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_第1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_第2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_第3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_第4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RTDB-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台操作说明本实验台的工作电源为交流380V三相四线(或三相五线)制,除了设有电源控制屏外,为了更好配合实验在实验台中部增设了五块小控制屏。下面我们逐一做出说明。一、 电源控制屏部分1.电源控制屏的上部是三相电网或调压相电压指示表、三相进线保险和三相进线指示灯。另外“电网”和“调压”的按钮也在此处,目的更加方便的切换,便于观察电网电压和调压电压输出。电源控制屏上装有实验指示灯,它是一只直流220V平光/闪光指示灯,接X1X3为平光,接X2X3为闪光,X3接直流负极,做继电器特性实验时,使用平光或闪光由实验效果来决定。2电源控制屏中部设有数字显示的交直电压电流表各一

2、组:包括交流电压表一只,测量范围0450V,精度0.5级。设有数字交流电流表一只,测量范围05A,精度0.5级。设有数字显示直流电压表一只,测量范围0500V,精度0.5级。设有直流电流表一只,可测量05A直流电流,精度0.5级。四只表均装有过电流保险作保护,当出现过载测量时,仪表显示为“1”。3电源控制屏的下部设有:报警指示灯、报警解除按钮、实验台控制回路的保险、“起动”“停止”“急停”按钮。当出现紧急情况时按动“急停”按钮,会切断实验台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源,接触器断电,切断实验台输出电源。当出现漏电、过载时实验台保护回路动作,切断接触器线圈电源并报警,报警灯亮、实验台内部蜂鸣器响,只有消除漏

3、电或过载,按动解除按钮,重新起动接触器,实验台才能正常工作。中间设有直流电源,指针表显示,最大输出,钮子开关控制,使用时注意区分正负极,不能接错。右侧是交流输出部分,设有电网、和调压u、v、w输出插孔,由万能转换开关控制输出的通断,以减少启动停止实验台的次数。二、小控制屏部分为配合实验,实验台还增置了五块小控制屏主要器件包括:升流器(提供三组10V电压输出,最大输出20A)、实验断路器(为电流性实验作保护使用)、整流回路(为实验方便而增加的可自行接线的直流输出)、单相调压器输出、可调电阻两组(2500和5)、万转开关,实验按钮,固定电阻等器件。三、其它1.实验台顶部装有照明用日光灯、中部设有两

4、只抽屉、下部是贮藏室,实验台装有脚轮和支撑,既方便移动又方便固定。2.实验台左侧设有三相四孔插座,做实验台辅助进出电源,右侧设有单相六孔插座。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的基本要求一、实验的基本要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方法 与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学会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实验设备拟定实验线路,选择所需仪表,确定实验步骤,测取所需数据,进行电路工作状态的分析研究,得出必要结论,从而完成实验报告。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必须集中精力及时认真做好实验。下面按照实验过程提出下列基本要求: 实验准备实验准备即为实验的预习阶段,是保证实验能否顺利进行的必要步骤。每次实验前都应先进行预习,从

5、而提高实验质量和效率,避免在实验时不知如何下手,浪费时间,完不成实验,甚至损坏实验装置。因此,实验前应做到:(1)复习教材中与实验有关的内容,熟悉与本次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2)预习实验指导书,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和内容;掌握本次实验的工作原理和方法;(3)写出预习报告,其中应包括实验的详细接线图、实验步骤等;(4)熟悉实验所用的实验装置、测试仪器等;实验实施在完成理论学习、实验预习等环节后,就可进入实验实施阶段。实验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实验开始前,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报告作检查,要求学生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只有满足此要求后,方能允许实验开始。(2) 指导教师对实验装置作介绍,

6、要求学生熟悉本次实验使用的实验设备、仪器明确这些设备的功能、使用方法。(3)如按实验小组进行实验,小组成员应有明确的分工,各人的任务应在实验进行中实行轮换,使参加者都能全面掌握实验技术,提高动手能力。(4)按预习报告上的详细的实验线路图进行接线,也可同时进行接线。(5)完成实验接线后,必须进行自查:串联回路从电源的某一端出发,按回路逐项检查各设备、负载的位置、极性等是否正确,合理;并联支路则检查其两端的连接点是否在指定的位置。距离较近的两连接端尽可能用短导线;距离较远的两连接端尽量选用长导线直接连接,尽可能不用多根导线做过渡连接。自查完成后,须经指导教师复查后方可通电实验。(6)实验时,应按实

7、验指导书所提出的要求及步骤,逐项进行实验和操作。改接线路时,必须断开电源。实验中应观察实验现象是否正常,所得数据是否合理,实验结果是否与理论相一致。完成本次实验全部内容后,应请指导教师检查实验结果。经指导教师认可后方可拆除接线,整理好连接线、仪器、工具。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根据实测数据和在实验中观察发现的问题,经过自己分析研究或分析讨论后写出的实验总结和心得体会。实验报告要简明扼要、字迹清楚、图表整洁、结论明确。1、 实验名称、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日期、室温。2、 列出实验中所用组件的名称及编号,继电器铭牌数据等。3、 列出实验项目并绘出实验时所用的线路图,并注明仪表量程,电阻器阻值。4、

