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舞健身广播操》_第1页
《羌舞健身广播操》_第2页
《羌舞健身广播操》_第3页
《羌舞健身广播操》_第4页
《羌舞健身广播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羌舞健身广播操生理健康价值及师生认同度分析摘 要 广播体操是徒手操的一种,没有场地器械的限制,因而是一种极易普及的良好健身方式。羌舞健身广播操在传统广播体操的基础上,加入了羌族舞蹈典型元素,力求在保持广播体操健身性的同时达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羌舞健身广播操的生理健康价值及其师生认可度。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羌舞健身广播操运动强度适中,练习者均可普遍接受。希望通过本研究为羌舞健身广播操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我国公共体育事业、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以及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做出一定贡献。关键词: 羌舞健身广播操;

2、生理健康价值;师生认可度Abstract Broadcast gymnastics are a special category of gymnastics which can be exercised without the limitations of fields and equipment. Qiang style gymnastics are based on Qiang style dancing and combine the elements of it, whose purpose is to maintain the exercising value of gymnasti

3、cs and meanwhile to preserve and publicis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this essay, I will discuss the biological essence of the gymnastics of Chinese minority ethnic race Qiang and the prevalence of it wi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Various methods have been used in the research, including referenc

4、e, experiments, inquiries,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outcome has shown that Qiang style gymnastics is a gentle sport, which can be widely accepted. It is hoped that the outcome of the research can contribute to the broader prevalence of Qiang style gymnastics and in turn promote the devel

5、opment of sports in our country, accelerate the campaign of everybody participates in sports activities and enhance the health level of the public.Key words: Qiang style gymnastics; biological essence; prevalence with teachers and students目 录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 1.1 生理测试2 1.1.1 研究对象2 1.1.2 研究方法2 1.1.2.1 心率测

6、试2 1.1.2.2 血压测试2 1.1.2.3 能量代谢测试2 1.1.2.4 RPE(主观感觉)测试2 1.2 问卷调查3 1.2.1 研究对象3 1.2.2 研究方法3 1.2.2.1 调查问卷的编制3 1.2.2.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3 1.2.2.3 数据统计及分析32 研究结果与分析3 2.1 羌舞健身广播操生理健康价值研究结果与分析3 2.1.1 心率测试结果与分析3 2.1.2 血压测试结果与分析4 2.1.3 能量代谢测试结果与分析5 2.1.4 RPE(主观感觉)测试结果与分析5 2.2 羌舞健身广播操师生认同度研究结果与分析6 2.2.1 练习者对羌舞健身广播操的整体

7、评价6 2.2.2 练习者对羌舞健身广播操动作及编排的评价7 2.2.3 练习者对羌舞健身广播操音乐的评价8 2.2.4 练习者对羌舞健身广播操作用的评价103 结论10 3.1 羌舞健身广播操生理健康价值研究结论10 3.1.1 心率和血压生理实验测试结论10 3.1.2 能量代谢及主观感觉测试结论11 3.1.3 生理实验测试结论11 3.2 羌舞健身广播操师生认可度研究结论11 3.2.1 师生宏观评价11 3.2.2 音乐及动作创编评价11 3.2.3 具体作用评价11参考文献12致谢13附录114附录215 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的需求,国家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曾组织研究和推广普及

8、了大量的科学健身方法,广播体操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内容,从它诞生之日起,就肩负了锻炼身体、增强人民体质的使命,就成为了体育工作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具体表现。国家非常重视广播体操的发展和普及推广,大约每隔五至十年都会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国民体质的变化更新一次,自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广播体操颁布至今,我国已先后推出了九套广播体操。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故深入发掘传统体育资源、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创新型项目,对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天津体育学

9、院科研创编组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科学健身相结合,深入挖掘羌族舞蹈典型元素、结合现代广播体操的成套动作形式,进行科学合理的动作改造,创编了羌舞健身广播操。羌舞健身广播操相较于传统的广播体操是一种创新,它致力于在保证广播体操的规范性、科学性、普适性、健身性、针对性、时代性、前瞻性的同时,具有更高的艺术性、欣赏性及民族特色性,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促进文化的传播。在每一套广播体操正式发布推广之前,为保证其科学性和健身性,科研组均会制定系统的科研方案,进行生理生化试验、心理学与社会学的问题调查等各项研究。这些研究对广播体操的修改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对其推广和普及具有重

