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氮肥品种使用技术、施肥量确定方法、施肥效益评价_第1页
主要氮肥品种使用技术、施肥量确定方法、施肥效益评价_第2页
主要氮肥品种使用技术、施肥量确定方法、施肥效益评价_第3页
主要氮肥品种使用技术、施肥量确定方法、施肥效益评价_第4页
主要氮肥品种使用技术、施肥量确定方法、施肥效益评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规范性附录)主要氮肥品种的使用技术产品名称尿素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含 N%4620-2123-2517理化性质酰胺态氮肥,白色,铵态氮肥,白色或略铵态氮肥,白色或略铵态氮肥,白色或灰易溶于水,中性肥料,性带灰白、黄、粉红等杂色,带黄色晶体,易溶于水,白色,有强烈的刺激性气质稳定。施入土壤后,尿易溶于水,生理酸性肥生理弱酸性肥料。粒状氯味,常温下就较易挥发,素被分解成铵态氮供作料。性质较稳定,但当游化铵一般不吸湿,粉状氯易溶于水,中性偏碱性肥物吸收。离酸和水分含量较高时,化铵的吸湿性稍大于硫料。便发生吸湿结块。酸铵而小于尿素。使用技术要点适用于各种作物和适用于各种作物,尤适用于各种作物。在适

2、用于各种作物。一各类土壤,可作基肥、追其在对硫敏感或需硫量酸性土壤上使用,应配施般用于酸性土壤或水田。肥、种肥或根外追肥。 水大的作物上效果更好。 可石灰或其他碱性肥料, 但不宜与普钙、草木灰、人田基施应在灌水前用于一般土壤,但更适应切忌混合施用;旱地施用粪尿、钙镁磷肥混合使5d-7d ,撒施后立即翻耕,于缺硫、中性或碱性土后应结合灌溉或覆土; 盐用。可作基肥、追肥,但不宜过早灌水;水田追施壤。老朽水田、有机质含碱地、低洼地和干旱缺雨不宜作种肥或秧田追肥。应保持浅水,施肥后马上量高的水田不宜用,酸性的地区不宜长期使用。 可水田基施可先均匀撒施,耕耘,保持 2d-3d 不灌水。土壤不宜长期施用;

3、碳酸作基肥和追肥,施用方法随后立即耕田,把肥料翻旱地基、追施宜深施覆钙含量较多的土壤施用与硫酸铵基本相同。氯化入10cm-15cm深土层,灌土。尿素基、追施时间较会造成氨的挥发损失。 可铵一般不作种肥和秧田水;水田追肥时可在水稻铵态氮肥提早 4d-5d 。作作基肥、追肥、种肥和根肥。施用时切忌直接接触分蘖初期,采用条施、单根外追肥时其缩二脲含外追肥。作基肥时应先施种子。一些对氯敏感的作施或拌泥、拌酸性磷肥撒量不得高于 0.5%。尿素不肥,然后分别翻地、 耙地物如烟草、甘蔗、甘薯、施等。旱地基施可采用先宜直接作种肥。尿素作根和整地。作水田追肥时应马铃薯、柑橘、茶树、梨撒施后耕翻整地;也可在外追肥

4、比其他氮肥效果施肥后马上耕耘,保持浅树、桑树等不宜用氯化旱地作垄时,将化肥条施好,一般稻、麦等禾本科水,数日内不排水; 作旱铵。须用时,应是降雨较于犁沟,随后覆土即可;作物喷施时氮浓度为地追肥时可溶解后湿施,丰富或者排灌两便、土壤旱地追肥可以在距离作1.5%-2.0%,草莓、黄瓜、或直接采用穴施、沟施等水分适宜、氯离子容易移物根系 7cm-8cm处,开沟花卉等一般为干施方式。硫酸铵一般不动流失的地区使用,并且或挖穴(深 7cm-10cm),0.2%-0.3%,果树一般为直接作种肥。作根外追肥做到基肥提早施用和严施后立即覆土,也可在雨0.4%-0.5%。时基本与尿素相同。格控制施用量。前拌细土或

