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和银行贷款可得性探究_第1页
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和银行贷款可得性探究_第2页
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和银行贷款可得性探究_第3页
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和银行贷款可得性探究_第4页
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和银行贷款可得性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和银行贷款可得性探究中图分类号:f832. 4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企业的发展除了需要必要的物质资本和人力 资本以外,还需要充分利用企业拥有的社会资本。本文以 2007-2011年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实 证结果表明,企业的社会资本对银行贷款率和企业贷款期限 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企业的政治关系资本和应付账款周 转率和企业的融资总量显著正相关;企业的银行关系和应收 账款周转率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产生影响。这一结论有助于 企业根据自身的资源能力投资建立社会关系网络,从而发挥 社会资本这一非正式制度对提高企业融资能力的促进作用。关键词:企业社会资本银行贷款民营企业面

2、板数据 非正规制度研究背景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中小企业以及民营企业在 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 发展,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一股重要的力量。中小企业 以及民营企业重要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从数量上看,我国 中小企业以及民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9%,如果中小企 业以及民营企业发展受阻,那么国民经济也将遭受重大的损 失。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面临“寒 冬”的考验,尤其是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小企业,国民经济亦 受到重创。第二,从研发创新上看,中小企业以及民营企业 完成了 65%的专利发明、75%以上的创新技术以及80%以上的 新产品开发。第三,从对社

3、会的贡献上来看,中小企业以及 民营企业提供了 80%的城镇就业岗位,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在实践中,中小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由于自身资金有限以及难 以获得额外的资金,使自身的发展受到阻碍。根据我国信息 研究中心等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60%以上的中小企业缺乏 中长期贷款,81%的中小企业“一年内的流动资金不能满足 需要”。庆幸的是,我国各级政府意识到这一问题并采取措 施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如2012年4月20日,根据当前中 小企业中存在的突出的问题,工信部将2012年定位为“中 小企业服务年”,主旨是“服务企业,助力成长”,一共开 展了六项服务,包括:政策咨询服务、融资建议服务、创业 创新服务、转型升

4、级服务、管理提升服务以及舆论服务,要 在全社会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这些条令 措施的推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企业的融资的环境,但 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myers&majluf (1984)在分析企业对外融资时首次运用 信息不对称的思想解释了企业的融资行为,这也揭示了民营 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林毅夫、李永军,2001 )o在我国, 任何一家民营企业的发展都受到资金的限制。由于金融市场 上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金融机构难以从众多贷款申 请者当中辨别出申请者是否具有偿还的能力。因此,金融机 构为了降低自身的风险采取了谨慎性的放贷政策。为缓解企 业和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5、,学者提出引入贷款抵押甄 别机制,将不同类型的贷款申请者区分开来,为中小企业争 取更多的贷款。在实践中,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 融资难的问题。但是抵押品不足又限制了该政策发挥其应有 的作用(罗丹阳、殷兴山,2006)0由于当前主流的企业融 资理论没有跳出“社会化不足”的研究范式,主要关注正式 制度背景下企业融资的种种因素,缺乏对非正规制度对企业 融资行为影响的考虑(戴亦一等,2009;游家兴等,2011)o 企业作为一种以经济为目标的人与人的结合方式,是伴随着 商品经济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盈利组织。作为一种社会组 织,企业的活动必然会受到非经济制度因素的影响,社会资 本的概念便应运而生。学

6、者们纷纷对社会资本的作用展开了 研究,认为社会资本是减少交易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克服 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关键因素(shane&cable, 2002)o本文认为,社会资本作为正式制度的一种补充,它有助 于减轻民营企业受到正式制度歧视和约束的程度。融资难问 题的解决除需要企业财务信息透明和充足的担保品等“硬 指标”之外,还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本这一 “软约束”的重 要作用。因此,本文研究内容是:一个企业拥有的社会资本 量是否会对企业银行贷款的可得性以及债务期限结构安排 产生影响?这有助于企业从量化的角度理解社会资本对银 行贷款产生多大的作用。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一)社会资本的作用机制传统经

7、济学的分析中包括两种资本,即物质资本和人力 资本。学者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除了上述两种资本之外 似乎还存在着第三种资本。在20世纪80年代法国学者 bourdieu首先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至此,社会资本为学 者们打开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提供了研究问题的新视角。“社会资本”之所以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很大程度上是 由于其定义尚未形成一致的界定(罗家德,2004;潘越等, 2009),学者可以根据适用的环境釆用不同的社会资本的概 念。理论上社会资本影响企业贷款行为的机制表现在:首先, coleman (1988)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定义社会资本并指出社 会资本发源于紧密联系的网络,是人力资本创造、传递

