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管理心理学讲义_第1页
东北大学管理心理学讲义_第2页
东北大学管理心理学讲义_第3页
东北大学管理心理学讲义_第4页
东北大学管理心理学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第六章 群体心理群体心理 、群体及其形成、群体及其形成二、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二、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三、群体极化三、群体极化、群体及其形成、群体及其形成 1.群体的概念群体的概念 什么叫群体?什么叫群体?群体群体(group)也称团体,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也称团体,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个以上的人群。的两个以上的人群。群体特点群体特点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通常会制定一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通常会

2、制定一系列规范;存在特定的亚文化)。系列规范;存在特定的亚文化)。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具有一定的结构。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具有一定的结构。群体成员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并存在一定群体成员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并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二、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二、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1.什么是社会助长什么是社会助长概念概念社会助长是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社会助长是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最 早 揭 示 这 种 现 象 的 是 心 理 学 家 特 利 普 里 特最 早

3、 揭 示 这 种 现 象 的 是 心 理 学 家 特 利 普 里 特(MTriplett, 1988)。)。他他1897年的研究,别人在年的研究,别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明显促进人们的行为效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明显促进人们的行为效率。他让被试在三种情境下,骑车完成率。他让被试在三种情境下,骑车完成25英里路英里路程(单独骑、一人跑步伴同、与他人竞争骑)。程(单独骑、一人跑步伴同、与他人竞争骑)。性质性质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群体背景究竟起社会促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群体背景究竟起社会促进作用还是社会干扰作用,的确取决于工作任务进作用还是社会干扰作用,的确取决于工作任务的性质是否复杂。

4、(的性质是否复杂。(待续待续) 三、群体极化三、群体极化1.群体极化的概念群体极化的概念所谓群体极化(所谓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指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按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按照群体极化假设,群体讨论会使群体的照群体极化假设,群体讨论会使群体的态度倾向朝两极方向运动,使原来不同态度倾向朝两极方向运动,使原来不同意见之间的距离加大(意见之间的距离加大(见下图见下图)。)。群体的类型群体的类型首属群体与次

5、属群体首属群体与次属群体首属群体首属群体(primary group)又称初级群体,由美国早期社会学家库利又称初级群体,由美国早期社会学家库利(CHCooley, 1923)提出。他指个人直接提出。他指个人直接生活在其中,与群体成员有充分的直接交往生活在其中,与群体成员有充分的直接交往和亲密人际关系的群体。例如,家庭、邻里、和亲密人际关系的群体。例如,家庭、邻里、青少年的友伴群体(青少年的友伴群体(peer group)等,都属等,都属于初级群体。于初级群体。群体的基点: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通常没有群体的基点: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通常没有严格的群体规范。严格的群体规范。对个体社会化起着至关重要

6、的作用。对个体社会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次属群体次属群体(secondary group)这是人们根据库利提出的首属群体概念提出这是人们根据库利提出的首属群体概念提出来的概念,指按照一定规范建立起来,有明来的概念,指按照一定规范建立起来,有明确社会结构的群体。例如,学校、工厂、政确社会结构的群体。例如,学校、工厂、政府机构等。府机构等。基点:比首属群体规模大,运转依赖于社会基点:比首属群体规模大,运转依赖于社会角色关系,成员分工明确。角色关系,成员分工明确。这种群体是人们介入更广泛的正式社会的途这种群体是人们介入更广泛的正式社会的途径。径。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社会心理学家梅

7、奥社会心理学家梅奥(EMayo)在霍桑工厂实验中提出的概在霍桑工厂实验中提出的概念。念。2.群体与个人群体与个人个体不同于群体,群体也不等同于个体的简单个体不同于群体,群体也不等同于个体的简单相加。个体与大社会之间联系的中介是群体。相加。个体与大社会之间联系的中介是群体。个体心理的实质是大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个体心理的实质是大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而群体心理则是普遍在其成员头脑中存在,而群体心理则是普遍在其成员头脑中存在,反映群体社会状况的共同或不同心理状态与反映群体社会状况的共同或不同心理状态与倾向。倾向。3.3.影响群体形成的因素影响群体形成的因素 共同目的共同目的 隶属需要隶属需要

