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编制案例讲解_第1页
标准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编制案例讲解_第2页
标准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编制案例讲解_第3页
标准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编制案例讲解_第4页
标准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编制案例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编制案例讲解UT-考试培训考试培训 中国中国 苏州苏州 2016 张张 志志 超超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UT/RT/MT/PT-UT/RT/MT/PT-、TOFD/ET-TOFD/ET-目录超声检测工艺规程超声检测工艺规程的内容及注意事项超声检测操作指导书及填写说明案例一、二检测工艺文件检测工艺文件包括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工艺规程:对应作业指导书。操作指导书:对应工艺卡。1.工艺规程超声检测工艺规程应根据相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产品标准、有关的技术文件和NB/T 47013.1/3-2015等相关检测标准要求,并针对检测机构的特点和检测能力而编制

2、的技术文件。超声检测工艺规程应涵盖本单位(制造、安装或检验检测单位)产品(或检测对象)的检测范围。超声检测通用工艺规程一般以文字说明为主,检测对象一般为某类工件,它应具有一定的覆盖性和通用性。1.1工艺规程编制要点(1)涵盖本单位的检测范围,是通用性技术要求、原则性指导文件;(2)根据检测单位的特点和能力编写,是对现行标准规范的补充;(3)内容不能照搬照抄外单位的文件,必须有本单位的特色;(4)跟具体的工程项目没有必要的关联,是检测单位自身检测能力的体现;1.1工艺规程编制要点(5)由检测单位级专业人员编制,检测责任师审核,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6)规程中某一项技术要求需要展开说明的,可采用附

3、录形式编入;(7)不得将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与工艺规程无关的内容写入正文;(8)工艺规程要完整,一些关键的数据和指标应明确写入规程中,以供检测人员使用;1.1工艺规程编制要点(9)工艺规程的编制应按NB/T47013.147013.13的规定明确其相关因素的具体范围或要求,如相关因素的变化超出规定时,应重新编制或修订。(10)相应检测标准变更、采用新的检测工艺时,应对工艺规程进行修订,重新审批发布。(如果来不及修订工艺规程时,所编制的操作指导书应由检测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1.2工艺规程编制原则(1)遵照国家现行标准和法规的要求,在检测工艺上可以比现行标准、法规更细,更具体,要求更高;(2)应

4、根据本单位无损检测人员技术水平、检测能力,做到简明扼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工艺措施;(3)应采用本单位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应有自己的特色;(4)工艺规程中每一步骤都要写清楚做什么、由谁去做、采用什么设备和辅助器材、什么时机做、按什么标准做;1.2工艺规程编制原则(5)采用非标准检测工艺(如非标准温度范围内的渗透检测、探头移动区不符合要求的超声波检测、焦距不符合要求的射线检测等)时,应对该检测工艺进行验证;(6)明确对操作人员和责任人员的职责和要求;(7)要融入其它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有关无损检测方面的内容(如SH/T3543-2007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技术文件规定4.7条的要求:无损检测

5、单位应按SH/T3503的规定提交无损检测报告。施工单位应在检测前提交供被检设备排版图和标有焊缝编号的管道单线图或焊缝布置图);1.3工艺规程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1)工艺规程版本号:应根据程序文件的规定编制。(2)适用范围:指明工艺规程适用于哪类工件或哪种产品的焊缝及焊缝类型等。(3)依据的标准、法规或其他技术文件:(4)检测人员资格要求:(5)检测设备和器材,以及检定、校准或核查的要求及运行核查的项目、周期和性能指标:超声检测用的仪器、探头、试块和耦合剂等。主要性能指标有探伤仪规格型号、探头类型、晶片尺寸,频率;标准试块及对比试块型号名称;耦合剂型号名称。1.3工艺规程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6、(6)工艺规程涉及的相关因素项目及其范围: 表表1 工艺规程涉及的相关因素工艺规程涉及的相关因素序号工艺规程涉及的相关因素1工件形状包括规格、材质等2检测面要求3检测技术(直探头检测、斜探头检测、直接接触法、液浸法等)4探头折射角及在工件中的波形(横波、纵波);探头标称频率、晶片尺寸和晶片形状5检测仪器类型6耦合剂类型7校准(试块及校准方法)8扫查方向及扫查范围9扫查方式(手动或自动)10缺陷定量方法11人员资格要求12检测报告要求1.3工艺规程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表表2 原材料或零部件超声检测工艺规程涉及的相关因素原材料或零部件超声检测工艺规程涉及的相关因素序号工艺规程涉及的相关因素1产品形

