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胚胎学总论_第1页
19胚胎学总论_第2页
19胚胎学总论_第3页
19胚胎学总论_第4页
19胚胎学总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embryology胚胎学胚胎学:研究从受精卵发育为新生个:研究从受精卵发育为新生个 体的过程及其机理的科学。体的过程及其机理的科学。胚胎学(胚胎学(embryology) 人胚发育的分期人胚发育的分期精子精子 受精卵受精卵 胚盘胚盘 胚胎胚胎 胎儿胎儿 分娩分娩卵子卵子 1-2周周 3-8周周 9-38周周 胚期胚期 胎期胎期围产期:第围产期:第26周至出生后周至出生后4周周胚胎学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胚胎学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1.形态结构与形态结构与动态发展动态发展的关系。的关系。2.掌握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结构,掌握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结构, 及这些结构演变的来龙去脉,即胚胎及这些结构

2、演变的来龙去脉,即胚胎 的的时间与空间时间与空间的结构变化。的结构变化。3.掌握胚胎发生的掌握胚胎发生的基本过程基本过程及大致时间。及大致时间。4.掌握人体主要器官发生的掌握人体主要器官发生的原基原基、常见、常见 的的先天性畸形先天性畸形及其发生的原因。及其发生的原因。胚胎发生总论胚胎发生总论第一周胚胎的发育第一周胚胎的发育一、一、受受 精精(fertilization)受精:受精:成熟的精子成熟的精子与与卵细胞融合成一个卵细胞融合成一个 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卵的过程。受精的部位受精的部位:输卵管壶腹部:输卵管壶腹部时间时间:排卵后排卵后24小时内小时内1.卵子必须处于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卵子必须

3、处于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2.精子必须获能精子必须获能3.精子必须正常和有足够的数量精子必须正常和有足够的数量4.精子和卵子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相遇精子和卵子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相遇5.男女双方生殖管道必须畅通男女双方生殖管道必须畅通受精的条件受精的条件受精过程受精过程1.精卵接触,精子释放顶体酶,穿越放精卵接触,精子释放顶体酶,穿越放 射冠。射冠。2.顶体反应,穿越顶体反应,穿越 透明带。透明带。3.透明带反应。透明带反应。4.精子与卵子细胞精子与卵子细胞 膜融合,精子头膜融合,精子头 部进入卵细胞内。部进入卵细胞内。5.精子与卵子的细胞核融合。精子与卵子的细胞核融合。 受精的意义受精的意义 (1)

4、激发卵裂)激发卵裂 (2)恢复染色体数目)恢复染色体数目 (3)促使遗传性变异)促使遗传性变异 (4)决定性别)决定性别二、二、卵卵 裂裂卵裂卵裂(cleavage):受精卵的早期细胞分裂。受精卵的早期细胞分裂。卵裂球卵裂球(blastomere):卵裂产生的子细胞。卵裂产生的子细胞。桑椹胚桑椹胚(morula):受精后第受精后第3天,形成由天,形成由 12- 16个卵裂球组成的实心胚个卵裂球组成的实心胚 。 卵裂过卵裂过程中受精卵程中受精卵逐渐由输卵逐渐由输卵管向子宫方管向子宫方向移动。向移动。受精和卵裂受精和卵裂 第第4天,天,桑椹胚发育成桑椹胚发育成一个囊泡状的一个囊泡状的胚称为胚称为胚

5、泡胚泡 (blastocyst)三、三、胚泡的形成胚泡的形成胚泡的结构胚泡的结构由三部分组成:由三部分组成:(1)内细胞群内细胞群(inner cell mass)(2)滋养层滋养层(trophoblast)(3)胚泡腔胚泡腔(blastocoele) 此时,胚泡外的此时,胚泡外的 透明带已消失,胚泡进入子宫腔内。透明带已消失,胚泡进入子宫腔内。四、植入四、植入(implantation) 1、定义定义 胚泡接触子宫内膜并逐渐埋入子宫内胚泡接触子宫内膜并逐渐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膜的过程。2、植入的时间植入的时间 开始于第开始于第5-6天,完成于第天,完成于第11-12天。天。3、植入的部位植入

6、的部位 正常部位:子宫体部和底部。正常部位:子宫体部和底部。 异常部位:异常部位:(1 1)植入在子宫以外的部位)植入在子宫以外的部位宫外孕宫外孕(2 2)植入在近子宫颈内口处)植入在近子宫颈内口处前置胎盘前置胎盘月经期月经期增生期增生期分泌期分泌期4 4、植入的条件植入的条件 (1) (1) 母体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正常分泌,使子宫母体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正常分泌,使子宫内膜保持在分泌期。内膜保持在分泌期。(2)子宫腔内必须有一个正常的内环境。)子宫腔内必须有一个正常的内环境。(3)透明带及时消失和胚泡适时进入子宫腔内。)透明带及时消失和胚泡适时进入子宫腔内。植入的条件植入的条件5 5、植入过程植入

