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原子物理学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基§4.1 原子中电子轨道的磁矩§4.2 史特恩盖拉赫实验本§4.3 电子自旋的假设§4.4 碱金属原子的光谱实验规律内§4.5 原子量子化、原子实与轨道贯穿§4.6 碱金属原子光谱精细结构及理论解释容§4.7 外磁场对原子的作用、顺磁共振、塞曼效应(1)理解并掌握电子的自旋假设. (2)掌握碱金属双线,了解史特恩盖拉赫实验的思想.(3)能熟练画出能级跃迁图. (4)理解描述原子的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 (5)了解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目的与要求2玻尔理论较为有效地解释了氢光谱
2、。但人们随后发现光谱线还有精细结构,这说明还需考虑其它相 互作用,即考虑引起能量变化的原因。本章在量子力学基础上讨论原子的精细结构。先 介绍原子中电子轨道运动引起的磁矩,然后介绍原 子与外磁场的相互作用,以及原子内部的磁场引起 的相互作用。说明空间量子化的存在,且说明仅靠 电子的轨道运动不能解释精细结构,还须引入电子 自旋的假设。由电子自旋引起的磁相互作用是产生精细结构的 主要因素。但是,自旋概念的深刻含义远远超出了原子的范 畴,它是微观物理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3§4-1 原子中电子轨道运动的磁矩1.经典表示式由经典电磁理论,载流nr nr线圈的磁矩:m= iSnr L电子绕核运动等
3、效于一i载流线圈,必有一个磁矩。rriv - e设电子旋转频率:n则原子中电 子绕核旋转 的磁矩为:=2pr(a)(b)电流产生磁矩示意rrrr图 rrm = iS= - enpr 2 n =- ev2prpr 2 n =-e2meme vrn =-eL2me4旋磁比def:g ºe2me则电子绕核运动的磁矩为:上式表明:电子轨道运动的磁矩与轨道角动量反向。(注意:电子运动方向与电流反向!)磁矩在均匀外磁场中受到一个力矩作用:rrr此力矩将引起角动量的变化,即:dL / dt = t= m ´ BBdmrdt= -gmr ´ rdmrdt= wr ´ m
4、rìw = gBïíw拉莫尔进动的角速度和角频率:n L =ïî2p上式表明:在均匀外磁场中高速旋转的磁矩不向B靠拢, 而是以一定的绕B作进动。的方向与B一致。5右式表示:在均匀外磁场ì dmr r rB(z)dm 中高速旋转的磁矩不向B靠ïí dt= w ´ mdtm sinq拢,而是以一定的进动角频率绕B作进动,B的方向与w = gB一致。如(a)示。的意义分析矢量的进动。图(b)取自与Bw q 垂直的、进动平面上的一小块扇面。- e与B的垂直距离即为扇面半径显然:dm= m sinqdfL于是:dL
5、dm =dtm sinq dfdt6= m sinqwdtdf dmm sinqdmdtw = df= w ´ m(a)(b)由此知dt即为角速度。2.量子化条件轨道平面方向的确定:当有一个外磁场存在时,B的方向 即为参考方向。(这样轨道平面的方向也才有意义)轨道角动量L垂直于轨道平面,它 相对于磁场方向(定义为z)的角度 决定了轨道平面的方向。鉴于量子力学的本质,将此前所得B(z)L角动量量子化条件(L作一原则性改动。= lh ,l= 1,2,3,L)取由量子力学计算所得的结果:轨道角动量相对于z轴的取向7将以上量子化条件代入磁矩ìm =-gL = -l (l+ 1)mB
6、m和磁矩在z方向投影的表达式有:íîz= -gLz= -gml h =- ml mB其中,磁量子数ml =0,±1,L,± l共有 2l + 1个取值的空间量子化,来源于角动量L的空间量子化。玻尔(bohr)磁子2mB =2eh2me= 0.5788´ 10-4 eV / TB改写一下:m= 1 × e × h× ec =1 ac(ea ) 第一玻e2hcm e2 2 1尔半径原子的磁偶 极矩的量度精细结 构常数原子电偶极 矩的量度bohr磁子是轨道磁矩的最小单元。是原子物理学中的一 个重要常数。上式说明磁相互作用
7、至少比电相互作用小两个数量级。8例对于l=1和l=2,电子角动量的大小及空间取向 ?íL 的大小:ì L =1(1 + 1)h =2h, (l= 1)î L =磁量子数:2(2 + 1)h =Z6h, (l = 2)Z2hL =2hL =6hìmlí= 0,±1, (l= 1)hhîml= 0,±1,±2, (l= 2)00L 在Z 方向的投影:- h- hì Lzí= 0,± h, (l= 1)- 2hî Lz =0, ± h,± 2h, (l