8、 数据的整理和计算5、 解答各个实验的思考题,部分思考题在实验 前要进行抽查提问,作为学生实验预习成绩中的一部分。6、 根据数据说明实验结果与理论是否符合,可对某些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并最后写出结论。实验报告应写在一定规格的报告纸上,保持整洁。7、 每次实验每人独立完成一份报告,按时送交指导教师批阅。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台安全操作规程为了按时完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确保实验时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要严格遵守如下规定的安全操作规程。1、 实验时,人体不可接触带电线路和带电体。2、 接线或拆线都必须在切断电源的情况下进行。3、 学生独立完成接线或改接线路后必须经指导教师检查和允许,并使组内其它同

9、学引起注意后方可接通电源。实验中如发生事故,应切断电源,经查清问题和妥善处理故障后,才能继续进行实验。4、 通电前应先检查所有仪表量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短路回路存在,以免损坏仪表或电源。5、 总电源或实验台控制屏上的电源应由实验指导老师来控制,其他人员只能经指导老师允许后方可操作,不得自行合闸。实验1 . 1 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 实验目的电流继电器一般作为过电流保护电路的启动元件,当电路电流超过继电器整定数值时,继电器应尽快动作。通过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进一步理解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动作过程和动作特性。电流继电器的特性包括:1)动作电流值:使电流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值。2)返回电流值:使

10、电流继电器返回原始位置的最大值。3)动作变差:连续动作三次,与整定值比较,最大的误差值。4)返回系数:返回电流值 / 动作电流值5)动作时间:继电器线圈得电到继电器触点闭合的时间。实验设备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基本数据所在位置1数字交流电流表105ARTDB12电流继电器DL-2416ARTDB073指示灯1220VRTDB14升流器1RTDB15调压器10.5KVARTDB16数字电秒表1RTDB037钮子开关1RTDB033实验电路 见下图实验步骤与内容我们实验的电流继电器是DL-24型,请注意它的名牌数据和接线方式。按图1接好电路。将电流继电器动作值调整为6A(继电器线圈连接成并联型),将调压

11、器旋钮逆时针旋转到底部(即零值)。1)接通电源,缓慢顺时针转动调压器,注意观察电流表的数值,当电流上升到6A左右时,电流继电器动作,指示灯亮,此时应记录继电器的动作数值,即动作电流值。2) 缓慢逆时针转动调压器,观察电流表数值当电流下降到某一数值时。继电器返回原始状态,指示灯灭,此时应记录电流表数值,即继电器的返回电流值。3) 动作变差,以上过程应重复三次,每次动作误差值不应超过整定值的±3%。4) 分别取三次的动作电流值与三次返回电流值的平均值计算继电器的返回系数:返回系数=< 1 电流继电器返回系数一般为0.800.85一般有DL10系列约为0.80,DL20、30系列不小

12、于0.85。5) 电流继电器动作时间的测定:a)将电流调整到整定电流的1.2倍即6×1.2=7.2A(注1),调压器保持不动。b)断开电源,并按图接线,电秒表选用双路输入方式,祥见附件五数字电秒表使用说明。c)继电器动作时间的检验:接通实验电路,搬动钮子开关,电秒表显示的时间即为电流继电器的动作时间。一般.倍整定电流时,继电器动作时间不大余.秒;.倍整定电流时,继电器动作时间不大余.秒。图2工作原理:电秒表选用双路输入方式,接通实验电路电源,电秒表开始计时;至电流继电器动作,其常开触点闭合,电秒表停止计时,显示器显示记录的时间,为电流继电器线圈得电到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所用的时间。5实

13、验思考题与实验报告 简述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原理。 了解如何计算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 考虑有没有其它方法可以产生电流的电路进行电流继电器的实验。注1:1.2倍是电流继电器动作的保险系数,一般电流动作的继电器的保险系数取值为1.21.3,常用符号为KK。上面实验的动作电流值,可以写为: Id=KK×IZ Id:动作电流 KK:保险系数 IZ :继电器整定电流实验 1 . 2 电磁型电压继电器特性实验2 实验目的电磁型电压继电器一般可分为低电压继电器和过电压继电器。低电压继电器的作用是:当电压下降到某一数值时继电器释放,通过其触点发出信号;过电压继电器的作用是:当电压上升到某一数值时

