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教学设计_第1页
《蜀相》教学设计_第2页
《蜀相》教学设计_第3页
《蜀相》教学设计_第4页
《蜀相》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蜀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2、把握重点词语, 分析景物意象, 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教学方法: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3、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教学重点: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教学难点: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是诗的国度,一

2、提起诗,我们就会想到李白,想到杜甫,李白代表诗歌浪漫主义的高峰, 杜甫代表着现实主义的高峰。 大家想想我们曾经学习过杜甫哪些诗篇 ?记得哪些诗句 ?(师生共同回顾 )今天让我们走进杜甫,学习他的另一篇名作蜀相。二、参读资料,了解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 1500 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 “诗圣 ”。他的诗歌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动荡、 政治黑暗、人民疾苦的广阔社会生活,其诗作被誉为 “诗史 ”三、诵读感知,觅得诗心1、学生自读诗歌。2、纠正字音。3、教师范读。4、集体再次齐读。5、把握诗歌情感基调。悲凉、伤感。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1 / 5蜀相教学设计6、请

3、我们班朗读水平最高的同学来读一读。同学们推荐一位。7、诗言志。我们读诗,要学会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要你将全诗表达的情感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诗中哪个字?学生归纳: “寻”字。因为作者表达的是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 “寻”能表达这种感情。“泪 ”字。因为全诗表达得是作者的惋惜之情,为诸葛亮出师未捷而惋惜,为不得志的英雄而惋惜。教师小结: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的正是这两种情感: 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以及对他和像他一样的英雄壮志未酬、功业未就的惋惜之情。四、涵咏字句,品出诗味。(合作学习辅以多媒体 )1、我们来看此诗的首联,如果“丞相 ”换成 “蜀相 ”如何 ?明确:丞相是属于国家的, 蜀相仅仅属于一

4、个小地方。 丞相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2、开头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题为 “蜀相 ”,却从 “祠堂 ”写起,有何用意 ? 柏森森有什么深意 ?明确:设问,自问自答,点明丞相祠堂的所在地。写祠堂是为了写人,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追思、仰慕和钦敬。一个 “寻”字突出了这种感情。因为心思其人,所以才要寻访其庙。 “柏森森 ”总写环境,令人肃然起敬。3、颔联能否改成 “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明确:不能。“碧草春色 ”“黄鹂好音 ”不算荒凉之境, 应该是春意盎然的景象,这也可以表达作者的心情。因为景虽好,但作者无心欣赏。用 “尽”“皆”传达的是兴奋的高兴的心情。这是反衬手法,以乐景衬哀

5、情。在士大夫的潜意识里,芳草本为贤者设,赞歌只为英雄唱,红花绿叶,芳草美人,方相得益彰。眼前的武侯祠,尽管碧草依然映阶,黄鹂还在啼啭,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先哲已去,如今遭逢乱世,没有了像诸葛亮那样的济世英才,因而心中涌起无限的感伤和凄凉 ! 对眼前景,思祠中人,见满院萋萋碧草,却觉寂寞之心难言 ;闻数声呖呖黄鹂,倍感荒凉之境无限。所以, “自”“空”二字是诗人发出的深沉感慨。4、颈联上下句的关键词分别是什么?为什么用这些词概括字诸葛亮的功绩?明确:上联的 “三顾 ”指刘备三顾茅庐,侧面映衬。下联的“开济 ”, “开”指帮助刘备开国,济指辅佐刘禅继位。这表达出作者对他的敬仰。落脚点在“天下计

6、”2 / 5蜀相教学设计和 “老臣心 ”。“天下计 ”说明他的雄才大略。 “老臣心 ”说明他忠心耿耿, 无私报国。诗人借这两句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追慕之情。5、尾联 “英雄 ”具体指哪些人 ?为什么诸葛亮的结局 “长使英雄泪满襟 ”?明确:英雄指像诸葛亮一样壮志未酬而含恨终身的英雄人物。当然也包括杜甫自己,从小立志干一番事业,却郁郁不得志,一生坎坷。因为许多人与诸葛亮经历相似,也壮志未酬,他们甚至还不如诸葛亮,如杜甫,尽管想当贤相,却不得重用,只有仰慕别人的份,因此必然会“泪满襟 ”。6、小结:杜甫的咏史诗是有其特点的,这就是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自身。蜀相不是为咏史而咏史,为歌颂诸葛亮而歌颂诸葛

7、亮。而是借诸葛亮的功业未遂来慨叹自己的壮志未酬。同时也要求自己,自己的朋友 “早据要路思捐躯 ”,像诸葛亮那样国而忘身 ;还希望唐肃宗能像刘备那样,能够信任像郭子仪等那样忠心耿耿的老臣。五、参照所学,拓展延伸结合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探究杜甫诗歌风格。沉郁顿挫。 “沉郁 ”指诗歌的情思特点: “沉”,深沉,沉厚。 “郁 ”,郁陶,即许多的情感、忧愤蓄积于胸中。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表现国家安危,关心民生疾苦的主题。 “顿挫 ”指诗的结构与语言声律等表现形式。它是为表现 “沉郁 ”服务的,二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顿挫 ”即抑扬,这里不仅指语言声调的停顿、转折,有轻重、徐急之美,而且还能指感情表现的曲折跌宕,回肠九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