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25篇汇编_第1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25篇汇编_第2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25篇汇编_第3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25篇汇编_第4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25篇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篇)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第一教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关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给课文分段,概括课文段落大意,说出主要内容。重点难点:1、把课文读通读顺。2、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1、激情导入:在生与*的抉择中,当你完全有权利选择生存的时候,你会选择什么?这十九世纪文学巨匠的笔下有一位伟大的领导者船长,他却依然选择了保护别人而牺牲自己,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一篇课文。板书:船长2、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同学们从课文中寻找答案。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2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投影)(2)指名朗读,纠正读音。(3)了解词语理解情况,提出质疑。3、指名分段读课文,相机指点重点句子的朗读。4、默读课文,按提纲“遇险-自救-牺牲”给全文分段。5、结合交流板书:一(1-2):遇险二(3-28):自救三(29-30):牺牲6、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三、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械巍四、作业:完成钢笔习字册。第二教时教学目标:在第一课时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重点组织学生与教材进行心灵的对话,自主地阅读课文,感悟船长的伟大。重点难点:指导学生精读时,抓住重点把能够展现船长风采的部分,反复朗读,认真体会,感悟理解。教学过程一、整

3、体回顾,激情导入。历史永远都不会忘记英雄。有这样一位英雄,他是一位船长,当他驾驶他的轮船遇险的时候,他镇定自若地指挥着,领导着,控制着船上的六十位乘客及船员全都得救,而他却与他的“诺漫底”一起徐徐地沉入大海。他就是哈尔威船长,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深情地一起来喊一声哈尔威船长。二、自主朗读,走近船长。同学们,请大家自由地读课文,当你读到感动的时候,请你停下来读一读,然后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呆会儿我们来交流。片段一:哈尔威船长那卓越的领导才能让人折服。看,在船上乱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他却用威严的、简短有力的话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指导学生朗读船长和船员的对话。提醒学生:(1)、这是船长威严的声音,是压倒一

4、切呼号和嘈杂的声音,是简短有力的声音。(2)、同学想更好地读好这一段对话,可以尝试着将提示语拿掉。片段二:哈尔威船长面对*亡毫不惧色,在他的指挥下船上井然有序。看课文中的这两段议论:1、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的上空。2、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同学们对课文中的“伟大的灵魂”你是怎样理解的?(1、哈尔威船长面对*亡,他毫不惧色,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他想到了船上所有的人,却没有想到自己。2、哈尔威船长随着“诺

5、漫底”号一起沉入大海,却像一座雕像一样,这难道不让佩服吗?)片段三: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最后二个自然段,请问你有什么疑问请你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1)、哈尔威船长为什么不逃生呢?他完全有可能成为获救的第61个人啊!2)、作者为什么说“面对*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三、总结: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位英雄,齐读或背诵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四、作业:联系课文理解词语。填生肖,再写几个含生肖的成语。板书设计:遇险千钧一发忠于职守自救巍然屹立英雄牺牲以身殉职舍己救人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二):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我的“长生果”教案16我的“长生果”【教学构想】开展质疑性阅读,对于深化阅

6、读活动、提升阅读层次,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现能力、创造能力,都很有好处。虽然初二学生在知识能力上还处于较低层次,他们在质疑性阅读方面还不可能有很大的作为与建树,但是,能够在阅读中逐步形成质疑意识,并且尝试着质疑和生发,那么,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能力无疑是上了一个台阶的。我的“长生果”一文,可以这样教。第一课时主要进行理解性阅读。需要学生感受文本。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理解语言、感受语言的能力也发展了,语文课的工具性就得到充分的落实。与此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情怀,这当然是语文课的人文性了。第二课时主要开展质疑性阅读。这篇文章在思想内容上不存在多大问题,质疑价值不大。在写作形式上,本文可质

