氨基酸的最大剂量 2g/kg 体重,通过本品供给的丙氨酸和谷氨酰胺量应计算在内。通过本品供给的氨基酸量不应超过全部氨基酸供给量的2

25、0。每日剂量: 1.5 2.0ml/kg体重,相当于 0.3 0.4g N(2)-L- 丙氨酰 -L- 谷氨酰胺 /kg 体重(例如: 70kg体重病人每日需本品 100140ml)。静脉滴注,每日剂量:1.5 2.0mL·kg-1 。另外,本品是一种高浓度溶液,不可直接输注。在输注前,必须与可配伍的氨基酸溶液或含有氨基酸的输液相混合,然后与载体溶液一起输注。我院患者应用丙胺酰 - 谷氨酰胺均选择溶媒配伍后输注,用法上无误,剂量有2例超出给药剂量范围,溶媒选择上未选择氨基酸溶液为溶媒的病例有 32份,占总病例的25%,分别为选用 5%葡萄糖注射液、 0.9%氯化钠注射液、 转化糖注射液等, 为非氨基酸溶液。可见,相当一部分谷氨酰胺可能将被代谢为其他氨基酸而失去其发挥谷氨酰胺应有的作用,故用量上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合理,而同时合并应用氨基酸的病例稍显合理,但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