8、(need for affiliation) 这是指个人认同于他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并以这是指个人认同于他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并以相同方式行为,以获得安全感的需要。在现实生相同方式行为,以获得安全感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体都需要选择一个基点对自己评价,活中,每一个体都需要选择一个基点对自己评价,否则就难以自我确认,就不能有足够的安全感。否则就难以自我确认,就不能有足够的安全感。因此,人需要将自己归属到一个自己认同的群体。因此,人需要将自己归属到一个自己认同的群体。这就是隶属需要。这就是隶属需要。共同兴趣共同兴趣由于兴趣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在群体归属上的分由于兴趣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在群体

9、归属上的分化。化。压力情境压力情境大量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结果都显示,高压力的情境大量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结果都显示,高压力的情境会直接促进人们形成群体或加入群体。会直接促进人们形成群体或加入群体。 群体的工具作用群体的工具作用 人们加入某一群体有时是为了达到某种人们加入某一群体有时是为了达到某种功利目的,或实现与群体无关的期待。功利目的,或实现与群体无关的期待。此时,人们加入群体成了实现其他目的此时,人们加入群体成了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的手段。心理学家罗斯(心理学家罗斯(IRost, 1952)研究发研究发现,工会成员们报告,工会成员身份的现,工会成员们报告,工会成员身份的意义在于得到高薪和更大的工

10、作保障。意义在于得到高薪和更大的工作保障。威 勒 曼 等 人 (威 勒 曼 等 人 ( B W i l l e r m a n & LSwanson, 1953)的研究揭示,女大的研究揭示,女大学生参加联谊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试学生参加联谊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试图通过这种身份增加自己的学校声誉。图通过这种身份增加自己的学校声誉。 2.社会惰化社会惰化社会惰化(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也叫社会逍遥,指群体一也叫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成时偏少的现象。例如,例如,“一个和尚挑水喝,

11、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和尚没水喝”,说的就是这种含义。,说的就是这种含义。早在早在1930年,心理学家达谢尔(年,心理学家达谢尔(JFDashiell)就就通过通过“拔河实验拔河实验”发现这种现象的存在。结果发发现这种现象的存在。结果发现,如果一个人独立参加实验,那么平均拉力可现,如果一个人独立参加实验,那么平均拉力可达达63公斤;如果是群体一起参与,则参加人数越公斤;如果是群体一起参与,则参加人数越多,每个人所贡献的平均拉力越小。多,每个人所贡献的平均拉力越小。2人一起拔河,人一起拔河,每人平均拉力下降到了每人平均拉力下降到了59公斤;公斤;3人时

12、继续下降为人时继续下降为53.3公斤;公斤;8人时人均仅剩人时人均仅剩31公斤。(公斤。(待续待续) 1988年,心理学家杰克逊等人(年,心理学家杰克逊等人(JMJackson & KDWilliams)总结了总结了49项有关社会惰化问题的研项有关社会惰化问题的研究。结果发现,一起完成一个共同目标的群体越究。结果发现,一起完成一个共同目标的群体越大,个人所作的努力水平也越低。当群体规模增大,个人所作的努力水平也越低。当群体规模增大到大到8人时,个人的努力程度仅为单独工作时人时,个人的努力程度仅为单独工作时80。在一定范围内,群体规模增大,个人努力水平还在一定范围内,群体规模增大,个人努

13、力水平还继续下降。继续下降。东西方存在差异吗?心理学家拉特纳等(东西方存在差异吗?心理学家拉特纳等(DMyers, 1983)人发现,社会惰化作用并不是西方个人主人发现,社会惰化作用并不是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的产物。在强调集体主义的亚洲国家和地义文化的产物。在强调集体主义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泰国、台湾、印度、马来西亚等,区,包括日本、泰国、台湾、印度、马来西亚等,也同样存在这种现象。也同样存在这种现象。社会惰化的原因:个人的评价焦虑减弱,使个人在社会惰化的原因:个人的评价焦虑减弱,使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动力也相应降群体中的行为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动力也相应降低。(低。(待续待