7、式(板材、管材、锻件等)2检测时机(如热处理前或后)3检测范围4质量验收等级序号工艺规程涉及的相关因素1焊接接头类型和几何形状,包括工件规格、厚度、尺寸和产品形式(如板焊、锻焊等)2焊接方法、焊接工艺(如坡口型式、角度等)3检测技术等级4母材检测5检测时机(如焊后或热处理后或耐压试验后等)6检测区(范围等)7附加检测(如需要)及要求8验收级别(质量等级)表表3 焊接接头超声检测工艺规程涉及的相关因素焊接接头超声检测工艺规程涉及的相关因素1.3工艺规程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7)不同检测对象的检测技术和检测工艺选择,以及对操作指导书的要求;指明进行超声检测时可选择的检测技术等级、检测方法、探测方向

8、、扫查方式、检验部位范围,仪器时基线比例和探伤灵敏度调整、测定缺陷位置、当量和指示长度的方法等。(8)检测实施要求:检测时机、检测前的表面准备要求、检测标记、检测后处理要求等;1.3工艺规程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9)检测结果的评定和质量分级;指明检测结果评定所依据的验收标准或技术标准以及验收合格级别等。(10)检测记录的要求;规定检测原始记录内容及格式要求。(11)检测报告的要求;规定检测报告内容及格式要求。(12)编制者(级别)、审核者(级别)和批准者:工艺规程由UT级人员编制,超声检测责任师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13)编制日期。1.4工艺规程封面内容超声检测工艺规程超声检测工艺规程文件编

9、号:文件编号:XX/XX-UT-2015版版 本:本:A 受控状态:受控受控状态:受控 非受控非受控 分分 发发 号:号: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批准: 日期:2015-11-25发布 2015-12-01实施XXXXXXXXXXXX检测公司2.操作指导书操作指导书是具体产品检测作业的指导性文件,一般用表、卡的形式。它是针对特种设备某一具体产品或产品上某一部件,依据超声检测工艺规程、被检工件的技术要求和NB/T47013.3-2015等检测标准而专门制定的有关检测技术细节和具体参数的工艺文件。凡是操作指导书上没有规定的一些共性问题,应按通用工艺规程进行。2.1操作指导书-编制要点(1)一

10、般为表卡式样,以图表为主,适当辅以文字说明;(2)针对某一具体产品、工件编制的专用操作指导书;(3)所编制的操作指导书应覆盖所检对象,是对工艺规程和施工方案的细化;(4)检测方案和程序明确,要有各项参数,操作者可以直接运用或获取这些数据操作;2.1操作指导书-编制要点(5)确定操作指导书中的各参数之前应进行适应性验证,达到最佳匹配;(6)当重要因素改变时应对改版后的工艺文件重新进行验证;(7)要达到按照操作指导书操作的结果一定能满足现行标准要求的目的;(8)操作指导书的编制应由具有相应级资格的人员编制,由检测责任师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2.2操作指导书-编制原则u操作指导书编制三原则:“针对性