7、疑的地方很多。如课文最后两段可以质疑。还如标题值得推敲。从观点与材料的角度看,文章部分材料已偏离了中心话题和主旨。另外,有些“感悟”明显偏离了“读书”话题,导致全文思路不畅,文气不通。我个人认为,该文在写作上确有不严谨、不缜密之处,为质疑性阅读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教材。【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认识课外阅读的作用。2体会作者对读书的情感态度。3培养热爱读书的情怀。4形成质疑性阅读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性阅读。难点:质疑性阅读。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任务:理解性阅读。)一、导入在当代文学界,有一位女作家,她13岁时第一篇小小说在县报上变成铅字,至今已写作了50年,完成小说集19部,散文集

8、12部,文集3部,出版作品字数达500万字以上。这么一位高产作家,你们想了解她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吗?请我们一起走进叶文玲的文章我的“长生果”。(简洁干脆的导语,既简介了作者情况,又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二、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1“长生果”在文中指什么?(书)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3作者截取了读书生活的哪几个片断?你怎么看出来的?提示:读小画片、读连环画、读小镇文化站的图书、读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共四个片断。从表示时间的词语“最早”、“后来”、“上初中后”可以看出。(此环节为粗略感知课文。把握内容、理清思路应注重从“整体”着眼,同时,要让学生关注与文章结构思路有关的词语或句子。)三、

9、研读“读书”对“我”有哪些作用?第一,请学生把相关的句子勾画出来。1觉得自己无知而空荡的脑瓜日益充盈起来。2对文学发生了越来越浓的兴趣。3作文常居全班之首。4大大扩展了想象能力。5悟出了“作文贵独创”的道理。6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锻炼记忆力、增强理解力)。7悟出了“作文,要写真情实感”的道理。8使我发表了第一篇作品。(此环节为定向搜索信息。要求学生扫描全文,快速筛选相关信息。)第二,以上几条中,哪些在文中表达得比较鲜明突出?哪些是一笔带过?提示:第4、5、6、7、8条较详细,其余简略。(信息在文中所占的份量与比重,关系到文章主旨的定向。)四、品读“我”对“读书”是什么情感态度?你从文中哪些句子

10、或词语看出来的?1教师示例:读小画片。情感态度:热爱。相关词句:美差、抢、眼羡、卖力、饱览。&nb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三):语文园地五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我的发现1、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2、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3、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4、再读词语。二、日积月累读读背背1、观察,下面的图片,都是什么?(邮票)你发现这些邮票有什么特点?(动物)2、这些动物很有意思,你能观察出来吗?对,他们就是十二生肖。你知道,你的属相是什么吗?3、你知道属相是怎么来的吗?(教师讲解属相来历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

11、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天下的动物有多少呀?怎么个选法呢?这样吧,定好一个日子,这一天,动物们来报名,就选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醒来,就去叫你,咱们一块儿去。”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来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猫的事给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结果,老鼠被选上了。猫呢?猫因为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

12、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现在还是这样。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吗?它们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们在路上碰到了。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牛说:“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我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

13、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牛说:“行罗,行罗!”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4,后来,人们就按他们到的顺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并用它来给每一年命名。5、读一读,看谁能记下来。三、读读认认1、自己观察学习,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学

14、生字2、小组学习,注意给它们区分和组词。3、教师检查第二课时口语交际和展示台一、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传统文化(展示台)完成前面综全性学习的展示,小组评一评,哪些小朋友完成得好。二、口语交流1、各组小朋友在自己的组里,把你收集的资料讲给同学们听一听;2、各组交流3、小组商量,用什么方式集中展示小组成果。4、小组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5、想一想,再把你最想告诉大家的写下的来。第三课时习作评改(略)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四):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16个汉字,读准字音。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理解本课汉字的字义。教学重难点学生的识字量差异很大,如何让已经认字的孩子依然保持强烈的识字热

15、情,同时,简单生动地教会不认字的孩子一些难认的字,如:金,耳等,成为本课的一个重难点。教学准备:课件、汉字卡片。学生准备小卡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人口手足舌牙耳目”八个汉字2、理解汉字的意思,尤其是“目”和“口”,能说出每个器官都有什么作用一、自学:看图1、猜谜语:小时四只脚,大时两只脚,老时叁只脚。 。(谜底:人) 看图,认读给汉字找朋友:人好人、人们、人群.2、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许多不可缺少的器官,比如,这是我们的手。说一说,你的小手,可以做些什么?认读:手3、除了手,还有哪些?(出示:图)自己看一看,说一说二、互学:认识汉字1、指名说2、和他们相对应

