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的自主研发的过程_第1页
笔记本电脑的自主研发的过程_第2页
笔记本电脑的自主研发的过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笔记本电脑的自主研发的过程从整体上看,研发过程包括ID设计外形设计、结构设计、散热设计、电路设计、软件设计、产品调试、产品测试等几大局部。在这一过程中,最复杂和最关键的就是电路设计、结构设 计和散热设计,这是一般的厂商所不能实现的,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主板级研发设计。而ID设计和散热设计,由于同结构设计密切相关,所以在人员组织上,一般把这三者合并在一起。当然, 在研发流程上,不同的厂商,在具体流程上会有所不同,但主体就是以上过程。见图1目前,有些内地厂商在不能进行主板级研发的根底上,与OEM代工厂商一起实行了参与式设计。其中参与的主要方式就是OEM代工进行电路设计、结构设计和散热设计等主要的主板级

2、设计,而国内厂商那么进行 ID设计,或者参加局部其他特色功能设计。当然,也有不少国内厂商, 在散热设计方面,有一定的成果。1r翔槪 | |:图1夏新V3工程研发团队结构图夏新V3工程组包括了 32位工程师。其中,结构组的任务包括了结构设计、散热设计和ID设计。图2结构设计流程结构设计图3散热点分析这是夏新的工程师在解决V3散热问题时,对 CPU、显卡、硬盘、光驱等主要的散热点进行温度监控。图4主板调试过程这是顶星工程师在进行笔记本主板的调试。调试与主板电路设计是相互串联的过程,一般是电路设计、调试、发现问题、再电路设计、再调试研发一台笔记本电脑,最先考虑的就是结构问题。一般来说,结构设计主要包

3、括整机布局设计、ID设计、零件图设计、散热设计验证、开模、试模、试产验证等一系列过程。从广义来看, 结构设计范围非常广泛,它包括了ID设计、散热设计等。见图2结构设计中,最核心的就是整合能力。由于笔记本电脑非常小,它需要把主板、显示系统、硬盘、内存、光驱和接口等各个部件高度整合在一起。在高度整合的同时,还要注意散热问题的 解决,这个过程不太好控制。此外,硬盘、内存、CPU等局部,造成了内部结构的多样性,也带来了散热、电路干扰、安装的方便性等多种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对于内地厂商而言,结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些国内厂商那么采用了联合其他核心技术厂商的策略。例如夏新在进

4、行设计时,就同处理器供给商全美达、主板芯片组供给商 Uli、图形芯片供给商 Ati和BIOS软件系统供给商 Phoenix达成了战略伙伴合作。全 美达、 ATi、 Uli 都或多或少地给夏新提供了在结构设计方面的解决方案,从而帮助夏新解决关于 散热、抗干扰等综合问题。见图 3相对来说, ID 设计是比拟容易的一件事,但它也包括了比拟复杂的过程。下面,我们来看 看夏新在ID设计方面的思路。夏新在研发V3时,其Touch Pad鼠标板的设计使用了 SLOX勺方案,并且采用了银、黑多种外观组合,应对多样化需求。整个过程,经历了屡次筛选和改进,从 十多个方案中选出了最正确设计方案。不过,毕竟国内厂商的

5、研发历程尚短,而为了快速跟上当前国际品牌的研发水平,在ID 设计方面, 有国内厂商那么采取了适当模仿某些国际品牌产品外形的做法。虽然, 模仿不是原始的创新,但它却是一种借鉴的好方法。电路设计电路设计主要包括电路原理图设计、PCB板布线设计及调试、在原理图设计阶段对电源子系统、KBC及外设子系统进行了全新设计、在每个阶段对原理图及PCB layout设计进行多方联合评审、与主板相关的 BIOS设计、中期主板测试和调试、后期制造改进设计等多个程序。笔记本电脑研发最核心的局部, 就是电路设计。 如果说, 结构设计是尽量保持笔记本电脑体 积小,以及保持稳定性和好看的外观,那电路设计的任务那么是让一台笔

6、记本电脑能够正常启动, 并保持长期而稳定的运行。可见,电路设计是最根本的步骤,它也是区别研发等级的主要标志。电路设计有很多细节问题,例如当有了电路原理图后,在PCB 板上,如何解决布线时的金属线路、电感、电容元件的抗干扰能力,外设子功能电路的位置问题等。在这些方面,顶星科技由于本身就是台式机主板、显卡研发、生产企业, 所以有较好的技术根底。对于顶星这样的主板厂商,关键是要解决好上一步的整体结构设计问题,也就是把主板、CPU显卡、硬盘等局部组合在一起的整合能力。而对于夏新这样没有主板生产背景的厂商而言,电路设计的难度就比拟大了。 不过, 在借助夏新 的研发经验, 夏新在全美达的帮助下, 实现了主

7、板主体电路的设计, 而在 Ati 的帮助下, 夏新又解决了显示电路的设计。 特别是在夏新笔记本后期的调试阶段, 全美达甚至从美国调派专 业工程师常驻夏新的开发室,帮助夏新完成调试过程。实现了结构设计和电路设计后,接下来就是软件设计了。软件设计包括具体BIOS程序编制这局部同电路设计密切相关,其中又包括启动程序、接口中断值设置、主板跳线等设计、驱动程序设计、 散热监控程序、 节电管理和系统信息显示功能、 开发完成电池充放电控制算法等多 个过程。 夏新那么在 Phoenix 的支持下, 较好地完成了以上过程的设计。 而顶星那么凭借自身的主板 设计经验,解决了以上问题。后期的测试过程, 主要包括功能

8、测试、 兼容性测试、 可靠性测试、 性能测试、 WHQL 和 CCC 认证测试等程序。在此,我们就不作详细介绍了。应该说,整个笔记本电脑的研发设计过程是复杂而长期的。例如,夏新在研发V3笔记本电脑时,动用了 32个人,历时17个月,经历了 5次试生产,最后才正式验证通过。而顶星在开发 第一款笔记本电脑时,也经过15个月的努力。E2相关链接研发与制造的相对论在本专题中,我们把研发、制造经常放在一起讨论。其实,研发、制造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过 程。研发指一系列的电路、结构、散热、功能等设计过程,其外局部表现形式主要表达为一系列的主板电路图、结构分析图、空间散热分布图、接口功能描述、BIOS程序等软性数

9、据。在研发过程中,并不涉及直接的产品制造。制造那么指芯片、电阻、电容的贴片、插槽的安装、组装、设计、检测等系列完整过程。在制造过程中,只要根据研发时提供的设计图、参数表,就可以制造岀相应规格的笔记本电脑。这也就意味着,就算自己不从事笔记本电脑的自主研发,也可以完全制造岀笔记本电脑。由此可见,研发和制造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过程,它们可以拆分成两个独立的局部。现在,IBM、HP、东芝等各大国际笔记本电脑厂商,为了节约本钱,就采用了研发、制造别离的模式。其中, 品牌厂商掌握着笔记本电脑的技术研发局部,自己设计岀具有特色的笔记本产品,然后,把设计结果交给OEM代工厂商,让他们进行代工制造。另外一方面,研发和制造其实又是紧密联合的两个过程。例如,在研发过程中,工程师需要不断地制造岀工程样机,从而进行测试,这个过程,就包括了制造局部。 如果没有自己的制造工厂,那在研发笔记本电脑时,就需要不断地到制造工厂去做工程样机,然后再进行测试。在研发过程中,可能还需要将工程样机往返研发基地和别人的制造工厂屡次。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就会耽误很多时间。IBM、HP、东芝等国际大厂们虽然经常把笔记本电脑拿给OEM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