11、、符合性、可操作性”针对性 要针对特定的检测对象,编制特定的无损检测工艺措施。指定检测设备、器材及工艺参数;符合性 操作指导书应明确执行的标准规范。其中的工艺措施要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及本单位工艺规程的要求。对于操作指导书中所选取的工艺参数,须经实际适用性验证,确认其能够达到检测目的的要求;2.2操作指导书-编制原则可操作性 操作指导书作为现场指导检测工作的技术文件,在检测现场要能够有效实施,所以,编制人员要充分考虑现场检测条件,在标准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在满足检测目的的前提下,优化工艺措施,明确技术参数和允许调整的动态范围,要求的工艺措施在实际检测中切实得到实施。2.3操作指导书至少应包含以下内

12、容:(1)操作指导书编号;应根据程序文件的规定编制(2)依据的工艺规程及其版本号;(3)检测技术要求:执行标准、检测时机、检测比例、合格级别和检测前的表面准备;(4)检测对象:承压设备类别,检测对象的名称、编号、规格尺寸、材质和热处理状态、检测部位(包括检测范围);(5)检测设备和器材:名称和规格型号,工作性能检查的项目、时机和性能指标;2.3操作指导书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6)检测工艺参数:检测方法、检测比例、检测部位、仪器时基线比例和检测灵敏度调整等;(7)检测程序;(8)检测示意图;(9)数据记录的规定;(10)编制者(级别)和审核者(级别):如操作指导书由UT级人员编制,超声检测责任师

13、或者技术负责人审核。(11)编制日期。2.4操作指导书工艺验证操作指导书在首次应用前应进行工艺验证,验证方式可在相关对比试块上进行,验证内容包括检测范围内灵敏度、信噪比等是否满足检测要求。无损检测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核及批准应符合相关法规或标准的规定。2.5操作指导书填写说明:1、“工程名称”按委托单填写。2、“委托单位”是指与公司签订无损检测合同的单位或其授权的单位,负责办理委托事宜。3、“操作指导书编号”一般为流水顺序号,可根据单位程序文件的规定填写。2.5操作指导书填写说明:4、部件状况(1)“部件名称”按委托单填写,其中管道填写管道名称;压力容器填写容器名称;对于板材或锻件填写“板材”或

14、“锻件”。(2)“部件编号”按委托单编写,其中管道填写管道编号或预制管段编号、设备填写设备位号,炉管填写炉位号与炉管区段号;板材填写进厂编号;锻件填锻件编号。(3)“设备类别”按委托单编写,根据不同的验收规范,管道可填写GC1、GC2、 GC3或者SHA、SHB等、压力容器填写、类;2.5操作指导书填写说明:(4)“部件规格”按委托单和受检件图样或工艺文件规定的尺寸填写,其中设备应填写设备内径壁厚;管道应填写管子外径壁厚;同一管道编号中所检验的不同规格均应逐一填写;板材用长宽板厚表示;锻件按外形尺寸用直径长度或长宽厚表示。如2800mm8000mm20mm。 (5)“部件材质”按委托单填写,其

15、中同一台设备或同一管道编号中所检验的不同材质应逐一填写:如Q345R、20#、18MnMoNiR。(6)“焊接方法”按委托单或焊接工艺文件规定的焊接方法填写,如手工焊、埋弧自动焊、氩弧焊等。板材和锻件杠划,表示不适用。2.5操作指导书填写说明:(7)“坡口型式”指检测部位焊缝的坡口型式,按委托单或焊接工艺文件规定填写,如V形、U形、X形等。其他检测对象杠划。(8)“检测部位”对于焊缝指受检的焊缝编号,对于锻件指受检的锻件编号,对于板材指受检板材的进厂编号。(9)“热处理状态”根据受检件的热处理状态进行填写,如(60050) 消除应力退火,900正火。不需要热处理的杠划。2.5操作指导书填写说明

