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04年度我国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2005年2月5日一、2004年我国主要城市的地价状况(一)地价总体水平继续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2004年全国各大城市的综合地价水平为 1198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继续呈现平稳上涨的势头。其中商业用地平均地价为1988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增长率上升了个百分点;住宅用地平均地价为1166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增长率上升了个百分点;工业用地平均地价为481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增长率下降了个百分点。表1全国城市地价平均水平历年变化情况(元/平方米)综合商业住宅工业2000 年99816159
2、234442001 年103316669654542002 年1078174910194602003 年1129186410704722004 年119819881166481图1全国城市地价平均水平历年比较(二)从区域监测结果来看,东南区的地价水平最高,西北区的地价水平最 低,中南、西南、东北区地价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区域平均地价水平来看,在东南、中南、西南、华北、西北、东北等六区 中,东南区的地价水平最高,达到了 1621元/平方米,西北区的地价水平最低, 只有777元/平方米,远低于全国1198元/平方米的平均地价水平。从不同区域 的地价增长率来看,与2003年相比,西南区、中南区、
3、东北区综合地价增长率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 %、,东南区、华北区、西北区地价也有一定 幅度的增长,但增幅较小,分别为 %、%。表2 2004年全国各区不同用途地价水平(元/平方米)综合商业住宅工业全国平均119819881166481东南区162127541569587中南区116218341152463西南区120721671085443华北区130021531276536西北区7771167732457东北区105517331148375图2 2004年全国分区不同用途土地地价增长率比较(三)在三大重点地区中,京津两市地价继续处于高位,长江三角洲地区地 价增幅较大,珠江三角洲地区增幅较
4、小2004年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两市三个重点地区的地价监测结果 表明,京津两市的地价水平继续处于高位,综合地价水平为2009元/平方米,远高于全国平均的1198元/平方米,其中商业、住宅、工业用地地价分别为3875元 /平方米、1746元/平方米、520元/平方米,但京津两市综合地价增长率为 ,基 本与全国勺平均增长率持平。与2003年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价增长率较大,为 其中商业、住宅、 工业用地的地价增长率分别为 %、 ,均大于全国各类用地平均增长率,其 中住宅用地地价增长明显,2004年长江三角洲的住宅用地地价达到 1540元/平方 米,远高于全国平均的1166元/平方米。而
5、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价增长率较低, 只有%地价基本保持稳定。其中商业、住宅、工业用地地价小幅上涨,增长率 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 % %表3 2004年重点地区不同用途用地地价水平比较(元/平方米)综合商业住宅工业全国平均119819881166481长江三角洲145023441540521珠江三角洲112921601058436东津两巾2009387517465203 2004 年重点地区不同用途用地地价增长率比较(四)大部分经济较发达城市地价增长平稳,部分中西部城市地价增幅较大2004 年地价监测结果表明, 大部分城市尤其是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地价增长相对比较平稳, 如北京、上海、杭州、广州
6、、深圳的地价增长率多在2%左右,远低于全国平均%的增长率,但不同城市的不同用途地价增长情况有所不同。以北京为例, 2004 年北京综合地价只上涨了%,其中,商业、住宅、工业的增长率分别为 %、 %、 %,远低于全国平均的%、 %、 %。与北京不同的是,上海市商业、住宅用地地价涨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住宅用地地价上涨幅度较大,但工业用地地价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有。而广州、 深圳除工业用地增长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商业、住宅的地价增长率均低于全国平均增长率。前几年地价涨幅较大的城市,在2004 年地价涨幅减缓,如杭州商业、住宅用地地价增长率分别为、,工业用地地价变化基本不大。部分
7、中西部城市地价增幅较大,如成都、贵阳、西安、呼和浩特,综合地价增长率均在10以上,分别为、。(五)不同用地类型中,住宅用地地价增长最快,工业用地地价相对比较平稳在住宅、商业、工业三类用地中,住宅用地平均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增长幅度最大,全国平均增长率为,其次是商业用地,增长率为%,工业用地增长率最低,只有%。在三大重点区域中,长江三角洲住宅用地地价的增幅为,其次是京津两市为,其中天津增长率较高为%,远高于北京的%。 珠江三角洲住宅用地地价增幅不大,增长率只有。在监测的东南、中南、西南、华北、西北、东北六区中,对于商业用地,东北区的增长率最高,为%,其次是中南和西南,皆为%;对于住宅用地,增长幅
8、度最大的是西南地区,增长率为%,其次是中南地区,为%;对于工业用地,增长率最大的是中南和东北地区,分别为%和 %,其次是西南和西北地区,分别为%和 %。(六)全国主要城市地价年内变化比较平稳,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的地价平均增长率略高于第三季度与第四季度的平均增长率从全国主要大城市的综合地价水平来看, 四个季度的环比增长率基本保持在之间, 增长比较平稳。 其中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的平均增长率约为, 第三季度、四季度的平均增长率略有下降,为, 这说明土地供应暂停后, 社会对土地供应的预期发生改变,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土地需求和投资,根据对全国 51 个大中城市的地价动态监测结果分析, 2004 年我国重
9、点地区和主要城市的地价动态变化情况如下:二、影响地价的主要因素分析(一)社会经济发展持续向好、投资与需求强劲仍然是地价上涨的主要动力在对京津两市、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三大重点地区进行监测过程中,可以发现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社会购买力增强、 公众投资和购房 比例不断增加、需求持续旺盛,是地价不断上涨的主要动力以长江三角洲为例,该地区的地价上涨最快,其中尤以住宅用地的价格上涨最为明显, 2004 年住宅用地价格上涨了%,远高于京津两市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主要是由于近几年来, 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 城市建设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2004年主要城市的GDPS 15%&
