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师范大学生素质培养路径研究——基于对农村民族地区师资需求与学生就业困境的反思_第1页
新形势下师范大学生素质培养路径研究——基于对农村民族地区师资需求与学生就业困境的反思_第2页
新形势下师范大学生素质培养路径研究——基于对农村民族地区师资需求与学生就业困境的反思_第3页
新形势下师范大学生素质培养路径研究——基于对农村民族地区师资需求与学生就业困境的反思_第4页
新形势下师范大学生素质培养路径研究——基于对农村民族地区师资需求与学生就业困境的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形势下师范大学生素质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对农村民族地区师资需求与学生就业困境的反思张晓玲乐山师范学院摘要:本文基于对农村民族地区师资需求与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反思,对新形势下师范 大学牛综合素质不足的问题做出了分析,包括吃苦精神不够,敬业能力不足;乡 土文化缺乏,民族多元意识不足;师范专业素养不够,科研能力不强;实践能力 和社会适应性有待提高,等等。同时,对大学生素质培养提出了培养路径,提升 大学生师德意识,激发对农村民族地区教育的热爱;加强农村民族课程构建,重 视学生科研能力;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关键词:师范人学生;素质培养;农村民族地区;就业困境;作者简介:张哓

2、玲(1979-),女,副研究员。收稿日期:2017-10-16research on the way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quality in newsituationreflections on thedemand for teaching staff in rural ethnic minority areas and the plight of students employmentzhang xiao-1ingleshan normal university;abstract:based on the reflection on the demand of

3、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rural cthnic minority areas, this paper analyzcs the problems of undergraduates' comprehensive qualit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ncluding lack of hard-working spirit, lack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lack of local culture and lack of awareness of ethnic diversity; teachers

4、are not professional enough, scientific research abi 1 ity is not strong; practical ability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nccds to be improved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it puts forward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quality, enhances the sense of teachers" morality, and arouses the

5、love of education in rural ethnic areas; strengthens the building of rural ethnic courses, pays attention to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 1 ity; pays attention to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ics emd social adaptability and improves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keyword:normal university

6、students; quality cultivation; rluni ethnic areas; employment predicament;received: 2017-10-1620世纪末,高校实行大规模扩招,师范大学生的数量成倍增加,大学生就业难 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师范大学生就业亦如此。在部分条件好的地方教育局 组织的教师招考中,甚至出现了上百名大学牛争取一个岗位的现象。同时,在一 些农村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仍然严重缺编。在对四川省农村民族地区教育局领 导和屮小学校长的访谈屮发现,当地最缺的是英语、数理化、计算机和艺体专业 的教师。现有的矛盾一方面是农村民族地区师资缺乏,特别

7、是优秀师范大学生需 求量大。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困难。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除 了教育主管部门与市场存在招牛专业与就业岗位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之外,高校 在培养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还存在不足。高等师范院校应瞄准农 村民族地区师资数量与质量这一缺口,积极扩大学生就业岗位,提高学生素质, 提升其就业竞争力,解决农村民族地区师资问题与高校大学生就业困境。具体看 来,针对新形势下农村民族地区需要,当前师范大学生素质培养还有以下不足 之处。1师范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不足 1. 1吃苦精神不够,敬业能力不足 许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由于农村民族地区学校条件艰苦,工作不久便会离开, 甚至一些来

8、农村民族地区实习的大学牛也会偷偷跑掉。这表明当今大学生大多以 自我为中心,缺乏吃苦精神。在高校,许多人学生是独生子女,高校的学习生活 环境也比较优越,学子们大多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意志力薄弱,因此在遇到 了艰苦环境下的生存和工作时,他们大多选择放弃和逃离。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 敬业能力不足,心浮气躁,不愿意从基层一线教学做起,不愿意承担任务较重 的工作。在教学工作中,部分新教师拈轻怕重,缺乏积极主动性,给农村民族地 区学校的领导和老教师留下了不良印象,为将来的大学生就业带来负面影响。12乡土文化缺乏,民族多元文化意识不足许多在校大学生对农村环境、教育和文化不了解,以致毕业通过公招来到农村民 族地

9、区后,无法融入当地的乡土文化,更不用提对乡土文化的传承。无论是大学 毕业牛或是师范实习牛,他们中的许多人或热衷于追求时尚,或寻求新鲜和刺 激,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与乡土文化保持距离,缺乏对农村文化的认同感,缺 乏对当地村民的真挚情感。最终,他们都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水土不服”离开 农村教育。这样的在校大学生或毕业生,缺乏投身于农村教育的信念,不论专业 水平有多高,都无法扎根于农村教育,更无法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样部分来自汉区的大学牛来到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以后,由于民族多元文化意 识不足,对少数民族的传统和习俗缺乏了解,造成自己在新环境下工作和生活 的困难,有的甚至因此与学生和家长发生矛盾与

10、冲突,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 教学。他们不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从小处讲,有碍于大学毕业生本人对 新环境的适应和成长,有碍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从大处讲,有碍于 各民族的和谐共处,有碍于社会的安全稳定。因此,大学生多元文化意识不足这 一问题应引起充分重视。1. 3师范专业素养不够,科研能力不强在对四川农村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局和中小学校长的访谈中,我们感受到许多教 育工作者,特别是比较贫困的基层一线的校长和教师,对当今部分大学毕业生 的师范专业素质感到担忧。部分新教师无法胜任教师岗位,更不谈专业教学了。 有校长说:“本来有些新教师来自汉区,不会当地的少数民族语言,再加上普通 话也说不好,