8、= 2)l = 1l = 2910§4-2史特恩-盖拉赫实验(1921)实验原理:从容器O的小孔逸出的具有磁矩的原子经狭缝S1和S2后, 以速度v沿x方向运动。在狭缝S2右边有一个非均匀的磁场Bz,Bz的大小 沿Z方向发生变化。原子在Bz的作用下将偏离X轴,而落到屏上距X轴距 离Z2处.若的空 间取向是量 子化的,则 Z2的数值就 会是分立的。 因而Z2的分 立取值即可 验证的空 间的量子化。11为使氢原子束在磁场区受力,则要求磁场在Å的线度范围内是非均匀磁场(实验的困难所在)。 在外加非均匀磁场中原子束产生分裂。是对原子在外磁场中取向量子化的首次直接观察,是原子物理学中最
9、 重要的实验之一。12Z2的计算:沿x方向进入磁场的原子 束只在Z方向上受力:原子束在磁场区内的运动方程为: 原子经磁场区后与x轴的偏角:ì xïíïî z1= vt= 1 FZ t 22ma = tg -1 dz dx= tg - ( Fz t )mvd= tg -1Fz d mv 2z¶B¶zb原子束落至屏上P点时偏离x轴的距离:式中 mz= m cos b(见右图)13由以上讨论知,不仅呈量子化,在z方向的投影也 呈量子化,因为只有这样Z2的数值才可能是分立的。故从 实验测得Z2是分立的,反过来证明呈量子化。此实验是空
10、间量子化最直接的证明,它是第一次量度原 子基态性质的实验。此前只考虑了电子的 轨道运动,现将电子的 自旋也考虑进来,即原 子的总磁矩是由轨道和 自旋两部分磁矩合成的。 只有全面考虑才能解释 氢原子在非均匀磁场中 的偶分裂现象。14§4-3电子自旋假设实验背景:史特恩-盖拉赫实验出现的偶数分裂意味着(2l+1)为偶数,只有角动量量子数为半整数,而轨道量 子数l却只能为整数。(后面将介绍的反常塞曼效应出现谱线多重分裂,也不能 用电子轨道运动的磁矩加以解释。此外,碱金属光谱中出 现的精细结构(双线),也意味着P能级的分裂。)1925年,时年不到25岁的荷 兰学生乌仑贝克与古兹米特根据上述实
11、验事实,大胆提出了电子不仅具有轨道运动,还有 自旋运动。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 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 把无穷无尽握于手掌, 永恒宁非是刹那时光。-乌仑贝克151.电子自旋假设1)电子不是点电荷,除轨道角动量外还有自旋运动,具有固有的自旋角动量(内禀角动量)S.S z= mz hS在任意给定方向 s= mz上的分量只有两个:zh = ± 1 hhs22 S自旋量子数ms只能取两个值:msS在外磁场中的取向= ±1 / 232)电子因自旋而具有的自旋磁矩(内禀磁矩)与自旋方向相反, 在z方向的分量为1个玻尔磁子,即为- h经典典数值的两倍.2(s的存在标志着电子还有一个新的物理自
12、由度)Sz =2hS16í此前已得到电子轨道运动的磁矩为:ìml = -l (l+ 1)mB电子与自旋相联系的ìîmlz= -gml h= - ml mB3磁矩类似于电子轨道ïms = -ís(s + 1)mB = - mB2m运动的磁矩。可写出ïî电子自旋的磁矩为:szm= -ms mB= 1 m2B但这两个式子与实验不符,为此乌仑贝克与古兹米特进一步假设:电子的磁矩ìms= -í3mB为一个玻尔磁子,即为经典数值的2倍。 îmsz= m mB从以上的讨论可ms= eml=e知两者相
13、差一倍:SmeL2me17“自旋”概念是量子力学中的新概念,与经典力学不相 容,一经提出便遭到泡利等一批物理学家的反对。但后来 的事实证明,自旋的概念是微观物理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如果视电子为带电小球,半径为0.01nm,它绕自身18的轴线旋转,则当其角动量为 度大大超过光速!)1 h 时,表面处的切向线速2电子自旋假设受到各种实验的支持,是对电子认识的一 个重大发展。狄拉克于1928年找到一种与狭义相对论相融 洽的理论,可由狄拉克相对量子力学严格导出电子自旋的 自然结果。电子的自旋不能理解为像陀螺一样绕自身轴旋转,它是电 子内部的属性,与运动状态无关。在经典物理中找不到对应 物,是一个崭
