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铁路行车组织简答题_第1页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铁路行车组织简答题_第2页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铁路行车组织简答题_第3页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铁路行车组织简答题_第4页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铁路行车组织简答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名词解释题(3×5 分)16技术直达列车:在技术站编组,通过一个及其以上编组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17通过能力 :在采用一定类型的机车车辆和一定的列车组织方法条件下,铁路区段的各种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通常指一昼夜)所能通过的最多列车数或对数。18货车集结时间:货车在集结过程中消耗的时间。19技术站: 由于区段站和编组站拥有较多的技术设备,并又要办理货物列车和车辆的技术作业,故又称技术站。20 列车进路 :列车到达、出发或通过所需占用的一段站线路。四、判断分析题( 3× 4 分) 判断正误,将“”或“”写在该题后的括号里,并简述理由。21一个列车到达站一昼夜货车集结车

2、小时消耗决定于货车集结参数,车列编成辆数和参加集结的车流量。 ()22如果某一支远程车流对其中一个较短的直达列车到达站,满足了充分条件, 那么该支车流应单独开行直达列车到达站。 ()23区间愈均等,运行图铺满程度越高,摘挂列车扣除系数越小。()24在平行运行图上, 任一区间的列车运行线总是以相同的方式一组一组地反复排列着。我们把一组列车占用区段的时间称为运行图周期。 ()四、判断分析题(3×4 分)21错。应为:一个列车到达站一昼夜货车集结车小时消耗决定于货车集结参数及车列编成辆数,和参加集结的车流量无关 。22错。应为:如果某一支远程车流对 所有较短的直达列车到达站都满足充分条件,

3、那么该支车流应单独开行直达列车到达站。23错。应为:区间愈均等,运行图铺满程度越高,摘挂列车扣除系数越大 。24错。应为:在平行运行图上,任一区间的列车运行线总是以相同的方式一组一组地反复排列着。我们把一组列车占用区间 的时间称为运行图周期。五、简答题(4× 5 分)25接发列车中办理闭塞的目的是什么?26 影响车流径路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7组织装车地直达运输应具备哪些条件?28简述确定调车场线路固定使用方案的原则。29 编制车站阶段计划时,主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五、简答题( 4× 5 分)25答: 1确保行车 安全2提高区间通过能力3提高列车运行速度26答: 1运输时

4、间2运输距离3运输费用4沿途各技术站的能力及其利用程度5沿途各区段的能力及其利用程度27答: 1发货站要有一定的直达车流量,并有相关设备保证装车能力2收货站有一定的设备保证卸车能力3空车 供应有保证4要与现行技术站 列车编组计划 相符合28答: 1适应车流强度的需要2平衡牵出线作业负担3 减少机车作业干扰4照顾车辆溜放性能5便于车辆检修和其他作业29答: 1确定出发列车的车流来源2调车机车运用3到发线运用三、名词解释题( 3× 5 分)16铁路枢纽: 路网上具有客流、货流、车流相互交流的 三个以上 铁路方向的交汇处或铁路与港口、工矿企业专用铁道的衔接地点,由若干专用车站(编组站、客运

5、站、货运站)和连接这些车站的联络线、迂回线、进出站线路及其他分界点等技术设备所构成的综合体。17调车 :在铁路运输过程中, 除列车运行外, 为编组、 解体列车或为摘挂、 取送车辆需要,机车、车辆在线路上的一切 有目的的 移动。18 机车日车公里:指全路,铁路局或机务段平均 每台货运机车 一天 走行的公里数。19输送能力: 是指在一定固定设备、机车车辆类型和行车组织方法下,按照机车车辆和乘务人员的现有数量,在单位时间所能输送的最多货物吨数。20扣除系数: 是指因铺画一对或一列 旅客列车、 快运货物列车或摘挂列车 ,须从平行运行图上扣除的货物列车对数或列数。四、判断分析题( 3× 4 分