11、课堂上根本无法与学生交流,无法想彖如何完成课堂教学。”还有 校长说:“现在的新教师学历高,网络操作能力比较强,但是一些新教师的师范 技能的基本功还不如老一批的中师毕业生一些校长反映,现在从刚毕业的大 学牛成长为一名符合学校要求的专业教师,往往需要23年的打磨和再教育, 而且他们认为这个周期还在増长。现代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当是教育的研究者以及课程的开 发者。但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在教育科学研究方面的锻炼比较少,即使在本科 阶段要求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也只是作为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 的条件和环节,真正在科研方面所获得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没有得到重视和提

12、高。因此,许多大学毕业牛并不具备较强的科硏能力。而现实 的基础教育正在实行课程改革,这要求一线教师具备解读教材、创新教育及校本 课程开发的能力。许多教师包括刚毕业的本科学生无法参与教育研究和校本课程 的开发,无法对现实的教育教学提出问题和进行研究、改革,延缓或阻碍了当地 和本学校的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特别是农村民族地区,由于它所处的环境和 民俗与其他地区不同,因此在学生发展、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等方面要考虑这一 特殊情况,这就要求农村民族地区的教师更应具备反思教学、教冇科学研究和课 程开发的能力。高校在对师范生加强专业知识、师范技能培养的同时,应加大对 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力度,以适应当代教师集

13、多种角色于一身的要求。1. 4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有待提高一些校长反映,部分大学毕业生不能很好地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动手能 力和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社会适应性差。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耍 活动范围仅限于教室、宿舍和图书馆,以学习书本知识和通过科目考试为主要目 标。这导致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足,与社会接触有限,对社会的认识过于片面 和理想,将社会人际关系的处理想象得过于简单。而农村民族地区教育要面对许 多特殊的问题和困难,比如:学校地理位置偏僻、教学条件缺乏、不懂当地的少 数民族语言、教育理念不同等。如果毕业生无法将自己的所学与农村民族地区的 现实条件相结合,无法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中提

14、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无法与当地 的同行、学牛及家长交流融合,那么就无法适应农村民族地区教育的社会环境。 由于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不足,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后挫折感强,缺乏工作激 情,过早地陷入职业倦怠,有的甚至因为工作生活的不适应,渐渐离开了当地 的教师岗位。2提升师范大学生素质培养的路径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师范大学牛至少需要通过以下路径提升素质。2.1提升大学生师德意识,激发对农村民族地区教育的热爱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不仅是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大学生,更是应具有高尚道 徳的未来人民教师。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在提升大学生素质方面,首先应提升大 学生的师德意识,加强其对教师工作价值与要求的认识,培养大学生

15、的专业情 意以及立志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许多师范专业虽然都开设了 “教育学”、“心 理学”这样的教育科学课程,但是其中真正涉及教师道德教育的内容并不多。所 以笔者认为还应开设教师道德教育的专门课程,以增强师范生对教师道德的认 识,了解教师道徳的规范和要求,为未来成为一名爱岗敬业、师徳高尚的人民教 师奠定基础。另外,作为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不仅要具有坚守偏僻贫困岗位的 意志,还要具有对当地教育,特别是农村民族地区的热爱。因此,高等师范院校 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对农村民族地区的教育进行介绍、宣传,激发人学生对农村民 族地区的热爱。其屮包括可以专门开设农村和民族教育的课程,使学生增强对农 村民族地区现状

16、的了解,了解农村民族地区教育的特点,增强对农村民族地区 的认识。还可以通过邀请西部志愿者亲身讲解自己对农村基层和民族教育的体验, 以此激发大学牛对西部农村教育和民族教育的热情。只有大学牛具有了高尚的师 德,具有了对农村民族地区教育的热爱,才能够热爱这块土地、扎根这块土地, 为了这里的学生、教育和未来,积极投入,无私奉献,真正成为农村民族地区教 育的有效推动力。22加强农村民族课程构建,重视学生科研能力在师范专业的课程结构屮,包括一般文化课程、学科内容课程及教育知识课程等, 但缺少对农村教育和民族教育的相关内容。缺乏对农村文化的认同,缺乏对民族 地区民俗和教育环境的了解,从何谈起投身农村民族教育

17、和建设?因此笔者认为 应加强师范牛的农村民族课程构建,开设相应的农村民族课程,内容可以涉及 乡村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和历史、多元文化的继承和融合、村落文明发展和教育、 少数民族语言的学习等。学生可以通过必修或选修的方式来学习相关的农村民族 课程,以此增加学生对乡村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开阔他们的视野,有助于学生 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当今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教育的研究者。这要求师范实习 生和毕业生在从事农村民族地区教育时,不能仅仅是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 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导入,还应结合农村民族地区教育所具有的独特性进 行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同时还能够参与校本课程的编写,注

18、重解决学校教育 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在进行学生科研培养时,应教会 学生如何对教育教学进行反思;如何进行课堂学习研究;如何坚持写作,才能使 自己一直保有研究的热情和能力,等等。这样对学生而言,比仅仅是教会学生如 何完成一篇毕业论文更有长远的价值,也更能为学生将來从事农村民族地区的 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2.3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教师不仅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很强的实践锻炼。专业知识的积累 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但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亲身的体验和经验的 积累来完成。对师范生而言,更多的实践机会可能来自于人四吋期的教育实习这 一阶段。教育实习阶段临近学生毕业,取得毕业证、找工作、参加各种公招考试、 学生考研复习等,都成为这一阶段学生学习生活的重点。因此,一部分学生选择 自主实习的方式来回避到教育实习基地实习的制约,其结果虽然在“实习鉴定 表”中盖上了完成实习的公章,却无法真正实现教育实习的效果,无法达到学 生实践能力提高的目的。因此,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高等师范院校不能 仅仅依赖大四的教育实习,而应在大学的每一个学年,都应注重对大学生实践 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比如:可以在每学期设立一定的实践课时间,在这 段时间里,可以采取带领学生观摩、考察示范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方式,还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