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U病房的环境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对策_第1页
CCU病房的环境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对策_第2页
CCU病房的环境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对策_第3页
CCU病房的环境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对策_第4页
CCU病房的环境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对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CU病房的环境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对策【摘要】目的:探讨CCU病房环境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进入CCU(重症冠心病监护室)的5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0例,观察监护设备和环境对两组患者预后的影响。试验组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对照组仅行CCU常规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抢救成功率和住CCU时间。结果:监护设备和环境对试验组和对照患者的总影响率分别达95·6%和94. 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及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后,两组的抢救成功率分别为88·8% vs 6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2、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监护时间(54. 5±10·2)h vs(84. 5±15. 7)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护设备和环境对CCU患者预后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缩短住CCU时间。【关键词】CCU;环境;预后 近年来危重病医学发展非常迅速。在我国一般地市级医院专科科室也都设有危重患者监护病房。这些病房配备有较先进的监护和抢救设备,使各科室病区内病情危重、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各项生命体征的患者能够得到准确的生命体征数据监测和及时的治疗与护理措施

3、,最终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疾病康复水平,但监护设备和环境对患者预后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同时对患者身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以下就监护设备和环境对患者预后存在的影响及所应采取的相应护理对策,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04年1月2007年6月进入CCU的患者500例,男346例,女154例,年龄2584岁。其中心肌梗死125例,风湿性心脏病115例,各种类型心律失常150例,病毒性心肌炎20例,扩张型心肌病78例,其它病种12例。监护时间1168h,平均监护时间84·5h。1·2方法:按每种疾病患者的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

4、0例,观察监护设备和环境对两组患者预后的影响。试验组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对照组仅行CCU常规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抢救成功率和住CCU时间。2结果监护环境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身心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性影响,总影响率分别达95·6%和9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后,两组的抢救成功率分别为88·8% vs6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监护时间(54. 5±10·2)h vs (84. 5±15. 7)h,两组

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监护环境对患者的影响比较n(% )组别n实施相应护理前的影响实施相应护理后抢救成功率平均监护时间(h)试验组250 239(95·6)222(88·8)54·5±10·2对照组250 236(94·4) 156(62·4) 84·5±15·7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53讨论本研究发现监护设备和环境对CCU患者身心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负性影响,这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住CCU时间,

6、进而可影响患者的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康复水平和远期预后。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和病房改造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延长患者寿命,改善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CCU时间,减少总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3·1减少监护设备对身体的影响:医疗监护系统是危重病房不可缺少的信息技术,它能及时准确的反映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数,为其患者的生命提供了保障。然而,在为患者粘贴电极时常常会在粘贴处出现皮肤过敏占75%。轻者皮肤瘙痒、发红,重者可有水泡形成,皮肤接触电极时间越长,过敏发生情况越多。因此,作为监护室的护士应及时更换电极2次/d,更换前可先用酒精或湿纱布清洗皮肤,并略移动电极

7、粘贴的位置,防止加重皮肤的不适感,保证心电图的记录质量。皮肤过敏处还可涂以皮炎平3次/d或炉甘石洗剂3次/d,以减轻过敏症状。对水泡形成的可给予龙胆紫涂擦2次/d或用无菌空针抽取渗液,并用吹风机吹干皮肤,保持干燥,防止感染。无创血压持续监测,袖带的压力刺激也是难免的,如间隔时间过短也会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由于袖带包裹过紧导致皮下瘀血。建议在监护过程中应每2h更换袖带的部位,减轻对局部的压力刺激,袖带的松紧以一指适宜,避免过紧或过松影响血压的准确度。同时,静脉通道不宜建立在有袖带包裹的肢体,以防监测血压时压力增加导致回血,从而增加患者的精神负担。3·2创造良好的监护环境:监护室内床单元

8、设计不合理,设备拥挤导致床单元的空间狭小。大多地市级医院的CCU病房设置了3张床位,床铺固定,移动困难,床头紧靠墙壁,各种监护设备安置在床头,病房内由于还配备了各种抢救设备,如:监护仪、抢救车、除颤仪、氧气、吸痰器等,这些均为患者所不熟悉的设备,在紧急情况下常造成气管插管和气道管理的困难,延误了抢救时机,降低了抢救成功率。由于床与床之间未设置隔离装置,各种声音都可以成为噪音的来源,主要包括监护仪器的提示声、偶发的或突发的报警声、各种仪器的搬动安装声、吸氧声、工作人员的对话、操作、走动及开关门声、医生查房的询问声等等导致病房不够安静。据文献报道,有危重患者的病房是噪音最强的,可达4580db,而

9、>60db时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干扰1,从而使患者感到烦躁不安,降低其对疼痛的耐受阈值,从而刺激交感神经,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导致病情加重,影响患者疾病的恢复和休息,不利于身心健康。一方面,这些陌生的声音重复出现会导致患者感官的刺激,另一方面,患者正常生活环境被打破,接触的是陌生空间、陌生的人,从而会产生生疏和孤独感,导致患者的心理紧张,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节奏、休息与睡眠。我院近年来对CCU病房进行了特殊改造。首先,床位的空间设计和仪器设备的安置摆放均以最有利于对患者进行监护和抢救为目的,应尽可能满足患者的空间需求。减少病房设备,暂时不用的设备移走,创造安静、舒适、宽敞的环境。每间病房设置

