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小学学生信息素养调查报告_第1页
莲花小学学生信息素养调查报告_第2页
莲花小学学生信息素养调查报告_第3页
莲花小学学生信息素养调查报告_第4页
莲花小学学生信息素养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年全县教育信息技术论文莲花小学学生信息素养调查报告作者姓名:田天辉 工作单位:宁远县莲花小学 联系电话容摘要:为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适应信息化社会,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必要的 信息,小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能力。本文通过对莲花小学5个年级中选择10个 班级的696名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调查统计,了解到小学生信息工具的拥有及使用情况, 小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小学生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情况,小学生整理编辑资料的能力及 学牛信息道德调查情况和家庭对孩子信息素养形成的影响等等,对进一步发挥优势,全面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岀了儿点建议。关键词:莲花小学信息素养调查报告

2、培养方法有句话说“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却忍受着知识的饥渴。”说的正是由于信息素养 或信息能力的缺乏,使得我们处于“坐在金山上挨饿”的尴尬和痛苦。因此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本次课程改革在课程实施方面的具体目标时强调通过课程实施和学 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和转型的吋代,以多媒体、网络化和猶能化为特征的现 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迈进了信息化社会的大门。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的素 质与之相适应,要求人必须具备获取、存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成为衡量一个人 素质高低的标准,成为

3、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小学生的 信息素养教育。本文通过对莲花小学5个年级中选择10个班级的696名学生的信息素养 进行调查统计,了解到小学生信息工具的拥有及使用情况,小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小学生 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情况,小学牛整理编辑资料的能力及学牛信息道德调查情况和家庭 对孩子信息素养形成的影响等等,对进一步发挥优势,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儿 点建议。一、调査的内容及方法调查的内容主要集屮在小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 观念、信息心理等方面,同时对小学生闲暇时间的支配与家庭信息教育的设备也进行了一 些了解。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辅之

4、以谈话法和访问法。调查问卷由23道选择题组成, 每道选择题提供28个不同的选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单选或多选,调查 对彖为我校一至五年级10个班的学生,每个年级各抽两个班参加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 问卷696份,冋收问卷696份。二、调查结果分析(一)小学生信息工具的拥有及使用情况表1年级你家有电脑吗?你会使用电脑查找资料吗?有电脑没有电脑很会不会有点会一年级42. 4%57. 6%7. 6%52. 7%39. 7%二年级62%48%23. 1%36. 95%39. 95%三年级73.15%26. 85%13. 4%26. 5%60. 1%四年级80. 65%19. 35%37.8%1

5、4.6%47.6%五年级51.35%4& 65%16.7%20.4%62.9%由表1我们可以看到,我校学牛家庭电脑的拥有量还是比较乐观的,占了调查家庭的 一半以上,但使用电脑的情况却并不是很理想,有半数以上的学生不能熟练地使用电脑, 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上网,自然谈不上利用网络资源。虽然近年来,学校先后建成 了多媒体教室、语咅室、双向播控室、新型配置的计算机房等功能教室,并且开通了百兆 的宽带网,加快了信息技术建设的步伐,为师生营造了良好的信息教育环境,但是每周一 至两节的信息技术课程更本满足不了学牛的求知欲望。通过对学牛闲暇时间的利用情况进 行调查,我们发现:学生每周在电脑前的时

6、间不超过全周时间的12. 6%,低年级学生有90% 以上的业余时间都用于做作业和特长学习,而中高年级学生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除了作业及 读课外书外,还在进行奥数及英语的提高学习。可以看出,如此繁重的课业负担和特长学 习占用了学生大量的业余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二)小学生对网络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听说过互联网,但对互联网并不是十分了解,很多学生是因为看到父母常在网上看新闻而认为互联网就是新闻网,还有的学生接触互联网 的唯一用处就是玩游戏,因此误认为互联网就是游戏网,而认为互联网无所不包的学生还 不到半数,知道互联网能对学习进行指导的孩子更少,可见学生对网络的