7、过程(1 1)接触;()接触;(2 2)溶蚀;()溶蚀;(3 3)陷入;()陷入;(4 4)包埋;)包埋;(5 5)修复。)修复。12345 6 6、植入过程中滋养层的变化、植入过程中滋养层的变化 植入过程中,与内膜接触的滋养层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植入过程中,与内膜接触的滋养层细胞增殖,并分化为内、外两层。内层由单层立方上皮组成,称内、外两层。内层由单层立方上皮组成,称细胞滋养层细胞滋养层;外层;外层细胞互相融合,称细胞互相融合,称合体滋养层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细胞滋养层合体滋养层合体滋养层包蜕膜包蜕膜基蜕膜基蜕膜壁蜕膜壁蜕膜7、植入后子宫内膜的变化、植入后子宫内膜的变化 植入后子宫内膜出现蜕

8、膜反应,此时的子宫内膜称为植入后子宫内膜出现蜕膜反应,此时的子宫内膜称为蜕膜蜕膜。蜕膜分为:包蜕膜、基蜕膜和壁蜕膜三部分。蜕膜分为:包蜕膜、基蜕膜和壁蜕膜三部分。排卵、受精、卵裂及植入示意图排卵、受精、卵裂及植入示意图第二周胚胎的发育第二周胚胎的发育五、二胚层胚盘的形成五、二胚层胚盘的形成 胚盘:在植入过程中,内细胞群增胚盘:在植入过程中,内细胞群增殖分化,逐渐形成圆盘状的结构,由殖分化,逐渐形成圆盘状的结构,由上上胚层胚层和和下胚层下胚层紧贴在一起组成,是人体紧贴在一起组成,是人体的原基。的原基。下胚层下胚层上胚层上胚层羊膜囊切迹羊膜囊切迹卵黄囊切迹卵黄囊切迹胚盘胚盘二胚层胚盘的形成二胚层胚

9、盘的形成内细胞群细胞的分化内细胞群细胞的分化 外层呈柱状,称外层呈柱状,称上胚层上胚层(epiblast) 内层呈立方状,称内层呈立方状,称下胚层下胚层(hypoblast)羊膜囊羊膜囊卵黄囊卵黄囊 胚外中胚层的形成胚外中胚层的形成 细胞滋养层分化出许多星形细胞滋养层分化出许多星形细胞,充填在细胞滋养层和羊膜细胞,充填在细胞滋养层和羊膜囊、卵黄囊之间,称囊、卵黄囊之间,称胚外中胚层胚外中胚层。随后其间出现一个大腔,称为随后其间出现一个大腔,称为胚胚外体腔外体腔,将胚外中胚层分隔成壁,将胚外中胚层分隔成壁层和脏层。合体滋养层不断增多,层和脏层。合体滋养层不断增多,伸入子宫内膜,称伸入子宫内膜,称

10、绒毛绒毛。第三周胚胎的发育第三周胚胎的发育中胚层中胚层外胚层外胚层原结原结 原条和中胚层的形成原条和中胚层的形成脊索脊索脊索脊索脊索脊索中胚层中胚层原结原结 第四至八周第四至八周胚胎的发育胚胎的发育1.外胚层的分化外胚层的分化(1)神经管的形成)神经管的形成 神经板神经板(neural plate) 神经沟神经沟(neural groove) 神经褶神经褶(neural fold) 神经管神经管(neural tube)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七、三胚层的分化七、三胚层的分化神经管的形成神经管的形成(2)神经嵴的形成)神经嵴的形成神经嵴神经嵴:神经管左右:神经管左右 背外则形成的两条背外则形

11、成的两条 纵行的细胞索。纵行的细胞索。 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肾上腺髓质、肾上腺髓质、 apud细胞等。细胞等。(3)其他外胚层)其他外胚层 皮肤的表皮及其附属器等皮肤的表皮及其附属器等2.中胚层的分化中胚层的分化中胚层在脊索两旁从内向外依次分化为中胚层在脊索两旁从内向外依次分化为轴旁中胚层、间介中胚层和侧中胚层。轴旁中胚层、间介中胚层和侧中胚层。轴旁中胚层轴旁中胚层间介中胚层间介中胚层侧中胚层侧中胚层间充质间充质(1)轴旁中胚层轴旁中胚层-体节体节 分化为脊柱、骨骼肌、真皮等分化为脊柱、骨骼肌、真皮等(2)间介中胚层间介中胚层 分化为泌尿、生殖系统分化为泌尿、生殖系统(3)侧中胚层侧

