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抗震设计实用建模方法比较研究_第1页
桥梁抗震设计实用建模方法比较研究_第2页
桥梁抗震设计实用建模方法比较研究_第3页
桥梁抗震设计实用建模方法比较研究_第4页
桥梁抗震设计实用建模方法比较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桥梁抗震设计实用建模方法比较研究摘要: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响应结果的准确性很 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建立的有限元模型.以一座三跨规则连续 梁为例,系统地总结和研究了进行桥梁抗震设计时不同构件 和边界条件的模拟方法,并釆用3种方法分别建立了集中参 数模型、简化模型和精细化模型,在输入相同的地震波后进 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并对其响应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 明:采用前两种简化模型计算的结果误差很大,且较难反映 支座、横向挡块和伸缩缝等构件的非线性响应;采用精细化 模型计算的结果能更准确地反映桥梁结构的多种非线性响 应,更好地适用于基于性能的桥梁抗震设计.关键词:桥梁;基于性能;建模;地震;有限元模型 中图分类

2、号:u442. 55文献标识码:a桥梁抗震设计中所采用的建模方法常常过于简化,诸多 对结构动力特性影响很大的因素(边界非线性、材料弹塑性 等)都难以得到真实的体现,也就无法计算出足够精确的桥 梁地震响应结果1.近年来,随着高性能计算技术和有限元 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桥梁结构分析的计算效率和精确性得 以大幅提高,进而促进了抗震设计理念和方法的新发展精 确的结构动力分析也日益被广大工程师所接受,尤其是基于 性能的桥梁抗震设计理念2被提出以后,多阶段设计多水 准设防的理念已经得到了实际应用和推广,对桥梁整体进行 复杂的非线性分析显得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aasht0桥梁抗震设计指南3和我国桥梁抗 震

3、细则4都明确规定:桥梁抗震设计所采用的分析模型应 准确地模拟各构件、耗能装置和连接装置的受力性能然而, 规范中对究竟该如何模拟桥梁的各构件并没有给出详细的 说明,如此一来,桥梁工程师在做设计时采用不同的方法进 行建模计算得到的结果差异往往很大.多年前著名的结构动 力学专家李国豪院士也曾经说过:规范条文只使人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由此可见,对桥梁抗震模型的建模方法进 行研究是有意义的.目前,国外在桥梁抗震建模方法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工 作,ali和abdelghaffar5-6对橡胶支座和铅芯橡胶支座 在地震作用下的力学模型进行详细的探讨,并且对采用被动 控制的斜拉桥的整体有限元精确建模方法进行

4、了研 究.l q geron等7研究了混凝土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非线 性力学现象并利用试验数据对其提出的损伤模型进行了验 证.aviram8等结合美国加州抗震规范,以规则梁桥为基 础,提出了适用于加州桥梁抗震非线性分析的精确建模指导 方针总的来说,目前针对我国桥梁精确建模方法的研究工 作还很少,因此,有必要在这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本文将以我国常见的规则三跨连续梁桥为例,分析讨论 其不同组成构件及非线性边界在桥梁抗震设计时常用的模 拟方法然后,分别采用3种方法建立结构的有限元动力分 析模型,并输入相同的地震波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通过其 响应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到适用于我国规则桥梁抗震设计的 精确建模方

5、法.1桥梁整体模型结构建模就是从结构体系的角度,根据结构几何形状对 各构件进行单元划分并精确模拟其力学特性,使数值分析结 果尽可能准确地反映结构的真实响应传统的集中参数模型 对于弹性反应谱分析以及以一阶振型为主的静力弹塑性分 析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然而,为了更好地体现基于性能的 桥梁抗震设计思想,需要建立起全桥系统的精确动力分析模 型(图1).对桥梁整体而言,上部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出现塑性的可 能性很小,可用弹性单元模拟普通桥梁的长宽比(l/b)、 跨高比(l/h)较大,在抗震设计和分析中没有必要用三维 实体或板壳单元模拟,而只需用包含有刚度、质量分布和截 面特性参数的单梁模拟即可.同时,考虑到