8、和获 得的积极的社会条件。即社会资本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各种 关系构成”的,它是“影响个人行为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重 要资源”。边燕杰、丘海雄(2000)强调企业不是孤立的行 动个体,而是与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发生种种联系的企业网 络的纽结。通过这些联系汲取稀缺的资源是企业的一种能 力,这种能力就是企业的社会资本。企业的社会资本可以通过横向联系、纵向联系和社会联系获得。林南(2001)认为 社会资本是内嵌于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行为人在采取行动时 能够使用这些资源。综上所述,社会资本由企业的关系网络 构成并对企业获取资源的能力产生影响。资金作为企业发展 的稀缺性的资源,如果企业因不能提供实物资产抵押无法

9、获 得贷款,此时社会资本可以起到替代的作用(卓凯,2006)o 张婷(2011)分析了社会资本的抵押和惩罚机制,指出利用 企业的社会资本建立担保体系为企业争取更多的贷款。其 次,社会资本能够提供金融机构无法从财务报表上获得的企 业的相关信息。金融机构实施信贷配给政策的一个重要的原 因就是信息不对称,由此导致金融机构获取信息和监督贷款 偿还的成本很高。林毅夫、孙希芳(2005)指出非正规金融 部门通过人缘和地缘关系获得的企业的'软信息”能够有 效地克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问题,提高资金配置的 利用效率。从事后监督的效率来看,社会资本的监督作用可 以有效地降低企业不愿还款而造成的违约概

10、率(曾江洪、刘 欣,2011)o(二)社会资本与银行贷款关系社会资本对企业债务融资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会资 本越大,企业的融资能力越强,期限结构越趋于短期化(沈 艺峰等,2009)o戴亦一等(2009)从宏观的角度验证了社 会资本与债务融资的相关关系。研究指出,社会资本发展较 好的地区,企业用较少的抵押品就可以获得银行贷款,并且 更加容易获得长期负债。张敦力等(2012)也得出了 一致的 结论。童馨乐等(2011)则以农户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社 会资本对农户的借贷机会和实际借贷额度的影响,并指出社 会资本对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参照边燕杰(2000) 的观点从微观的角度研究企业社会资本

11、的作用。1.企业的纵向社会资本。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 间,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以及产权配置不合理,民营企业 常常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因此,民营企业主在面临正式制度 的约束时,更有动力寻求某种替代物(余明桂、潘红波, 2008)o民营企业由于难以挤进国有产权的保护范围内,因 此更为容易获得的社会关系网络成为替代性的选择。其中政 治关系作为企业特有的社会资本受到普遍的关注。在我国, 民营企业家参与政治活动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胡旭阳, 2006)o在2012年的胡润百富榜上统计的数据显示,在民营 企业前500强企业中,83.81%的掌管着曾经或者正在担任各 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2012年三一重工

12、董事长梁稳根、华 西集团董事长吴协恩、红豆集团董事长周海江等34位民营 企业家参与到十八大会议中。政治关系作为企业纵向的社会 资本对企业融资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得到国内外学者 的广泛认同(xin&pearce, 1996; fisman, 2001 ; faccio, 2006;江伟、李斌,2006;石军伟等,2007;余明桂、潘红 波,2008)o另外,虽然我国的银行体系经过了股份制改革, 但政府仍然是国有银行的所有者,影响着银行贷款的发放的 方向(张敦力、李四海,2012)o银行关系同样作为一种非 正式关系确实可以为受到融资约束的民营企业带来银行贷 款,并且和政治关系相比是一种更

13、为普遍和有效的非正式关 系(唐建新等,2011)o纵向的社会资本在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过程中主要 体现在:政治关系作为正式制度的一种替代制度,能够降低 银行的风险,提高企业受法律保护的程度,减少信贷歧视的 问题。另外,如果企业的高管中有人曾经在金融中介机构任 过职,必然会有关于融资方面的技能和知识背景。借助这种 专业的知识背景,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贷款。基于以上的 分析思路,本文提出第一个假设:假设1:拥有纵向社会资本的民营企业,银行贷款的比 例更高,并且能够获得更多的长期贷款。2企业的横向社会资本。从现实上讲,企业是以营利为 目的的组织,正是由于这种目的,它必须和其他企业相联系, 而不能够孤

14、立存在。企业之间建立相互联系不是基于立即得 到回报的,更多地是考虑到企业间未来合作互相支持来度过 难关(罗丹阳,2006)o近年来,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所采用 的团体贷款模式就是利用了网络内借款人之间建立的横向 联系,通过共享网络内的非正式的软信息,降低获取信息的 成本,利用社会资本抵押替代实物抵押,团体内的成员更好 的获得贷款。因此,本文提出第二个假设:假设2:企业横向社会资本的建立增加了银行贷款的可 得性。3企业特有的社会资本。以麦当劳和肯德基为例,他们 通过特许经营建立起销售网络企业,虽然起始是依靠独一无 二的良好声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两者快速扩张的网络构 成了其战略性资产,为企业带来了更

