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周至县八云塔建筑文物保护几点思考_1_第1页
浅谈周至县八云塔建筑文物保护几点思考_1_第2页
浅谈周至县八云塔建筑文物保护几点思考_1_第3页
浅谈周至县八云塔建筑文物保护几点思考_1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周至县八云塔建筑文物保护几点思考    杨洋摘 要:本文从历经千年亟待保护、塔身倾斜亟待抢修、防护设施亟待建设、申请资金不断维修等四个方面进行冷静思考,探索了八云塔文物保护了方法和技巧,呼吁县级有关部门,亟待对八云塔文物进行保护。关键词:八云塔 建筑文物 保护方法和技巧楼观台、仙游寺和八云塔這三大文物遗址已成为陕西省周至县旅游的金字招牌和名片,吸引着无数游客来周至旅游观光。而八云塔位于周至县城云塔公园内,云塔路以东,西宝线南,是一座正方形的密檐楼阁式砖塔。塔基周长35.94米。塔内原有木梯,可以攀登而上,瞭望四处景色,成为周至难得千年文物古迹

2、。然而塔身历经千年风雨剥蚀和战火的洗礼,使文物遭到严重的破坏。面对魏巍云塔,我们文物保护人员对八云塔建筑文物保护进行了冷静的思考:一、历经千年,亟待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四条规定:“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而八云塔位于周至县城商业繁华路段,商业与文物争地盘的矛盾极为突出。我们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严禁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八云塔文物保护的历史风貌。唐景龙二年(708)中宗李显敕建瑞光寺,建塔于寺中。八云塔方形,为唐代密檐式空心砖塔,十一层,一至五层为砖砌隐起的斗拱,柱、枋为楼阁式,六层以上为密檐式。顶层已残。底层塔北正中

3、辟有券门,二层以上,每层各有券门二孔,分南北与东西层对开。塔内原有木梯供登临,清代焚毁。八云塔,原称瑞光寺塔,因塔基四面各有两块长年阴湿的痕迹,形似八朵浮云,故名八云塔。唐诗写瑞光寺;松门山半寺缭绕藤轩密,逶迤仰径涂。(寄瑞光寺真空禅师,赠瑞光寺莹上人)宋太平兴国三年(978),瑞光寺改建为崇明寺,后毁,明永乐元年(1408),复建为善胜寺,明末兵毁。清初修建周至县城时,将城内西南偶善胜寺遗址复建为瑞光寺,八云塔下废寺改建为演武厅,塔下废址辟为演武场,民国35年(1946)将瑞光寺改建为学校。针对八云塔历经千年风雨,人为破坏严重,呼吁县级有关部门,亟待保护。二、塔身倾斜,亟待抢修八云塔二十余里

4、外即可见其形影,不仅是周至县城的显著标志,而且成为风光如画的渭河南岸别具一格的景物。塔身上小下大,形如笔立,姿态雄秀。这座四面砖塔与众不同的是,底层每面各有两朵阴湿的痕迹,每朵约一米见方,虽大旱也不干,远近引为奇观,也因而得名八云塔。八云塔地处周至县城城西南的小土原上,塔势孤高,涌出天空。由于地下采水,环境污染,使八云塔的塔基发生了倾斜,成为危及八云塔文物安全的主要原因,在保护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文物保护的技术,制定砖塔保护的具体方案,经过专家鉴定后,上报有关部门批准,对八云塔予以抢修。三、防护设施,亟待建设防护设施对于周至县八云塔保护至关重要。金属宝顶其外部金属层进行修复。

5、按规定金属宝顶其外部金属层厚度大于4mm时,可做接闪器,但必须与避雷带连接。引下线应从八云塔外立面四角、塔身墙布设,平均间距18米,须尽可能对称隐蔽安装。其二是接闪器应采用避雷带和短避雷针。为保持古建筑物原貌和艺术特点,接闪器宜采用避雷带与短避雷针(3050cm)的组合形式,宜在敷有引下线屋角的避雷带上焊接3050cm左右的短避雷针,以便有效接闪泄流人地。根据雷击规律,避雷带应沿建筑物屋面的正脊、吻兽、屋顶檐部、斜脊、垂兽和高出建筑物的烟囱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为减小雷电流产生的电动力危害,在敷设避雷带时应尽量避免直、锐角弯曲,应采用圆弧形弯曲,其引下弯曲的弦长应大于对应弧长的十分之一。八云塔

6、正面为安全及美观起见不宜设引下线,八云塔避雷带可选直径较粗的材料敷设,两端引下线也须加大材料直径。引下线一般不得少于2组,大型古建筑物不得少于4组。引下线根数少,雷电流分流就小,每根引下线所承受的雷电流就越大,容易产生雷电反击和二次危害。因此,在布设引下线时应按规范要求敷设。但古建筑物多为砖木结构,故只能采用明敷。敷设时应注意引下线要对称。为减少引下线自身电感所引起的雷电感应过电压,应以最短的接地路径敷设。引下线弯曲应采用弧形弯曲。在引下线距地面1.80.3m处应有良好的保护覆盖物,避免与人员接触产生触电危险。四、申请资金,不断维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使

7、用人负责修缮、保养所有人具备修缮能力而拒不依法履行修缮义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给予抢救修缮,所需费用由所有人负担。”我县政府对八云塔维修比较重视,但维修还是不够彻底。1986年成立周至县文物管理所,所址就在八云塔下。1987年对八云塔开始修复,1990年竣工,1957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云塔是于1987年开始进行修复的,1990年竣工。该塔早在1957年便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如今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资金问题,每次维修只能是分段维修,塔身加固工程基本告一段落,但塔顶的修复只能等待机会,呼吁有关门部门予以重视,尽早修复,让八云塔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宾朋,为周至经济建设不断助力!总之,八云塔是周至的珍贵的文物资源,更是周至对外宣传的名片和金字招牌,是发展周至经济的重要引擎!我们文物管理人员,冷静思考,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八云塔文物遗址保护方法和技巧,在运用法律保护手段的同时,更要请与学习,与时俱进,让八云塔焕发青春的光彩,为周至经济的腾飞而奋斗! 魅力中国2016年31期魅力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