14、新的概念)自然界基本粒子按照自旋的不同可以分为波色子和费米子。自旋为整数的是波色子,而半整数倍的为费米子。比如电子1/2,引力子2等等,有趣的是参与相互作用的中间传播过程的粒子都是波 色子,而剩下的都是费米子。自旋只是一种物理性质,就好像质量、速度一 样,但它不是自转的意思,自旋的说法不过是借 用一个比喻,就好像量子色动力学和味动力学里 提到的色和味来表示物理性质一样。19 量子力学自从诞生时起就是这样一种状态,量子物理学家 们似乎已经习惯于以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它,按照量 子力学的公式去运算,并确实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对于它 内部的规律,或本质却不求甚解。当然也有例外,爱因斯坦就相信一个正确
15、的物理理论应该 是明确的,在哲学上应当说得过去。显然量子力学无法使 爱因斯坦满意,爱因斯坦也一致认为量子力学是不完整的。量子力学的本质确实让人感到不可理喻(如电子的1/2自 旋,转两圈才能和开始时一样),但它能够解决实际的物 理问题却是事实,比如激光和原子弹的成功。20原子物理学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2.朗德(Lande)因子(g因子)ìms = -í3mB表明在原ìml = -íl (l+ 1)mB并不普遍适用îmsz= m mB子体系中 îmlz= -ml mB解决办法:定义一个g因子,使得对 于任意角动量量子数j所对应
16、的磁矩ìïm j = -íj( j + 1)g j mB及其在Z方向的投影均可表为:m jZ= -m j g j mB朗德因子g是反映微观粒子内部运动的一个重要物理量,(至今仍是一个假设)。gj可以表示为:g j =3 + s(s + 1) - l(l+ 1) ìsí= 0, l¹ 0 ® g = gl = 1Þ2 2 j( j + 1)îs ¹0, l= 0 ® g = gs = 2此关系式的来历见下页21原子物理学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引入g后,电子的轨道磁矩、 自旋磁矩
17、和总磁矩以及在z方 向的分量分别表示为:当只考虑轨道角动量时j = l,glìml = -= 1,则íl (l+ 1)mBîmlz= -gmh =-mmB当只考虑自旋角动量时ìms = -3mBj = s,gs= 2,则ímîsz= m mB(这就“回”到了之前的关系式)22原子物理学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3.单电子的g因子j将原子中与电子的轨道、自旋角动量对应的合为总磁矩。l考虑到gs = 2gls合磁矩并不在总角动量j的延线方向。因l和s绕j旋进,所以msml , ms , m j 都绕j的延线旋进。m由图知,的方向不确
18、定。它有l两个分量,与j垂直的分量对外的平 m 均效果抵消了(由于绕j转动的缘 j 故)。对外起作用的是它沿j的延线的分量,这就是电子的总磁矩 m j单电子磁矩与角动量的关系23原子物理学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对图示进行分析,利用三角形的余弦定理可求出m j(此略)g+ gg- gl 2+ s 2 l s l s 在此过程中得到:g j =+2ìl =ï2l (l×+ 1)j 2只在外磁场不式中用到几个类同的缩写:í s =ïs( s + 1)足以破坏s-l耦合时才成立î j =j( j + 1)代入电子的 gl= 1, g
19、s= 2 则:g j= 3 +21s 2×2- l 2j 2通常表示为以下形式:g j =3 + s(s + 1) - l(l+ 1) ìsí= 0, l¹ 0 ® g = gl = 1Þ2 2 j( j + 1)îs ¹0, l= 0 ® g = gs = 2在以上的讨论中,起关键作用的是gs ¹ gl24原子物理学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对 g j= 3 +21s 2×2- l 2j 2的进一步讨论:说明:在导出上式时隐含着的两个假定:1)外磁场的强度不足以破坏s-l耦。因
20、为当外磁场很强 以致s-l不能耦合为j时,s,l将分别绕外磁场进动,上式不 成立。2)只考虑单个电子。但对于大多原子,所有偶数部分 的电子角动量都双双抵消了,最终有贡献的只是单电子。对 于另一些原子,对原子的总角动量或总磁矩有贡献的电子不 止一个,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上式仍成立,只要把式中的 s,l改为电子耦合成的总自旋S和总轨道角动量L即可。即31S 2- L2gJ = 2 + 2 ×J 225原子物理学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3.对史特恩-盖拉赫实验的解释将电子的轨道运动和自旋运动一起考虑,即原子的总磁 矩由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合成,则能解释史特恩-盖拉赫实 验中原子在非均匀
