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机织物与产品的编织工艺PPT课件_第1页
横机织物与产品的编织工艺PPT课件_第2页
横机织物与产品的编织工艺PPT课件_第3页
横机织物与产品的编织工艺PPT课件_第4页
横机织物与产品的编织工艺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章知识点本章知识点1. 普通横机编织部分的基本构造,平式三角和花式三角普通横机编织部分的基本构造,平式三角和花式三角编织的织物结构与走针轨迹。休止编织的概念与编织编织的织物结构与走针轨迹。休止编织的概念与编织方法。横机成圈过程的特点。方法。横机成圈过程的特点。2. 电脑横机的成圈与选针机件、三角系统、编织与选针电脑横机的成圈与选针机件、三角系统、编织与选针原理。针床横移与换梭工作原理。原理。针床横移与换梭工作原理。3. 横机编织纬编基本和常用花色组织的工艺。波纹组织、横机编织纬编基本和常用花色组织的工艺。波纹组织、嵌花织物的结构特点与编织方法。嵌花织物的结构特点与编织方法。4. 衣坯的起口方

2、式。减针与放针的几种形式与成型编织衣坯的起口方式。减针与放针的几种形式与成型编织原理。平面衣片成形、立体成形和整体服装的编织工原理。平面衣片成形、立体成形和整体服装的编织工艺。艺。第1页/共103页 第一节第一节 普通横机的编织原理普通横机的编织原理 属于平行纬编机,针床呈平板状属于平行纬编机,针床呈平板状 分类:机械式:手摇(家用)、电动(工业用)分类:机械式:手摇(家用)、电动(工业用) 电脑电脑 机号:机号:E3E18用途:羊毛衫衣片、手套等产品用途:羊毛衫衣片、手套等产品第2页/共103页普通横机与圆纬机比较:普通横机与圆纬机比较:优点优点:(:(1)结构变化多;)结构变化多; (2)

3、翻盖品种方便;)翻盖品种方便; (3)可编织半成形、全成形产品,节约原)可编织半成形、全成形产品,节约原料。料。缺点:(缺点:(1) 成圈系统数少;成圈系统数少; (2)生产效率低(路数少)。)生产效率低(路数少)。第3页/共103页一、编织机构工作原理一、编织机构工作原理手摇横机(手摇横机(manually operated flat knitting machine)由针床、织针和三角座和三角、给纱机构、导纱变换器、针床由针床、织针和三角座和三角、给纱机构、导纱变换器、针床横移、牵拉机构组成。横移、牵拉机构组成。第4页/共103页(一)织针(一)织针舌针舌针p短踵针短踵针p长踵针长踵针p长

4、踵长舌针长踵长舌针第5页/共103页(二)三角座及其三角(二)三角座及其三角1 1、三角座、三角座压针三角调节装置压针三角调节装置1 1、2 2、3 3和和4 4;起针三角开关起针三角开关6 6和和7 7,起针三角半动程开关,起针三角半动程开关8 8,拉手,拉手9 9,手柄手柄1010和毛刷架和毛刷架1111。第6页/共103页2 2、三角、三角 平式三角平式三角 花式三角花式三角 平式三角平式三角: :由起针三角由起针三角1 1和和2 2、挺针三角、挺针三角3 3、压、压针三角针三角4 4和和5 5、导向三角、导向三角6 6组成。组成。 第7页/共103页花式三角及其工作原理花式三角及其工作

5、原理花式三角(嵌入式)的工作原理:花式三角(嵌入式)的工作原理: 采用针踵长度不同的舌针,在机头的每个行采用针踵长度不同的舌针,在机头的每个行程中,按花色要求使三角沿垂直于其平面的方程中,按花色要求使三角沿垂直于其平面的方向进入、半退出或完全退出工作位置,以达到向进入、半退出或完全退出工作位置,以达到成圈、集圈和不编织选针的目的。成圈、集圈和不编织选针的目的。第8页/共103页A A位置位置三角完全进入工作,长短踵针均参加编织三角完全进入工作,长短踵针均参加编织B B位置位置三角退出一半工作位置,底平面高于短踵三角退出一半工作位置,底平面高于短踵 上平面,只有长踵针参加编织上平面,只有长踵针参

6、加编织C C位置位置三角完全退出工作位置,长短踵针都不参三角完全退出工作位置,长短踵针都不参 加编织加编织第9页/共103页二级花式横机的三角二级花式横机的三角(1)(1)三角三角: :增加横档三角增加横档三角, ,横档三角的高度为集圈高横档三角的高度为集圈高度度(2)(2)织针织针: :长踵针、短踵针长踵针、短踵针第10页/共103页二级花式横机的三角的几种走针轨迹二级花式横机的三角的几种走针轨迹(1 1)起针三角)起针三角1 1退出一半,挺针三角退出一半,挺针三角4 4进入工作进入工作 短踵针短踵针不编织,长踵针不编织,长踵针成圈成圈第11页/共103页(2)起针三角)起针三角1退出一半,