10、#163;右,经济增长率和居民消费能力均位于全国前列,投资和需求强劲带动了地价的不断上涨。如上海市, 由于2010 年世博会的成功申办以及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民营资本开始介入房地产业, 良好的未来社会预期和可购买能力, 使上海市房地产市场需求始终强劲。 2004 年上海住宅房价涨幅达到,房价和增长率居全国之首,其中主要是个人住房需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的统计, 2004 年上海市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自营性房地产贷款累计增加 1023 亿元,同比多增204 亿元,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比例高达76%,其中个人住房贷款累计增加728 亿元,同比多增106 亿元,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占中长期贷
11、款增量的比例高达48%。而在10 月 29日上调存款利率后, 11、 12 月的个人住房贷款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此外,按照对房屋租价比的分析,我国主要城市的租价比均在6%以上,远高于股票、国债、期货、存款等投资收益率水平。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的抽样调查结果,在购买商品住宅的个人中,17%的购房者是为了投资,可见个人需求及投资增加仍是拉动房价增长的主要原因,从而也带动了地价的不断上涨。(二)土地供应积极参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从政策上保障了地价的平稳变化2004 年, 针对经济运行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 部分行业盲目投资、 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等问题,党中央、 国务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严把
12、最新统计结果信贷和土地两个闸门, 使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表明, 2004 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年初的53回落到,宏观经济调控已初见成效,全年GD?曾长继续保持协调发展的趋势。在此次宏观经济调控中,土地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土资源部门通过采取从严从紧的土地供应政策, 对制止部分行业盲目投资, 产生了明显的釜底抽薪作用。并通过对开发区的清理整顿, 使一些地区盲目设立开发区、 乱占滥用土地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使土地市场和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不稳定、不健康、 不合理因素慢慢消除,抑制了土地的无序供应, 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渐趋规范, 有力地配合了国家宏观调控整体战略部署的实施, 保障了
13、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从而防止了地价的大起大落,为地价的平稳增长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三)通过全面清理整顿工作,土地市场不断规范,地价的市场形成机制逐步完善,从而为地价的平稳上涨及杠杆作用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2004 年我国采用金融政策和土地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过程中, 对土地市场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整顿。 截止到 2004年 8 月, 国土资源部共清理出 6866个各类开发区,核减4813 个,占原有总数的,规划面积压缩万平方公里,占原有面积的,退出开发区土地2617平方公里,复耕1324平方公里, 收回闲置土地平方公里。 国土资源部会同有关部委部署了以新上项目用地清理为重点的 “六
14、项清理整顿”,全年共清查近万个新上项目的用地,涉及面积近80 万公顷,清理出违法占用土地项目 7184 个,涉及面积36501 公顷,对停建、暂停并限期整改及取消立项的 7077个项目;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农用地转用审批等“三个暂停”的要求, 2004 年前三季度全国建设用地供应中,存量土地占到 52。通过全面清理整顿,遏制了土地虚假需求,使土地市场逐步规范。此外,由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多年来一直推行经营性用地的招拍挂, 使地价的市场形成机制和市场环境不断完善,房地产及固定资产投资逐渐趋于理性,初步形成了一个公开、 公平、公正的土地市场,为促进地价的平稳上涨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四)受国家产业结
15、构和投资结构调整的影响,工业用地价格增长平缓为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快增长, 防止某些行业无序建设、 过度扩张, 2004年国家加快制定完善并严格实施能耗、物耗、环保、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严格控制钢铁、 水泥、 电解铝、 电石、 焦炭等行业投资。 2004 年 1 7 月, 钢铁增长,增幅比今年1 2 月回落个百分点;水泥增长,回落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增幅回落个百分点。从产业结构投资增速看, 1 7 月,第一产业投资 277 亿元,增长15,扭转了负增长的局面,增幅比1 2 月加快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10852亿元,增长,增幅回落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投资15988亿元,增长,增幅回
16、落个百分点。从新开工项目看, 1 7 月,新开工项目 80851个,总投资规模 27415亿元,增长,增幅比 1 2 月回落个百分点。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及土地供应政策的影响, 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对工业用地的需求。此外,国家对开发区的全面清理整顿,也抑制了对工业用地的需求,从而使全年工业用地价格增长平缓, 2004 年全国工业用地平均地价为 478 元平方米,与 2003年相比增长%,增长率下降了个百分点。在监测的京津两市、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中,长江三角洲和京津两市工业用地价格增幅都不大,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用地价格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对全国 51 个大中城市的地价动态监测