5、酸性磷肥撒施或对水 100倍-200 倍浇施。(续)产品名称硝酸钾硝酸钙尿素硝酸铵溶液硫包衣尿素含 N%含K2O44%-46%、13-1528-32含S 20%-8%、含N12%-13%含N 31%-39%理化性质硝态氮肥,白色,易硝态氮肥,灰色或淡尿素硝酸铵溶液是硫包衣尿素是由硫溶于水,性质稳定,不易黄颗粒,易溶于水,水溶由尿素、硝酸铵和水配制磺包裹颗粒尿素制成的结块。属生理碱性肥料。液呈碱性,性质稳定,吸而成。硝态、铵态、酰胺一种包衣缓释肥料。黄色湿性强,易结块,贮运时态氮肥,酰胺态氮约占或淡黄色颗粒,中性肥应防潮。属生理碱性肥料。使用技术要点适用于多种作物和硝酸钙适宜在缺钙各类土壤,宜作

6、追肥,尤的旱地土壤、酸性土壤和其是中晚期追肥或作为盐碱地上施用,不宜在多受霜冻危害作物的追肥。雨地区和水田中施用。 还硝酸钾还常被作为高浓可作追肥。度钾肥使用。烟草、葡萄、茄果类蔬菜等经济作物追施硝酸钾,肥效快。硝酸钾还可以与硫酸铵等氮肥混合或配合施用, 即可调整肥料中的氮钾比例,也可利用铵态氮肥的生理酸性消除硝酸钾生理碱性的某些副作用。(续)产品名称含腐植酸尿素含海藻酸尿素含 N%含腐植酸 0.12%含海藻酸 0.03%含N 45%含N 45%理化性质含腐植酸尿素是将含海藻酸尿素是将以腐植酸为主要原料的以海藻为主要原料制备腐植酸增效液添加到尿的海藻酸增效液添加到素生产过程中,通过尿素尿素生产

7、过程中,通过尿造粒工艺技术制成的一素造粒工艺技术制成的类尿素。棕褐色或黑色颗一类尿素。中性肥料,性粒。中性肥料,性质稳定。质稳定。施入土壤后, 尿施入土壤后,尿素被分解素被分解成铵态氮供作成铵态氮供作物吸收。物吸收。使用技术要点适用于各种作物和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各类土壤,可作基肥、追各类土壤,可作基肥、追肥、种肥或根外追肥。 施肥、种肥或根外追肥。 施用方法与普通尿素基本用方法与普通尿素基本相同。相同。1/2 、铵态氮和硝态氮各约占1/4 ,透明或者浅棕色液体,易溶于水,性质稳定。适用各种作物和各类土壤。在蔬菜、瓜茄类、水果等作物上效果尤为明显。可作基肥、追肥施用。施用时需加水稀释,苗期或根外追

8、肥稀释100倍,旺盛生长后稀释50倍。料,性质稳定。施入土壤后,尿素被分解成铵态氮供作物吸收。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各类土壤,一般用作基肥,宜与普通尿素按照折纯养分量比例为 6:4 来配合施用。水田基施应在灌水前 5d-7d ,撒施后立即翻耕,不宜过早灌水;旱地基施宜深施覆土。不宜直接作种肥,需要将硫包衣尿素与干细土混匀后施于种子下 3cm或种子侧位3cm-5cm。附录 B(规范性附录)氮肥施肥量的确定方法1 地力分区(级)配方法根据土壤地力高低, 分成若干等级, 在不同地力等级区域内经过对比试验后, 确定每个地力接近相同区域的氮肥在不同作物的不同生长时期施肥量的施肥方法。2 目标产量配方法根据种植