14、续)那么,一定出现这种现象吗?研究表明,如果被试那么,一定出现这种现象吗?研究表明,如果被试相信自己的行为效率可以被鉴别出来,或是对个相信自己的行为效率可以被鉴别出来,或是对个人行为贡献单独进行测量,则即使与群体一起完人行为贡献单独进行测量,则即使与群体一起完成一项工作,也不再有社会惰化作用存在。成一项工作,也不再有社会惰化作用存在。 20世纪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研究表明,群体共同完成一年代中后期的研究表明,群体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并不必定导致项工作并不必定导致“混水摸鱼混水摸鱼”式的社会惰化式的社会惰化作用,这种情境有:作用,这种情境有:群体成员之间关系密切;群体成员之间关系密切;工作本身具有挑

15、战性、号召性或有效地激发人们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号召性或有效地激发人们的卷入水平;的卷入水平;以群体整体成功为目标的奖励引导;以群体整体成功为目标的奖励引导;群体有鼓励个人投入的群体有鼓励个人投入的“团队团队”精神;精神;个人相信群体成员也象自己一样努力。个人相信群体成员也象自己一样努力。 讨论后讨论后讨论前讨论前赞同赞同中性中性0反对反对图图 群体极化假设预言的群体讨论对群体态度倾向的影响群体极化假设预言的群体讨论对群体态度倾向的影响2.冒险转移冒险转移日常生活中人们面临的决策情境常常是两难的。社日常生活中人们面临的决策情境常常是两难的。社会心理学家对于此类冒险决策问题进行了大量研会心理学家

16、对于此类冒险决策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广泛涉及了究,广泛涉及了投资投资冒险、冒险、赌博赌博冒险、冒险、获取成功获取成功冒险等课题。结果表明,人们在独自进行决策时,冒险等课题。结果表明,人们在独自进行决策时,愿意冒的风险较小,倾向于较为保守的选择成功愿意冒的风险较小,倾向于较为保守的选择成功可能性较大的行为。而如果共同决策,则最后的可能性较大的行为。而如果共同决策,则最后的决定会比个人决策时有更大的冒险性。心理学家决定会比个人决策时有更大的冒险性。心理学家柯根等人(柯根等人(NKogan & MAWallach,1967)的研究表明,个人单独决策时,倾向于认为需要的研究表明,个人单独决策时

17、,倾向于认为需要有有70的成功把握时才能够进行投资。而群体决的成功把握时才能够进行投资。而群体决策所形成的决定把成功的可能性降到了策所形成的决定把成功的可能性降到了50。(待续待续) 上述这种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有冒上述这种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有冒险性的现象,就称为险性的现象,就称为“冒险 转 移冒险 转 移 ”(risky shift)。)。研究表明,这种现象不研究表明,这种现象不仅在各种类型的决策中存在,而且也是仅在各种类型的决策中存在,而且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现象。社会心理学家们人类社会的共同现象。社会心理学家们以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以色列以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以色列等不同

18、国家的被试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等不同国家的被试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了共同的冒险转移现象。冒险转移是现了共同的冒险转移现象。冒险转移是群体极化在决策方面的特殊表现。群体极化在决策方面的特殊表现。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待续待续):): 第一,个人通常假设:群体鼓励富有冒第一,个人通常假设:群体鼓励富有冒险性的见解(即,个人如果在决策上显险性的见解(即,个人如果在决策上显得过于谨慎,个人会担心被群体成员视得过于谨慎,个人会担心被群体成员视为胆小、保守、缺乏气概)。为胆小、保守、缺乏气概)。 第二,责任分散。第二,责任分散。 第三,文化价值倾向于对高冒险有较高第三,文化价值倾向于对高冒险有较高评价(如,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对斗牛、评价(如,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对斗牛、骑野马表演、竞技、空中飞人、空中走骑野马表演、竞技、空中飞人、空中走钢丝等冒险活动,投以羡慕的眼光,将钢丝等冒险活动,投以羡慕的眼光,将表演者视为英雄)。(表演者视为英雄)。(待续待续) 进一步研究表明,冒险转移本质上为群进一步研究表明,冒险转移本质上为群体的体的“极端化转移极端化转移”。因为群体决策也。因为群体决策也要受到决策内容的影响,在有些方面,要受到决策内容的影响,在有些方面,群体决策的结果不是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