7、认识还处于比较 稚嫩的阶段。此外,我们还发现,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与学生年龄的增长并不是正比关系(见 表2)。从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家长或教师信息素养较高,其孩子或该班学生对网络的了 解也较多。表2年级你听说过国际互联网吗?你知道国际互联网上有哪些知识?听说过没有新闻学习指导游戏无所不包一年级36. 4%62. 6%24. 4%16. 2%30. 1%29. 3%二年级28.9%71. 1%49.6%12%43.2%6%三年级41%59%4& 3%1%10. 8%39. 9%四年级66. 1%33.9%47.7%2. 8%13. 7%35.8%五年级74. 05%25. 95%40. 15%

8、12. 25%10. 7%36.9%(三)小学生处理信息的情况信息处理的能力是指“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存储、记忆、鉴别、遴选、 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表达等。”是一个人信息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从调查情况看, 我校学生小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信息鉴别能力,大多数学生都能较为科学地、一分为二地 看待所收集的信息,比较重视信息资料的来源。但对纸质媒体的信息收集意识述有待加强, 只有少数学生读了好书后能坚持做笔记。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学生虽然没有养成及时收集资料的良好习惯,但普遍对來源于纸 质媒体和电视媒体的信息处理能力较强,他们大都能根据情况处理信息。不过,学生在评 价过程中较重视信息的内容和

9、自己的看法,对借鉴别人的信息则关注较少。(四)小学生运用信息的情况通过调查与访谈,我们可以看出,我校学生有着较强的信息运用意识,他们喜欢运用 从各种途径获取的信息解决学习、生活屮遇到的问题,并且在解决的过程屮,都取得了较 好的效果(见表3) o但是学生对于充分利用互联网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却表 现得不尽人意,很多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最常做的是请教父母或老师,表 示要自己查资料解决的学生没有超过半数,选择“问周围的人”的学生不到调查人数的8%,可见,尽管我校小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信息行为方式和接受利用信息的个性特点,但由于 学生所处的信息环境特点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明显表现出

10、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较差的 问题。如何运用新型的信息工具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信息活动的实践中来解决学习牛活中 的一些实际问题是我们与学生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表3年级做功课时,你喜欢各种学习资料吗? (%)你耳欢用在学校中学到 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你喜欢用在课外书中获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喜欢不喜欢喜欢不喜欢喜欢不喜欢一年级67.932. 186. 113. 985. 114. 9二年级93. 96197. 42692. 55745三年级88. 6511. 3589. 4510. 5585. 514. 5四年级88. 6511. 3586. 413. 679. 320.

11、7五年级84. 315. 779. 8520. 1580. 0519. 95(五)小学生整理编辑资料的能力从问卷调查及学生电脑小报的制作情况可以看出,我校学生整理编辑信息的能力还有 待于进一步加强,大多数学生在面对大量的信息资源时都能有选择的下载,但对下载的资 料进行编辑的能力则较差,主要是因为学生不能熟练地使用信息工具。因此,加强信息技 术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所在。(六) 学生信息道德调查情况信息技术在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与传统伦理道德 相悖的现象。浩瀚的信息资源往往良莠不齐,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甄别能力以 及自控、自律

12、和自我调节能力,要止确引导学生自觉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 扰和侵蚀,不断完善合乎时代的信息伦理素养。通过调查访谈,可以看到,我校学生大多 具有较高的信息道德。(七) 家庭对孩子信息素养形成的影响调查显示:我校学生家长大都非常支持孩子广泛涉猎各种信息资源,但也有相当一部 分家长对孩子在互联网中可能遇见的不利问题如影响孩子学习注意力的网络游戏及不健康的网络资源表现出忧心忡忡(见表4),有的家长干脆采取了 “平时不准使用电脑”的强 制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孩子的上机训练吋间,使孩子的信息工具使用能力始终 提高缓慢。表4年级你的家长是否经常与你一起查找资料(%)你的家长对你看课外书的态

13、度()是从來不偶尔非常支持不支持根据情况而定一年级35. 4648. 3716. 177511. 1713. 83二年级4& 711. 1540. 1561. 95437. 65三年级44. 057. 054& 946. 654. 349. 05四年级47. 3513. 5539. 152. 557. 3740. 08五年级21. 221. 956. 957. 15. 7537. 15三、思考及建议本次对全校十个班的学牛信息素养调查,使我们对目前学牛的信息素养情况有了基木 的了解,可以看岀,我校学生的信息素养状况有令人欣慰的地方,但也有很多不容乐观之 处,如何进一步发挥我校电教

