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日记在高中数学教学情感目标评价中的实验研究_第1页
数学日记在高中数学教学情感目标评价中的实验研究_第2页
数学日记在高中数学教学情感目标评价中的实验研究_第3页
数学日记在高中数学教学情感目标评价中的实验研究_第4页
数学日记在高中数学教学情感目标评价中的实验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学日记在高中数学教学情感目标评价中的实验研究一、研究背景(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和方法,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方法方面的改革,其中评价是改革的重要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在这一基本理念指导下,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评价的理念与方法,“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

2、的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1 因此,课程标准中的情感目标的评价被放到了很重要的地位。(二)高中数学情感目标评价的现状本人走访了几所学校的高中数学教师,针对高中数学情感目标评价的有关问题作了调查,结果如下:表一:有关高中数学新课程情感目标内容的调查非常明确能够了解部分内容完全不知道13%65%25%表二:对情感目标评价手段的调查了解部分完全不了解46%54%表三:对情感目标评价实施的调查实施过从未实施过38%62%表四:有关新课标中情感目标评价建议的调查了解部分内容完全不了解25%75%从调查结果中体现出如下

3、问题:1、大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对情感目标的内容了解不全面,有的教师甚至完全不清楚什么是情感目标。2、部分教师完全不清楚什么是情感目标的评价,因此,从未实施过评价;有的教师对情感目标评价的手段了解一点,如列举出问卷调查、口头评价等,但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实施过;还有少数教师将情感目标评价手段与知识能力评价手段混淆。3、新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明确的提出了评价建议,但是大部分教师对这部分内容知之甚少,甚至有的教师认为这部分内容对教师教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是给做评价工作的人准备的。所以,从以上调查可见,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但是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对于情感目标的评价还是被教师们忽略的部分,所以

4、寻求一个有效的、可操作的高中数学情感目标评价方式,是一个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三)本文研究的问题 1、本文结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评价建议,将初步明确高中数学情感目标的评价的具体内容。 2、结合所评价的内容,研究数学日记作为评价工具在评价中是否可操作,如何操作。 3、研究数学日记作为评价工具对学业成绩是否有促进作用。二、情感目标的分类及评价(一)情感目标的分类1、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的情感目标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质,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5 其中具体目标中的5、6款明确提出了情感目标:5、提

5、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52、情感目标的分类要对数学情感目标进行评价,首先要明确评价什么,因此,新课程标准中又明确提出了评价建议,其中涉及到情感目标评价的有 “通过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应努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的价值,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动机和兴趣。”、“独立思考是数学学习的基本特点之一,评价中应关注学生是否肯于思考、善于思考、坚持思考并不断地改进思考的方法与过程。

6、”、“学习过程的评价,应关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愿意与同伴交流数学学习的体会、与他人合作探究数学问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勤奋、刻苦以及克服困难的毅力等良好的意志品质,也是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重要内容。 ”但根据以上评价建议仍然不宜实施评价,因此本人根据布鲁纳情感目标分类理论及各家的观点将数学情感目标进行了分类。数学情感目标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情感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兴趣、数学审美观、数学学习体验。1、学习兴趣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 接受:能坚持学习数学2 感受:感受到数学的滋味,有时感觉数学有趣3 喜爱:以解决数学问题为乐4 热爱:感到学习数学是一种享受2

7、、数学审美观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 初步感受 2 知道数学美的存在 3 理解数学美 4 感悟到数学美及受到启迪5 应用美去创造3、数学学习体验包括:1 积极的体验 2 消极的体验态度目标包括:对数学的认识、学习意志。对学习意志分成以下几个层次:1 能按照目的学习数学2 一般能够坚持数学学习3 努力排除干扰和引诱坚持数学学习4 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学好数学。价值观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 知道课本数学的内容2 理解数学的本质 3 体会到数学与其他领域的联系和作用4 领悟到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二)情感目标的评价方式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定量和定性的评价方式,笔试是定量评价的重要方式,定性评价可