17、结果分析, 2004 年我国重点地区 和主要城市的地价动态变化情况如下:3、 2004 年我国城市地价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分析(一)地价与房价均呈上升趋势,但地价变化上涨幅度小于房价上涨幅度2004 年 1-11 月,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2759 元/ 平方米,同比上涨%,其中,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为 2580 元/ 平方米,同比上涨%; 2004 年全国平均地价为 1183元/平方米, 同比增长率为,其中,住宅用地平均价格为 1128元/平方米,同比上涨。总体来看, 2004 年的各大城市地价水平及变化趋势与房地产市场供需变化规律相吻合。 大多数城市的地价水平和房价水平总体上均呈上涨趋势,
18、但地价增长幅度普遍低于房价增长幅度。(二)北京、上海等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需求强劲,房价涨幅较大,也带动了地价的不断上涨由于经济持续向好、需求强劲,北京、上海等部分重点城市房价上涨较快,一向被视作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晴雨表”。 2004 年北京市全年商品房平均售价为 5053元/ 平方米,比上年提高316元/平方米,增长;其中,商品住宅平均售价 4747元/ 平方米, 提高 291 元/平方米,增长;而全年平均地价为 2384 元/ 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住宅用地平均地价为2127元/ 平方米, 比上年增长。上海市 2004 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全年商品房销售额亿元,其中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为
19、6385元/平方米,比上年上涨%;而全年平均地价为2223元/ 平方米,比上年增长,住宅用地平均地价为 2078元/ 平方米,比上年增长。由以上数据可以分析得出, 这些经济发达城市地价的起伏基本上都随着房价的变化而 变化。根据对全国 51 个大中城市的地价动态监测结果分析, 2004 年我国重点地区 和主要城市的地价动态变化情况如下:4、 2004 年我国城市地价与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的关系分析(一)地价与GDM步增长,但增长速度低于 GDB曾长速度2004年,全国地价平均增长率为,全国 GDB曾长率为。在北京、上海、 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其地价变化增长速度与的GDB曾长速度之间的差距要相对 较大
20、。2004年北京市地价平均增长率为%,GDm曾长率为。上海市地价平均增长率为, GDP比上年增长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地价水平的变化在 总体上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同步协调的。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总结出一条规律: 当地价变化速度远高于或低于经济发展速度时, 此时的土地市场是畸形 的;而当地价变化与经济发展处于同步协调状态时,此时的土地市场是健康的。所以认为,我国目前的土地市场是健康的, 地价水平并不存在泡沫成分。 而且在加强中央宏观调控的 2004 年,土地市场和综合地价水平没有大起大落,出现大的波动, 说明我国的土地市场经过多年的建设, 已经逐步规范和成熟, 地价形成 机制也逐步健全,在
21、市场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图4全国地价增长与GDP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比较示意图(二) 地价增速远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的同时,地价增长率增幅较2003年也有所下降?2004 年, 我国采取中央宏观调控防止经济发展过热, 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快增长取得显着成效。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 增速比2003 年回落个百分点,而全国地价平均增长率为,远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其状况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类似。2004 年北京市地价平均增长率为,而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增幅下降个百分点。上海市地价平均增长率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增速比一季度回落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缓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地价的快速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影视虚拟场景色彩调节租赁技术合同
- 母婴护理服务质量监控与风险预防合同
- 环保排放达标环保技术培训合同
- 水电站水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承包合同
- 婚后夫妻财产共有及分割运营合同
- 止水拉杆施工方案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 JL2701电商平台产品质量控制计划
- 六年级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计划
- 小学课外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 2022年巫山县教师进城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青少年模拟法庭剧本(敲诈勒索)
- 万用表校准报告
- 新闻采访与写作(马工程笔记)
- DB32∕T 1703-2011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规范总则
- SQ-02-绿色食品种植产品调查表0308
- 视频结构化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
- SolidWorks、CAD三维建模练习习题图
- 光伏发电项目安全专项投资估算方案
- 大学生物技术分析教材与教学设计
- 皮尔逊Ⅲ型曲线模比系数计算(共享版).xl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