10、要的指导作用。现如今,关于羌舞健身广播操健身价值的相关研究还基本处于一个空白状态。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文旨在羌舞健身广播操生理健康价值的初探以及练习者对其认同度,故研究方案分为生理测试和问卷调查两个部分。1.1 生理测试1.1.1 研究对象 由于羌舞健身广播操目前只针对北川中学进行普及推广,故于北川中学高一年级选取24名学生作为受试者,其中男生、女生各12名。专业老师对被选定的受试者进行为期两周的严格训练,保证其均可熟练地完成羌舞健身广播操。1.1.2 研究方法1.1.2.1 心率测试 运用Polar心率表对以下几种状态下的受试者心率进行测试并记录:安静状态下的心率,熟练连续的完成一遍羌

11、舞健身广播操过程中每节动作的心率,以及完成后即刻心率、完成后1分钟心率、完成后3分钟心率、完成后5分钟心率和完成后10分钟心率。1.1.2.2 血压测试 运用电子血压计对以下几种状态下的受试者血压进行测试并记录:安静状态下的血压,熟练连续的完成一遍羌舞健身广播操后的即刻血压,以及完成后3分钟的血压。1.1.2.3 能量代谢测试 运用能量代谢仪对受试者熟练连续的完成一遍羌舞健身广播操的能量消耗进行测试并记录。1.1.2.4 RPE(主观感觉)测试 运用Borg15级(620)RPE主观感觉测评表对受试者熟练连续的完成一遍羌舞健身广播操后的主观感觉进行测试并记录。1.2 问卷调查1.2.1 研究对

12、象 由于羌舞健身广播操目前只针对北川中学进行普及推广,故将对北川中学已熟练掌握并可独立完成羌舞健身广播操1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高一、高二每年级各选取30名男生、30名女生。1.2.2 研究方法1.2.2.1 调查问卷的编制 针对练习者对羌舞健身广播操动作、音乐及作用的评价编制了羌舞健身广播操调查问卷。1.2.2.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运用现场发放、现场作答、现场回收的方式,以保证调查问卷的真实性、有效性及回收率。最终,调查问卷发放120份,高一年级男、女生分别有效回收29、30份,高二年级男、女生分别有效回收28、29份,共计116份,有效回收率为96.7。1.2.2.3 数据统计

13、及分析 对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2 研究结果与分析2.1 羌舞健身广播操生理健康价值研究结果与分析2.1.1 心率测试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受试者完成一遍羌舞健身广播操后,测得的即刻心率比其安静心率有非常显著的升高。随着休息时间的增加,受试者的心率逐渐降低。休息10分钟后测得的受试者心率显示,女生的完成后10分钟心率与安静心率之差要高于男生,但均已与安静心率较为接近。表1 受试者不同时刻心率情况性别安静心率即刻心率1分钟心率3分钟心率5分钟心率10分钟心率男(n=12)72.3±4.2138.8±6.3106.9±6.798.7

14、77;5.886.3±8.273.6±6.2女(n=12)70.8±3.9144.2±8.3110.2±15.399.6±11.288.5±10.575.9±6.3表2 受试者各节动作心率情况动作名称男(n=12)增加值女(n=12)增加值安静心率72.3±4.270.8±3.9第一节 热身运动79.2±3.66.979.7±5.48.9第二节 四肢运动87.6±4.210.493.2±4.213.5第三节 肩部运动106.2±4.814.610

15、9.8±3.616.6第四节 踢腿运动119.9±7.213.7123.5±6.713.7第五节 体侧运动125.6±6.65.7125.9±3.52.4第六节 腹背运动129.8±4.74.2126.3±6.80.4第七节 踏跳运动143.1±8.113.3144.9±5.918.6第八节 整理运动138.8±6.3-4.3144.2±8.3-0.7由表2可知,在完成羌舞健身广播操的过程中,受试者的心率以递增的形式变化。在运动过程中,刚开始进入运动状态的热身运动,以及肩部运动、踢腿运