6、能力保护设计原 则,承台、基础、盖梁等也可用弹性梁单元模拟桥墩一般 用弹塑性梁柱单元模拟,其它边界条件可用各种线性或非线 性连接单元来进行模拟.值得注意的是对桥墩基础的处理, 非液化地基(岩石)和易液化地基(软土)要区别对待,如 图1中1#墩和2#墩的边界模拟情况有所不同.2墩柱非线性模拟桥梁结构"头重脚轻”的特点导致墩柱成为桥梁抗震 设计中的关键部位在基于位移的桥梁抗震设计中,墩柱均 按延性构件进行设计3,我国抗震规范4明确指出:在e1 地震作用下,结构在弹性范围内工作,基本不损伤;在e2 地震作用下,延性构件(墩柱)可以发生损伤,产生弹塑性 变形,消耗地震能量,但延性构件的塑性较

7、区域应具有足够 的塑性变形能力尽管全墩采用弹塑性纤维单元效果最佳, 但从工程实用的角度,只需在预期塑性钱部位采用纤维单元 模拟,而其它部位仍采用弹性单元处理,这样可大大提髙计 算效率且保证足够的精度,图2给出了规范4规定的预期 塑性钱部位.3. 2桩土作用模拟结构振动能量主要通过地基向周围土壤扩散,同时土与 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反过来又将影响结构的动力响应.桩土相 互作用要根据持力层的地质情况来模拟:岩石层上的基 础:持力层的竖向刚度可取很大的值,侧向弹性刚度可参考 相关规范计算;土层上的基础:要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计算 基底竖向刚度和基身侧向刚度.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某些地区地质条件较差,桥梁选址 无

8、法避免液化土层区处于液化土层区的桥梁基础,基础的 柔性更大,桩土相互作用的精确模拟会更加困难,如图1中 2#墩柱下的基础土层相互作用机制,由于该类情况的桩土相 互作用十分复杂,本文暂不做深入研究一般情况下的规则 桥梁,可采用图5所示的三种模型来模拟桩土相作用,图中 不同的刚度(k)值可参考相应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计算.3. 3伸缩缝和挡块模拟伸缩缝是一种在桥头能够开启和闭合的连接装置,平时 能提供相邻梁端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 徐变等 因素引起的纵向自由伸缩位移地震作用下相邻梁端在纵向 可能会发生碰撞接触而产生相互作用力,因此,在实际抗震 分析中,伸缩缝常用gap单元模拟,其力位移关系如图6

9、(a) 所示.横向挡块则是防止上部结构横向位移过大而设置的阻 挡构件.横向挡块由弹塑性材料制作,在桥梁抗震建模时可 用图7 (b)所示的理想弹塑性滞回模型模拟.3. 4支座模拟支座作为连接上部结构和桥墩(桥台)的重要构件,是 有效传递地震力的重要部位桥梁精确建模时要准确模拟支 座的几何特性及力学性能,包括支座高度、三个平动方向线 性或非线性刚度以及三个转动方向的线性或非线性的转动 刚度等在实际桥梁抗震设计中,常会用到以下三种类型的 支座:板式橡胶支座;聚四氟乙烯滑板支座(活动盆式 支座);铅芯橡胶支座.三种支座的力与位移的滞回关系 如图7所示.5结构响应分析根据算例桥址处地质条件,从peer强

10、震数据库中选取 合适的地震波记录,该地震波在两个正交方向的pga分别为 0. 32 g 和 0. 33 g.5. 1模态响应桥梁的特征值分析采用ritz向量法,即通过假定多自 由度的振型形状来计算特征值该方法可以避免计算不必要 的振型且能够包含更多的高阶振型,因此,相比传统的特征 向量法计算效率要高得多为获得足够的计算精度,在本文 中可使结构在横、纵两个方向的振型质量参与系数都达95% 以上.3种模型的主要模态及其在两个方向的质量参与系数 汇总如下表2所示.由表2可知,3种模型的基本振动模态均为纵飘,对应 的基本周期分别为1. 871 s, 1. 91 s和1. 967 s.且随着模型 复杂程