21、磁场中的偶分裂现象。z2 =± mJgJ mB¶Bz¶zdD3kT以上分析中,考虑到一般情况下,用J替换j(对于单电子原子则不需替换)。式中的mz 用m jZ替换。mz =-mJ gJ mB由于mJ=J.J-1,-J共有(2J+1)个值,故有(2J+1)个分裂的z2值,即在感光板上有(2J+1)个黑条,表明有(2J+1) 个空间取向。由此得出一种通过实验确定g因子的重要方法。可据上式解释单电子或多电子体系中原子的史特恩-盖拉赫实验结果。26原子物理学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对于氢(单电子), 因氢原子处于基态进而可得出gj=2 ,故有:mJ gJ = 1&
22、#182;考虑到具体实验参数: Bz¶z= 10T/ m; d= 1m; D =2m;T= 400kz2 = ±mB¶BZ¶zdD3kT= ±0.5788´10-4 ´10´1´ 23´8.617´10-5 ´7´104= ±1.12(cm)此计算结果表明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束在不均匀磁场作用 下分裂为两层,各距中线1.12cm,与实验甚符。史特恩-盖拉赫实验结果证明 :1)原子在外磁场中的取向呈量子化;2)电子自旋假设是正确的,氢原子在磁场中只有两个取向 即
23、s=1/23)电子自旋磁矩的数值为27原子物理学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3.原子的磁矩原子的磁矩:由电子的磁矩和原子核的磁矩合成。由于原子核的磁矩比电子磁矩小3个数量级,一般可不考虑。 因此,对单电子原子电子的磁矩即为原子的磁矩。对多电子原子,当为L-S耦合时,g因子仍具有与以上相同的形式:g = 3 +2S ( S+ 1) -2J (JL( L + 1)+ 1)ìmJ= - gJ (J+ 1)mB原子的磁矩及其在z方向的分量为:íîmJ z= -mgmB284.角动量的合成电子的自旋和轨道运动相互耦合的总角动量:r30®按矢量合成法则有:J 2
24、 =L2 + S 2+ 2 LS cosq= L2+ S 2+ 2L × S须注意的是,并非按此式求 出的J都合乎要求!j的取值由l与s决定,最大值是(l+s),最小值是 l - s量子力学可证明,j可能的取值是:由此得:量子化的 的大小:r r rL、 S、 J§4-4碱金属双线(碱金属原子的光谱)1.电子态和原子态的表示方法角量子数l012345电子态spdfgh原子态SPDFGH与角量子数对应的 电子态和原子态(不 考虑原子内部电子的 运动)的表示法:在这些字母前可写上主量子数的数值。如2S表示n=2,l=0的原子态或原子能级。S原子态常用表示方法(以21 / 2为例
25、):右下角:表示j的数值。(对多电子原子取J值);左上角:表示(2s+1)。对多电子原子取(2S+1)。由于单电子的s=1/2,因而(2s+1=2),代表双重态。原子物理学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312.碱金属原子的光谱碱金属原子光谱结构相似,一般观察到4个线系:主线系、漫线系(一辅系)、锐线系(二辅系)和基线系(柏格曼系)。Li的光谱线系分析:主线系的波长范围最广,第一条是红的,其余在紫外区;漫线系在可见光区;锐线系第一条在红外区,其余在可见光 区;基线系在红外区。其它碱金属元素有相仿的光谱系,只是不同。原子物理学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2.碱金属原子光谱的特征S 1 P 1
26、 3 ,D 3 5 ,F 5 7,27 s(以Li的原子能级图为例) 6s5s1)有4组初始位置不同 的谱线,但有3个终端,表4s 明有4套动项和3套固定项;2)与主量子数和角量3s子有关(氢原子能级只与n有关);3)能级跃迁的选择定 则:只有当l=±1时,两 能级间的跃迁才是允许的.2s2 2 2 2 2 27 p7d7 f6 p6d6 f5 p5d5 f4 p4d4 f3 p3d2 p锂原子能级图32原子物理学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nn里德伯提出碱金属原子光谱的波数: = nR¥*-2nn ¥为线系限的波数从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量子数n* 不是整数(碱
