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桩修炼方法_第1页
无极桩修炼方法_第2页
无极桩修炼方法_第3页
无极桩修炼方法_第4页
无极桩修炼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无极桩修炼方法编者按:桩,本意为桩子,打入地中以固基础的木橱, 后也用来引喻基础的事物。而无极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的 桩法之一,也称自然桩,被历代拳家认为是太极拳的根基。动作示意图(图源网络)“无极桩”是武术运动的基本桩式,也叫作“浑圆桩”或“混元桩”。更有叫它“太极桩”或“自然桩”陀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功前预备与初学筑基。“浑元”与“混元”同意,皆是指天地未开,一片混沌的原始状态。也作原始、最初的解释。古人把“大到无外,小到无内”的一个虚设的原始的混沌状态想象成一个圆,叫作“浑元”或者“混元”。“元”,是“本质”与“根 本”的意思,也是指“最初”与“原始因为它“放至极远而能归”, 所以又叫它“无

2、极”。“混元无极”就是这个意思。无极,虚无寂静,由于静极思动,所以便有了氤氤孕育其中,这种将动未动,不动犹动的无名状态便是太极。 太极动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从此万物生成,生死相依,化生 不息中华武术运动的诸多桩式都是由“无极桩"或曰“浑元”(混元) 桩衍生而成的。“太极拳”更是如此:那一句“太极者无极而生, 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更是说明了一个由“无极”而“太极” 的生生过程。吴式太极拳的第二式口诀曰:“两手提起分两仪,左右一似阴阳鱼。”说得特别的形象与精妙。“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 之母。”这就是中国武术一一带着浓烈的中国文化与传统哲学 的中国武术特性。因此,“无极桩

3、”作为武术的根基,套路运动的起始,它是被 历代拳家所推崇的。 太极拳经论中所说的:“太极者,无极而生”,就是说万法从此始的意思。练习此桩时,身体和精神都要处于一种高度放松的状态,达 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地。在极“静”中体会与修炼松沉,调节 内在的机理平衡。所以说,它也是一种内功功法。修炼方法:1 、预备式: 1 、两腿并立,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的两侧,中指与裤缝平垂; 顶平身正, 下颏微收, 双目平视, 精神集中,呼吸自然。2、动作:身体重心移向右脚,左脚向左缓缓平开一步,两脚的间距是一肩宽,脚尖朝前,呈平行步态站立,两手自然下垂于身体的两侧,目光仍旧平视;左脚提起时吸气,落步时呼气。3、双手手心

4、相对,以拇指领劲,带动两臂徐徐上举至拇指与肩同高;紧接上动,双臂向外撑圆,并屈腕将两手手指向内收回,使十指指尖相对(间距约十厘米) ;手心向内(手心距胸前约 35 厘米左右) , 两拇指贴于食指上侧; 背向后拔,身体四周皆有向外的膨(搠)劲,而内里却又要有向内的箍合之劲;与此同时,肩、肘、腕同时往下松沉,双腿也松胯屈膝,使重心微微下降;目光平视。起臂时吸气,松沉时呼气。4、站功:( 1 ) 调身:身微前倾,使百会、会阴、 涌泉三点成一直线。注:此为古法,本套拳势中已改成身体中正,百会与会阴成一直线,从会阴向下的垂线应该在两脚穹向内互接的中心点上。( 2 )调心:垂帘静心,使身心彻底放松。不有意

5、识地去思想,也不有意识地去控制思想,任有任无,渐至物我两忘。( 3 )调息:舌抵上腭,鼻吸鼻呼。做到:深、匀、细、长。吸时上身膨胀(肺腑打开) ,呼时下腹坚沉。( 4 )意守:意守下丹田。( 5 )体会:体会节节贯串往下松沉的感觉。5、收势:重心缓缓移向右脚,然后将左脚向右脚收拢;两臂自然下垂到身体的两侧,还原预备式;收步时吸气,落足时呼气。6、要领:要求做到(1)上悬下沉(2)前搠后撑(3)四平四到。7、附:“上悬下沉”“前搠后撑”“四平四到”以及“节节贯串往下松沉的做法”:( 1 )上悬下沉:上悬头顶百会穴有向上领起之意;下沉除头以下部位都要随地心引力放松下沉。人体经此上下对拉,促成百会、

6、人中、下丹田、会阴穴,上下对照成一垂直线,使之与人体重心投影线重合。好处:能松开身体各关节,出现沉肩、坠肘、塌腕、松腰、落胯的形态。(2)前搠后撑:双臂向外撑圆,背向后拔,使背、肩、臂、 手构成一个成内合之形的、含有外开之劲的圆。( 3 )四平四到:四平头平(头顶平正,颈项顺直) 、肩平(肩平身正,不耸不斜) 、膝平(膝平腿正,不高低、前后错落) 、 脚平 (两脚掌齐平, 脚底平平着地) ; 四到 1 、意到、 2 、气到、3、力到、4 、身到。( 4 )节节贯串往下松沉的做法是:在意念引导下,以意念松肩、松肘、松腕、松背、松腰、松臀、松胯、松膝、最后松踝。要想获得整体的松沉,就必须这样依次地

7、进行节节贯串的放松练习。但在以意念引导各部进行松沉时,每部都要以呼吸进行配合。 另外, 进行松沉练习, 不仅于无极桩一种,其它站、坐姿的静功练习同样也能得到其侧重的目的。附:太极、八卦求沉肩坠肘的两种练习方法:摘自中国武术实用大全( 1 )两臂前平举(或侧平举) ,以意由头上向下松肩,使肩关节松沉,膀根微往下降,肘部高度不变,意识继续下行,使肘关节向下松坠,腕部高度不变,意识继续下行,使腕关节向下松塌,手指高度不变。如此节节松沉后,以意体会头顶和指尖似有外力悬住,整个上肢完全放松、自然沉坠的感觉。2 )面对平台站立(或坐平) ,保持台面与腰齐高,两臂分开与肩同宽,两肘关节置于台面,小臂抬起,掌心向前,指 尖向上,然后用意识往下松肩,体会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