11、度的提高,结构基本模态的质量参与系数逐渐降低.3 种模型的纵向(横向)的动力响应主要取决于第1(2)阶模 态,集中质量模型仅需5阶模态便能使两个方向的质量参与 系数达95%以上,而简化模型和精细化模型分别需18和50 阶模态才能满足质量参与要求这表明桥梁结构实际上是一 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存在着多种振动模态,过于简化的模型 可能会忽略掉一些重要的模态而导致分析结果不够精确.值得指出的是,精细化模型由于建立了桩基模型且由场 地类型决定土弹簧刚度很大,导致了直到49和50阶才出现 桩基参与的模态形式.由图8可知,不同的建模方法在完全相同的地震动输入 下的位移响应结果差异很大.并且随着结构建模复杂程度

12、提 高,墩顶最大位移逐渐减小特别是简化后的集中参数模型, 在纵桥向和横桥向的位移都偏大,这是由于当模型过于简化 时,实际参与地震耗能的构件也相应减少了,进而导致由墩 柱承担的地震力过大由图9还可以发现,对于精细化模型 而言,横向位移比纵向位移要小很多,这是由于该桥墩顶设 置了横向弹塑性挡块,挡块破坏时的滞回耗能对墩柱横向响 应起了保护作用.5.3边界非线性响应基于性能的桥梁抗震设计要求对不同构件的抗震能力 进行验算,美国aasht0c3提出了合理抗震体系(res)的概 念,外国很多桥梁抗震设计已不仅仅局限于墩柱构件,而开 始考虑对支座、挡块、限位装置等进行抗震设计,集中参数 模型和传统的简化模

13、型不能反映这类非线性构件的实际地 震响应,然而,精细化建模方法则能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优势, 如图9为从精细化模型中得到的边界非线性响应结果.由图9可以看出,在大震作用下,板式橡胶支座在纵向 表现出明显的滑动(图9 (a),正是由于板式支座的滑动耗 能,使得精细化模型的墩顶纵向位移比两种简化模型要小得 多.另外,无论是桥台处还是墩顶的横向挡块都发挥了其良 好抗震性能(图9 (c), (d),墩顶处挡块的滞回耗能作用 很好地保护了支座横桥向的弹性(9 (b),同时也在横桥向 保护了墩柱的变形,这也正好解释了图8中墩顶横桥的位移 小于纵桥向位移.6总结本文系统地论述了规则桥梁抗震设计中实用的3种建模

14、方法,并通过这些方法的对比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 集中参数模型和简化模型不足以准确反映桥梁结构 在地震作用下的真实响应,可能使得墩柱的设计过于保守. 而忽略支座等构件的非线性影响将无法有效地对连接单元(保险丝单元)进行抗震设计,往往会导致结构体系上的不 合理.2) 在计算机性能大大提高的前提下,精细化的桥梁抗 震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反映桥梁在强震作用下的各类非线性 响应,能更加适合于基于性能的桥梁抗震设计.参考文献1 priesley m j n, seible f, calvi g m. seismic design and retrofit of bridges m. new york: jo

15、hn wiley & sons inc, 1996: 157-160.2 c0rmell c a , krawinkler h.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in seismic performance assessment r peer center news, vol. 3, no. 2, spring 2000: 1-2.3 aasht0. guide specification for lrfd seismic bridge designs subcommittee for seismic effects on bridges t3. may 2007.4

16、jtg/tb02-01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s.北京:人 民交通出版社,2008.5 ali h, abdelghaffar a. modeling of rubber andlead passivecontrol bearings for seismic analysis j j struct eng, 1995,121 (7): 1134-1144.6 ali h, abdelghaffarf a. modeling the nonlinearseismic behavior of cablestayed bridges with passive control bearings j com

17、puter & structure, 1995,54(3):461-492.7 lger0n f, paultre p, mazars j. damage mechanics modeling of nonlinear seismic behavior of concrete structures j. j struct eng, 2005, 131 (6): 946-955.8 avirama, mackie kr, stojadinovi b. guidelines for nonlinear analysis of bridge struetures in california r peer report college of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