6、) 判断正误,将“”或“”写在该题后的括号里,并简述理由。21 双线自闭区段旅客列车扣除系数与限制区间无关。( )22在单线或双线区段, 从列车到达或通过前方邻接车站时起,至由车站向该区间再发出另一对向 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连发间隔时间 。()23单线非自动闭塞区段的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等于该区段困难区间 的通过能力。()24下落列数为pk pk2k时,需要有 K 次对口,而下落列数小于pk时,其需要的对口次数也应该小于K 次。()四、判断分析题(3×4 分)22错应为: 在单线或双线区段, 从列车到达或通过前方邻接车站时起,至由车站向该区间再发出另一 同向 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

7、间称为连发间隔时间。23错应为:单线非自动闭塞区段的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等于该区段限制区间 的通过能力。24错应为:下落列数为pk 2 k1pk 2k时,也需要有 K 次对口。五、简答题(4× 5 分)25铁路货物运输生产计划包括哪些容?26简述编组站各子系统相互协调的条件和原理。27为什么要进行车流调整?根据调整对象,车流调整方法有哪几种?28 铁路运输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较具有哪些特点?29技术站办理的的货物列车和货车有哪些种类?并简述有调中转车的技术作业过程。五、简答题(4× 5 分)25答:分界口(含限制口)的最大运输能力计划;各限制口品类别货运量发送计划;非限制口的分

8、界口大宗稳定货源的运量计划; 重点运输的运量计划;重点物资、 重点厂矿、 企业装车计划; 零担、集装箱运输计划和直达列车、整列短途列车及成组装车计划;品类别货车静载重指标计划;发送吨数计划;装卸车计划;分界口车种别空车调整计划;分界口货物列车数计划;货车运用指标计划;机车运用指标计划。26答: 1 到解系统基本协调条件:2 编组系统基本协调条件:3 出发系统基本协调条件:n 到解 <n 到能检 ;n 到解 <n 能解 ;n 集 <n 能编 ;n 发 <n 发能检 ; n 发 <n 能发 。27答: 1 保证运输工作的均衡性和节奏性;2 迅速恢复到运输的正常状态。1

9、重车调整2 空车调整3 自备车调整28答: 1 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小; 2 能担负大量的客货运输任务; 3 运输成本低,投资效益高; 4 具有较高的送达速度; 5 受气候条件影响小,能保证运输的准确性与经常性。29答:货物列车:无改编中转列车、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解体列车、自编始发列车。货车:无调中转车、有调中转车、货物作业车。过程: 到达作业、 解体作业、 集结作业、 编组作业、出 发作业。三、名词解释题(3×5 分)16有调中转车: 随到达解体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在该技术站经过一系列改编作业后,再随自编始发列车或另一部分改编中转列车继续运行的货车。17 车流径路 :车辆从

10、始发站被输送至终到站所经过的线路称为车流运行径路,简称。18平行运行图:在同一区间,同一方向列车的 运行速度 相同,且列车在区间两端站的到、发、通过的 运行方式 也相同,因而列车运行线相互平行的运行图。19不同时通过间隔时间:在一端连接双线区间,另一端连接单线区间的车站(或线路所)上,两个 相对方向的列车不同时通过该站(或线路所)的最小间隔时间。20工作量:在一定时期,全路、铁路局运用货车完成的货车周转次数,在数值上,可以用每昼夜新产生的重车数来代表。四、判断分析题( 3× 4 分) 判断正误,将“”或“”写在该题后的括号里,并简述理由。21空车周转时间是依据货车周转时间中的空车部分

11、,也就是空车工作量来计算的周转时间。()23铁路线以车站划分为区间。()24单线非自动闭塞区段旅客列车扣除系数等于一对旅客列车占用限制区间的时间与一对货物列车占用限制区间的时间之比。()四、判断分析题(3×4 分)21错。应为:空车周转时间不是依据货车周转时间中的空车部分, 而是依据空车工作量来计算的周转时间。23错。应为:铁路线以车站 划分为站间区间。24错。应为:单线非自动闭塞区段旅客列车基本扣除系数等于一对旅客列车占用限制区间的时间与一对货物列车占用限制区间的时间之比。五、简答题(4× 5 分)25按车流集结过程与按调车场集结有何不同?26叙述运用车保有量、工作量、货