14、继电器吸合,通过其触点发出信号。通过实验,了解电磁型电压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了解低电压继电器和过电压继电器的工作过程、动作特性。掌握如何测定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掌握如何计算电压继电器的返回系数,掌握电压继电器具体接线方法。电磁型电压继电器的特性包括:1)动作电压:使电压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压值。2)返回电压:使电压继电器返回原始位置的最大电压值。3)返回系数:返回电压 / 动作电压4)动作误差:动作值与返回值的测量应重复三次,每次测量值与整定值的误差不应大于±3%.5)稳定性:在1.1倍的额定电压下吸合五次,重复测量动作值和返回值,与整定值的误差不应大于±3%. 实验设

15、备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基本数据所在位置1低电压继电器KV1DY28C1160VRTDB082过电压继电器KV2DY23C1400VRTDB103调压器TY0.5KVA10250VRTDB14数字交流电压表PV10450VRTDB15指示灯HL1220VRTDB1实验电路 见下图实验步骤内容 我们实验的低电压继电器DY28C和过电压继电器DY23C,都是交流电压继电器实验时请先注意继电器名牌数据和接线方式。41低电压继电器:低电压继电器一般做低电压起动元件,当电压下降到一定数值时,低电压继电器动作,起动保护电路。我们设置额定电压为220V,低电压继电器的动作值取额定电压的4060%,我们按额定电压的

16、计算,也就是132V(220×60%132V),我们将低电压继电器DY28C的动作点调整到大约132V的位置即可。实验步骤:1) 按实验电路(图1)要求接线。 2) 将调压器电压表连接好,并调整电压显示为220V。3) 断开电源,将低电压继电器,指示灯接入电路(注意:指示灯电路接继电器常闭点)。4) 重新接通电源,继电器吸合,常闭触点断开,指示灯不亮。此时的状态为低电压继电器正常工作状态。5) 逆时针缓慢转动调压器手柄,当电压下降到132V左右时低电压继电器释放,指示灯亮。停止转动调压器手柄,并记录继电器释放电压值(动作电压)。6) 将电压值调低一点,待电压显示平稳后,顺时针缓慢转动

17、调压器旋钮,使电压逐渐升高。7) 当调压器电压上升到某一值时继电器吸合,指示灯熄灭,记录此时的电压值,即继电器的吸合电压(返回电压)。以上实验过程应进行三次。释放电压和吸合电压分别取三次的平均值,并用公式计算返回系数。返回系数1低电压继电器的返回系数大于1。一般为1.11.2。低电压继电器释放电压值(动作电压)的最大误差值,不应超过整定值的。42过电压继电器:当电压高于额定电压某一值时,动作的继电器。我们设置额定电压为220V,过电压的动作值,设在额定电压的1.3倍即286V(220V×1.3286V)左右,将过电压继电器DY23C调整在286V左右。实验步骤1) 将调压器的旋钮调到

18、零点(即逆时针旋转到底)按图2接线。2) 接通电源,电压表显示220V,继电器不吸合,指示灯也不亮。3) 顺时针缓慢转动调压器旋钮,电压会从220V逐渐上升(最高可以升到380V)。4) 当继电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上升到286V左右时,继电器吸合,指示灯亮,此时停止调压并记录电压值,此电压值为过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5) 逆时针转动调压器使电压下降,当电压下降到某一数值时继电器释放,应记录此时的电压值,即继电器的返回电压值。6) 此实验应做三次,记录并计算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的三次平均值。7) 计算返回系数,公式如下:返回系数过电压继电器返回系数应小于1,一般为0.80.9。过电压继电器吸合电压值(

19、动作电压)的最大误差值,不应超过整定值的。电压继电器稳定性实验将调压器电压调至.倍的继电器动作电压值,使继电器联续动作五次,检查继电器触点不应有松动等现象,复查继电器吸合电压和释放电压各三次,与整定值的误差不应超过3%。6实验思考题与实验报告思考题 低电压继电器和过电压继电器的返回系数应如何计算? 低电压继电器与过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有什么不同? 低电压继电器与过电压继电器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实验报告实验 1 . 3 电磁型时间继电器特性实验1 实验目的时间继电器在电路中一般作为延时元件使用。通过实验了解时间继电器的动作特性和工作原理。时间继电器的动作特性包括:(1) 继电器的动作电压不大于额定

20、电压的70%,并且吸合可靠。(2) 继电器的释放电压不小于额定电压的5%。(3)继电器延时时间变差不大于最小整定值的50%。2实验设备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基本数据所在位置1磁盘电阻RP12500欧RTDB12直流电压表PA10250VRTDB13时间继电器KTDS221延时05SRTDB064电秒表1RTDB035直流电源1220VRTDB16指示灯HL1-220VRTDB-17钮子开关1RTDB033实验电路 4实验步骤内容1) 取时间继电器DS22一只调整在延时5秒的位置(出厂时已经调整好)2) 按图1接电路,将磁盘电阻RP调整到最小位置,接通电源,此时继电器不吸合,指示灯不亮。3) 顺时针缓

