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_第1页
脱肛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_第2页
脱肛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_第3页
脱肛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_第4页
脱肛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脱肛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 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脱肛病(TCD编码:BWG0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直肠脱垂(ICD-10编码:K62.302)。(二) 诊断依据: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制定的脱肛病诊断标准(即二型三度分类法)进行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脱肛病(直肠脱垂) “诊疗方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2-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 脱肛病临床常见证候:气虚下陷证 肾气不固证 气血两虚

2、证 湿热下注证。(三)治疗方法与选择(1) 直肠粘膜下多点注射:(2) 直肠周围注射(3) 粘膜结扎(4) 肛门紧缩 治疗方法选择:一型采用(1)的治疗方法;二型:度多采用+方法;度多采用+方法;度多采用+方法。 注射用药中药制剂:消痔灵注射液(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之一)。治疗方案还包括:辨证口服中药、中药坐浴、针灸、肛门功能锻炼。(四) 标准住院日为13天。(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脱肛病(TCD编码:BWG060 )和直肠脱垂(ICD-10编码:K62.302)的患者。 2有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

3、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意接受手术治疗。(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便潜血。(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血清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检查。(4)凝血功能。(5)胸部X线片。(6)心电图。(7)腹部超声。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肛门压力测定、电子纤维结肠镜检查、排粪造影检查等。(八)治疗方法 1直肠粘膜下注射和直肠周围注射。 2直肠粘膜结扎或肛门紧缩术(、度直肠脱垂伴有

4、一定肛门松弛同时进行)。 3预防性用药:术后应用抗菌药物3-5天,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4术后开始进行辨证分型口服中药,预防便秘或腹泻发生。中药熏洗促进伤口愈合。 5护理:辨证施护。(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主要症状(脱出)消失或有所改善,能正常排便。 2病程进入恢复期。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4初步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和二级预防方案。(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

5、治疗过程中发生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该路径(十 一 ) 脱肛病(直肠脱垂)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脱肛病(直肠脱垂)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标准住院日13天 实际住院日: 天时间 年 月 日(第1天) 年 月 日(第2天) 年 月 日(第3天,手术日)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完成入院记录完成初步诊断实施各项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完成术前评估,确定手术方案向家属交代病情和手术事项签署“

6、手术知情同意书”下达手术医嘱、提交手术通知单麻醉医生查看病人,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完成术前小结完成手术治疗24小时内完成手术记录完成术后首次病程记录观察术后生命体征及创面渗血情况了解术后首次排尿情况,必要时留置导尿重点医嘱长期医嘱肛肠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临时医嘱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乙肝五项、丙型肝炎抗体、血清梅毒抗体、艾滋病血清抗体检查 凝血功能 心电图 胸部X线片 对症处理长期医嘱肛肠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临时医嘱术前医嘱术前饮食术区备皮 术前肠道准备对症处理长期医嘱肛肠科术后护理常规分级护理 流质饮食(鞍麻或腰麻禁食6小时后进流质饮食)

7、预防感染 临时医嘱对症处理主要护理工作入院介绍入院健康教育介绍入院各项检查前注意事项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完成各项入院检查的护理操作根据医嘱执行各项术前准备完成常规生命体征的监测交代术前注意事项术前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育、饮食指导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交接病人,检查生命体征及用药情况 按医嘱进行治疗随时观察患者情况指导术后饮食协助安全下床告知注意事项指导术后首次排尿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责任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 年 月 日 (第4日,术后第1日) 年 月 日(第5日,术后第2日) 年 月 日(第6-13日,术后第3-

8、11日) 年 月 日(第13日,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指导术后治疗观察术后局部情况医师查房,观察术后局部情况询问排便情况术后换药中药熏洗坐浴上级医师查房,观察局部情况观察手术结扎线脱落及肛门收缩情况术后换药中医辨证施治中药熏洗坐浴理疗疗效评估,确定出院时间。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指导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预防常识开具出院诊断书完成出院记录通知住院重点医嘱长期医嘱肛肠科术后护理常规分级护理 半流质饮食预防感染临时医嘱对症处理长期医嘱肛肠科术后护理常规分级护理普食预防感染相关疾病的治疗(必要时)中药熏洗坐浴临时医嘱对症处理长期医嘱肛肠科术后护理常规分级护理普食相关疾病的治疗(必