15、大的声誉和丰厚的利 润,加盟店之间的业务联系和声誉互动这一资源构成了企业 的核心竞争力。这项特有的社会资本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成为 企业向银行贷款的抵押品。假设3:企业特有的社会资本越多,获得银行贷款的可 能性越大。研究设计(-)样本选取本文的样本包括2007-2011年所有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 民营企业。在样本选取的过程中,剔除以下公司:金融类(i) 的公司;st、pt的样本公司;财务数据异常或者财务数据不 完整的公司,如资产负债率大于1的公司以及财务数据缺失 的公司。最后文章得到了 205家样本公司5年的数据,共计 1025个样本观察值(平衡的面板数据)。样本中有关企业的 财务数据均来自于csm

16、ar数据库,董事会成员背景信息数据 来自于wind数据库。本文主要研究设计资本相关变量对企 业银行贷款可得性的影响,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并用 eviews6. 0对模型进行方程估计。(二)研究变量的定义因变量。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社会资本对企业债务融资行 为的影响,因此参考相关文献,用银行贷款率和贷款期限作 为被解释变量。变量的定义参见表1。自变量。上文中企业将社会资本分为横向、纵向和特有 三方面来衡量。第一,企业纵向社会资本。参照余明桂、沈 艺峰、唐建新等人的做法,用政企(zq)和银企(yq)关系 作为企业纵向社会资本变量。本文将wind数据库中“深度 分析”中所披露的企业历年历任的董事长高级管理人

17、员的 个人简历及其他信息进行筛选,查找其当年或以前是否担任 过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另一方面还包括企业的 董事(包括总经理或总裁)是否在金融中介机构任过职。这 样通过手工整理,建立起企业政治关系和银企关系的数据 库。第二,企业横向的社会资本。参考赵瑞等(2012)有关 社会资本变量的设计,本文采用应收账款周转率(rec)和 应付账款周转率(pay)来代表企业与企业间的横向联系。 第三,企业特有的社会资本(oa)。参照石军伟(2007)的 做法,在本文中拟采用上市公司报表中的无形资产项目来近 似测量企业特有的社会资本。控制变量。参考以往的文献,可归纳出影响企业债务融 资的特征变量主要包括

18、:企业规模(size)、固定资产 (tangs)、盈利能力(pro)和成长机会(growth)以及行 业(ind)等,相关变量的定义详见表1。其中对行业这一控 制变量,用虚拟变量来定义。将属于垄断行业、国家重点支 持行业及新兴产业(包括电力、电信、石油、开采、农业、 土木工程建筑及生物制品制药)设置为1,其他的为0。最 后考虑到时间因素可能会对债务融资产生影响,采用了固定 时间效应(period-fixed )模型以控制年份的影响。(三)描述性统计分析表2列出了样本观测值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表中可以 观察到,我国民营企业上市公司贷款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 距,最低的贷款率为0. 11%,最大的为5

19、3. 79%o平均值相对 比较低为20.20%,这也反映了企业融资的总体现状。表2的 结果也显示出企业各项社会资本的状况:企业与政府之间的 关系均值为0.4429,这表示接近一半的企业的董事长在政府 部门任职或者担任过两会代表;yq则显示在我国民营企业 中,大部分的企业高层都曾有在金融中介机构工作的经历; 企业横向间的社会资本差异呈现较大的差距,以企业之间的 应付账款周转率为例,最大值为100.6217,最小值为0. 6979o实证结果与分析(一)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3为企业相关变量的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从表 中可以看出,企业的政治关系与企业银行贷款率之间呈现正 相关的关系,并

20、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一结果和预期相一 致。银企之间的关系在10%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这与预期 的符号相反。其次横向间的应付账款周转率和企业的银行贷 款率之间在5%水平上显著,这和预期的结果部分一致。(二)对于假设1-3的实证检验为了检验假设1-3,本文构造模型如下:模型中的b0代表常数项,b1-b10代表了自变量和因 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系数。其中对于假设1进行检验,b1 和b 2的符号如果为正并且显著,则表示支持假设1。同样 对于假设2和假设3进行检验,相关系数符号为正且显著, 则表示支持假设2和假设3。由于本文中研究的是民营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虑到时 间效应,所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来对上述