12、车周转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27简述货车周转时间按时间相关法计算时各项组成因素的含义及主客观因素。28简述调车工作的基本要求。29铁路区段通过能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相关?最终通过能力如何取值?五、简答题(4× 5 分)25答: 1 计算的起始时间不同2作用不同26答:N =uq1T技T货 1l lt K t货T旅24v旅 L技中管2427答:T 旅 一次周转旅行时间;T 技 各技术站中转作业停留时间;T 货 在货物装卸站的停留时间;l 货车全周距;L 技 货车平均中转距离;K管 管装卸率;v 旅 货车平均旅行速度;t 中 货车在技术站平均中转时间;t 货 货车一次货物作业平均停留时间。主

13、观因素: v 旅 、t 中 、 t 货;客观因素: l 、 L 技、 K管 。28答: 1 及时解编列车和取送车辆,保证无障碍地接车和正点发车;2 有效利用调车机车和调车设备,用最少的时间完成调车工作3 确保调车安全29答:1 机车车辆类型2 行车组织方法3 铁路区段各种固定设备。区段通过能力按照区间、车站、 机务段设备和整备设备、电设备进行计算, 其中能力最薄弱的设备限制了整个区段的能力,三、名词解释题( 3× 5 分)给水设备、电气化铁路供为该区段的最终通过能力。16 调车程 :指机车或机带车列(车辆)发生的一次有目的的调移,通常不改变运行方向。17货车集结过程:在技术站上为编组

14、某一到达站(又称去向)的出发列车(或车组)于在重量或长度上有一定的要求,因而使陆续进入调车场的货车有先到等待后到凑集满重或满长的过程。18机车交路 :也称机车牵引区段,是指机车担当运输任务的固定周转区段,即机车从机务,由段所在站到折返段之间往返运行的线路区段。19车站间隔时间:在车站上办理两列车的到达、出发或通过作业所需的最小间隔时间。20运行图周期:一组列车占用区间 的时间,称为列车运行图周期T 周 。四、判断分析题( 3× 4 分) 判断正误,将“”或“”写在该题后的括号里,并简述理由。21每辆货车无改编通过技术站的节省为t 节 =t 有 - t 无 + 车()22某一支远程车流

15、在沿途技术站无改编通过所获得的车小时节省,大于或等于始发站的集结车小时消耗,则该支车流应单独开行直达列车到达站()23全路的工作量等于全路各铁路局工作量之和。()24欠轴是指列车重量未达到牵引定数的要求,但列车长度达到列车换长标准的要求。(四、判断分析题(3×4 分)21错。)应为:每辆货车无改编通过技术站的节省为t 节=t有 - t无 - t集+车22错。应为:某一支远程车流在沿途技术站无改编通过所获得的车小时节省,集结车小时消耗,则该支车流满足了单独开行直达列车到达站的23错。大于或等于始发站的基本条件 。应为:全路的工作量不等于全路各铁路局工作量之和。应为: 由于全路各铁路局间

16、的 移交车数 并不计算在全路的工作量以, 因此,全路的工作量不等于全路各铁路局工作量之和。24错。应为:欠轴是指列车重量未达到牵引定数的要求,同时 列车长度也不足规定的列车换长。五、简答题(4× 5 分)25简述列车运行图的意义及其在铁路运输工作中的作用。26简述加强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措施和途径。27简述驼峰作业方案及其适用条件。28简述编制客车方案应主要解决的问题。29影响货车集结时间的因素是什么?五、简答题(4× 5 分)25答:列车运行图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 时刻的技术文件,它规定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程序,列车在每个车站的到达和出发( 或通过