9、区域内的耕作条件和产量最高限度,一般在某种作物近3年的平均产量的基础上再增加 10%-15% 作为目标产量, 再根据作物吸收氮素规律和土壤养分供应量所确定的氮肥施用量和其他肥料配施的施肥方法。3 养分平衡法根据无肥区作物带走的养分量和土壤养分测定值计算出土壤供氮量、作物需要吸收的氮肥总量, 再确定所需增加氮素养分的施肥方法。作物需要吸收的养分减去土壤可提供的养分就是应增施的氮肥养分量。氮肥施用量 ( a),用千克 /公顷(kg/hm 2)表示, 按式( 1)计算:a=(a1×a2-a3×2.25×a4)÷a5×a6.( 1)式中:a氮肥施用量,

10、kg/hm 2;a1作物单位产量的氮素养分吸收量;2a3土壤供氮养分测定值(mg/kg );a4校正系数(各地试验确定);a5该种氮肥的氮素养分含量;a6当地氮肥的当季利用率(百分数);2.25土壤耕层养分测定值折算成1hm2土壤养分含量系数。4 地力差减法根据目标产量和无肥区带走的氮素养分量确定所需施用氮素肥料的方法。氮肥施用量(b),用千克 / 公顷( kg/hm 2)表示,按式(2)计算:b=b ×(b -b )÷( b ×b ) .( 1)12345式中:b氮肥施用量,kg/hm 2 ;b1作物单位产量的氮素养分吸收量;2b3无肥区作物产量,kg/hm 2

11、;b4该种氮肥的氮素养分含量;b5当地氮肥的当季利用率(百分数)。5 肥料效应函数法不同产量与相应的施肥量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 从而确定相关肥料适宜施肥量的施肥方法。6 养分丰缺指标法在不同地力水平上通过田间试验,得出土壤养分供应水平的丰缺、最高施肥量和作物产量之间的相关性, 制定出养分的丰缺指标及其对应的作物产量,从而确定氮肥施用量的方法。7 有机氮和无机氮施用量的计算方法7.1 同效当量法通过田间试验,得出某种有机肥料所含的氮养分的肥效相当于多少个单位的化肥氮量,从而确定增施氮素化肥量的方法。同效当量(c),用百分数表示,按式(3)计算:c=(c-c)÷( c -c ) .(

12、3)1232式中:c同效当量;c1施用有机氮处理的作物产量,kg/hm2;2c3施用化肥氮处理的作物产量,kg/hm2。7.2 产量差减法通过田间试验得出某种有机肥料施用量能得到的产量,然后采用目标产量减去有机肥料所能增产的部分产量,即为应施化学氮才能得到的产量,从而确定氮素化肥施用量的方法。7.3 养分差减法作物所需氮素养分总量减去能利用的有机肥料氮养分量,即为所需要施用无机氮素化肥量,从而确定氮素化肥施用量的方法。氮素化肥施用量(d),用千克 /公顷( kg/hm 2 )表示,按式( 4)计算:d=(d 1-d2×d3 ×d4)÷( d5×d6) .

13、( 4)式中:d氮素化肥施用量,kg/hm2;d1作物需要的氮素养分吸收总量;2d3有机肥料中氮素养分含量;d4该有机肥料中氮的当季利用率;d5需要补施的氮素化肥的氮养分含量;d6该种氮肥的当季利用率(百分数)。附录 C(规范性附录)施肥的效益评价1增产率合理施肥产量与常规施肥产量的差值占常规施肥产量的百分数。增产率(a)用百分数 (%)表示,按照公式(1)计算a(a1 a2 ) / a2 100( 1)式中: a1 表示合理施肥产量,kg/hm 2 ; a2 表示常规施肥产量, kg/hm 2。2肥料利用率肥料当季利用率 (R)指植物当季吸收来自肥料的某一养分量占所施肥料中该养分总量的百分数。肥料当季利用率 (R)用百分数 (%)表示,按照公式 (2) 计算R(b1b0 ) / b2100(2)式中: b1 表示植物吸收的养分量(施肥处理),kg;b0 表示土壤供应的养分量(无肥处理),kg;b2 表示施入肥料养分总量,kg。3 施肥经济效益3.1 纯收益施肥增加的产值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