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高二语文《蜀相》教案_第1页
【公开课教案】高二语文《蜀相》教案_第2页
【公开课教案】高二语文《蜀相》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蜀相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本诗的思想内容。2、感受本诗寓情于景的写作特色。3、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培养自身爱国情怀。教学重点:1、 对本诗寓情于景写作特色的掌握。2、 把握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教学方法:诵读、自学、讨论、点拨教学时数:一课时1、 导入“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师:这副对联中描述的是谁的事迹?生:诸葛亮。师:诸葛亮,借东风,战群儒,辅先主,济后主,出祁山,擒孟获,伐中原,虽死而有憾,却赢得后世的尊重与推崇。人称“智绝”的诸葛亮历来为后人所称道,那么当一代

2、诗圣杜甫来到武侯祠时又作何感想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杜甫,来学习他的蜀相。2、 知人论世1、 作者介绍杜甫,字子美,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曾居住在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自称为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见证了社会的动荡,政治的黑暗,黎民的辛酸。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被誉为“诗史”。他心怀天下,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与“诗仙”李白齐名,被誉为“诗圣”。2、 背景简介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

3、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当时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3、 诵读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情感,体悟全诗感情基调,并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句。2、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正音后齐读。4、 梳通文意学习任务:结合课下注释,翻译全诗,并简要概括诗歌每联的大意,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学习要求:自由诵读,独立概括,后小组交流。 学习时间:2分钟(诵读并思考2分钟,小组交流1分钟)展示要求:小组代表展示。1、课堂检测与巩固、解释加点的词。锦官城外柏森森 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 出师未捷身先死、解释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2、该诗各联写了什么内容?表达诗人怎样思想情感(小组代表回答)?5、 问题探究1、学习任务:颔联历来为人称颂,其中两个字与诗的境界关系密切,请找出来加以分析。学习要求:独立概括,后小组交流。 学习时间:3分钟(思考2分钟,小组交流1分钟)展示要求:小组代表展示。2、检测与巩固王维过香积寺颈联的“诗眼”是哪两个字?为什么?请做简要赏析。6、 诗歌小结诗人通过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羡慕他得遇明主、惋惜他功业未就,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