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我国基本卫生服务的现状及差异分析 班 级 13级统计本科班 学 号 130202107 姓 名 江武威摘要:改革放以来,我国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产品方面的的财政比例基本维持在50%以下。我国财政对公共卫生投资不足,并且存在结构不合理。医疗卫生服务得不到有效的提供,存在效率扭曲和社会福利净损失。1978 - 2004 年,政府预算卫生支出从35. 44 亿元增长到1293. 58 亿元,增长接近36. 5 倍。但是,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在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却从1978 年的32. 16 %下降为2004 年的17. 04 % ,社会卫生支出所占比重从47. 41 %下降到17. 04 % ,个人现金
2、卫生支出由20. 34 %上升到53. 64 %。同时,虽然卫生总费用占GDP 的比重由1978 年的3. 04 %上升到2004 年的5. 55 % ,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GDP 的比重却从0. 97 %下降到0. 81 %。我国卫生总费用筹资结构的这种变化情况直接反映了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居民开始成为卫生支出的主要负担人。具体表现为政府的卫生费用支出比例不断减少,而居民个人医疗负担不断加重。 政府卫生投入结构不合理。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 中央财政支出在卫生事业费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地方财政的支出比重逐年上升。其次, 注重医疗机构, 对公共卫生与预防保健机构的投入较弱,
3、 但公共与预防保健机构却发挥着重要作用。重医轻防现象越来越明显。城乡的基础医疗建设差距也十分明显。 关键词:基本卫生 卫生支出 城乡基本医疗 据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卫生费用是18 2.3元,农村则为454.8元;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7%,人均医疗保健支出856.4元;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7.2%,人均医疗保健支出287.5元。城乡居民在人均享有的医疗卫生资源上(包括医生、护士、医疗设备)还存在很大差距。根据2000年WHO的卫生报告研究,在被统计的191个国家里,按整体健康水平或人均公共卫生资源的拥有量来排名,中
4、国排在第61位,但是按照公共财政的公正适应性或公共卫生资源在城乡居民间的分配和使用的公平程度,中国却排在188位,倒数第三。这也说明中国城乡不平等的享受公共卫生服务。下面表6-2和 表6-7来自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从图表6-2中可以看出城镇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数量从2005年17128个增长到2012年的33562个,增长率为95.948%;2012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病床数为203120张,平均每个卫生服务机构拥有病床数6.052张。观察表6-7,农村的乡镇卫生院等卫生服务机构的数量由2005年40907个变为2012年的37097个,增长率为-9.313,数量不增反减;2012年乡镇
5、卫生院卫生服务机构的病床数为1099262张,平均每个卫生服务机构拥有病床数29.632张。虽然农村的乡镇卫生院的平均病床数高于城市社区,但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是:几乎所有大医院、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都分布于城市,而它对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后面还会进针对此进行分析)。同时量不等于质,城乡基层医疗机构的病床利用率也是存在差异的。在表6-5和表6-8(源自来自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也明确显示了城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各科室病床占有数。通过计算他们各自的占有率如表6-8-1.表6-8-1 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各科室的病床占有率科室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其
6、他乡镇卫生院%0.821.834.0.16.97.811.92.24.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127.032.012.53.18.02.613.7通过对比,明显预防和全科医疗方面城市比农村更侧重,这也说明在基层医疗方面,农村的建设不如城市的有预见性,较为缺乏全科医生。 在我国,医疗保障制在城市与农村的非均等化在新中国成立至今一直存在,城乡实行的医疗保障制度也不同。自2003年启动针对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来,医疗保障全民覆盖的目标正逐步实现,但2008年的卫生调查表明,2008年仍有12.9%的总人口,28.1%的城市人口,7.5%的农村
7、人口尚未被任何社会医疗保险所覆盖。两种制度的保障水平仍是城市高于农村。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后,卫生事业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虽然总资额是增大了,但相对总体经济的增长,卫生支出这一块还是在不断减少。政府的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1981年的37.3%降到2000年的15.5%,2009年又升到27.2%,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始终在3%至5%之间,与国家GDP的增长速度很不一致。 由于财政分导致地方卫生财政在卫生支出这一块的的责任与压力增大,我国不同地区经济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这也造成地方政府的财力的差异十分巨大,财最高的省份与财力最低的省份在人均卫生支出这一块相差达到10倍以上。在