21、慢转动磁盘电阻,使电压值逐步上升,注意电压表PV显示的电压值,当电压上升到某一值时,继电器吸合,此时电压为动作电压,动作电压不大于额定电压的70%,即220V×70%=154V。经过延时时间大约5S,继电器延时触点吸合,指示灯亮。4) 此时应做三次冲击合闸试验,观察继电器能否可靠动作。即可调电阻位置不变只断掉电源,让继电器失电,几秒钟后再接通电源,继电器得电应可靠吸合,并连做三次,证明继电器的吸合可靠性。5) 将电压调整为220V,使继电器吸合,延时触点也闭合,然后缓慢调节可调电阻,使电压逐渐下降,电压下降到继电器释放,指示灯熄灭。记下此时电压即为继电器的释放电压,也称返回电压。返回

22、电压不小于额定电压的5%,即220V×5%=11V。6) 动作时间的检验,按图2接线。7) 将电秒表调整到双路输入计时状态。祥见<<RTDB型数字电秒表使用说明>>。将继电器线圈电压调整到额定电压即直流220V。8) 接通电源,继电器开始延时,电秒表记录时间,延时时间到,继电器延时触点闭合,电秒表停止计时。检查延时时间误差,一般连续实验三次,最大变差不大于继电器最小整定值的50%。9) 一般来说继电器刻度盘上指示数值均应进行较验,在刻度每一点上进行三次测量取三次平均值,注意校验时,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继电器线圈过热而烧毁。5实验思考题与实验报告 了解时间继电

23、器的作用。 在动作电压和额定电压之间电压的变化会影响继电器延时时间吗?实验 1 . 4 电磁型中间继电器特性实验 1中间继电器简介中间继电器种类繁多,一般可分为控制用中间继电器和继电保护用中间继电器两大类。常见用于继电保护的中间继电器有DZ型(一般型),DZJ型(交流操作)DZB型(带有保持线圈)DZS型(延时动作)和DZK型(快速动作)等。还有带有动作指示灯或带有机械保持的信号触点等。2 实验目的这里我们只做DZ一般型中间继电器的实验。通过实验了解中间继电器的吸合电压、释放电压、热稳定电压,了解中间继电器“固有动作时间”、“固有返回时间”,这一重要概念。中间继电器的特性一般包括:i. 中间继

24、电器的吸合电压不高于额定电压的70%。ii. 中间继电器的最高释放电压不低于额定电压的5%。iii. 中间继电器的热稳定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10%。iv. 继电器的动作时间:从继电器的吸合线圈得电到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所用的时间。也称为继电器的“固有动作时间”,一般在0.030.05秒左右。v. 继电器的返回时间:从继电器的吸合线圈失电到继电器常开触点断开,所用的时间。也称为继电器的“固有返回时间”,一般也在0.030.05秒左右。vi. 中间继电器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增加触点数目和触点容量。3 实验设备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基本数据所在位置1直流电源1220VRTDB12中间继电器DZ31B1220VR

25、TDB103数字电秒表1RTDB034钮子开关K1RTDB035数字直流电压表PV10300VRTDB16可调电阻器150W12500RTDB17指示灯1220VRTDB14 实验电路 见下图5 实验步骤与内容 我们实验的是DZ31B型中间继电器,吸合线圈的额定工作电压是直流220V。请注意它的名牌内容。 按图1接好电路,检查无误。将磁盘电阻RP调整到最小位置,接通电源,此时继电器不吸合,指示灯不亮。 缓慢转到磁盘电阻,使电压值逐步上升,注意电压表PV显示的数值,当上升到某一点时,继电器吸合,指示灯亮。此时电压为动作电压,动作电压不应大于额定电压的70%,即220V×70%=154V

26、。 将电压调整为220V,使继电器吸合,然后缓慢调节可调电阻,使电压逐渐下降,当电压下降到继电器释放,指示灯熄灭。记下此时电压即为继电器的释放电压也称返回电压,返回电压不小于额定电压的5%,即220V×5%=11V。 中间继电器的热稳定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10%。即220V×110%=242V。中间继电器的热稳定的意义是:继电器线圈在242V的电压下连续工作8小时后,继电器的各项特性仍能满足要求。 动作时间的检验,按图2接线。 将电秒表调整到双路输入计时状态。祥见<<RTDB型数字电秒表使用说明>>。将继电器线圈电压调整到额定电压即直流220V。 电秒

27、表清零,接通电源,继电器线圈开始吸合,电秒表记录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电秒表停止计时。电秒表记录的时间为继电器的吸合时间,也就是继电器的“固有动作时间”。此实验应至少做三次,固有动作时间应取三次的平均值。 返回时间的检验,按图3接线。 将电秒表调整到双路输入计时状态。接通电源,将继电器线圈电压调整到额定电压即直流220V。继电器线圈吸合,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电秒表清零,将开关K断开,继电器线圈失电,同时电秒表开始计时。一段时间后继电器常闭触点闭合,电秒表停止计时,电秒表记录的时间就是继电器的“固有返回时间”。此实验应至少做三次,固有返回时间取三次的平均值。6问题与思考、为什么