16、的汉字你认识吗?我的十分钟:小组活动:1、联系图,认一认,如果有不认识或者不确定的可以问一问同桌或前后左右的小朋友。2、说一说每一器官有什么作用。3、给每个汉字找一找词语朋友。三、交流所学1、你认识了哪个汉字朋友,上来说给大家听示范:我认识了口,口就是嘴巴,请大家跟我读口。2、我们的小嘴巴有什么用?你能给它找到词语朋友吗?(剩下的6个用同样的形式学习)三、检查识字情况1、(出示)8个汉字,用各种方法读记2、游戏一:“谁的眼睛快”老师指字,学生抢读游戏二:“找朋友”老师指字,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指身上的部位。3、齐读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金木水火山石田土”八个汉字2、理解汉字的意思,知道这

17、些自然物质在大自然中有什么作用。3、正确区分同音字“木”和“目”一、复习旧知,引出新授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八个汉字朋友,还记得吗?(出示)多种形式认读。2、这些都是我们人体中不可缺少的器官,今天我们要认识8个汉字,他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自然物质,瞧,有哪些?出示:图和字 仔细看一看,读一读二、互学:认识汉字1、谁会读?做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23组)2、“金”:这个字谁会读?(强调读音:前鼻音,读准确)开火车见过金吧?说说在哪里看见过?你能给这个汉字找到词语朋友吗?我的十分钟:小组活动: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剩下的七个汉字。读一读:读准字音说一说:说一说在哪里见过,或有什么作用。想

18、一想:给汉字找到词语朋友四、交流所学1、认识了哪个汉字朋友,上来说给大家听示范:我认识了木,木头的木,请大家跟我读木。2、木头有什么用?找一找,在我们的教室中有哪些是木头做的?你能给它找到词语朋友吗?(剩下的6个用同样的形式学习)三、检查识字情况1、(出示)8个汉字,用各种方法读记2、游戏:“谁的眼睛快”老师指字,学生抢读3、齐读四、总结1、16个汉字一起出示读一读,读出韵味2、学生拓展阅读板书设计:认一认1人 口 手 足舌 牙 耳 目金 木 水 火山 石 田 土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五):教学目标:1、复习本单元中所学的字词,能够读写正确2、能流利地、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记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19、积累运用语言。教学过程一、复习内容:字词形近字:喝渴 州洲 纸低 代戈多音字:为 便 重 了 挣同音字:兰蓝篮 工弓公二、导入:这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已经学完了,你一定收获很大!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新课标第一网戈壁滩的风沙掩不住古老的长城;在木兰从军的激励下,中华大地涌现出多少巾帼英雄;每一页“纸”上都展示着古老的华夏文明;一个坚定的身影走出古寺,踏上慢慢取经路,成为一代高僧。三、复习1、学生自主复习字表中的生字。2、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学生一齐朗读指名读开火车3、听写 4、朗读课文5、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背诵的词语和课文。6、采蜜集千变万化 腾云驾雾 智勇双全 跋山涉水 齐心协力勇往直前等四字

20、词语7、背诵题画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六):教学目标1、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2、积累对联。3、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2、积累对联。3、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一、我的发现、生读对话,反复读,思考:这段对话告诉我们什么?、生反馈。(读文章,边读边想象,能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师生共同再读观潮,边读边想象,争取在头脑中出现画面。、总结。二、日积月累、生自由读,思考: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吗?、生反复读,背自己最喜欢的。、生上台表演。、师生齐读,再背。三、趣味

21、语文、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生试着读,看应该怎么读。 生读后,思考:这样读有什么意思?哪种读法更有道理。 师生小结。 再读。、练习: 生自由读:分析每种读法的意思。 师生再读。 生收集其它这样的例子。【学法指导】架设课外知识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创设情境,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七):教学目标:1、复习三十五个会认的生字及要求会写的三十二个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充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无穷奥秘的乐趣。3、积累词汇,自主识字。4、

