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中南大学)_第1页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中南大学)_第2页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中南大学)_第3页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中南大学)_第4页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中南大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1 页共 13 页物理化学物理化学课程复习资料课程复习资料1 1、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对隔离体系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体系的热力学能守恒,焓不一定守恒体系的热力学能守恒,焓不一定守恒 2.经下列过程后,体系热力学能变化不为零(U 0)的是 D.D.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 3.下列关于理想溶液的混合热力学性质正确的是 C C.mixmixS S 0 0,mixmixG G 19.合成氨反应 N2(g)+ 3H2(g)= 2NH3(g)达平衡后加入惰性气体,保持体系温度和总压不变(气体为理想气体) ,则有 C.C.平衡左移,平衡左移,K Kp p 不变不变

2、10.在一定的温度T和压力p下,反应 3O2(g) 2O3(g)的以组元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p与以组元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Ky之比为 D.D.p p-1-1 11.在 373K、 p下,水的化学势为l,水蒸气的化学势为g,则 A.A.l l = = g g 12.在、两相中均含有物质 A 和 B,A 和 B 在相中的化学势分别为A()和B(),A 和 B 在相中的化学势分别为A()和B(),当两相达到平衡时应有 B.B.B()B() = = B(B() ) 13.FeCl3和 H2O 能形成 FeCl32H2O、FeCl36H2O、2FeCl35H2O 和 2FeCl37H2O 四种水合

3、物,该体系的组元数和在恒压下最多可能平衡共存的相数为 B.B.C C = = 2 2,= = 4 4 14.下列关于杠杆规则适用对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B.适用于二组元体系的任何相区适用于二组元体系的任何相区 15.对(基)元反应 A +2B P 而言,其反应速率方程可以用不同反应物浓度对时间的变化率来表示,即有,和三种形式,则kA,kB和kP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2BAAAddccktc2BABBddccktc2BAPPddccktcC.C.k kA A=0.5=0.5k kB B= =k kP P 16.标准氢电极是指 C.Pt,H2(pH2=p)| H+(a = 1) 17.在 298

4、K 时,测得浓度为 0.1 和 0.01 molkg-1的 HCl 溶液构成浓差电池的液接电势为Ej(1);若溶液浓度相同,而换用 KCl 溶液,则其液接电势为Ej(2)。两液接电势的关系为 A.A.E Ej(1)j(1) E Ej(2)j(2) 18.电极电势的改变可以改变电极反应速率,其直接原因是改变了 A.A.反应活化能反应活化能 19.在相同的温度及压力下 ,把一定体积的水分散成许多小水滴 ,经这一变化过程以下性质保持不变的是 B.B.表表面张力面张力 20.已知肥皂液的表面张力为 0.025Nm-1,若球形肥皂泡的直径为 110-2m,则该球形肥皂泡所受的附加压强为 D.20D.20

5、 PaPa 21.298K 时,苯蒸气在石墨上的吸附符合兰缪尔吸附等温式,在苯蒸气压为 40Pa 时,覆盖度 = 0.05;当 = 0.5 时,苯的蒸气压为 B.760 Pa 22.关于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B.物理吸附有选择性,化学吸附无选择性物理吸附有选择性,化学吸附无选择性 23.在一定量的以 KCl 为稳定剂的 AgCl 溶胶中加入电解质使其聚沉,同浓度下列电解质溶液的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正确的是 A.AlClA.AlCl3 3ZnSOZnSO4 4KClKCl 24.在碱性溶液中用 HCHO 还原 HAuCl4制备 Au 溶胶,其主要反应为:HAuCl4+5Na

6、OHNaAuO2+4NaCl+3H2O2NaAuO2+3HCHO+NaOH2Au+3HCOONa+2H2O 若 Au 溶胶以 AuO2-为稳定剂,则 Au 溶胶的结构式为 D.(Au)D.(Au)m mx x AuOAuO2 2- -(x x y y) ) NaNa+ + y y- -y y NaNa+ + 第 2 页共 13 页25.在下列分散系中,丁达尔效应最强的是 D.D.硅溶胶硅溶胶 2 2、判断题:判断题:1.对气态物质而言一定有Cp CV = nR。 X 2.室温、大气压为p的条件下,一杯水蒸发成同温同压下的水蒸气为可逆过程。 X 3.体系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不可逆过程达到的终态