8、采用评语或成长记录等形式。本文讨论的数学日记的评价方式属于定性的评价方式。三、实验实施(一)实验目的:1、探索数学日记作为评价方式在数学情感目标评价中的可操作性。2、通过实施情感目标的评价对学业成绩是否有促进作用。(二)实验对象:由于主要进行定性的分析研究,所以在我校高一年级两个平行班级中各选择了5 名学生进行实验研究,该10 人中, 5 男5 女,这 10 人成绩的分布于各个档次, 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实验 , 学生对实验目的毫不知情, 只告知学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和他们进行坦诚的交流(三)实验假设:实验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学业成绩相对于非实验组有显著差异,即情感目标的评价对学业成绩有促

9、进作用。(四)实验过程: 1、实验准备:首先对10 个实验对象及两个平行班的所有学生进行编号,从10011010 是实验对象的编号。用利克特量表进行情感目标的测量,该量表为5 点量表,题项设为:完全符合、比较符合、不确定、不太符合、完全不符合,正向题的题项计分为 5、4、3、2、1 分,而反项题的题项计分时,则分别给予 1、2、3、4、5 分;搜集上个学期两个平行班的期末成绩,为了便于实验后作为参照分数,转化为标准分。结果如下表所示:编号 10011010 的情感目标平均分和第一次成绩(标准分)编号总分学习兴趣学习体验数学审美意志力价值观第一次成绩(标准分)100115.39332.672.9

10、3.821.21100213.3722.52.223.13.55-0.66100310.311.672.251.671.92.82-0.27100415.2832.252.563.24.271.75100516.843.083.252.563.54.45-0.11100616.042.253.253.562.84.181.52100713.842.522.8933.450.82100817.832.5843.673.44.180.9100915.962.423.53.332.83.91-0.19101017.73.53.53.783.13.821.052、实验实施确定数学日记主题日记的主题不限

11、,只要与数学有关的内容就可以写,可以对所学的数学内容进行总结,也可以像和自己谈心一样写出自己的情感、态度、困难之处或感兴趣之处。起初学生写得比较拘束,有些像学期总结,在本人的鼓励下,渐渐的学生能够敞开心扉,将此作为师生沟通的平台,毫无阻碍的与本人交流了。主题涉及到学习方法和学习情感等方面的内容。指导日记书写一般来说,大多数学生会发现这种形式的写作十分困难。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本人要求学生写一写他们是如何解决某一个问题或记录某一天的活动。比如,可以要求学生假装给一个朋友写信,谈谈自己所在的数学课堂上的活动;或者假想一个比自己年级低的同学,想办法用比较简单易懂的语言向他解释如何与解决某一个问题等等。1

12、日记的反馈日记的反馈要及时,本人均是学生交来后,同一天及时地反馈回去,这样便于师生交流,切忌时间过长,使得学生对当时要交流的问题印象模糊;同时也要注意反馈语言要恰当、客观,尽量少掺杂太多的主观意见。对情感目标的评价评价内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部分内容评价方式:使用数学日记进行评价是一种质性评价。质性评价不强调在评价开始就对评价问题进行理论假设, 假设可以在评价过程中形成 , 也可以随着评价的进行而改变, 因此质性评价本质上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归纳过程。评价者本人是主要的评价工具 , 从评价对象的角度去解释评价对象及其行为的内部意义,所关注的是被评价对象自己的看法, 尊重评价对象对自己行为的解释。

13、 4 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情感的正确引导,指导他们如何调整,始终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以下选自几个评价的实例。对学习意志力和学习兴趣的评价和指导对学习体验的评价和指导对数学美和价值观的评价和指导结合学生自我评价的指导3、实验后测:采用同一份利克特量表测量情感目标。数学学习成绩的测试。采用区教研室组织的期末教学质量评估试卷,由学校统一组织考试,全区集中统一阅卷。四、实验的结果和思考(一)实验结果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平均分和第二次期末考试成绩(标准分)结果编号总分学习兴趣学习体验数学美意志力价值观期末成绩(标准分)100121.714.254.54.893.84.271.01100218.18

14、33.754.113.53.82-0.53100311.011.672.751.672.12.820.44100420.144.173.254.563.84.360.55100522.994.424.54.564.64.910.1100618.313.084.53.562.94.270.95100715.693.172.533.23.821.23100821.814.084.754.114.64.271.29100917.382.583.753.563.44.091.18101020.43.754.254.783.83.821.122、前后两次情感态度总分显著性检验paired samples