8、我国,东西部省份间的差距较为明显。在下表6-5中显示东部的诊疗人次明显高于中部,而中部高于西部,平均住院日东部高于中西部,但医生的日军担负住院床日东部却又低于中西部。 GDP的增长与公共卫生的支出往往事成反相关的,经济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就使政府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在财政分权化越高时,政府通常会偏好投入到经济部门,利用公共财政来发展经济,从而对卫生这一块投入不足。 从2009年进行医改以来,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这医改请确切的说是对城乡基层医疗机构的改革,对于城市的大型医院几乎没有太大的改革。但是问题是大型、综合性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无法进行很好的双相接轨。本来对于应该由基层医疗负责的居民常见病、多
9、发病区域被大型大医院占据了很多份额。从而导致在大医院看病尤其是复杂的、重大疾病变得很有压力,也增大了医疗人员的工作压力,而造成基层医疗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据报导,一家大型医院的十公里范围内任何其他小医疗机构寸草不生。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配备与设施条件不能很好的匹配。广大居民的基本医疗意识还不完善,有待加强。 改善路径与实施措施 通过建立和完善健康保险体系 , 达到健康保险的全民覆盖 , 实现全体国民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利用。其优点是不仅可以为全体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而且通过第三方付费的方式可以解决低效率问题 。但缺点是在许多边远地区解决不了“可得性” 问题, 可能会出现 “有钱买不到服
10、务” 的情况 ; 同时 , 还可能出现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和利用不足的问题。在卫生资源充足或相对过剩的条件下, 政府把提供基本卫生服务的职能转移给社会服务机构或中介机构 , 再由政府出钱为公众购买这些基本卫生服务 。 优点是使基本卫生服务更加专业化,实现政府财政效力的最大化 , 这是政府遵循市场的基本原则、有效地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重要途径 。 到 2006年 11 月底,全国共有 528 个城市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 ,占城市总数的 81. 0%。 其中地级以上城市 278个 ,占地级以上城市总数的 98. 2%; 市辖区 789 个, 占市辖区总数的 92. 8%;县级市 250 个,占县级市总数的
11、 67. 8%。 全国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069 个 ,社区卫生服务站 17967 个;截止到 2005 年底 ,全国 3. 55万个乡镇共设乡镇卫生院 4. 1 万个 、床位 67. 8万张 、人员 101. 2 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87. 1 万人。全国共设村卫生室 58. 3 万个 ,设卫生室的行政村占行政村总数的 83. 7%。 村卫生室中 ,执业( 助理) 医师 10. 4 万人 、乡村医生 86. 4 万人 、卫生员 5. 3 万人 。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 1 . 05 人。根据本研究的测算结果 ,要实现国民基本卫生服务五级包 ,共需 26万基层公共卫生医生和 19
12、5万基层卫生人员,因此 ,现有的基层人员数量已经基本能够满足需要。所以在农村 ,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和平原地区 , 应以乡镇卫生院作为基本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平台;在城市 , 按街道设置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在人口较多、服务半径较大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的社区, 适当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或增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通过对基层卫生机构的改扩建, 建立和完善基本卫生服务提供的网络体系, 同时提高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要制定基层就医制度 。居民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均可享受低收费或免费的基本卫生服务,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实行 “收支两条线” 管理 , 切断基层卫生服务机构 、医务人员与医疗收益
13、之间的经济利益联系 ; 建立基层就医转诊制度 , 建立起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与二级 、 三级医疗机构之间有效的转诊机制。制定设备配置、更新制度 。充分利用基层卫生机构已有的仪器和设备 , 对已有的设备和仪器不再重复配置 ; 对实施国民基本卫生服务包确需配置的新设备 , 由中央政府负责统一招标、统一采购 、统一配置 , 由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由国家统一制定基层卫生机构常用仪器设备的配置 、 更新标准 , 以及使用 、管理制度 ,提高仪器设备的配置和使用效率 。制定人员管理制度 。遵循精简 、高效的原则, 按服务人口、 工作项目等核定人员 , 严格执行人员执业资格准入制度 ; 建立健全基层卫生人员规范化培训制度 ;深化内部收入分配改革, 按岗位 、技能 、业绩 、服务质量与态度等因素确定个人收入 , 机构内部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 , 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工资和奖金 。卫生行政部门和基层居民代表负责考核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工作 , 根据考核情况拨付经费。制定药品专营制度 。实施基本卫生服务包所需的基本药物 , 由国家按照安全 、有效 、必需 、价廉的原则 ,制定基本药物目录 ; 实行基本药物的定点生产 , 严格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准入制度 ;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 ,实行基本药物的专营 ; 积极促进药品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