28、有时可以认为继电器的固有动作时间和固有返回时间都是“”秒?、设想一下固有动作时间的作用。、用图测量继电器的固有返回时间,应该如何操作?、用图测量继电器的固有动作时间,应该如何操作?实验 1 . 5 具有保持线圈的中间继电器实验1实验目的我们实验用的继电器是DZB14B型中间继电器,是电流动作电压保持的继电器,通过实验,了解带保持线圈的中间继电器的校验,了解继电器保持状态的工作原理,学会常见带保持线圈的中间继电器的使用。一般来讲: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保持电压不大于额定电压的70%,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与保持电流不大于额定电流的80%,继电器的返回电压不小于额定电压的5%,继电器的返回电流不小于额定电流

29、的2%。2试验设备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基本数据所在位置1中间继电器DZB-14B10.25A220VRTDB092中零微安表1050ARTDB143直流电源1RTDB14钮子开关1RTDB15直流电流表102ARTDB236直流电压表10500VRTDB237可调电阻150W25001RTDB18可调电阻150W9001RTDB1618指示灯1220VRTDB13实验电路 见下图4、 实验步骤内容 我们实验的继电器型号是DZB14B是电流动作电压保持的继电器,额定动作电流为直流0.25A,额定保持电压为直流220V。一、极性实验1)带有保持线圈的中间继电器,新安装时应做极性试验,若极性接反,继电器

30、将不能保持。2)按图一接线,短接继电器触点KM-1,将电压调节在13V之间。3)合上开关K1,微安表针向正方向偏转,而断开开关K1时,微安表针相反方向偏转,以上实验证明图1中,电压和电流线圈的“+”端为同极性。4)在实际继电器中,保持线圈一般都串联一只常开触点,所以可先将继电器吸合,然后降低保持电流,如0.02A,断开开关K1时,微安表针相反方向偏转,也说明电压和电流线圈的“+”端为同极性。二、 动作电流与保持电压的测量1) 按图二接线,检查无误。2) 将可调电阻PR1、PR2都调整到最大电阻值,合上K1、K2,断开K3,调整PR2,观察电流表PA,在动作线圈中加入额定电流,使继电器动作,指示

31、灯HL亮。此时电流表PA显示的数值为继电器线圈的动作电流值,它应底于0.2A3) (0.25×0.8=0.2),4) 调整PR1,使电压渐渐上升,观察电压表PV至154V(220×0.7=154), 合上K3,断开K2,继电器处于保持状态。(指示灯仍然亮)5) 反方向调整PR1,使电压渐渐下降,观察电压表PV和指示灯,至继电器释放、指示灯熄灭,电压表PV显示的数值为继电器的释放电压值。6) 欲求继电器的最低动作电流和最低保持电压,可以在第二步和第三步时通过调整RP1和RP2配合K1、K2、K3观察电流表PA和电压表PV即可。 5、问题与思考1、你能够求出DZB14B 0.2

32、5A 220V继电器的最低动作电流和最低保持电压吗?2、以上是电流动作电压保持中间继电器的特性实验步骤,那么电压动作电流保持的中间继电器的特性实验的电路图你能画出吗?实验 1 . 6 带延时触点的中间继电器特性实验 常见带延时触点的中间继电器分为延时动作和延时返回二种。延时动作,是指继电器线圈通电后,其触点不是瞬时闭合而是延时闭合,称为延时动作,而当继电器线圈断电时,延时闭合的触点一般是瞬时断开的;延时返回,是指继电器线圈断电后,其触点不是瞬时断开,而是延时断开,称为延时返回,而当继电器线圈通电时,它一般是瞬时闭合的。当然还有一种触点,线圈通电时延时闭合,线圈断电时延时断开。由于在实际工作中不

33、常遇到它,所以我们在这里不作研究。1实验目的了解继电器线圈与触点之间的动作关系。继电器的特性一般有:中间继电器的吸合电压不高于额定电压的30%-70%。中间继电器的最高释放电压不低于额定电压的5%。中间继电器的热稳定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10%。动作延时:在额定电压下不小于0.06秒。返回延时:在额定电压下,通电时间不小于0.5秒然后断开电源,其返回时间不小于0.4秒。2实验设备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基本数据所在位置1钮子开关1RTDB12中间继电器DZS12B1220VRTDB093数字电秒表1RTDB034可调电阻12500RTDB15指示灯1220VRTDB16数字直流电压表1RTDB233实验电