17、) 时刻,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 列车在车站的停站时间以及机车交路、列车重量和长度等,是全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列车运行图 一方面 是铁路运输企业实现列车安全、正点运行和经济有效地组织铁路运输工作的列车运行生产计划 。另一方面 它又是铁路运输企业向社会提供运输供应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 。因此,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组织运输生产和产品供应销售的综合计划,是铁路运输生产联结厂矿企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纽带。26答: 提高列车重量和增加行车密度是能力加强的两个途径,围绕这两个途径可以采取一系列扩能措施。以提高列车重量为主要目标的措施有:a) 改革牵引动力,以燃、电力取代蒸汽牵引。b) 按需要采用牵引力较大的机

18、车(或双机牵引)。c) 在高坡地段采用补机(前补或后补) 。d) 在有条件的线路组织开行牵引重量 5000t 及其以上的整列式或单元式重载列车; 在能力接近饱和区段、季节性运量波动较大的区段或施工地段,组织开行部分组合列车。e) 采用大型货车,改进车辆结构,提高车辆轴重,减少自重,降低单位阻力。f) 延长车站到发线有效长。g) 减缓线路限制坡度,加强线路上部建筑。h) 其他临时性措施:利用动能闯坡,组织超轴列车等。以增加行车密度为主要目标的措施有:a) 在区间很不均等的区段,增设会让站或线路所,缩小限制区间长度。b) 铺设双线插入段,或部分区间修建双线,组织列车在区间不停车交会。c) 对于繁忙

19、干线,由单线直接过渡为双线,使通过能力大幅度提高。在客货运量都很大的特别繁忙区段(线路) ,增设第三线,或修建客运专线,实现客货分流。d) 提高货物列车运行速度,减少列车区间运行时分,以压缩运行图周期,同时缩小客货列车速度差,以利于减小客车扣除系数。e) 提高机车性能,缩短起停车附加时分。f) 采用较先进的信联闭设备(如自动闭塞、调度集中等),缩小车站间隔时间。g) 双线自动闭塞区段,调整闭塞分区长度,压缩追踪列车间隔时间。h) 改善运行图的铺画方法,如部分客车运行线连发或追踪,摘挂列车减少停站次数,以减小扣除系数。i) 采用特殊类型运行图,如单线不成对运行图,单线部分追踪运行图;在客运量较大

20、的双线线路, 适当降低旅客列车速度,或适当减轻货物列车重量以提高货物列车运行速度,非平行运行图为平行或接近平行运行图,尽量减少客车越行货车所造成的能力扣除。j)其他临时性措施:按时间间隔开行列车(即开行续行列车),在双线区段(区间)组织变反方向行车,组织列车编队运行,采用活动闭塞等。27答: 1 单推单溜:是在只配备一台驼峰机车且改编工作量不大时采用的驼峰作业方案。虽然机车很少发生作业等待的情况而运用效率较高,但驼峰设备有较多空闲,利用率低, 驼峰改变能力较小。适用于解编量小、一条推送线、一条溜放线。2 双推单溜:是在具有两条推送线、一条溜放线、配备两台及以上机车工作且改编作业量较大时采用的一

21、种驼峰作业方案。 当一台机车在峰顶分解车列时, 另一机车可与之平行地完成除推峰之外其他作业程序而形成在峰顶前的 “预推” 状态,可很快实现另一车列解体作业的接续,使驼峰设备的利用率和改编能力显著提高。适用于解编量较大、两条推送线、一条或两条溜放线、调车场不分区;3 双推双溜:是在具有两条推送线、两条溜放线、配备两台及以上机车工作时采用的一种作业方案 . 将调车场连同到达场纵向划分为两个独立的作业区,各自配备 1 2 台峰上机车工作, 两区的推峰分解作业可同时平行进行, 从而可大大提高推峰解体能力、 缩短分解一个车列占用推峰的平均时间。 但是,由于不能同时进行交叉性溜放, 出现邻区车流时只能在本