9、要时)辨证使用中药汤剂或中成药中药熏洗坐浴理疗临时医嘱对症处理复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长期医嘱停止所有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开具出院医嘱出院带药主要护理工作观察患者创面渗血及排便情况术后康复、健康教育术后饮食指导协助患者生活护理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术后康复、健康教育术后饮食指导协助患者生活护理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术后康复、健康教育术后饮食指导协助患者生活护理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进行术后卫生宣教指导出院带药的用法协助办理出院手续送病人出院脱肛病(直肠脱垂)诊疗方案(一) 诊断 疾病诊断 证候诊断(二)治疗方法 1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气虚下陷证 肾气不固证 气血两虚证

10、湿热下注证 2 手术治疗 一型直肠脱垂治疗 二型直肠脱垂治疗 3 术后复发治疗 4 直肠脱垂急症的处理 5 护理调摄 6 预防治疗(三) 疗效评价 1 评价标准 2 评价方法(一)疾病 诊断与证候诊断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制定的脱肛病诊断标准,即二型三度分类法和中医症候诊断)。中医杂志2003年10月第44卷P313。 一型:不完全性直肠脱垂,即直肠粘膜脱垂。 二型:完全性直肠脱垂,即直肠全层脱垂。度为直肠壶腹内的肠套迭,即隐性直肠脱垂。排粪造影呈伞状阴影。 度为直肠全层脱垂于肛门外,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不伴有肛门失禁。 度为直肠和部分乙状结肠及肛管脱出

11、于肛门外,肛门括约肌功能受损,伴有肛门不全性或完全性失禁。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3. 证候诊断(参考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 气虚下陷证:便后肛门有物脱出,直肠脱垂呈半球形成或圆锥形,甚则咳嗽,行走,排尿时脱出,劳累后加重;伴有脘腹重坠,纳少,神疲体倦,气短声低,头晕心悸。舌质淡体胖,边有齿痕,脉弱。 肾气不固证:直肠滑脱不收;伴有面白神疲,听力减退,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或夜尿多,久泻久痢。舌淡苔白,脉细弱。 气血两虚证:直肠脱出;伴有面白或萎黄,少气懒言,头晕眼花,心悸健忘或失眠。舌质淡白,脉细弱。 湿热下注证:直肠脱出,嵌顿不能还纳,脱垂的直肠粘膜有糜

12、烂、溃疡;伴有肛门肿痛,面赤身热,口干口臭,腹胀便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二) 治疗方案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气虚下陷证治法:补中益气,升提固脱。推荐方药及参考剂量:补中益气汤加减。常用药:黄芪18g、党参12g、生白术12g、升麻6g、柴胡6g、陈皮9 g、当归12 g、炙甘草9g。中成药:补中益气丸,每次6g,每日3次。 肾气不固证治法:健脾益气,补肾固脱 推荐方药及参考剂量:金贵肾气汤加减。常用药:熟附子9g、肉桂6g、淮山药12g、茯苓12g、山茱萸12g、泽泻9g、炙黄芪6g、升麻3g中成药:金匮肾气丸,每次12粒,每日3次。气血两虚证治法:益气养血。 推荐方