12、中胚层 体壁中胚层:体壁中胚层: 体壁的骨骼、肌肉、结缔组织体壁的骨骼、肌肉、结缔组织 脏壁中胚层:脏壁中胚层: 内脏平滑肌、浆膜、系膜内脏平滑肌、浆膜、系膜 胚内体腔:心包腔、胸膜腔、腹膜腔胚内体腔:心包腔、胸膜腔、腹膜腔(4)间充质间充质:结缔组织、血管等结缔组织、血管等3.内胚层的分化内胚层的分化 内胚层被包卷入胚体内形成内胚层被包卷入胚体内形成原始消化管原始消化管,将分化为消化管、消化腺、呼吸道和肺的上皮组将分化为消化管、消化腺、呼吸道和肺的上皮组织,以及中耳、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膀胱织,以及中耳、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膀胱等器官的上皮组织。等器官的上皮组织。八、胚体的形成八、胚

13、体的形成 随着三胚层的分化,胚盘边缘向腹侧卷折形成随着三胚层的分化,胚盘边缘向腹侧卷折形成头头褶褶、尾褶尾褶和和左右侧褶左右侧褶,扁平形的胚盘逐渐变为圆柱形,扁平形的胚盘逐渐变为圆柱形的胚体。胚盘卷折主要是由于各部分的生长速度差异的胚体。胚盘卷折主要是由于各部分的生长速度差异引起的,中轴部生长速度快于边缘部,外胚层的生长引起的,中轴部生长速度快于边缘部,外胚层的生长速度快于内胚层,这样导致了侧褶,使外胚层包于胚速度快于内胚层,这样导致了侧褶,使外胚层包于胚体外表,内胚层卷到胚体内部;胚盘头尾方向的生长体外表,内胚层卷到胚体内部;胚盘头尾方向的生长速度快于左右方向的生长,头侧的生长速度又快于尾速

14、度快于左右方向的生长,头侧的生长速度又快于尾侧,导致了头褶和尾褶的形成,因而胚盘卷折为头大侧,导致了头褶和尾褶的形成,因而胚盘卷折为头大尾小的圆柱形胚体,胚盘边缘则卷折到胚体腹侧,并尾小的圆柱形胚体,胚盘边缘则卷折到胚体腹侧,并逐渐靠拢,最终在胚体腹侧形成圆索状的原始脐带。逐渐靠拢,最终在胚体腹侧形成圆索状的原始脐带。柱形胚体的建立柱形胚体的建立第第3周胚盘周胚盘第第8周胚体周胚体头褶、尾褶的形成头褶、尾褶的形成左右侧褶的形成左右侧褶的形成第一周第一周:受精:受精 卵裂卵裂 胚泡形成胚泡形成 植入植入第二周第二周:二胚层胚盘及相关结构的形成:二胚层胚盘及相关结构的形成第三周第三周:三胚层胚盘及

15、相关结构的形成:三胚层胚盘及相关结构的形成第四第四-八周八周:三胚层的分化和胚体的形成:三胚层的分化和胚体的形成 人胚早期发育的基本过程人胚早期发育的基本过程生命的诞生生命的诞生九、胎九、胎 膜膜 (fetal membrane) 胎膜是胎儿胎膜是胎儿的附属结构,对的附属结构,对胎儿起保护和营胎儿起保护和营养作用。包括绒养作用。包括绒毛膜、羊膜、卵毛膜、羊膜、卵黄囊、尿囊和脐黄囊、尿囊和脐带。带。绒毛膜绒毛膜脐带脐带羊膜羊膜包蜕膜包蜕膜壁蜕膜壁蜕膜胚外体腔胚外体腔子宫腔子宫腔 胎儿娩出后,胎膜、胎盘与子宫分离胎儿娩出后,胎膜、胎盘与子宫分离并排出体外,总称并排出体外,总称衣胞衣胞(afterb

16、irth)。 1.绒毛膜绒毛膜(chorion) 由由滋养层滋养层和衬于其内面的和衬于其内面的胚外中胚层胚外中胚层组成,组成,表面伸出许多突起,称表面伸出许多突起,称绒毛绒毛。绒毛浸浴在绒毛。绒毛浸浴在绒毛间隙的母体血中,胚胎通过绒毛汲取母血中的间隙的母体血中,胚胎通过绒毛汲取母血中的营养物质并排出代谢产物。营养物质并排出代谢产物。绒毛的发育绒毛的发育a初级绒毛干初级绒毛干 b次级绒毛干次级绒毛干 c三级绒毛干三级绒毛干绒毛膜的发育绒毛膜的发育1.平滑绒毛膜平滑绒毛膜:包蜕膜的血供匮:包蜕膜的血供匮乏,绒毛逐渐退化,形成表面无乏,绒毛逐渐退化,形成表面无绒毛的平滑绒毛膜。绒毛的平滑绒毛膜。2.