16、动、踏跳运动,其心率变化较为明显,在完成踏跳运动后受试者心率达到最高值。 心率是直接反映人体心肺功能变化的指标,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身体对运动负荷的反应。通过心率测试结果可知,进行羌舞健身广播操的练习过程中,练习者的心率逐步递增,完成后其心率提高至140次/分左右,并且在10分钟后基本可以恢复至安静水平,说明羌舞健身广播操属于中等强度运动,随各节动作的变化,运动强度有不同起伏。2.1.2 血压测试结果与分析由表3可知,受试者完成一遍羌舞健身广播操后,测得的即刻血压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比其安静时均有显著的升高。经过3分钟的休息后,受试者的血压基本恢复到了安静水平。血压是反映人体心血管功能变化的指标,能

17、够比较准确的反映身体对运动负荷的反应。通过血压测试结果表明,羌舞健身广播操属于中等强度运动。表3 受试者不同时刻血压情况性别安静血压即刻血压3分钟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男(n=12)115.9±8.773.6±6.4140.9±9.379.7±7.6114.3±10.374.1±7,3女(n=12)103.5±9.267.9±6.9138.4±7.274.3±6.2105.9±5.968.2±5.12.1.3 能量代谢测试结果与分析表4 受试者能量消耗情况性

18、别能量消耗(卡路里)男(n=12)142.9±20.3女(n=12)126.1±11.2 由表4可知,完成一遍羌舞健身广播操,男性受试者的能量消耗在140卡路里左右,女性受试者的能量消耗在126卡路里左右。2.1.4 RPE(主观感觉)测试结果与分析表5 受试者RPE(主观感觉)等级测试情况性别RPE等级男(n=12)13.1±0.92女(n=12)12.4±0.86由表5可知,完成一遍羌舞健身广播操,男性受试者反映的RPE(主观感觉)等级在13左右,对应RPE量表(见附录1)为“轻松稍费力”;女性受试者反应的RPE等级在12左右,对应RPE量表为轻松。

19、RPE量表是利用主观感觉来推算运动负荷强度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次RPE测试的结果,与心率测试及血压测试的结果反映的运动负荷强度相一致,说明羌舞健身广播操可以被普遍练习者轻松的完成,符合大众健身运动的要求。2.2 羌舞健身广播操师生认同度研究结果与分析2.2.1 练习者对羌舞健身广播操的整体评价表6 练习者对羌舞健身广播操的接受状况接受状况很喜欢比较喜欢一般不喜欢很不喜欢高一男814520女1215300高二男511930女914510总数34542260比率()29.346.619.05.20.0由表6可知,接受问卷调查的练习者中对羌舞健身广播操的接受状况表示“很喜欢”的比率为29.3,表示“比

20、较喜欢”的比率为46.6,表示“一般”的比率为19,三者之和高达94.8;表示“不喜欢”和“很不喜欢”的比率仅站5.2。由此可见,羌舞健身广播操得到了大多数练习者的喜爱,这是其普及推广的基要条件。表7 练习者对羌舞健身广播操学习难度的评价学习难度很容易比较容易一般比较难很难高一男261461女591240高二男371152女4101230总数143249183比率()12.127.642.215.62.6由表7可知,接受问卷调查的练习者中对羌舞健身广播操的学习难度表示“很容易”的比率为12.1,表示“比较容易”的比率为27.6,表示“一般”的比率为42.2,三者之和为81.9;表示“比较难”和

21、“很难”的比率为18.2。广播操的学习难度是影响其学习兴趣、制约健身功能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羌舞健身广播操的学习难度为大部分练习者所接受,学习难度适中。 为达到其健身目的,广播操需要有一定的运动负荷,适宜的运动负荷可以对机体形成良性的刺激,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但过量的运动负荷会影响练习者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所以其负荷量度是否适宜是羌舞健身广播操得以被大众认可的一个重要因素。由表8可知,认为羌舞健身广播操的运动时间“适中”的占总数的71.6,认为运动时间“比较长”或“比较短”的占总数的27.6,仅有0.9的练习者认为运动时间“很长”。由表9可知,认为完成一遍羌舞健身广播操感觉“