7、 ,若经过绝热可逆过程,则一定达不到该终态。 4.自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所以不可逆过程一定是自发的。 X 5.如果某一化学反应的不随温度变化,那么其也不随温度变化,但其却与温度有关。 rmHrmSrmG6.二组分理想溶液的总蒸气压大于任一组分的蒸气压。 X 7.对纯组分而言,其化学势就等于其吉布斯自由能。 X 8.在 374K,p下,液态水 H2O(l)的化学势比气态水 H2O(g) 的化学势高。 9.因为,所以是在温度T时,化学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的 Gibbs 自rm( )ln( )pGTRTKT rm( )GT由能变化量。 X 10.对理想气体反应 0 = BB 而言,若反应体系的B 0

8、,则在确定温度压强下,当向已到达平衡的反应体系加入惰性气体时,平衡将向左移动。 X 11.如果某化学反应的,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0mrH12.反应 CO(g) + H2O(g) CO2(g) + H2(g),因反应前后的分子数相等,所以无论体系压力如何变化变化,对平衡均无影响。 X 13.某一固体在 25和大气压力下升华,这意味着该物质三相点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力。 14.单元系的相数一定少于多元系的相数。 X 15.分解反应 Pb(C2H5)4 = Pb + 4C2H5 是基元反应。 X 16.反应速率常数kA一定与反应物 A 的浓度有关。 X 17.已知某平行反应的一个分支

9、反应 AB 的活化能为E1,另一个分支反应 AC 活化能为E2,且E1 E2。为提高 B 的产量,应该提高反应温度。 18.因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电导池常数Kcell及电导G之间的关系为 =KcellG,所以可以说电导率与电导池常数Kcell成正比。 X 19.标准电极电势等于电极与周围活度为 1 的电解质之间的电势差。 X 20.电池反应的电动势EMF与对应电池反应计量方程式的写法无关,而电池反应的 rGm值与对应电池反应计量方程式的写法有关。 21.如果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 1V,则各可逆电极的还原氢标电势值都将增加 1V,而电池的电动势不会改变。 22.盐桥可以完全消除液接电势。

10、 X 23.实际分解电压一定比理论分解电压高。 24.溶胶的电泳与电解质溶液的电解本质是相同的。 25.以过量的 KI 稳定的 AgI 溶胶带正电。 X 26.用同一支滴管滴出相同体积的水、NaCl 稀溶液和乙醇溶液,滴数是相同的。 X 3 3、填空题:填空题:1.将 1mol 的 HCl(g)在 298K、p下溶于水中,Q 0,W 0,H ,” , “ 纯溶剂的沸点。(填 , 1;如果选择极稀条件下服从亨利定律,且物质的量分数等于 1 的状态为参考态,则溶液中组元的活度系数必定 , k3时,反应速率简化表达式,并说明此时由机理推导速率方程采用了什么近似方法; k2 k3时,k2+ k3 k2

11、,则反应速率简化表达式为: 2KA31Addkcckktc此时采用的近似方法是平衡近似法。 第 10 页共 13 页 当k2 k3时,k2+ k3 k3,则反应速率简化表达式为: KA1Addccktc此时采用的近似方法是稳态近似法。 11.解:依题意,该混合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分别为:mNa+ = 0.01molkg-1,mMg2+ = 0.001molkg-1,mNO3- = 0.012molkg-1 所以,该混合溶液中离子强度为: I = mizi2 = (0.0112 + 0.00122 + 0.01212) = 0.013 molkg-1 根据 Debye-Hckel 极限公式得: I

12、zz|509. 0lg, 1161. 0013. 0| ) 1(2|509. 0lg23)Mg(NO,7655. 023)Mg(NO,根据可计算出该混合溶液中 Mg(NO3)2的平均质量摩尔浓度为:1)(mmm -132)Mg(NO,kgmol0113. 0012. 001. 023m所以,该混合溶液中 Mg(NO3)2的离子平均活度为:或 0086. 00113. 07655. 0232323)Mg(NO,)Mg(NO,)Mg(NO,mma由aB =( a) 得: 733)Mg(NO,)Mg(NO10459. 6)0086. 0(2323 aa12.解: 根据和可得: RKAlRscell1