27、金属与 氢不同之处),而要减去一个与角量子数有关的很小的改正数l,改写后n仍为整数。碱金属原子的光谱项和能级:33原子物理学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3.原子实极化和轨道贯穿碱金属元素Li、Na、K、Rb、Cs、Fr都是同一族的多电 子原子,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易失去外层的价电子而成 为正离子。一次电离电势约50V,二次电离电势却大得多。碱金属原子与氢原子的光谱公式相仿。n很大时,两者的 能级很接近;当n小时两者的差别较大,由此可设想它们的 光谱也是由于单电子的活动产生的。碱金属原子中电子的组合规律:在一个完整的结构(原 子实)之外多余一个电子,原子实外面的那个电子称价电 子。价电子在较
28、大的轨道运动,易脱离原子实。价电子可从低能轨道被激发到高能轨道,或从高能轨 道跃迁到低能轨道发出辐射。碱金属原子实的极化和轨道贯穿理论能很好地解释碱金 属原子能级同氢原子能级的差别。34原子物理学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1)原子实的极化原子实的结构呈球对称,价电子的接近使原子实的正负 电荷中心发生微小的相对位移而不再重合,形成一个电偶 极子,这就是原子实的极化。偶极矩总指向价电子,所以偶 极矩的电场总是吸引价电子。价电子受原子实电场和原子-e实极化产生的偶极矩的共同作用,价电子的势能为:)212E P= - 4( e + ep原子实极化示意图pe 0rr35原子物理学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
29、构:电子的自旋2)轨道贯穿:价电子的部分轨道穿入原子实未发生轨道贯穿时,原子实的有 效电荷数是1,原子的能级与氢原 子能级很接近。价电子处在轨道贯穿时,原子 实的有效电荷数大于1,导致其能 量较氢原子小,即相应的能级 低。轨道贯穿只能发生在偏心率大的 轨道,所以它的值一定是较小的。轨道贯穿示意图36原子物理学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4.碱金属双线碱金属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是在无外场情况下的谱线分裂。 光谱线的精细结构:一条谱线是由二至三条线组成。主线系和二辅系的谱线由2条组成,一辅系和柏格曼系的 谱线由3条组成。1)定性分析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光谱各线系的波数均可表示为两波谱 项之差,其活
30、动项与跃迁的初态对应,固定项与跃迁的末 态对应。这些谱线都有双线结构,说明与跃迁的初态和末态对应 的两个能级中至少有一个存在“分裂”。碱金属双线的存在,是提出电子自旋假设的根据之一。37原子物理学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电子自旋角动量s只有两个取向,必然导致对应于一个轨 道角动量将会产生两个状态。如:l = 0 ®j = 0 ± 1ì1 / 2L( 2S= í1 / 2 )2 î- 1 / 2L(不可能之状态)l = 1 ®j = 1 ± 1ì3 / 2L(= íP3 / 2 )222î
31、1 / 2L(P1 / 2 )4s第二辅线系作的定性分析(以Li为例)二辅系的谱线随波数增加, 双线间距不变,可推想双线是 由同一原因引起的。锂的第二 辅线系是由跃迁产生的。3s2 p锂的第二辅线系38原子物理学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假设各S能级为单层能级,但2P能级为双层能级,则这样 的能级结构将产生光谱的双线结构,其波数差决定于2P能 级分裂的大小,故双线间隔不变。进一步假设所有P能级都是双层的,且双层能级间的间隔随n的增大而渐减,则可解释主线系的双线结构。39原子物理学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2)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定量分析)假设诸D能级至少是双层的,诸D能级向2P双层能