22、复习反义词。5、完成课后练习。5、复习口语交际和写话,能感受大自然的奥秘,并能正确欣赏、。教学重难点:1、复习三十五个会认的生字及要求会写的三十二个字。2、复习反义词。3、完成课后练习。4、复习口语交际和写话,能感受大自然的奥秘,并能正确欣赏、。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1、字音。平舌音:僧、缩、滋、翠。翘舌音:胀、刷、植。前鼻音:仙、卵、顿、巡、含。后鼻音:警、唐、僧、螃、蹦、胀、嚷、英、鹰、岭。三拼音节:仙、戒、蟹、刷、缩、卵、渐、逻。2、易错的字:孩、胸、腹、脖、蜜、拜、神、秘。二、积累词语:1、读一读。天高云淡大雁南飞层林尽染风景如画春华秋实瓜果飘香登高望远心

23、旷神怡2、读一读,连一连。秋风阵阵河边的柳树长出了嫩芽冬天来了蝉在树上不停地叫着春天到了树林里落叶在飞舞炎热的夏天小河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3、读一读,比一比。(1)小鱼胸和腹紧贴着树干,就向树顶爬去。小鱼胸和腹紧贴着树干,“刷刷刷”就向树顶爬去。(2)只见一大群蝴蝶飞出来,小黄鸡吓了一跳,连篓子也碰翻了。“扑扑扑”,只见一大群蝴蝶飞出来,小黄鸡吓了一跳,连篓子也碰翻了。三、朗读、背诵课文。四、课堂练习1、听写。2、反义词。哭()薄()忙()静()黑暗()谦虚()3、比一比,再组词。休( ) 似( ) 消( )体( ) 以( ) 梢( )捉( ) 该( ) 倒( )足( ) 孩( ) 到( )密(

24、 ) 蜂( )蜜() 峰( )4、读一读,说一说。P67我的作品5、讲故事。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八):二年级语文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设计教学构想:借助电脑、音乐、手工教具及教师生动有感染力的描绘性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在体悟中理解课文内容,在体验中有感情朗读,在感受中学会表达。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感受自然界的奇妙,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3、正确认读本课十七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测意思。教学重难点:1、识字。2、通过阅读理解,感受自然界的奇妙,引发学生探索自然、热爱自然地激情。教

25、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趣味猜猜猜:伴着音乐出示一张张美丽的植物图片,让学生猜猜这些植物的名称,不认识的可根据其颜色、形态起个有趣的名字,引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师: 同学们,这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那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二、生读题目,提问题。生围绕题目提出相关问题如:植物妈妈做什么事情有办法?植物妈妈是怎么做的?课文讲了哪些植物妈妈的办法?也就是:做什么?怎么做?都有谁?师生围绕这些问题,进一步学习。三、总体感知

26、,讲读第一小节。孩子长大了,是不是一定要离开妈妈?你从诗中哪一个字明白这个道理的?1、教学多音字“得”。(出示三个句子)谁能为句中的三个“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读一读。2、“孩子”指的是什么?什么叫“四海为家”?3、指导朗读:(读出疑问的语气)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啥办法?四、细读欣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优美语言。1、情境导入:你想知道植物旅行的方法吗?想去田野里看一看吗?闭上眼睛,跟我一起走进美丽的田野(教师伴着生动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动情地朗诵课文。)2、带着对录像片的回味,自读二至四小节。你最喜欢哪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适时讲解这些内容,不必按顺

27、序。)(一)、设置情景,欣赏“蒲公英”。设境赏景,体会词义。出示蒲公英图片及降落伞图片观察它的形态;让学生想象风吹过时蒲公英传播种子的瞬间景象。生不同形式反复诵读,师随机指导。(可师读前两句,生接后两句)(二)、体会苍耳和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苍耳:谁喜欢苍耳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为什么?出示苍耳实物,看一看,摸一摸,形象地感受“带刺的铠甲”,体会苍耳妈妈传播种子的妙处。豌豆:你为什么喜欢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指导朗读: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读出豌豆宝宝离开时的快乐、可爱)本环节,主要训练学生朗读,都种形式的读,从读中学,从读中悟,体会美。如:男生女生读;师生读分句读;