13、cmmcellcRK由题知 KCl 溶液的m = 1.38310-2Sm2 mol-1,cKCl = 0.02molL-1 = 20.0 molm-3, R=100,代入上式计算得:Kcell= 100 20.0 1.38310-2 = 27.66 m-1 由得 AgCl 溶液的电导率: RKcell1 -45lcelllmS10712. 21002. 166.27RK高纯水的电导率: 1 -45OHcellOHmS10257. 11020. 266.2722RK因此,AgCl 的电导率为:AgCl = l H2O = (2.712 -1.257) 10-4=1.45510-4S m-1 Ag

14、Cl 的溶解度为: 3-224AgCm,AgCAgClmmol10147. 110268. 110455. 1c13.解:(1)该电池的电极反应分别为正极反应:AgBr(s) + e Ag (s) + Br-(aq) 负极反应:0.5H2(1.0kPa) H+(0.1molkg-1) + e 故电池的标准电动势 AgBr/Ag/HHAgBr/Ag2EEEEEE第 11 页共 13 页而反应:Ag+(aq) + e Ag (s) FEG/AgAgm,1r反应:AgBr(s) = Ag+(aq) + Br-(aq) spm,2rKRTGln正极反应 = 反应 + 反应 ,即 FEGGGAgBr/A

15、g2m,r1m,rm,r所以: sp/AgAgAgBr/AgKFRTEEElnV0890101059160799012.)lg(.(2)由电池的电动势可得电池反应的 rGm = - zEF = -10.16596485 = -15920 Jmol-1 则 Qr =TrSm = rHm -rGm = 50 + 1592010-3 = 65.92 kJmol-1 因为Qr = zFT (E/T)p,所以,298K 下电池的电动势温度系数为(E/T)p= Qr/ zFT= 65920/(96485298) = 2.2910-3 VK-1 14.解:Ag(NH3)2+ 的形成反应为:Ag+ + 2NH

16、3 Ag(NH3)2+ 设计成电池时,电极反应为:正极 Ag+ + e Ag ,负极 Ag + 2NH3 Ag(NH3)2+ + e 所以电池为 Ag| Ag(NH3)2+ | Ag+| Ag 由能斯特公式得反应的平衡常数与电池标准电动势的关系为: 71059. 1ln配合配合KKFRTEEE15.解:各部分存在的相态如下:1 液态 l(单相) ;2 B(s) + l(两相) ;3 l1+ l2(两相) ;4 C(s) + l(两相) ;5 B(s) + C(s)(两相) ;6 C(s) + l(两相) ;7 (s) + l(两相) ;8 (s)(单相) ;9 (s) + C(s)(两相) ;

17、 步冷曲线如图所示:16.20时,水的表面张力为 72.810-3 Nm-1,汞的表面张力为 48.310-2 Nm-1,汞和水的界面张力为 37.510-2 Nm-1。设汞与水完全不互溶,试通过计算说明:1)水能否在汞的表面上铺展开?2)汞能否在水的表面上铺展开?解法一:计算铺展系数(1)水在汞的表面上的铺展系数为:第 12 页共 13 页 -133O/HgHOHHg1mN102 .3510)3758 .72483(22 因为,所以水能在汞的表面上铺展开。 01 (2)汞在水的表面上的铺展系数为: -133O/HgHHgOH2mN102 .78510)3754838 .72(22 因为,所以

18、汞不能在水的表面上铺展开。 02 解法二:计算接触角(1) 水在汞的表面上的接触角为 094. 11037510)8 .72483(cos33O/HgHOHHg122 因为,所以水能在汞的表面上铺展开。 1cos1 (2)汞在水的表面上的接触角为 094. 11037510)4838 .72(cos33O/HgHHgOH222 因为,即,所以汞不能在水的表面上铺展开。 0cos2 o290 17.解:可逆扩大 1cm2表面积,即为 As = 10-4 m2,则环境对体积所做的最小表面功为:Ws = As = (7.56710-2 1.410-410)10-4 = 7.42410-6 J 可逆条件下 G = Ws = 7.42410-6 J S = -(G/T)p = -(G/t)p = -As(/t)p= 10-41.410-4= 1.410-8 JK-1 Q = T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