13、药及参考剂量:八珍汤加减,常用药:人参9 g、炙黄芪12 g、生白术9 g、茯苓9 g、当归身12 g、熟地黄18 g、白芍12 g、升麻6 g、生甘草6 g。 中成药:八珍颗粒,每次3.5g,每日3次。 湿热下注证治法:清热利湿。推荐方药及参考剂量:葛根芩连汤加减,常用药:葛根15g、炒黄芩9g、黄连9g、香附6g、川穹9g、白芷9g、炒白术9g、茯苓9g、薏苡仁9g、生甘草6g中成药:二妙丸,每次6g或四妙丸,每次6g,每日2次。2 外治法一型直肠脱垂治疗 直肠粘膜下注射法:将中药消痔灵液注入直肠粘膜下层,使分离的直肠粘膜与肌层粘连固定。此法分为粘膜下层点状注射法和柱状注射法两种。 适应证

14、:一型直肠脱垂 禁忌证:直肠炎、腹泻、肛周炎及持续性腹压增加疾病。 操作要点: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局部消毒后,铺无菌巾,局麻或骶麻后,将直肠粘膜暴露肛外,或在肛门镜下,齿线上1cm,环形选择23个平面,或纵行选择46行。每个平面或每行选择46点,各点距离相互交错,选用药物消痔灵,注射时取一份消痔灵加一份生理盐水或0.5%利多卡因。每点注稀释的消痔灵液12ml,不要过深刺入肌层,或过浅注入粘膜内,以免无效或坏死。总量一般为2040ml。柱状注射,在暴露直肠粘膜3、6、9、12点于齿线上1cm,粘膜下层作柱状注射。长短视脱出长度而定,每柱注射药量46ml,注射完毕,食指进入肛内进行反复按摩,使药液均

15、匀散开,注射局部不要产生硬结。肛内置凡士林纱条、小排气管,肛外用塔形纱布压迫固定。 术后处置:注射当天适当休息,不宜剧烈活动。流质饮食,控制大便13天。术后给服抗生素药或静 脉滴注3天以预防感染。一般1次注射后可收到满意效果,若疗效不佳,710天后重复注射1次。二型直肠脱垂治疗 (1)、 度直肠脱垂的治疗基本相同,都要进行直肠内外双层注射和直肠粘膜结扎。 直肠粘膜下注射;适应、禁忌证、操作要点同一型直肠粘膜下注射术。 直肠外注射 操作要点:在腰俞麻醉或局麻后,用细长腰穿针和10ml注射器,抽入消痔灵原液10ml。先行肛门直肠左右(坐骨直肠窝)注射,在距离肛缘1.5cm,3、9点位进针,刺入皮肤

16、、皮下,进入坐骨直肠窝,大约进入48cm,进入骨盆直肠间隙。此时,另用食指伸入直肠内,仔细触摸针尖部位,确定针尖在直肠壁外,为了保证针尖不刺入直肠壁内,以针尖在直肠壁外可以自由滑动为准,然后缓慢边退针边推药,注入药物68ml,使药液呈扇形均匀散开。用同法注射对侧,两侧共注射药量1020ml。 肛门直肠后壁(直肠后间隙)注射,沿直肠后壁进针,刺入48cm,到达直肠后间隙,此时,食指伸入直肠内,仔细触摸针尖部位,确定针尖在直肠壁外,再将针深入23cm,为了保证针尖不刺入直肠壁内,以针尖在直肠壁外可以自由滑动为准,注药510ml。 直肠前壁注射,要根据脱垂程度而定,一般中年妇女,脱垂多伴有阴道后壁膨

17、出,此时一定进行直肠前壁注射,进针点,从会阴部(直肠阴道)间进针,刺入48cm,另一食指进入阴道,触摸针尖在直肠阴道之间,可缓慢边退针边推药,注药量48ml。直肠外注射消痔灵原液总量2040ml。注射后肛内上祛腐生肌纱条、小排气管,肛外用塔形纱布压迫固定。术后常规给预防性抗菌术口服药或静脉点滴三天。 直肠粘膜结扎术 本法只能作为直肠内外注射治疗直肠脱垂辅助治疗,单独使用疗效不佳。可在直肠内外注射完成后进行直肠粘膜紧缩术。 适应证:脱垂时间长,肛门括约肌功能不良,或伴有混合痔,注射后可见粘膜堆积明显直肠脱垂患者。 操作要点:在直肠3、7、11点位,用组织钳提起松弛粘膜,在基地部夹上大弯血管钳,在