34、路4实验步骤内容 我们实验的继电器型号是DZS12B是瞬时动作延时返回的继电器,线圈额定电压为直流220V。1)按图1接电路,将磁盘电阻RP调整到最小位置,接通电源,此时继电器不吸合,指示灯不亮。2)缓慢转动磁盘电阻使电压值逐步上升,注意电压表PV显示的电压值,当电压上 升到某一值时,继电器吸合,指示灯亮。此时电压为动作电压,动作电压不大于额定电压的70%,即220V×70%=154V。 3) 将电压调整为220V,使继电器吸合,然后缓慢调节可调电阻,使电压逐渐下降,电压下降到继电器释放,指示灯熄灭。记下此时电压即为继电器的释放电压,也称返回电压。返回电压不小于额定电压的5%,即22

35、0V×5%=11V。4)延时返回时间的检验,按图2接线。a) 将电秒表调整到双路输入计时状态。祥见<<RTDB型数字电秒表使用说明>>。将电压调整到继电器额定电压即直流220V。b) 接通电源,继电器吸合,将电秒表清零,保证继电器吸合时间不小于0.5秒,搬动开关K,继电器线圈失电,电秒表开始计时,到继电器延时返回触点断开,电秒表记录的时间为触点延时返回时间,应不小于0.4秒。 5)中间继电器的热稳定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10%。即220V×110%=242V。中间继电器的热稳定的意义是:继电器线圈在242V的电压下连续工作8小时后,继电器的各项特性仍能满

36、足要求。5实验思考题与实验报告1)以上我们的实验使用延时返回继电器,如果实验延时动作继电器的动作特性,应该如何接线呢?你能画出接线图吗?实验 1 . 7 DXM2A信号继电器动作特性实验DXM2A信号继电器是使用非常广泛的信号继电器的一种,具有很多优点:(1)本身自带灯光显示功能。(2)有远方复位功能。(3)有不同电压、不同电流等多种规格可以选择。(4)继电器动作后触点具有自保持功能。今天我们实验的信号继电器,是电流起动的DXM-2A型信号继电器,工作原理如下:当继电器的工作线圈通过额定电流时,电流所产生的磁通与放置在线圈内的永久磁铁的磁通方向相同,两磁相加,千簧触点相吸接通,常开触点闭合,信

37、号指示灯亮。工作线圈失电后,借助永久磁铁的作用,可以使千簧触点保持在接通位置。需要复位时,利用复位电路,给复位线圈施加电压,复位线圈产生的磁通,与永久磁铁的磁通,方向相反而互相抵消,使触点返回原位,指示灯熄灭。1实验目的了解继电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观察继电器的自带灯光显示功能,操作继电器的复位功能,观察继电器的自保持功能,学会继电器的正确使用并了解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继电器的特性一般有:1)动作值:电流起动的继电器,动作值不超过额定电流90%;电压起动的继电器,动作值不超过额定电压的70%。2)继电器动作后断开工作线圈电源,接点仍保持在动作位置。3)释放电压不超过额定电压的70%。4)工作线圈和释

38、放线圈加额定值时,动作时间和返回时间不超过510毫秒。2实验设备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基本数据所在位置1万用表1自备2数字直流电流表1RTDB233信号继电器DXM2A10.25A/220VRTDB084直流220V电源1RTDB15钮子开关1RTDB16可调电阻900欧150W2RTDB1617数字直流电压表1RTDB233实验电路 4实验步骤内容1) 按图接线并检查无误,尤其极性不能接错,注意继电器线圈的正负极。将可调电阻的阻值调到最大。2) 断开K1、K2,接通直流220V电源。3) 调整可调整磁盘电阻RP1,使电流渐渐增大,当电流上升到某一点时继电器吸合,内部指示灯亮,观察电流表PA,所显示

39、的数值为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值,它不大于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值的90%,0.25×90%=0.2A。4) 断开K1继电器失去动作电流,但继电器触点仍然闭合,指示灯还亮。5) 接通K2即接通复位线圈,调整可调整磁盘电阻RP2,使电压渐渐增加,当电压上升到某一点时继电器释放,内部指示灯灭,观察电压表PV,所显示的数值为继电器的释放电压值,它应不大于继电器的额定释放电压值220V的70%(220V×0.7=154V)。5、思考题与实验报告i. 简述DXM2A信号继电器的工作原理。ii. 配合挂箱RTDB03数字电秒表做实验,测量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和返回时间,请画出实验接线图。实验1 . 8

40、BFY12A型负序电压继电器特性实验1、实验目的熟悉BFY-12A负序电压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和工作原理。理解负序电压继电器特定功能和基本特性,掌握模拟不对称短路时的整定、试验等操作方法。掌握模拟两相短路时的动作电压与负序动作线电压之间关系及计算方法。掌握模拟三种不同故障时起动电压离散值的计算方法。2、原理说明BFY-12A负序电压继电器用于发电机和变压器的继电器保护线路中,作为负序电压启动元件,以反应不对称短路线路电压的负序分量。负序电压继电器主要由五部分组成,见图1,原理接线见图3。继电器的动作原理分述如下:负序电压滤过器:由C3、R4(R7、R11)C4、R8、(R6、R12)组成阻容式滤过