14、实验校的优势,全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我认为应从以下 几个方面入手:1. 提高学生学习中主体地位。这就要转变教师的角色观念。在网络教学中,学牛与教师都面对同一巨大的网络资源, 教师的角色应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平等状态。对于小学生来说,学 生搜索到相关知识,由于理解能力差些,老师要教给学生辨析信息的方法。象以往那样念 教材是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的,因为你有的教材,学生可以很容易地从网络屮得到,可 以这样说,现在的教参已经象以前那样的教师独占了。确定自己的组织者、引导者身份, 既有利于自己弄清教学的重点,也有利营造教学的民主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方式的转变。通过网络服

15、务器可以找到各种教育教学资料,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能力和 程度來选取学习的内容,确定学习的重点,改变了以往的以教师“教”为主的课堂教学形 式,通过人机对话,自主进行学习、复习、自我测试,实现教学过程新的变革。记得有一 位教师利用网络进行出忌赛马教学时,让学牛打开计算机,根据课前制作好的课件自 行选入模块学习,马匹的迅速已经设定,让学生自己排列组合,如何使田忌获胜,使本来索然无味的学习变得兴趣盎然,既诱发了学生的新意识,又满足了他们创新学习的欲望。3. 构建家庭一一学校一一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环境,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学牛学习和牛活不可分割的有机组合体,提高学牛信息素养

16、需要 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多方面努力。在调查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合理使用 电脑还是表示支持的,大多数学生对电脑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但由于种种客观原 因,如课业负担重,特长学习占用时间过多,网络的负面影响,学校条件的限制等等,使 得学生上机吋间较短,训练次数过少,导致学生信息素养情况并不理想。为此,我们应根 据我校具体情况构建家庭一一学校一一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环境,着力创造条件以培养学 生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创新信息的能力。4. 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在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激发创新精神。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给学生更多的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机会,教师应结合 教学实际,积极开

17、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上级举办的网页制作、 动画制作、机器人活动等各种比赛,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指导,提高学生的信息工具使 用能力。同时结合教材,设计综合性学习内容,鼓励学生上网收集资料,编辑文稿,自办 电脑小报,并建立相关学习网站,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鼓励学生用信息技术去解决一 些学习和生活屮的问题。积极创造环境,让学生在学、用信息技术的氛圉屮潜移默化,并 成为一种习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把信息交流、信息搜集与处理整合起来,在培养学生的 信息素养的过程中激发学牛的创新思维。5. 掌握获得信息的技术,懂得网络道德。掌握获得信息的技术,比如“搜索栏”的使用,论坛的登录发贴,回

18、贴等等。掌握这 些技术的意义不仅仅是从得到资料,也要学会发出资料帮助别人。在网络中真正做到我为 人人,人人为我。自己有问题,在网络发布;别人有问题,也要尽己给予回答。下载了别 人的资料回贴,这是网络的道德。在网络中用语要文明等等这些网络道德也要懂。我们培 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不仅要给学生提供轻松、广阔的学生平台,也要让学生提高网络道德 素养。这样网络教学才能和谐健康的发展。此外,在调查过程屮,我们发现:尽管我校有相当多的教师善于上网收集教学信息, 但带有明确教学目的,善于高效搜索信息、处理和加工信息、创造性运用信息发挥教育教 学功能的却不多。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就是抓好在职教师的信息素养的继续教育,让 教师们通过系统的信息素养课程教育,获取有关提高信息素质的系统知识,达到强化信息 意识、提高信息能力的目的。教师自己也必须在教学之余不断地学习,一定要学会利用图 书馆、国际互联网等信息源从屮获取新信息和新知识,更新白身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 不断地优化教学,探索岀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总之,高度信息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信息化社会要求人们具有快速 获取信息及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信息和技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新世纪发展 的必然要求。我校全体教师需要共同努力,寻找一条适合我校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