18、钳子底下用7号丝线或可吸收缝合线进行缝合结扎。结扎后用手指扩肛,直肠必须顺利通过两横指,可以避免术后发生排便困难。结扎点位多少根据粘膜松弛情况定。二型直肠脱垂治疗(2)度直肠脱垂 度直肠脱垂治疗比较复杂,首先要进行:直肠内粘膜下注射、直肠外周注射、直肠粘膜结扎术;(适应证、禁忌证、操作要点同前)。因度直肠脱垂伴有肛门功能不全或完全性失禁,除完成上述治疗外,还要同时进行肛门紧缩术。 肛门紧缩术 适应证:适用于肛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或无肛门括约功能直肠脱垂患者,可在直肠内外注射或直肠粘膜紧缩后,直接进行肛门紧缩术。 禁忌证:肠炎、腹泻、肛门周围急性炎症,以及合并严重的内科疾病患者。 操作要点:取截石位

19、或侧卧位,反复消毒会阴部皮肤及肛管,在肛门后正中耻线处向外做菱形切口切除皮肤皮下组织,不切断括约肌,用组织钳提起耻线上方粘膜及粘膜下组织,在组织钳下方用大弯血管钳夹住,此时注意保持肛门口顺利通过2指,再用可吸收线贯穿缝合结扎。耻线外伤口暴露的括约肌用可吸收线进行括约肌重叠式u字缝合,一般缝合34针,最后用丝线缝合皮肤切口。如果在后部紧缩后,感到肛门紧缩不理想,还可以同时在肛门前方以同样方法进行前位肛门紧缩术。术后处理:静脉点滴抗生素预防感染,少渣饮食控制大便3天。3术后复发治疗 术后个别患者出现效果不满意,脱出虽有明显好转,但仍属于未治愈复发病例。治疗:根据分型仍然可以进行第二次直肠内外注射固

20、脱治疗,一般三个月后治疗最佳,但注意第一次已经注射过产生纤维化的地方,第二次进针推药都比较困难,此时不宜强行进针推药。第二次注射应该注射到第一次没有注射过的地方,此时进针推药应该与第一次的感觉相同。注药量肯定比第一次少。如果经过第二次治疗效果仍然不好,建议不要进行第三次注射治疗。最好选择开腹悬吊固定手术治疗。4直肠脱垂急症的处理 直肠脱出因不能及时复位而出现充血、水肿甚至绞窄,形成直肠脱垂急症。可用纱条包裹手指,脱出物表面涂以四黄膏等润滑剂,压迫脱出物顶端,持续用力使脱出物复位,必要时可在局麻下操作。复位后以塔形纱布加压包扎固定。口服或静注抗生素以防感染,并予熏洗或外敷治疗。熏洗法:用于减轻症

21、状,控制病情发展。常用苦参汤加明矾、五倍子、石榴皮煎水熏洗,每天2次。外敷法:以五倍子散或马勃散外敷。5护理调摄 (1)术前一日肛门口周围1520cm进行备皮,备皮后嘱病人用温皂水清洗备皮区域。 (2)术前晚与术晨各用温皂水1000ml灌肠一次。术晨测T、P。 (3)术后嘱病人卧床休息3天,并控制大便72小时。 (4)如术后肛门部胀痛或坠胀,遵医嘱给予患者止痛药物治疗。 (5)术后23天有时有低热,如不超过38,局部无感染者为吸收热,可不予特殊处理。 (6)嘱病人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术后24小时内可进半流食或少渣饮食。 (7)第一次排大便前,可用温皂水灌肠,以软化大便,并避免排便时过份用力。 (8)预防术后并发症,遵医嘱术后常规输入抗菌药物三天,年老体弱者可使用一周。 (9)提肛运动:肛门内收上提运动,每次肛门放松、收缩运动2030下,每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