28、分组读;齐读;上台表演(配头饰)五、启发思考,训练发散思维;创作实践,学习体会诗的语言。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种子传播种子的方法?说说其它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如椰子树利用自己的位置优势,果实成熟后靠流动的海水传播种子;柳树的柳絮也靠风来传播)结语: 大自然中的植物各种各样,千姿百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千奇百怪。希望你做细心的孩子,做有心人,你就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发现更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得到更多的乐趣。六、作业布置:师: 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这么多,那这首诗可以再写长一点课下请同学们照着这首诗的格式自己写一小段诗,好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九):小学一年级语文

29、上册共同的家教案【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应该爱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环境。2练习用”()是()的家”句式说话。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重点: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难点: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教学思路】第一,我根据教材特点(句势相同),主要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第一句“蓝天是白云的家”。即引导学生观图说话,读句子提问题,再读句子体会情感。然后师生一起学习第二句,巩固学习方法。第二,放手让学生学习“土地是禾苗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而且提出喜欢哪句就学哪句,把学习的权利全部给学生。最后集体学习最后一句,突破难点。并且练习用“()是()的家”句势说话

30、,分组讨论作诗,延伸了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放学以后,你们都回哪呀?(板书:家)多好呀!我们人人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那咱们都想想,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有我们人类之外,还有什么?它们的家在哪呀?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关于家的儿歌。(板书:共同的家)师:谁能读题目?二、学习课文内容1自读课文。师出示大屏幕,学生观察,并用一句话表示图上的意思。学生说时,老师再随机出示图画“蓝天是白云的家。”(1)读课文后,回答白云的家在哪儿?(2)体会情感。再看大屏幕,体会其中的美,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其中可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同桌互读。(3)进一步讨论体会蓝天还是谁的家

31、。2师生一起学习“土地是禾苗的家”。(1)指名读这句话。此文转自。网(2)学生自由读,也像老师那样自己提个问题。(3)集体交流,自愿读这句话,提出问题并指名回答。(4)出示图画,进一步体会。(5)朗读这句话。3自学“树林是小鸟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1)师生一起总结学法。一读,二提问题,三指名回答,四有语气朗读。(2)学生自学,可喜欢哪句就学哪句。学会可在小组交流。(3)集体交流,从以下几方面:第一,“树林是小鸟的家”,可出图画考学生。首先让学生用书上的一句话表示图意,然后互提问题,进行解答,最后朗读比赛。第二,“大海是鱼儿的家”,可引导学生抓鱼儿的家在哪儿?大海为什么是鱼儿的家?大海还是谁

32、的家?几个问题。4集体学习“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1)出示大屏幕,齐读: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2)讨论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学生讨论后,师小结顺势引导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3)体会情感,朗读指导。5自由读全文。三、巩固课文内容。1游戏:“找家”。老师请同学们为白云、小鸟、禾苗、小鱼找家(把白云、小鸟、种子、小鱼的图片贴到黑板上的地球简笔画中)。2指导背诵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先找规律,再背诵。如,诗中每句最后都是“家”;有5句话句式相同;前4句按从上到下顺序写等等。3照样子说一说。(考考你)(1)土地是禾苗的家。蓝天是()的家。大海是()的家,大山是()的家。(2)()是()的家。学生

33、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每人说一句,试者连起来,看看是不是一首儿童诗。四、总结全文。1学生汇报,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师生一起背诵课文。(可自愿加动作)。【课堂板书】共同的家地球蓝天是白云的家,土地是禾苗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十):教材简析口语交际趣味性强,通过比眼力交流观察感受,学生充分体验到观察的乐趣,我的发现通过三个例句和一组对话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观察的重要性,成语故事讲的是胸有成竹的典故,重点是最后一个自然段揭示成语的内涵。教学目标1、培养观察习惯,注意观察顺序。整理观察内容,注意行文条理。2、自主合作探究了解观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培养观察习惯,