22、区入线暂存, 招致两区之间“交换车流”的出现, 这在车站衔接方向多且各方向车流交互严重时尤其突出,须额外消耗一部分驼峰能力来处理交换车流。适用于解编量的大、两条推送线、两条溜放线、配备两台及以上机车、调车场分区、车场之间交换车少。28答:( 1)方便旅客旅行。a) 应规定适宜的旅客列车始发、终到和通过各主要站的时刻。b) 使各方向各种列车的运行时刻相互衔接,缩短旅客中转换乘的等待时间。( 2)经济合理的使用机车车辆。 直通与管旅客列车的到发时刻, 除应力求便利旅客外,还应照顾旅客车列 ( 又称车底 ) 和客运机车的经济使用。( 3)保证旅客列车运行与客运站技术作业过程的协调在编制列车运行方案时

23、, 列车密集到发的间隔时间应与车站技术作业过程相协调, 否则将不能保证车站正常接发列车。( 4)为货物列车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客车方案图上尽可能均衡地铺画旅客列车运行线,不仅有利于车站客运设备的有效利用,有利于保证旅客列车的良好运行秩序, 并且有利于货物列车均衡地运行, 有利于加速机车车辆周转。29答:技术站上为编组某一到达站(又称去向)的出发列车(或车组) ,由于在重量或长度上有一定的要求,因而是陆续进入调车场的货车有先到等待后到凑集满重和满长的过程。影响货车集结时间的因素主要有:货车集结参数C和车列的编成辆数m。而影响货车集结参数 C 的因素主要是车组 (特别是结束车列集结的最后车组)

24、大小的不均衡性及其配合到达的程度和货车集结中断的次数和时间。三、名词解释题(3×5 分)16车辆接续时间:各种车辆从其参加集结(按车流集结)时起,至由车站发出时止,需要一个间隔时间,称为。17车列集结过程: 从组成某一到达站出发列车的第一组 货车进入调车场时起,至组成该车列的 最后一组 货车进入调车场时止,为。18货车日产量:平均每一运用货车在一昼夜 产生的货物 吨公里 数。19 旅行速度 :指列车在区段运行,包括中间站停站时间及起停车附加时间在的平均速度。20推送调车法: 使用机车车辆由一股道调移到另一股道,在调动过程中不摘车的调车方法。四、判断分析题( 3× 4 分)

25、判断正误,将“”或“”写在该题后的括号里,并简述理由。22由于一个列车到达站货车集结时间 T 集 的大小与该列到达站参加集结的车流量 N 无关,所以,一个技术站所消耗的总的货车集结时间也与其开行的直达列车到达站数无关。()23 全路运用车保有量等于各铁路局保有量之和。()24平图通过能力越大的区段,其年度输送能力也越大。()四、判断分析题(3×4 分)22错。应为: T 集=Cm24错。应为: 年度输送能力不仅与平图通过能力有关, 而且与列车重量、 载重系数等其他因素也有关。五、简答题(4× 5 分)25简述站细包括的主要容哪些。26列车运行图的基本组成要素有哪些?27组织

26、装车地直达运输有哪些意义?28简述技术站日常运输生产中,压缩货车集结车小时的主要措施。29 调车作业 按其目的可分为哪几类?五、简答题( 4× 5 分)25答: 1 车站概况和技术设备2 日常作业计划及生产管理制度3 接发列车工作4 调车工作5 客货运工作 6 军事运输工作7 车站行车量及车场分工8 列车与车辆技术作业过程及其时间标准 9 车站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26答: 1 列车区间运行时分2 列车在中间站停站时间3 机车在基本段和折返段所在站停留时间标准 4 列车在技术站和客货运站的技术作业时间标准5车站间隔时间 6追踪列车间隔时间。27答: 1 货物运输直达化是衡量铁路运输组织

