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_第1页
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_第2页
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_第3页
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_第4页
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摘要:针对近一个多世纪以来越来越频繁发生的经济和 金融危机,当代西方各国政府和学者越来越多的转向马克思 主义经济学特别是其金融危机理论来寻找解决方法。由次 贷危机引发的xx美国金融危机,再次证明马克思主义金融 危机理论是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下普遍适用的理论。而 其理论对于独立发生的货币金融危机的分析,正揭示了美国 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所在:“金融过剩”、虚拟经济的过度 发展。关键词:货币金融危机理论;美国金融危机;虚拟经济; 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金融危机理论中“虚拟经济”的考证 分析马克思主义金融危机理论在分析金融危机生成的可能 性及现实性时,把金融危机分成了伴随经济危机的

2、金融危机 和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两种。特别是在分析独立的货币金 融危机时,强调了信用、“虚拟资本”、“虚拟经济”对于产 生金融危机的影响。1. 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生成的可能性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明确写道:“本文所谈的货币危 机是任何普遍的生产危机和商业危机的一个特殊阶段,应同 那种也称为货币危机的特种危机区分开来。后者可以单独 产生,只是对工业和商业发生反作用。这种危机的运动中心 是货币资本,因此它的直接范围是银行、交易所和财政。” 1同伴随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一样,首先,商品买和卖在时 间和空间上的分离,使货币和商品的转化出现随机性、不确 定性,包含了危机的可能性。因为“流通所以能够打破产品 交换的

3、时间、空间和个人的限制,正是因为它把这里存在的 换出自己的劳动产品和换进别人的劳动产品这二者之间的 直接的同一性,分裂成买和卖这二者之间的对立。” 1 这样 以来,商品和货币的转换即商品生产和价值实现过程就包含 着中断或危机的可能性。其次,随着信用的发展,货币作为 支付手段包含着危机的另一种可能性。在物物交换时代是 不可能有危机的,只有在货币时代或商品经济时代,“如果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发挥作用的结果是彼此的债权相互抵消, 也就是说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中潜在地包含的矛盾没有成 为现实;因而,如果危机的这两种抽象形式本身并没有实际 地表现出来,那就不会有危机。” 2 而当这种矛盾实现时, 危机的爆发

4、就有其可能性了。2. 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的现实性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是不以经济危机爆发为条件的金 融危机。它产生的现实条件来自金融系统内部的紊乱。''危 机最初不是在和直接消费有关的零售商业中暴露和爆发的, 而是在批发商业和向它提供社会货币资本的银行中暴露和 爆发的。” 3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信用、银行金融和在信 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虚拟资本交易日益重要,形成所谓“信 用经济”、“金融经济”、“虚拟经济”。特别是虚拟资本如 债券、股票、汇票等的发展有暂时超越和背离生产系统而 发展的趋势。这时,货币与虚拟资本商品与信用货币的对立 显露出来,其矛盾的积累导致了货币金融危机。因为信用和

5、信用货币不是真正的货币,不是真实的财富,和普通商品一 样最终要向货币转化,因此“在危机中,会出现这样的要求: 所有的汇票、有价证券和商品应该能够同时一起转化为银 行货币,所有的银行货币又应该都能够同时一起再转化为资 金。”这时,以虚拟资本为主体的虚拟经济中就会出现所谓 “金融过剩”,危机一触即发。马克思又说:“劳动的社会 性质一旦表现为商品的货币存在,表现为一个处在现实生产 之外的东西,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 危机,就会不可避免。” 4 在这里,马克思在论述金融危机 的可能性及现实性时,都特别强调了信用的发展对金融危机 的影响,进而得出了 一个重要结论:虚拟资本的自我膨胀运

6、动是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形成的主要机制5。3 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的扩散性马克思对金融危机的分析虽然是以国内系统为基础进 行的,但并没有限于国内系统。他已经认识到资本的国际流 动对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在资本主义的全球扩 展过程中,各国金融、贸易和生产密切关联,金融系统特别 脆弱,而资本的国际流动更加速了普遍性危机的产生。马克 思指出:''在普遍危机的时刻,支付差额对每个国家来说,至 少对每个商业发达国家来说,都是逆差,不过,这种情况总像 排炮一样,按照支付的序列,先后在这些国家里发生;并且, 在一个国家比如英国爆发危机接着就在一切国家发生 同样的总崩溃。” 4金融危机就这样