34、注意观察顺序。整理观察内容,注意行文条理教学重难点整理观察内容,注意行文条理。积累观察所得,丰富知识储备。这是本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准备(包括媒体):准备一篇适合本单元主题的阅读短文。学生准备:做好预习:教学过程一、初次观察,拟制标题、让全班学生观察三幅画,然后请学生说说,每幅图画讲了什么内容,最好用一句话概括,并给这三幅图各拟上一个标题。二、再次观察,交流看法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交流。三、三次观察,比比发现激发学生第三次观察,看有没有新的发现,看谁的发现多,看谁的能力强。四、四次观察,畅谈感受教师引导学生畅谈观察的感受,一句话即可。【学法指导】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要细致,反复看,多角度

35、,五、拓展回归课文,鉴赏观察1、带领学生,再回过头来,进入本组课文中,2、学习名家是如何敏锐地观察的,鉴赏名篇是怎样将这种观察变成具体的描写文字的,从而加深我们对课文的印象,使观察与阅读和鉴赏结合起来,增加观察的宽度。作业布置必做【同步达标】:将交际的内容写成一篇小文选做【创造实践】:将日积月累试着编一首小诗。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十一):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强烈的情感。、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提高学生品味词句的能力。、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潮来之时”的记

36、叙。教学难点:体会钱塘江大潮的雄壮的磅礴的气势。教学过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让学生在读、悟、议这种宽松_中的氛围中学习。作为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如下:一、运用电教媒体,直观感受,激发情感和兴趣。、导入:在我国,有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钱塘江大潮就是其中一处,有谁知道钱塘江大潮?见过吗?、放录像,直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和壮观。、请学生谈观看钱塘江大潮后的感受。运用电教媒体,让学生直接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磅礴雄壮的气势,学生的激情马上被调动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

37、学习兴趣,也利于学生理解词句。?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课文脉络非常清楚,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很快理清文章的顺序,在此基础上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组织教学。三、创设情境,体会观潮人的感受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会到观潮人的急切、激动的心情。因此,我设计这么几个问题:如果你就是观察人中的一员,想到就要见到大潮了,你心情如何?你会怎么做?观潮的人群又是怎么做的呢?四、通过“读、悟、议、赏、再读”,重点体会潮来时壮观景象。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难点。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

38、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因此,我设计如下环节:、读。学生自由读潮来时这一部分,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读,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悟。读中感悟,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读书时联系已有生活经历,体会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议。即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见解,允许有不同意见,并鼓励创新,围绕“哪些景象最吸引你,说说体会,并把体会到的读出来”这一问题,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已见,如读到“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时,有同

39、学说那情景像发生了海啸,有同学说像发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动,有的同学感受到大潮涌动的速度。“议”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搭设的学习舞台上发挥、表演。、赏。再次展现大潮来时的雄壮的情景,在体会文中描绘的情景的基础上再次直观感受到大潮的气势。、再读。在学生深入体会感受后,把自己体会到的朗读出来。使学生在读中欣赏品味,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又再一次为大潮的雄壮所折服。、想。如果你就在观潮的人群中,看到一条白线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最后犹如千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又会说些什么呢?“想”既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大潮的

40、雄壮,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五、结束学完全文后,我再次让学生自由读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并给予时间让学生展示,这样既巩固了学生的感受,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板书设计-教学效果:可以看到,通过充分读,学生实现了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读中展示;通过自己领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体验;通过自由评,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读中感悟,议中深入”学生不仅读懂得了课文,而且体会到祖国河山的壮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十二):五年级语文上册鲸教案设计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鲸、属于、前肢、滤出、吨

41、、肺、胎生、判断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认识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说明方法。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的,是用什么方法介绍的。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查阅有关鲸的资料。教师准备:有关鲸的图像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2、培养学生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教师讲故事:一天太平洋地区举行了规模盛大的鱼类运动会。各式各样的鱼游到了指定的海峡,并顺利通过了赛场大门。当鲸到达赛场大门口时,却被虾将军挡在门外。鲸与虾将军发生了争吵。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相信学完了本课,你们会有满