15、 testpaired differencestdfsig. (2-tailed) meanstd. deviationstd. error mean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lowerupperpair 1var00002 - var000043.50601.99478.630812.07904.93305.5589.000 3、前后两次考试成绩显著性检验paired samples testpaired differencestdfsig. (2-tailed)meanstd. deviationstd. error mean95%

16、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lowerupperpair 1var00006 - var00007.1336.69925.22112-.3666.6338.6049.5612、结果分析通过前后两次利克特量表的测量结果可以看出,进行情感目标的评价对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有促进作用从显著性检验结果可见前后两次情感目标有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显著性差异。从前测成绩看数学学习兴趣这一项,有4 人在 3 分以上,即能感受到数学学习,有时感到数学有趣;学习体验这一项6人在 3 分以上,其中1 人是 4 分,也就是说60% 的学生有过积极的学习体验;数学审美观这一

17、项有4 人 3 分以上,即知道数学美,但还不能理解;学习意志力这一项有6 人在 3 分以上,即能够坚持数学学习;数学价值观这一项有8 人在 3 分以上,其中 4 人在 4 分以上,即基本能体会到数学与其它学科领域的联系。实验后,从成绩上看均有所变化,学习兴趣这一项,有8人在 3 分以上,其中4 人在 4 分以上,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能够感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而且部分学生以解决数学问题作为乐趣了;学习体验这一项,有8 人在 3 分以上,即有80% 的学生有着积极的学习体验;数学审美观这一项,有9 人在 3 分以上,其中 6 人在 4 分以上,即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不但知道而且理解数学美;数学价值观这一

18、项有9 人在 3 人以上,即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数学与其它领域的联系和作用。从两次测验成绩的相关性来看,没有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学业成绩的变化很小。分析产生的原因有:一、影响学业成绩的提高有很多因素,例如考试心理因素等;二、实验时间相对较短,成绩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理论上,对学业成绩一定是有促进作用的。(二)实验思考1、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目标评价的必要性从以上实验结果可见,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适当的开展情感目标的评价是非常必要的。主要体现在: 改善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评价与传统的课程评价方法不同, 它关注的不仅是学习结果 , 而是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反映出来

19、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并由此作出评价, 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 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 增强自信心。 6从以上实验结果可见,开展情感目标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发展,尽管学业成绩没有非常明显的提高,但是理论上一定为今后学业成绩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监控学生的状态,调整教学情感态度的评价还可以帮助教师决定在教学方案中是否需要某些调整提供依据。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我们在9 月份对我们的学生做了调查,有60% 表示对数学课程感兴趣,在10 月份又 65% 的学生对该课程感兴趣。而到了12 月份感兴趣的学生数量直线下降,只有25% 。这就向我们传达了一个十

20、分清楚地信息,在 10 月末或者 12 月初发生了一些影响重大的事件。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教学进行反思,并努力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说,定期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监控,有助于我们发现在教学方案中需要那种类型的转变。72、数学日记在情感目标评价中的可实施性各家的观点数学日记作为一种评价工具已经不是一个新的内容,在国内外早有研究。如在马云鹏、张春莉等编著的数学教育评价一书中就提出 “对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最有效的方法是鼓励学生写数学日记,从学生的数学日记中教师会比较容易获得这方面的信息。”在广州师范学报上孙旭花撰写的一文美国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日记”中也同样提到“美国的

21、部分学校已开始采用一种新的交流工具“ 数学日记 ”。并且, “有关研究表明 , “数学日记 ”为数学教育中关于学生的心理、思维、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笔者的观点()数学日记在评价情感目标中的可操作性数学日记实现了评价情感目标的目的,通过实验,可以看出数学日记作为评价工具是可行的、可操作的。从文字中教师能够捕捉到很多的信息,如学习知识的掌握、情感态度的变化等,方便教师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实现了监控学生情感变化的目的,同时也方便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使其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所以这点是其他的评价手段所不能比拟的。例如:()数学日记是师生间交流的平台数学日记的最大优点就是拉近了师生间的距