10、了2张床位,病床配有脚轮,床头离开墙壁60cm,有利于气管插管。更换新的体积小的监护仪,各种抢救的监护设置应放在病床的同一侧,便于抢救时随手可及,提高抢救成功率。床与床之间设有活动的隔帘,减少外界环境对视觉、听觉、触觉等对感觉器官的刺激,有助于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也可以随时调节床单位的光线,创造属于个人的治疗空间,在对病情危重的患者进行抢救时,隔帘还可以减少对其他患者的心理刺激。其次,为减少病房的噪音,医务人员做到了“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对有些工作人员开关门时的动作较大发出较大的响声时,监护室的护士要及时提醒和指出,以减少类似的事情再发生;查房时语言尽量简短,语调柔和亲

11、切,声音的高低以患者可以清楚地听到为标准,不要过大,以免打扰其他患者;培养监护室护士良好的专业素质,遇到问题或紧急情况时要能保持沉着冷静,语调平静,表达清楚,切忌惊呼和大声慌张的问答;做好患者家属的探视宣教工作,在探视时间内嘱其不要大声喧哗,走路时脚步放轻稳;取放用物时尽量请工作人员帮助,以免打翻物品发出意外声响。监护仪的设置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而定:即有些监护指标只需观察数值变量的变化,则关闭声音系统,监护指标的上下限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减少频繁的报警,有利于恢复患者的身心健康,减少监护的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3. 3减轻患者的心理损害:患者在生病的初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2。恐惧来

12、自对监护室环境感到陌生,对搁置于监护室的各种监护仪器,抢救仪器感到陌生,对各种加之于身的监护仪器感到陌生,疾病的反复发作或持续性加重以及同病房危重患者的抢救或死亡,导致没有安全感。同时患者面对各种显示器上闪亮的指示灯、运行中的心电、呼吸及压力曲线波形、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均会刺激视觉,从而引起恐惧不安,情绪紧张,往往可加重病情。焦虑主要是所在环境的变化,各种设备的噪音,光线的刺激,对疾病的恢复丧失信心,对患者心理、生理上产生强大的影响。因此,在实施整体护理中应加强心理护理,尊重患者的人格,人是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各层次的综合体,以患者为中心,满足其需要,解决其实际问题是我们的目标和义务,加强与

13、患者的感情沟通,应用多样化的沟通方式帮助患者建立安全感及自我支持系统3,并利用探视时间取得家属配合,建立家庭支持系统。在进行晨晚间护理或各项技术操作时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介绍治疗上的必要信息,如运用写字板、肢体语言、点头摇头或手势语言等方式同危重的或带有呼吸机等有沟通障碍的患者进行交流,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可通过语言解释、安慰或行为上表达关心理解的适当方式来进行心理护理,引导患者的心理变化朝积极的正常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取得患者的信任,解除紧张感和陌生感。这样既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又可增进护患关系,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的需要,不要仅仅观察监护仪上心电图的变化和数字的改变,而忽视患者

14、的存在。根据患者文化程度的不同,及对所患疾病的看法、理解和态度不同4,在护理上要采用多样化的护理方法因人施护,有针对性的指导患者认识所用仪器设备,介绍仪器的用途及安全性,尤其对仪器报警要向患者做一些解释,以免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造成情绪紧张和焦虑。3·4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心电监护过程中,因心脏电活动以外的因素可造成心电图变化的伪差和血压的偏差,如:在监护过程中,皮肤瘙痒,患者抓挠皮肤导致肌肉震颤或呼吸较粗者造成细小不规则的波动,掺杂在电波内。另外,患者过多活动,导线与皮肤接触部分发生松脱,咳嗽,体位的改变,汗液或污垢较多者均会导致监护仪的敏感度降低,造成心电波和血压的改变并发

15、出警报,捉供不准确的信息,一旦这些信息与患者的临床情况相矛盾,若按此类信息处理则会给别人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故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层次和自身素质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加强对监护仪器使用的培训,专科知识的学习,掌握监护仪的使用和心电图的识别,正确识别仪器所发生的信息,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知识层次,结合临床与理论相结合的办法,并定期考核护理人员对仪器性能的掌握以及监测结果分析,临床意义。鼓励护理人员应不断的补充新知识,对不熟悉设备的人员给予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并限期学会。此外监护室的护理人员还应提高心理素质,熟悉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采取相应的技术进行心理护理,只有全面的认识疾病和患者,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沟通交流,才能使患者感到生活舒适,心情舒畅,从而有助于患者身心健康。监护设备对患者心理和生理的不利影响是相互关联的。因此,要求护士经常巡视病房时,善于发现问题,了解对患者产生压力的原因,制定不同护理对策,及时解决问题,把监护设备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减少到最低限度,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为患者的早日康复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实际工作中,深入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素质教育、能力培养,提高护士整体素质水平,创造良好的监护环境,减少监护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