7、在许多国家依次发生 了 6。国际信用的发展推动了一切国家的出口和进口膨胀, 加深了各国间经济贸易和资本金融的相互依赖,但信用支持 下各种商品和债务的价值最终仍然都需要货币来实现和清 算,从而就可能使国际性和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特别容易发生 to二、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探析按照马克思主义金融危机理论,可以说美国金融危机是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多种矛盾激化的表现,但这又是一场并 不伴随经济危机而发生的独立性的金融危机。xx年这一场 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简称次贷危机)持续恶化酿成的金融风暴,几乎波及到了楼市、股市、债市、汇市、银 行、保险、大宗商品等所有经济领域,其影响范围也几乎扩 大到了全球的各个

8、角落。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无论从其可能 性,现实性还是其全球性上,都印证了马克思主义金融危机 理论的科学性与正确性。那么,它爆发的深层次原因又是什 么呢?1.从美国金融危机看马克思主义金融危机理论中的信用和虚拟资本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国家,正如马克思所说 的,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而信用经济就是虚 拟资本的膨胀发展运动,也就是所谓的虚拟经济。美国信用 经济的高度发展,使其金融系统非常活跃,金融创新更加迅 速。其金融衍生产品如按揭抵押债券(mbs)、债务抵押凭证(cdo)、信用违约掉期(cd s)等等(也即虚拟资本)的产生,大 大延长了货币支付链条,一旦某一环节不能实现,就可能导致

9、整个金融系统的紊乱,引发如马克思所说的:同信用制度和银行制度一起自然发生的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7马克思当时对于信用和虚拟资本发展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的论述,恰恰说明了 xx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及 其导火索:无论是房地产泡沫的破灭,还是次贷危机都是美 国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发展的必然结果。2直接 原因或导火索是美国次贷危机或房地产泡沫由美国房地产经济泡沫破灭所引发的次贷危机,进而引 发了美国的金融危机甚至全球性的信用危机和金融市场的 剧烈震荡。其危机的源头就在于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为了 应对200 0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和xx年“91 1”事 件的冲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

10、从xx年1月 至xx年6月,连续1 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使利率从%降至 1%的历史最低水平。这使得美国民众蜂拥进入房地产领域, 而在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下,房贷规模进一步扩大,埋下了 危机的隐患,而xx年美国房价的普遍下跌,以及利率的上调, 使房贷者无力还款,造成了次级贷款违约率上升,直接引发 了次贷危机。3. 根本原因在于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尽管马克思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主要是从实体经济的生 产过程周期(繁荣、衰退、停滞、复苏)中来分析经济危机 和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的,但当时,他已经意识到了信用发 展和虚拟资本的产生对独立发生的金融危机的决定性影响。 并且,马克思还认为,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信用

11、经济,这种 信用经济就是虚拟资本的膨胀发展运动,是虚拟经济。美国 金融危机也正印证了这一点,其最大特点就是虚拟经济,即 高度依赖虚拟资本的循环来创造利润。马克思在资本论 中最早对虚拟资本做了系统论述。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 主要依托,包括股票、债券、汇票、土地所有证等带利息的 有价证券或所有权证。虚拟资本不代表现实的资本,但它通 过深入到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生活 中,推动实体经济运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马克思指 出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的无差 别劳动。因此,虚拟经济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其存在必须依 附于实体生产性经济,而一旦脱离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 会

12、变成无根之草,最终催生泡沫经济。因此可以说,美国金 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其存在虚拟经济而在于它的过度 发展。三、总结马克思主义金融危机理论关于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的 分析,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及现实性, 而且对于我们认识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分析现代金融危 机也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其理论中关于信用制度和虚拟 资本的研究,为我们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 发展虚拟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此,我们应该完善商品交 易的法律规范,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完善银行信贷等信用支 付系统。并且要在充分利用虚拟经济发展的优势的同时,防 止其过度发展所造成的“金融过剩”而引发危机。此外,还 应在国际贸易中,建立健全完善的国际信用体制,以防止金融危机的外部传递性的继续扩大。参考文献: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133-1 58.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i 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73:584.3 周雨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建设的启示j.特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