22、离,容易使学生消除对教师的陌生感,进而也促使学生消除对学科的恐惧感,使得师生间可以毫无障碍的进行交流,及时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业上,心理上等等的许多问题,同时学生也非常喜欢这种沟通问题的方式。3、数学日记实施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数学日记的实施对象数学日记这种形式,尽管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但是有的学生还是不太接受这种方式,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性格所致,在实验实施中有一个学生非常令本人关注,该生戒备心理非常强烈,不愿意和别人沟通和交流,即使老师和其对话,该生都很难开口,所以他的数学日记写得冠冕堂皇,反应出的信息不是非常客观的,所以教师也就不可能进行准确的评价,这样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他

23、们需要心理咨询师的疏导;还有的学生比较懒惰,不喜欢动笔,多见于活泼好动的男学生,所以数学日记对于他们来说实施起来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就要采取其他的评价方式,如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等。数学日记的实施办法数学日记在国外作为师生交流的工具已经开始走近课堂,要求学生在每节下课的5 分钟时间内写完并交上来,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学生能够及时地将自己的感受反应上来,不会遗忘,但是笔者认为这里存在的问题是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所以容易造成表达不准确、不充分、不客观的缺点,所以还是要求学生课后去做,这样学生有时间去思考更多的问题,充分考虑个人的观点中是否含有太多情绪化的东西;另外,阅览数学日记,并且做出评价对于一

24、个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任务量是非常大的,笔者在实践中统计过,平均每本数学日记从阅览到做出批阅,需要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所以这种评价方式可以作为部分学生的评价手段,如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也可以定期的进行该种方式的评价,总之,在数量较多的学生中长时间的开展是非常困难的。4、数学日记作为评价工具与其他评价方式的结合数学日记的评价属于质性评价,质性评价是一种自然主义的评价方法 , 只有深入到评价对象的日常活动中, 置身于被评价者生活的情境 ( 课内、课外、生活场景等) 或环境 (学校、家庭、社会等 ) 中, 与被评价者共同体验, 了解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 , 才能获得与评价对象有关的多方面资料

25、, 对评价对象作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在整个研究过程中, 评价者虽然要亲历现场, 但他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而不是行为者参与的, 评价者不操纵任何变量, 并且应尽可能避免自己的情感倾向对评价结论的影响3 。因此要使结果绝对的客观难度是非常大的。所以,本人认为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力争使评价结果客观。利克特量表是测量情感态度很好的工具,结果的量化非常便于评价者的操作。本文的实验采取该种方式进行前测和后测,进而更加明确了数学日记该种质性评价的过程是否有效,也就是说量化的评价也为质性评价的结果提供了依据。参考文献1马云鹏,张春莉等数学教育评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82

26、孙旭花 . 美国数学教育中的 “数学日记 ”. 广州师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7 年第 2 期3刘桂辉 . 质性评价 教学评价发展的新取向.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6 年第 10 期4王子兴 . 中学数学教育心理研究, 第 52 页.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 年 4 月第 1 版6刘敏. 情感评价和课堂教学的整合. 教育技术导 ,2007,(5):157 美w.james popham著,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

27、社,2003.1样本平均分的显著性差异检验之例说(一)【案例】某英语教师任教学习水平相当的甲乙两个班,他在乙班开展了“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质量 ”的教学改革,同时将甲班作为控制班。两个学期后,测得甲乙两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下:班级人数学生成绩平均分控制班甲3476,87,85,74,59,67,62,83,72,47,77,68,81,88,76,95,77,88,86,75,60,68,63,84,73,48,78,69,82,89,77,96,75,8675.6实验班乙3289,92,78,67,83,72,96,63,71,68,74,74,87,54,90,93,79,68,84,73,97,64,72,69,75,75,88,55,88,91,77,6678.2据此,我们能够知道在乙班开展的教改有没有明显成效?【分析】我们认为依据 “两个班级平均分的对比变化”来简单地下结论,既不科学严谨,也没有较高的可信度。在这种情况下,原则上可采用z 检验。在本案例中,根据 z 值,可以检验在生源、师资等条件均无多大变化的情况下,教改班和控制班英语教学成绩有无明显差异,由此推断教改是否有效。具体操作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