42、意的答案的。(板书课题)二、交流有关鲸的资料。师:课前让同学们去搜集有关鲸的资料,谁愿意说一说?1、生上台介绍自己收集到的有关鲸的资料。(师奖励”小调查员”激励卡一张)2、师:感谢小调查为我们介绍了这么多有关鲸的资料,让我们把掌声和激励卡送给他们。老师这里也收集了部分鲸的资料。瞧!  (教师通过课件有关鲸的图片、文字资料)三、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读课文师:对于鲸,课文给我们作了详细的介绍,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给我们介绍了鲸的哪些特点。2、学生读完后,指名汇报。师:谁来告诉大家课文介绍了鲸的哪些特点?3、师:课文介绍了鲸的四个方面的生活民性,读了课文,你对哪一方

43、面最感兴趣或印象最深?为什么?(学生自由读读、说说)4、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由选择学生伙伴。四、学生自由学习并展示学习成果。1、师:哪一学习小组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学习情况给同学们汇报汇报?(学生自由展示学习成果)生1:我们小组选择的是鲸的吃食部分,我们把自己当作鲸,来向大家作自我介绍(生表演完后师淙有关鲸吃食的动画课件)生2:我们学生的是鲸的睡觉。这是我们小组画的鲸鱼睡觉衅。(学生上台展示图画)师:嗯!真不错,这里老师也画了一幅鲸的睡觉图,同学们,瞧!(师演示课件)分页标题#e#同学们来评一评,谁画得更好?(生自由评议)师:看来,老师还得好好向_同学学习,也谢谢同学们的点评。生3:

44、我们想用表演和朗读的方式向大家介绍鲸的呼吸。(小组合作:边朗读边表演)表演后师课件演示鲸的呼吸师:课文中说鲸的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是这样的吗?生A:鲸的种类、大小不同,喷出的水柱也各不相同。生B:鲸不是固定的,它会不断移动。师: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全明了,鲸呼吸喷气形成的水柱,的确像花园里的喷泉,但更胜于花园里的喷尔,它是个天然的喷尔。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赞一赞这美丽、奇特的”喷泉”吧!生3:老师,对于鲸的进化,我们不大理解,您能给我们讲讲吗?师:这个总是提得好,鲸的进化确实是个较难懂的问题,但是不怕,你们瞧!(师演示鲸进化的课件)师:现在明白了吗?2、小结。师:同学们的介绍都令老师耳目

45、一新,没想到你们小小的脑袋里竟然装了这么多的创意,真是棒极了,把掌声送给自己!五、解决疑问。师: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样虾将军不让鲸参加比赛了吗?(生自由发言:因为鲸不属于鱼类,它用肺呼吸)师:就是因为这样虾将军才不让鲸参加比赛。六、课外延伸练笔1:当鲸被虾仁将军挡在门外的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想像一下,把当时的情景写下来。练笔2:想像一下,如果你是当时的鲸,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写一段话。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十三):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高粱情教案一、教学内容:这篇略读课文主要介绍了高粱根的特点,赞扬了高粱坚忍不拔的品格。(1课时)二、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高粱令人敬佩的品性;学习它坚忍不拔的品格

46、。2、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并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结合课文理解词义。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6自然段。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高粱坚忍不拔的品格。难点:理解父亲和伯伯对我说的话语的意义;体会这两段话与中心思想的关系。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六、使用媒体:小黑板、录音机、投影、幻灯。七、教学程序: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有这么一种植物,长着挺拔而粗壮的秆子,硕大而血红的穗头,强有力地抓住土地的根,这就是高粱。我想可能很多同学都没见过

47、,那么高粱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打开书第102页看插图,认识一下高粱。今天我们学习第20课,(板书课题:高粱情。学习高粱的”粱”与”梁”的区别。)二、学习课文。1、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02页看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高粱,从图上看,你觉得高粱有什么特点?说一说。2、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很好,那么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高粱的特点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课文。三、指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找出描写高粱特点的句子,划下来。2、指名朗读描写高粱特点的句子,谈谈你的感觉和想法。然后概括一下高粱的特点。(边讨论边板书:正直的秆子、硕而红的穗头、紧抓土地的根。)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说说高粱最具特