16、:5、技术要求(1)“检测标准”、“验收标准”、“合格级别”、“检测比例”等按委托单要求填写;(2)“检验时机”分别填写焊后(焊后24小时、焊后36小时)、打磨后、热处理后、坡口准备、轧制、锻造,铸造,清根后、堆焊前、压力试验前、后等;其它工件可根据工序安排按实际填写。(3)检测技术等级:根据委托单和设计文件、验收规范确定,对于焊缝检测可填写“A级”、“B级”、“C级”,对于其他对象杠划。2.5操作指导书填写说明:(4)“表面状态”系指喷砂、打磨、机加工、轧制、漆面等;(5)“检测面”焊缝检测时根据工艺规程的要求填写,如“单面双侧”、“双面单侧”、“双面双侧”等,锻件或板材检测时可填写“轧制面

17、”、“内壁”、“外圆面”等。(6)“检测方法”可以填写“纵波直探头直接接触法”、“纵波斜探头直接接触法”、“横波斜探头直接接触法”、“液浸法”等。2.5操作指导书填写说明:6、检测条件及工艺参数 (1)“仪器型号”填写所使用仪器标定的型号,如HS610e;(2)“仪器编号”填写公司内部对于所使用超声波检测仪器或测厚仪器的唯一编号;(3)“探头型号”指检测计划采用的探头参数,如薄板对接接头检测时探头型号可填写“5P66K3”,板材和锻件探头型号可填写“2.5P20Z、5T20FG10Z”。(4)“标准试块”填写所使用的标准试块型号。如CSK-IA。2.5操作指导书填写说明:(5)“对比试块”填写

18、所使用的对比试块型号。对于焊缝可填写“CSK-A”、“CSK-A”,锻件填写CS系列试块。当采用大平底调整灵敏度时,可填写“mm大平底”。(6)“探头前沿”、“探头K值”填“实测”。(7)“扫描比例”根据工件厚度和检测方法填写,如指扫描速度调节。如采用模拟检测仪可填写“深度1 1”、“水平1 2”或“声程1 1”等;当采用数字检测仪且用圆弧试块校准时应填写“声程1 1”。测得的横波声速为该试块的横波声速。锻件检测时根据工件尺寸填写“深度1 10”或“声程1 100”等,钢板检测时根据钢板尺寸填写“深度2 1”或“声程1 1”等。2.5操作指导书填写说明:在CSK-A试块上用R50和R100的圆

19、弧自动校准数字式超声波检测仪,(8)“检测灵敏度”指检测时需要达到的灵敏度,如焊缝为240dB等;锻件检测时,如“最大检测距离处的2平底孔”;钢板检测时,如“5平底孔”(9)“扫查方式”指检测时使用的扫查方式。焊缝填“锯齿型扫查、斜平行扫查”,板材填“列线扫查”,坡口边缘填“全面扫查”,锻件填“全面扫查”。(10)“耦合剂”系指水、化学浆糊、甘油、机油等;(11)“表面补偿”根据工件表面状况确定,一般可填写35dB,具体值由检测人员实测确定。用工件本体调节时,应杠划。2.5操作指导书填写说明:(12)“检测部位示意图”预检的焊缝分布、尺寸、编号及相应的检测片数的图。该栏目,对于设备一般采用主视

20、图,将应检测的人孔等画在壳体的相应部位来表示。对于大型球罐等应采用展开图。在图上必须标明焊缝编号、检测位置。对于管道应提供管线图,标出应检测的焊口部位。该栏目不够时,可加附图。对于厚板采用2种以上K值探头或双面单侧或单面双侧检测时,应给出扫查示意图,还可以用文字说明。2.5操作指导书填写说明:(13)“操作要求操作要求”对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作进一步说明。的事项等作进一步说明。(14)编制人需要有UT 级及以上资格,审核由检测责任师审核。(15)日期必须在委托单日期后,原始记录日期之前。案例一 管式反应器(类容器)的部件,结构如图所示,规格为27334mm,材质为P9