27、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2 货物运输直达化是大宗货物运输的一种最合理、最基本的形式;3 货物运输直达化是铁路拓展市场、加强货运营销工作的重要保证;4 货物运输直达化也是铁路当前挖潜提效的重要途径之一。28答: 1 组织货车按去向按阶段配合到达;2 组织本站自装重车或自卸空车并及时取回,扩大最后车组,提前结束车列集结过程;3 组织超重列车,将同去向的货车挂完,造成集结中断。29答: 1 解体调车2 编组调车3 摘挂调车4 取送调车5 其他调车三、名词解释题(3×5 分)16无调中转车: 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在该站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又随原列车继续运行的货车。17货车周转

28、时间: 指货车从第一次装车完了时起,至下一次装车完了时止,所平均消耗的时间。18空车调整:为了合理分布运用车和保证装车需要而进行的车流调整方法。19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在自动闭塞 区段, 一个站间区间 同方向 可有 两列或以上 列车,以闭塞分区间隔运行,成为追踪运行。追踪运行列车之间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20 机车全周转时间 :指机车每周转一次所消耗的时间(非运用时间除外) ,它包括纯运转时间,在中间站停留时间,本段和折返段停留时间以及本段和折返段所在站停留时间。四、判断分析题( 3× 4 分) 判断正误,将“”或“”写在该题后的括号里,并简述理由。21铁路局的工作量等于其管工作车工作

29、量、移交车工作量及空车工作量()22列车的技术速度越高,其旅行速度也越高。()23双线半自动闭塞区段的区间通过能力与区间大小(指区间运行时分长短)无关。()四、判断分析题(3×4 分)21错。应为: 铁路局 的工作量等于其管工作车工作量与移交 车工作量之和。22错。应为:列车的技术速度越高,但是由于停站时间长,可能旅行速度并不高。23错。因为:区间越长可能运行图周期越大,可能会影响区间通过能力的大小。五、简答题(4× 5 分)25解体和编组调车的目的是什么?26 制定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要素有哪些?27技术站汇聚的车流包括哪些?车流化为单独编组到达站的基本条件是什么?28简述

30、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意义和任务。29试画图并简述铁路运输生产的全过程。五、简答题(4× 5 分)25答: 1 解体调车:将到达的列车或车组,按车辆去向、目的地或车种,分解到指定的线路上; 2 编组调车:根据技规和列车编组计划的要求,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26答: 1 计划车流2 车流径路方案3 列车编成辆数4 各技术站的车辆集结参数5 车辆无改编通过各技术站的节省时间标准6 各技术站的线路配置及改编作业能力7 主要装卸站的装卸能力27答:技术站汇集的车流:装车地直达列车未吸收的车流; 到达技术站解体的装车地直达列车的远程车流; 卸车地未能组织空车专列的零星空车。 车流化为单独编组到达

31、站的基本条件:车流无改编通过沿途各技术站所得车小时节省,大于 (至少是等于) 其在列车编成站所产生的集结车小时损失。28答: 1 是车流组织计划的具体体现,规定了路网上所有重空车流在那些车站编成列车,编组哪些种类和到达那些车站的列车,以及各种列车应编入的车流容和编挂办法; 2 是铁路行车组织工作中的较长期的基础性质的技术文件,起着条理车流的作用; 3 在路网各站间合理分配列车解编任务,集中掌握并使用各站的能力,是路网车站分工的战略部署;29答:利用线路、机车、车辆等技术设备,将原料或产品以列车方式从一个生产地点运送到另一个生产地点或消费地点。在运送过程中, 必须进行装车站的发送作业、途中运送以及卸车站的终到作业。为了加速货物运送和更合理地运用铁路技术设备,在运送途中有时必须进行列车的改编作业。为了保证装车需要,卸后空车也应及时回送到装车站。(图略)考研复试英语自我介绍文6:Good morning/afternoon, my dear teachers (my dear professors). I am very gladto be here foryour interview.My name is _.Iam _ years old.I come from _,a very beautiful city. My underg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