48、点的是哪个部位?(在”根”下划”)课文是怎么描写的?用重点号划出这些句子。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所划部分。回答高粱根有什么特点?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来。(板书:坚韧、像鹰爪)并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5、再朗读,说说这些描写中蕴含着作者的什么感情?6、练习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四、读中激情。同学们,由于高粱具有坚韧不拔的品性,因而它的适应能力很强。千百年来,土地、人和高粱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课文的字里  请大家带着敬佩、赞美之情,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最喜欢的部分。教学小结:高粱坚韧不拔的品格激励着作者顽强地生活。我想从今以后也会激励着我们大家奔向21世纪的未来。九年级

49、上册语文教案(一十四):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2、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2、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课文中描写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最后一块密境”,是世界仅存的一块处女地.它是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地方,让人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通过语言文字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伟大,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50、激发学生兴趣 1、课件出示*图片,教师配乐解说,激发学生兴趣。 2、*除了雪域高原的牦牛、金壁辉煌的寺庙和藏族同胞之外,还有更加奇特的景观,那就是-雅鲁藏布大峡谷。(板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 3、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了解?(提纲式) 4、小结。 三、学习课文,理解重点部分。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你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你喜欢雅鲁藏布大峡谷吗?请认真读一读课文,然后同位互相讲

51、一讲,说说你的理由。 3.练读: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适时板书) 4.指导朗读:美读4、5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学完课文你想说点什么吗? 2、说一说你这节课最深的感受是什么。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六、布置作业 作业超市: 1、写一处自己喜欢的景观。 2、课外阅读 3、搜集一些关于祖国壮丽河山的文章,将优美句段记到自己的“小小笔杆子”本上。 第二课时 (一)总体把握: 1、熟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色的句子。 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奇观的理解。 (二)内容探讨: 你能说说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你是从哪些方面体会到的? (三)

52、听写生字生词,纠错 (四)小练笔:描写自己见过的奇观 板书设计:雅鲁藏布大峡谷 神奇 世界之最世界最后一块密境 课后札记: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十五):教学目标:1、用钢笔描红。2、读一读,注意“不”字的声调变化。3、写几个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4、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5、熟记成语,读读背背,作为积累。6、说话:即兴演讲。7、学写毛笔字。教学重难点:掌握一些语言故事的成语,熟记成语,读读背背。拟订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完成练习15题。教学过程:一、用钢笔描红。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2、生齐读内容,要求读正确、通顺。3、练写描红,师巡视指导。二、读一读,注意“不”字的声调变化。

53、1、自由读内容,观察比较,两行读音有何不同?(小组之间可讨论讨论)2、指名回答。3、师小结:“不”字在前面的所有的词语中,如果后面是第四声的字,那“不”字就读第二声;若后面的字是其他三声,“不”字仍读本调第四声。4、齐读词语,进一步体会。5、交流“不”字声调变化的词语。三、写几个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2、成语是汉语宝库里光彩夺目的明珠。它有多种来源。其中有一些成语来源于寓言故事。思考:找出这样的成语。3、竞赛分组讨论。板书成语。4、集体评议。5、自由读成语。6、摘抄成语。四、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2、自由朗读句子,回答两个句子间有什么关系?3

54、、练习用关联词造句。指名口头造句,是评讲。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十六):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等15词语。2.能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开课激趣导入小朋友,我们每天抬头看着蓝蓝的天空,广阔无比,博大的宇宙,深不可测,你们会想到些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板书课题)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读课文,勾画生字词。2.小组自学,看谁的方法好?3.交流汇报(熟字带生字,加减或替换偏旁,字形比较)冶治(读音、字形)多音字“挣”课文中读zhng,不读zhèng,“燃、熄、炼”注意写法、字意。三、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1.抽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2.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师归纳:课文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和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四、布置作业:写生字、抄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听写词语。2.朗读课文、说说故事大意。二、继续学习新课1.感悟故事的神奇:围绕课文后“女娲真了不起!”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