22、很轻松”的比率为9.5,感觉“比较轻松”的比率为24.1,感觉“一般”的比率为33.6,感觉“有点累”的比率为27.6,感觉“很累”的比率为由此可见5.2。以上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练习者认可羌舞健身广播操的运动时间,大多数的练习者在完成后的疲劳程度也属于正常范围。因此,羌舞健身广播操的运动负荷是适宜的。表8 学习者对羌舞健身广播操运动持续时间的评价运动时间很长比较长适中比较短很短高一男052130女022350高二男171820女012170总数11583170比率()0.912.971.614.70.0表9 练习者对羌舞健身广播操运动负荷的主观评价主观评价很轻松比较轻松一般有点累很累高一

23、男161183女371091高二男26992女59960总数112839326比率()9.524.133.627.65.22.2.2 练习者对羌舞健身广播操动作及编排的评价由表10可知,接受问卷调查的练习者中感觉羌舞健身广播操的动作连接“很流畅”的比率为32.8,感觉动作连接“比较流畅”的比率为39.7,感觉“一般”的比率为22.4,三者之和为94.9。由表11可知,接受问卷调查的练习者中感觉羌舞健身广播操的动作编排“很新颖”的比率为32.8,感觉动作编排“比较新颖”的比率为44.8,感觉“一般”的比率为13.8,三者之和为91.4。广播操的创编遵循生物力学和运动训练学的原则,才能够使其健身价

24、值充分发挥,并且有助于提高练习者的参与激情与练习兴趣。羌舞健身广播操在坚持广播体操基本创编原则的的同时,将羌族舞蹈的元素融入其中,在进行现代体育运动的同时体会传统民族特色,大大增强了其艺术性。以上调查结果表明,接受问卷调查的绝大部分练习者感觉羌舞健身广播操的动作衔接流畅、编排新颖,其动作创编得到了认可。表10 练习者对羌舞健身广播操的动作创编的评价动作连贯性很流畅比较流畅一般不太流畅很不流畅高一男911720女1113510高二男79930女1113500总数38462660比率()32.839.722.45.10.0表11 练习者对羌舞健身广播操动作连贯性的评价动作创编很新颖比较新颖一般不太

25、新颖很不新颖高一男813521女1215210高二男711541女1113410总数38521682比率()32.844.813.86.91.72.2.3 练习者对羌舞健身广播操音乐的评价 由表12可知,在接受问卷调查的练习者中对羌舞健身广播操的音乐“很喜欢”的比率为33.6,“比较喜欢”的比率为25.9,感觉“一般”的比率为24.1,“不太喜欢”的比率为12.1,“很不喜欢”的比率为4.3。音乐是广播操的重要组成部分,练习者对其音乐的喜爱程度在对其练习热情以及练习效果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羌舞健身广播操的音乐得到了大多数练习者的认可。表12 练习者对羌舞健身广播操音乐的接受程度

26、接受状况很喜欢比较喜欢一般不太喜欢很不喜欢高一男74972女1311510高二男561043女149420总数393028145比率()33.625.924.112.14.3表13 练习者对羌舞健身广播操音乐节奏的评价音乐节奏太快比较快适中不太快很慢高一男461540女231870高二男551530女132230总数121770170比率()10.314.760.314.70.0 由表13可知,在接受问卷调查的练习者中对羌舞健身广播操的音乐节奏感觉“太快”的比率为10.3,感觉“比较快”的比率为14.7,感觉“适中”的比率为60.3,感觉“不太快”的比率为12.1,感觉“很慢”的比率为4.3。

27、调查结果显示,羌舞健身广播操的音乐节奏得到了大多数练习者的认可,其音乐节奏适中,可以较好的与动作相适应。表14 练习者对羌舞健身广播操动作与音乐搭配情况的评价搭配情况很协调比较协调一般不太协调很不协调高一男119630女1411500高二男981010女1413200总数48412340比率()41.435.319.83.50.0由表14可知,在接受问卷调查的练习者中对羌舞健身广播操动作与音乐的搭配感觉“很协调”的比率为41.4,感觉“比较协调”的比率为35.3,感觉“一般”的比率为19.8,感觉“不太协调”的比率为3.5。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羌舞健身广播操动作与音乐搭配“很协调”、“比较协调”