17、丛密绒毛膜丛密绒毛膜:基蜕膜的血供充:基蜕膜的血供充足,绒毛生长茂密,形成丛密绒足,绒毛生长茂密,形成丛密绒毛膜,它与基蜕膜一起组成胎盘。毛膜,它与基蜕膜一起组成胎盘。2.羊膜羊膜(amnion) 为半透明膜,由为半透明膜,由羊膜上皮羊膜上皮和和胚外中胚层胚外中胚层组成,羊膜腔内充满羊水,胚体浸泡在羊水组成,羊膜腔内充满羊水,胚体浸泡在羊水中生长发育。中生长发育。羊膜羊膜 羊膜最初附着在胚盘的边缘,随着胚体羊膜最初附着在胚盘的边缘,随着胚体形成,羊膜腔扩大,羊膜在胚体腹侧逐渐靠形成,羊膜腔扩大,羊膜在胚体腹侧逐渐靠拢,包裹体蒂形成圆索状的原始脐带。拢,包裹体蒂形成圆索状的原始脐带。羊膜的形成羊

18、膜的形成羊水的来源:羊膜上皮细胞分泌和胎儿羊水的来源:羊膜上皮细胞分泌和胎儿 的排泄物。的排泄物。羊水的成分:水、胎儿排泄物、脱落细羊水的成分:水、胎儿排泄物、脱落细 胞等。胞等。羊水的数量:足月量约羊水的数量:足月量约1000-1500ml; 500ml以下以下称羊水过少;称羊水过少;2000ml以以 上称羊水过多。上称羊水过多。羊水的作用:羊水的作用: (1)保护作用。)保护作用。 (2)分娩时可扩张宫颈、冲洗产道。)分娩时可扩张宫颈、冲洗产道。 (3)羊水检查可早期诊断某些先天)羊水检查可早期诊断某些先天 性异常。性异常。3.卵黄囊卵黄囊(yolk sac) 位于原始消化管腹侧,人类的位

19、于原始消化管腹侧,人类的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和和原始生殖细胞原始生殖细胞分别来自卵黄囊的胚外中胚层分别来自卵黄囊的胚外中胚层和内胚层。脐带形成后,卵黄囊被包入脐带内,和内胚层。脐带形成后,卵黄囊被包入脐带内,与原始消化管相连的卵黄蒂于第与原始消化管相连的卵黄蒂于第6周闭锁,卵黄周闭锁,卵黄囊也逐渐退化。囊也逐渐退化。4.尿囊尿囊(allantois) 卵黄囊顶壁末端的内胚层长入体蒂内,形卵黄囊顶壁末端的内胚层长入体蒂内,形成的一条盲囊,其壁上的血管演化成成的一条盲囊,其壁上的血管演化成脐动脉脐动脉和和脐静脉脐静脉。脐带形成后,尿囊被包入脐带内,演。脐带形成后,尿囊被包入脐带内,演化为化为脐尿管

20、脐尿管,闭锁后形成脐正中韧带。,闭锁后形成脐正中韧带。5.脐带脐带(umbilical cord) 连于胚胎脐部与胎盘间的索状结构,由羊连于胚胎脐部与胎盘间的索状结构,由羊膜将体蒂、尿囊、尿囊血管和卵黄囊包围而成。膜将体蒂、尿囊、尿囊血管和卵黄囊包围而成。脐带内除结缔组织外,还有一对脐动脉和一条脐带内除结缔组织外,还有一对脐动脉和一条脐静脉。脐静脉。 胎儿出生时,脐带长约胎儿出生时,脐带长约40-60cm,粗,粗1.5-2cm。脐带过短,胎儿娩出时易引起。脐带过短,胎儿娩出时易引起胎盘早剥;脐带过长,易缠绕胎儿四肢或胎盘早剥;脐带过长,易缠绕胎儿四肢或颈部,造成胎儿窒息死亡。颈部,造成胎儿窒息死亡。十、胎盘(十、胎盘(placenta)1.胎盘的结构胎盘的结构 由胎儿的由胎儿的丛密绒毛膜丛密绒毛膜和母体的和母体的基蜕膜基蜕膜组成。组成。分分:胎儿面胎儿面,光滑,连有脐带,表面有羊膜覆盖。,光滑,连有脐带,表面有羊膜覆盖。 母体面母体面,粗糙,可见,粗糙,可见15-30个胎盘小叶。个胎盘小叶。胎盘的结构:胎盘的结构:绒毛干绒毛干 绒毛绒毛 绒毛间隙绒毛间隙 胎盘隔胎盘隔 胎盘小叶胎盘小叶绒毛干绒毛干绒毛间隙绒毛间隙胎盘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