41、器。选择R=XC3、RB=XC4/,可以使得在输入端加以正序电压时,滤过器没有输出。(只有很小的不平衡电压);而在输入端上加以负序电压时,则滤过器输出电压Umn=1.5U2Aej30°=1.5U2ABe j30°。相量图见图2。因为负序滤过器一般都是接入系统的相间电压,即零序分量等于零。电压互感器YH为降压式变压器,其次级又与R10、C5、D1-6,组成裂相整流电路。其实质就是交流分压移相电路,只要适当选择C5、R10、YH次级参数,在a、b、c三个输出端子上就能获得对称三相交流电压。经过D1-6整流后提高直流分量减小脉动系数,不需要滤波,便能大大地提高保护的动作速度。滤过

42、器输出电压通过电压互感器YH,经裂相整流后加至触发器上。在线路正常情况下,BG1饱和导通,BG2截止,执行元件CJ不动作;当系统发生不对称短路时,则滤过器的输出电压使触发器翻转,BG1截止,BG2饱和导通,执行元件CJ动作。调整电位器R13,可以改变继电器的整定值。3、实验设备序号设备名称数量技术要求所在位置1BFY-12负序电压继电器1100V、-220VRTDB182可调电阻9002RTDB16-13直流数字电压表1RTDB234数字交流电压表2RTDB215直流操作电源1RTDB-16单相自耦调压器1RTDB-17交流电源1RTDB-18指示灯1RTDB-14、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根据BF

43、Y-12A负序电压继电器的电气原理图和内部布线图,观察该继电器的内部结构,电子元器件的组合形式,分析各接线端子的用途。确保实验的安全、准确。实验接线见图3和4,合上直流电源(应注意正、负极性),首先检查WY1、WY2、D9所组成的稳压电路两端的电压是否正确,参考电压为18.7V左右。然后将BG1基极和发射短接检查触发器工作情况,此时BG1应由导通变为截止,BG2由截止变为导通,出口干簧继电器应立即动作,(本实验装置出厂时已调好)。负序电压滤过器平衡调试首先将连接片1LP,2LP打开。(在实验时用二根弱电线代替连接片)在滤过器初级用三相自耦调压器送入三相正序线电压100V(注意:调压器输出绝对不

44、能大于100V,防止继电器烧毁)。调整R11、R12使滤过器输出电压趋近零,即Umn0(允许存在很小的不平衡电压,但不得大于1.5V),即可认为滤过器平衡。负序动作电压试验按图7-4负序电压继电器电器实验接线图进行接线,(我们用弱电线代替连接片)将打开的连接片1LP、2LP重新接入,用模拟三种相间短路故障方法进行试验整定,分别将端子15-16、8-15、16-8短接,同时分别相应地从端子8-(15、16)、16-(8、15)、15-(16、8)上加入单相交流电压。实验接线经检查无误后,合上S1,加入直流工作电源,使V1读数为直流220V,然后合上开关K接入交流电源,调整自耦调压器,使V2指示1

45、00V并保持不变,调节R2使V3指示电压值为零,闭合开关S2,调整滑线变阻器R2,对负序电压继电器的整定元件R13进行整定。例:如需整定负序动作线电压为6伏,模拟两相短路时的动作电压由式(2)计算得10.39伏,调节R13进行整定,调节R2使V3电压表指示从零升高至10.39伏时继电器起动。然后改变短路相别,再行测试,三种不同故障模拟的启动电压UKCP的离散值应小于6%。(即Ukcp=)U大:三种模拟相间短路故障时的起动电压UKCP的最大值。U小:三种模拟相间短路故障时的起动电压UKCP的最小值。模拟两相短路时的动作电压UKCP与负序动作线电压U2CP关系式如下:U2CP= (2)负序动作线电

46、压整定元件R13在继电器面板上。技术数据交流额定电压:100V,50Hz直流额定电压:220V。负序动作线电压整定范围612V,变差不大于6%。继电器允许长期加交流1.1倍正序额定电压。直流电压允许变化范围在(80110%)Ued范围内变化,继电器应正常工作。在额定电压下,交流回路总功率消耗不大于5W;直流回路不大于6W。BFY-12A继电器有一对常闭接点。触点断开容量:在电压不大于220V,电流不大于0.2A的直流有感负荷电路(时间常数不大于5×10-3秒)中,断开容量为10VA;在交流电路中为20VA。温度影响:当环境在-10°+50范围内变化时,继电器任意整定点上的动