32、级跃 迁,可产生4条谱线。但实际上只观察到3条谱线,意味着 这种跃迁还应遵循另外的选择定则(后面介绍)。在电子静止的坐标系中考虑原子实的有效电荷数为Z,它r绕电子的旋转运动在电子处产生的磁场B与电子自旋磁矩 ms的相互作用称为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引起的“附加能量”称为自旋轨道耦合能:(即电子内禀磁矩在磁场作用下具有的势能)vrer据毕萨定律和电子自旋磁矩:B = m04pZe rr ´ vrr 3mms = -se40原子物理学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考虑到r mB r:利用:ms = -s( s + 1)gs mB , s =s( s + 1)hms=- gs sh:电子静止
33、坐标系中的附加能量相对于原子实静止的坐标系的附加能量:(1926年托马斯通过相对论坐标变换得到)*由由于于相相对对论论效效应应,以以上上的的两两个个坐坐标标系系不不等等效效!考虑到:gs= 2, E02= me c, mB= eh2me自旋-轨道耦合能:41原子物理学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3)精细结构裂距(任务:通过精确计算考察精细结构的裂距)因要与实验值相比较,则ì r =jísr + rrr需得出相关的平均值。由:î j 2= s 2+ l 2+ 2s × llsr × r =1 ( j 22r- s 2- l 2 ) =1 j(
34、2lj + 1) -s( s + 1) - l (l+ 1)h 2由于 j= l ± 1ïrs × l =ì 1 lh 2 , ( j =2íl + 1 )22ï-1î1 (l2+ 1)h 2 , ( j =3l - 1 )2与氢原子半径相关的 r 3 也必须求( 1 ) =Z1其平均值, 由P.131所给结论知: r 3a 3 n3 l (l+ 1 / 2)(l+ 1)42原子物理学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电子自旋-轨道耦合能:U= (aZ )E0j( j + 1) - l (l+ 1) - 3 / 4 , l &
35、#185; 044n3l (l +1 )(l+ 1)单电子的自旋-轨道耦合能和差值:2U也可写成以下形式:DU =Zn3 l (l4+ 1)´ 7.25 ´ 10-4 eVDn =Zn3 l (l4+ 1)´ 5.84cm -143讨论:1能级由nj l三个量子数决定,当l = 0时, j = s,能级不分裂;当l ¹ 0时,j= l ± 12, 能级分裂为双层。2能级分裂的间隔由nl决定当n 一定时,l® 大,DE ®小,即DE4 p> DE4d> DE4 f L当l一定时,n®大,DE ®
36、小,即DE2 p> DE3 p> DE4 p L443双层能级中, j 值较大的能级较高。2 s+14碱金属原子态符号:n L j如n = 3l = 0j= 123S21/ 2l = 1j = 32j = 1253P23 / 23P21/ 22l = 2j =2j = 323 D5 / 223 D3 / 25单电子辐射跃迁的选择定则Dl = ±1Dj =0,±145原子物理学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由所得U的结果知,双线分裂间距(or精细结构裂距) 随Z的增大而急剧增加,随主量子数n的增加而减少,这些 结论与实验事实相符。此外,Z越大,裂距越大,所以碱
37、金属原子谱线的精细结构比氢原子容易观察到。能谱的粗 结 构:能量数量级为 能谱的精细结构:能量数量级为a 2 E00a 4 E在单电子原子能谱中,起主导作用的静电作用给出能谱 的粗结构;而自旋轨道作用所给出的能量差引起能谱的精细结构。精细结构是是粗结构的 a 2精细结构常数的原因。倍,这也是将称为46原子物理学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例:氢原子2P的分裂。可得DU =1423 ´ 1 ´ (1 + 1)4´ 7.25 ´ 10-4 eV= 4.53 ´ 10-5 eVor:Dn =123 ´1´ (1 + 1)
38、80; 5.84cm -1= 0.365cm -1这这些些结结果果都都与与实实验验事事实实相相符符!4) 单电子原子辐射的跃迁的选择规则(可用量子力学导出)47四、对碱金属光谱精细结构的解释1主线系:n = 2s - npn2P®2SDl = ±1Dj =0,±148n P2®21/ 22S1/ 23 / 221/ 22第二辅线系:n = 2 p - nsn S2®21/ 22P1/ 22n S1/ 22®2 P3 / 23第一辅线系:n = 2 p - ndn D2®23 / 2n2D2P3 / 2® 2P2nD