28、以及感觉“一般”的比率为96.5,得到了大多数练习者的认可,说明其音乐可以较好的与动作相融合。2.2.4 练习者对羌舞健身广播操作用的评价表15 练习者对羌舞健身广播操作用的认识(多选)高一高二总数比率()男女男女展示自我111713216253.4促进交流59793025.9培养集体意识27451815.5培养乐感6119123832.8培养节奏感59672723.3增强体质212420238875.9提高身体协调4调节情绪151711196253.4减缓压力192317228169.8缓解脑力疲劳181914217262.1 由表15可知,在有关练习者对羌舞健身广

29、播操认识的调查中,练习者认为其有助于“增强体质”、“减缓压力”及“缓解脑力疲劳”的比率分别为75.5、69.8及62.1,所占比率较高。同时,练习者对于其在“展示自我”、“培养乐感”、“提高身体协调性”以及“调节情绪”方面的作用也给予了较大程度的认可。这些数据表明,羌舞健身广播操在满足练习者对广播操健身目的需求的同时,还达到了培养健康向上的精神、塑造积极向上的意志的目的。3 结论3.1 羌舞健身广播操生理健康价值研究结论3.1.1 心率和血压生理实验测试结论心率和血压可以准确的反映身体对运动负荷的反应。通过生理实验测试结果可知,在进行羌舞健身广播操的练习中,练习者心率逐步递增,随各节动作变化运

30、动强度有不同起伏,完成后的心率与血压较安静时刻有显著提高,经过短时间休息,其指标均可基本恢复至安静水平。3.1.2 能量代谢及主观感觉测试结论在能量代谢及主观感觉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出,完成羌舞健身广播操的练习者可以消耗一定的能量,主观感觉为轻松,普遍练习者可以轻松的完成。3.1.3 生理实验测试结论根据羌舞健身广播操生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羌舞健身广播操属于中等强度运动,符合大众健身运动的要求。3.2 羌舞健身广播操师生认可度研究结论3.2.1 师生宏观评价 在羌舞健身广播操师生认可度调查研究中,通过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整体来看,大多数练习者对其较为喜爱,认为其难度适中,运动时间及其负荷适宜。3.2

31、.2 音乐及动作创编评价在音乐及动作创编方面,大多数练习者认为其音乐适宜,动作编排新颖、具有民族特色,音乐和动作可以较好的结合。3.2.3 具体作用评价在对其作用的认识方面,大多数练习者认为其在增强体质、减缓压力、缓解脑部疲劳、展示自我、培养乐感、提高身体协调性以及调节情绪等方面均有较大作用。参 考 文 献1国家体育总局.第九套广播体操手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2孟庆国,李勇.中学生做广播体操的必要性和策略性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09):102-104.3丁丽爽.广播体操的由来J.传承,2010(10):10-12.4刘俊一,徐莹,马睿.我国广播体操60年发展回顾与

32、展望J.体育文化导刊,2011(06):14-16.5崔高原,余斌,张斌.中学生广播体操创编与实施效果之研究基于对武汉市江汉区中学生自编广播操的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1,3(05):47-50.6冯瑞,张磊.论第九套广播体操的创新价值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9(03):119-121.7陈晓华,熊纯子.浅谈我国广播体操的发展演变J.文史博览(理论),2011(08):54-57.8高雅玲.浅论广播体操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7,13(02):45,62.9夏荷莲,郭华恬.论休闲体育的社会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04(06):48-49.10鲍明晓.体育价值的哲学思考J.体育文史,1999(01):9-10.11田金华.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01):37-39.12周伟女.中学生广播体操质量现状分析J.新课程(教研版),2009(05):66.13赵庆江.第九套广播体操的特点J.法制与社会,2007(04):8-11.14谭兆风,伍天慧.新世纪体育价值管窥J.体育与科学,2001,22(04):23-25.15谭壮.羌族舞蹈:古老而优雅的肢体语言J.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