47、作线电压与温度+20时动作电压之差不超过后者的±10%。注意事项在操作试验前必须熟悉负序电压继电器的内部结构和实验接线,对于试验原理和测量参数要做到心中有数,操作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正确接线,认真检查,在确保正确无误后才能通电试验,实验中要注意观察,发现问题首先切断电源。要注意正确接入直流操作电源和试验用交流电源,防止交流、直流电源错位接入。要确保每一个操作步骤的正确性和安全性。预习与思考BFY-12A负序电压继电器具有哪些特点?在端子上不加入直流电源时继电器能工作吗?为什么?负序电压继电器投入工作时为什么要检查电压为正相序,然后用高内阻电压表测试负序电压滤过器输出的不平衡电

48、压。实验报告实验前要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根据教师要求绘制实验数据记录表,并作为实验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实验中应把测得的各项数据完整、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实验结束后要认真总结,按实验报告要求结合晶体管负序电压继电器的具体整定调试方法,写出实验报告和本次实验体会。实验1 . 9ZC23型冲击继电器特性实验 工作原理:当继电器得到信号回路的脉冲信号,经过继电器脉冲变流器初级时,在次级感应出脉冲电动势,执行元件GHJ动作,带动多点千簧继电器动作并自保持,当信号回路的信号电流突然消失时,会在脉冲变流器的二次测感应出反向脉冲,此脉冲被旁路二级管旁路掉,故干簧管不会动作。当继电器复位时只要断开多点千簧继电器

49、的保持回路,继电器就可以复位。1实验目的了解ZC23型冲击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熟悉继电器基本接线方式和注意事项。继电器的基本特性:1)继电器最小冲击电流不大于0.16A。2)继电器最大稳定电流为3.2A。3)在环境温度为-20500C时冲击电流不大于0.2A。2实验设备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基本数据所在位置1冲击继电器ZC-23C1RTDB182实验按钮LAY3111RTDB183指示灯220V1RTDB184电阻1000欧30W2RTDB15电阻1400欧30W1RTDB16直流电源220V1RTDB17蜂鸣器220V1RTDB188可调电阻25001RTDB19钮子开关2RTDB110数字直流电流

50、表1RTDB233实验电路4实验步骤内容1)按图1接线无误,特别注意电源正负极与继电器的接线端子绝不能接错。2)接通电源,按动试验按钮SB1。在线圈BL产生一个脉冲,在BL次级产生感应电势,使高灵敏继电器GHJ吸合,带动多点千簧继电器ZJ动作,常开触头闭合,指示灯亮。通过接点GHJ使线圈ZJ自保持。 观察电流表PA在0.16A左右,串接的附加电阻是1400欧。3)松开试验按钮,继电器没有反映,指示灯继续亮。此时在线圈BL产生一个反向脉冲,在BL次级产生反向感应电势,被二极管D1短接,高灵敏继电器GHJ不会动作。5)按动复位按钮SB2,此时将继电器内的保持线圈电源断开,继电器释放。常开触点断开,

51、指示灯熄灭。 5)接通开关K1继电器动作,观察电流表PA的电流约0.2A,按动复位按钮SB2,继电器复位,电流表显示0.2A。接通开关K2继电器动作,观察电流表PA的电流约0.4A,按动复位按钮SB2,继电器复位,电流表显示0.4A。按动按钮SB1,继电器动作,电流表显示0.56A左右,按住SB1不动,按动复位按钮SB2,继电器复位,电流表仍然显示0.56A左右。 6)以上实验说明继电器通过0.16A的冲击电流即可动作。在继电器线圈流过一定电流时,再增加0.16A以上的电流继电器仍然可以动作。5实验思考题与实验报告 图1中电阻Rad的作用是什么? 了解ZC23C型冲击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ZC2

52、3型冲击继电器最多可以接受多少路冲击?实验1 . 10 BCH2差动继电器特性实验一、 实验目的熟悉差动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实际结构、基本特性,掌握执行元件和工作安匝的整定调试方法。BCH-2型差动继电器用于两绕组或三绕组电力变压器以及交流发电机的单相差动保护线路中,并作为主保护。 该继电器能较好地躲过在非故障状态时所出现的暂态电流的干扰。例如当电力变压器空载合闸,或短路切除后电压恢复时出现很大的涌磁电流,其瞬间值常达到额定电流的510倍;这时差动保护不会误动作。当发生区内(即两电流互感器间)短路时,却能迅速切除故障。二、 原理说明 BCH-2型差动继电器系由执行元件电磁式继电器DL-11/0.2及一个中间速饱和变流器组成。中间速饱和变流器的导磁体的中间柱上置有工作(差动)绕组、平衡(I,II)绕组和短路绕组,此短路绕组与右侧柱上的短路绕组相连接,在导磁体的左侧柱上置有二次绕组,它与执行元件相连接。 速饱和变流器的所有绕组都是制成带有抽头的,这样就可以对继电器的参数进行阶段的调整。 BCH-2型 继电器保护电力变压器时,平衡绕组的圈数根据这样的条件来选择:即当发生穿越性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