39、3 / 2n2D2®2P1/ 2®22P5 / 24基线系:23 / 25 / 2n = 3d - nf1/ 2n2F®2 Dn2F®32 D5 / 235 / 25 / 23 / 2n2F® 2Dn2F®32 D7 / 235 / 27 / 23 / 24950原子物理学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4-5塞曼效应获1902年度 诺贝尔物理奖1.正常(简单)塞曼效应(1896发现):置于强磁场中的原子(光源)谱线会分裂为等间隔几条(均为偏振的)的现象。 图22.1为镉原子的谱线(643.847nm)在外磁场中的分裂示意
40、图。原有的谱线 分裂成了等 间隔的三条:ìn 0ïïín 0în 0- mB+ mBZeeman(1865-1943)荷兰洛仑兹单位正常塞曼效应虽然是一种量子效应,但洛仑兹却很 快作出了经典电磁学解释。mB =eB4pme51原子物理学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52对镉(Cd)原子 的磁矩有贡献的 是两个电子,它 们自旋相反,总 磁矩S0。(2S+11,是 独态),故能产 生正常塞曼效应。由图知:643.847 nmDP®1121共有9个跃迁,但只有3种能量差值,故出现3条分支谱线,其中每一条均包含3种跃迁.原子物理学第四章原子
41、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解释要了解光谱线在磁场中的分裂,必须了解光 源与磁场的相互作用磁矩为(主要是电子的贡献)的体系在外磁场B(方向rr沿z轴)中的势能:U = - m × B =- mz B =mgmB B在z方向的投影:mz= -mgmB考虑一个原子在E2E1间的跃迁:无外磁场时:hn 0= E2- E1有外磁场时:hn= E2¢- E1¢= ( E2+ m2 g2 mB B) - ( E1+ m1 g1 mB B)= hn 0+ (m2 g2- m1 g1 )mB B当体系的自旋为0时,g2= g1 = 1hn ¢ =hn 0+ (m2- m1 )
42、mB B(*注意:为简便起见,所有量均略去足标J)53原子物理学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ìmBehì eB依选择规则:ì0ï B =ïB2meï 4pmï eDm = m2- m1= íî± 1hn ¢ =hn 0+ í0ïîï- mB B =- eh2meÞ n ¢ = n 0B+ í0ïï-ïîeB4pmel = 1能级 分 裂l = 0 无磁场能级 简并v0 有磁
43、场v0mlE1mB B00-1- mB B00与实际观 察所得结 果相符!v0-vv0+v54原子物理学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洛伦兹单位的物理意义:在没有自旋的情况下,一个经典的 原子体系的拉莫尔频率。n L =eB4pme(拉莫尔:英国物理学家,曾提出物质中电子的以太结构理论,即 原子中运动电子在磁场中的进动理论)ì rrïm =ï-gLí推导要点:ï dm= wr ´ mrwÞ n L =eB = 14B(GHz )ï dtï= gB =eB2p 4pmeïwrîrr2me上式表明,外加1T的磁场而引起的分裂是14GHz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学校学生食堂餐饮服务承包合同
- 2025年租赁合同范本:个人租房合同示例
- 2025无忧借款合同范本:无抵押担保贷款协议
- 2025劳动合同包含协议吗
- 电源系统电源转换器可靠性合同
- 嘉兴市八上数学试卷
- 合肥中考万维数学试卷
- 河南洛职单招数学试卷
- 容器化任务监控-洞察及研究
- 2025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
- 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分层作业布置有效性探究
- 林下中药材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计量知识宣传培训课件
- 2025浙江商业技师学院公开招聘24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第一单元第3课《大地的肌理》课件-一年级美术下册(人教版2024)
- 《嗜血细胞综合征》课件
- 智能运营平台解决方案
- 2025年上半年山东省济南市事业单位笔试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 考勤离职管理制度内容
- 煤层气采输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