21、1(10Cr9Mo1VNb抗拉强度为585MPa),采用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盖面,焊后进行热处理,要求对B2焊缝按NB/T47013.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进行100%超声检测,检测技术等级为B级,验收级别为级。B2B1案例一 (1)现有超声波探伤仪:CTS-22(模拟机)、PXUT-350B(数字机);探头:5P14Z、2.5P20Z、2.5P1313K1、5P99K1、2.5P1313K2、5P99K2、2.5P1313K2.5、5P99K2.5;(说明:小晶片探头前沿长度10mm,大晶片探头前沿长度14mm)。耦合剂为机油。编制B2焊缝检测工艺参数。案例一仪器: PXUT-3

22、50B(数字机) 探头:5P99K2 试块:RB-C或用CSK-A-1如果使用CSK-A试块制作距离-波幅曲线,则应在RB-C试块上进行修正。 检测面:接管外表面,选用一、二次波 检测面宽度:170mm 检测灵敏度: 240-18dB 扫查方式:焊缝两侧锯齿形及斜平行扫查。案例一 (2)按固容规规定,B2焊缝应进行哪些无损检测、其检测比例与合格级别是怎样规定的?答:该部件属类压力容器,其材料抗拉强度大于540MPa,按固容规应进行以下无损检测: 100%RT,技术等级AB级,合格级别级; 100%TOFD,合格级别级; 100%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 100%不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

23、+(20%RT或20%TOFD检测)。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检测技术等级B级,合格级别级; 100%MT,合格级别级。 案例一 (3) NB/T47013.3-2015标准C级检测为什么要求焊缝余高磨平?余高磨平有什么好处?答:超声波检测技术等级中C级检测要求最高,是对焊接质量全面检查的一种超声波检测方法。焊缝磨平有利于探头在焊缝表面进行检测,提高直射波扫查率,有利于探头在焊缝上平行于焊缝扫查,有利于发现垂直于焊缝的横向缺陷;且能减少因焊缝表面不规则而产生的表面杂波,提高探测质量。案例一 (4) P91材料为高强度耐热钢,焊接时容易产生什么缺陷?有哪些防止缺陷产生的措施?无损检测应采取哪些措施?答

24、;该种材料属高强度耐热钢,具有焊接延迟裂纹倾向,焊接时应采取焊前预热、层间保温和紧急后热的焊接工艺,焊后应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 无损检测严格执行焊接24小时后检测的规定,并采用对发现裂纹敏感的检测方法,对于内部缺陷检测采用超声波检测,对于表面缺陷检测采用磁粉检测。案例一(5)如对B1焊缝进行超声检测时,只能从弯头侧进行检测,该条件是否符合NB/T47013.3-2015标准C级检测的要求?应如何制订无损检测方案,使之满足容规的规定并保证无损检测的可靠性?答:B1焊缝达不到C级检测所要求的单面双侧扫查,所以不符合NB/T47013.3-2015标准C级检测的要求,应采取以下措施:1)用射线检测法

25、进行100%检测,射线检测法可采用中心曝光或单壁外透法检测;2)将B1焊缝余高磨平,在弯头外侧采用两种K值探头进行100%超声检测;3)用磁粉检测法对表面缺陷进行检测。案例一(6)针对B1焊缝超声检测选择探头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答:首先考虑探头尺寸与工件接触面应尽量耦合良好,探头接触面尺寸在RW2/4时,可采用平板试块进行灵敏度调节,探头尺寸越小,接触面越小,耦合越好; 探头前沿距离应尽可能短,前沿短,焊缝直射波扫查的范围才能大; 两个探头的K值应相差不小于10,为了检测根部未焊透,其中一个探头的K值应为K1; 选择性能要好,盲区小,杂波少,没有明显双峰、有足够的灵敏度的探头。案例二 一台如图3所示所示100M3液化气卧式贮罐,该液化气卧式贮罐,该卧罐材质为卧罐材质为16MnR,规格220024mm。至。至今已经投用五年,现要求进行内外今已经投用五年,现要求进行内外部检验。案例二1、在用压力容器内外部无损检测应按哪些法、在用压力容器内外部无损检测应按哪些法规标准要求进行?规标准要求进行?答: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21-2016 )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 TSG R8004-201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NB/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