21、检验模型进行估 计。模型估计的验证结果如表4所示,分析如下:首先方案1和方案2是社会资本与企业银行贷款可得性 的估计结果,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控制了企业的特征变量。 对比结果可以发现,在控制企业的特征变量之后,社会资本 对银行贷款可得性影响的系数有所变化,但是没有改变影响 的方向。企业的政治关系资本(zq)在控制了企业特征变量 之后,系数由0. 0596变为0. 0448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性 相关,这也表明企业拥有的政治关系资本对银行贷款的可得 性有着正向的影响。企业银行关系(yq)与因变量之间呈显 著负相关的关系,并且在控制了企业的特征变量之后,这种 负相关的程度有所降低(从-0. 014

22、5变为-0.0122)o这和预 期估计有所偏差,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在于样本中银企关系 变量定义为企业高管是否在金融中介结构任职,这种任职经 验可以为企业提供向金融中介结构申请贷款的专业建议。而 本文中的因变量仅仅是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的相关数据,没 有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融资数据,因而造成了预计和实证 之间的误差。前文中假设1的部分得到了验证。其次,企业 间横向的社会资本中,应付账款周转率(pay)在1%的水平 上和银行贷款显著性正相关,在加入控制变量之后系数由 0. 0005上升为0. 0008o应收账款周转率(rec)和因变量之 间不存在显著相关的关系。再次,企业特有的社会资本在10% 水平

23、上显著负相关,前文的假设3未能得到实证的支持。类 比企业各种类型的社会资本对银行贷款可得性的影响,企业 纵向的社会资本(zq)对银行贷款的系数绝对值最大,这或 许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政治关系对企业银行贷款可得 性的研究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方案3和方案4是社会资本对银行贷款期限结构影响验 证的结果。研究发现,企业的纵向间的银企关系(yq)和企 业的期限结构正相关,即高管在金融中介机构的任职背景有 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长期贷款。应收账款周转率(rec)与 贷款期限在1%的水平上正相关。总结模型估计的结果可以得 到,银企关系和应收账款周转率虽然对企业银行贷款的总量 没有影响,但是与企业银行贷款的期

24、限结构都显著正相关, 这有利于企业在相同的条件下获得更多的长期银行贷款。比较四个模型估计的结果中可以发现,企业的规模、固 定资产净值、盈利能力以及规模与银行贷款率之间的关系通 过了显著性检验。这一结论和以往学者(石军伟,2007;罗 党论、甄丽明,2008;沈艺峰等,2009)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结论及启示社会资本作为正式制度的一种补充,在20世纪90年代 后,日益受到经济学的重视。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和社会学 家burt在结构洞一文中指出,个人投资者在进入一个 竞争的市场时,只要拥有三种资本就足够了。一种是金融资 本,一种是人力资本,另外一种就是社会资本。在西方国家, 人们大多将关系网络看成是社

25、会资本的载体,强调关系网络 信息传播和信任担保等正面的作用。而在我国运用关系和社 会网络往往被认为是不正之风甚至是腐败的代名词,新闻媒 体也多从消极方面报道社会关系的作用。根据社会资本理 论,“关系”只是社会资本的一种表现形式和存在方式,从 而为企业使用“关系”资本提供合理的理论定位和解释。我 国学者尉建文(2010)提出“关系也是一种生产力”的说法。 对于正处于转型背景下,市场经济还不完善,各种正式制度 尚未形成的条件下,我国企业利用社会资本这一非正式制度 获得发展所需要的稀缺性的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民营企业的政企关系和应付账 款周转率与企业的银行贷款总量呈正相关关系、

26、企业的银企 关系与银行贷款率之间呈现负相关而与企业的贷款期限结 构正相关、应收账款周转率与企业的融资总量无关和企业的 债务期限结构正相关。即企业的社会资本对企业银行贷款产 生了影响,但是不同的社会资本对银行贷款的产生影响的路 径是不相同的。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除了需要财务报表、抵押担保品等此类“硬信息”,还需要 发挥企业的关系网络资本这一'软信息”,即发挥非正式制 度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具体而言,首先民营企业可以和 政府以及下游供应商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企业 银行贷款的融资总量;其次,通过建立和银行以及销售商之 间的关系资本,为银行争取更多的长期贷款。企

27、业应根据自 身的需要和能力,建立起相应的社会资本。本研究的不足在 于:第一,对于企业社会资本的测量学术界还未达成一致的 意见,本文从微观的角度设计相关指标衡量企业拥有的社会 资本,未考虑到宏观条件下的社会资本的水平;第二,社会 资本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固然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提供 了新思路,但是社会资本是否越多越好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证 检验。 参考文献:1. myers, s. c, and n. s majluf.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 when firms have infou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1984 (13)2. coleman, j.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8(94)3. xin , k. and j. pearce. guanxi connections as substitute for formal institutional support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39)4. fisnian , r. estimating the value of p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