7、挺针三角完全退出一半,挺针三角完全退出工作退出工作 短踵针短踵针不编织,长踵针不编织,长踵针集圈集圈第12页/共103页(3)起针三角完全进入工作。挺针三角)起针三角完全进入工作。挺针三角退出一半退出一半 短踵针短踵针集圈,长踵针集圈,长踵针成圈成圈第13页/共103页 特点特点 除能编织平式三角所能编织的各种组织外,还除能编织平式三角所能编织的各种组织外,还可以通过起针三角和挺针三角工作状态可以通过起针三角和挺针三角工作状态( (即进即进出位置出位置) )的选择和织针的排列,形成相应的花的选择和织针的排列,形成相应的花式效应。式效应。 第14页/共103页(2 2)织针:)织针: 长踵针、短

8、踵针、长踵针、短踵针、 长踵长舌针长踵长舌针三级花式横机的三角结构与作用三级花式横机的三角结构与作用(1 1)三角:在二级花式横机三角的基础上,将)三角:在二级花式横机三角的基础上,将挺针三角分成三块,分别为上挺针三角挺针三角分成三块,分别为上挺针三角1 1(活(活动的)、下挺针三角动的)、下挺针三角2 2 (活动的)和横档三角(活动的)和横档三角3 3(固定的)。(固定的)。第15页/共103页三级花式横机的三角的几种走针轨迹三级花式横机的三角的几种走针轨迹(1 1)当上挺针三角退出工作时,长踵)当上挺针三角退出工作时,长踵成圈、成圈、短踵针短踵针成圈;长踵长舌针成圈;长踵长舌针集圈。集圈。

9、第16页/共103页(2 2)当下挺针三角退一半,上挺针三角全部进)当下挺针三角退一半,上挺针三角全部进入工作时,长踵针入工作时,长踵针成圈、长踵长舌针成圈、长踵长舌针成圈,短踵针成圈,短踵针集圈。集圈。特点:花式三角系统的走针轨迹变化较广。特点:花式三角系统的走针轨迹变化较广。第17页/共103页第18页/共103页局部编织或休止编织:局部编织或休止编织:(1 1)定义:通过使持有线圈的某些织针暂时停止工作,待)定义:通过使持有线圈的某些织针暂时停止工作,待需要时再使其重新进入工作的一种编织方法。需要时再使其重新进入工作的一种编织方法。(2 2)三角结构:)三角结构: 起针和挺针三角与平式横

10、机三角相同。起针和挺针三角与平式横机三角相同。 导向三角分成左右两块导向三角分成左右两块1 1、2 2,增加休止针复位三角,增加休止针复位三角3 3。 压针三角的上部也比普通三角要少一块,以便使休止的针压针三角的上部也比普通三角要少一块,以便使休止的针在压针三角的上面通过。在压针三角的上面通过。第19页/共103页(3 3)编织原理:)编织原理: 编织时,用手将需编织时,用手将需要休止的针推到压针要休止的针推到压针三角的上方,复位三三角的上方,复位三角角3 3退出工作。退出工作。 当要使休止的针进当要使休止的针进入工作时(图入工作时(图5-5-9 9),复位三角进),复位三角进入工作,机头运行

11、方入工作,机头运行方向前部的导向三角退向前部的导向三角退出工作。出工作。(4 4)特点:)特点: 可以进行局部编织和持圈收放针的编织;可以进行局部编织和持圈收放针的编织; 形成立体结构等特殊结构和花式效应。形成立体结构等特殊结构和花式效应。 第20页/共103页二、给纱与针床横移二、给纱与针床横移1、给纱的特点、给纱的特点机头换向时吸收多余的纱线,使张力恒定;机头换向时吸收多余的纱线,使张力恒定;机头换向时可以变换导纱器,以采用不同原料和花色机头换向时可以变换导纱器,以采用不同原料和花色的纱线进行编织。的纱线进行编织。第21页/共103页2、 针床横移针床横移控制后针床相对于前针床移动半个针距

12、和整个针距或控制后针床相对于前针床移动半个针距和整个针距或若干个针距若干个针距用于改变前后针床针槽之间的对位关系,以编织不同用于改变前后针床针槽之间的对位关系,以编织不同的组织结构的组织结构改变前后针之间的对位关系,编织波纹等花色组织改变前后针之间的对位关系,编织波纹等花色组织 第22页/共103页三、成圈工艺与分析三、成圈工艺与分析( (一一) )成圈过程成圈过程 与圆纬机相似,分为退圈、垫纱、闭口、套圈、弯与圆纬机相似,分为退圈、垫纱、闭口、套圈、弯纱、脱圈、成圈和牵拉。纱、脱圈、成圈和牵拉。1 1、特点:、特点:(1 1)前后针床织针同时开始退圈,并同时到达退圈最高)前后针床织针同时开始

13、退圈,并同时到达退圈最高点。点。(2 2)两针床的织针直接从导纱器得到纱线。)两针床的织针直接从导纱器得到纱线。(3 3)压针时,前后针床织针同时到达弯纱最低点。它属)压针时,前后针床织针同时到达弯纱最低点。它属于无分纱同步成圈方式。于无分纱同步成圈方式。 第23页/共103页( (二二) )走针轨迹对产品质量的走针轨迹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影响:1 1、a a点起针:点起针:-前针床前针床针头运动轨迹;针头运动轨迹;-后针床后针床针头运动轨迹;针头运动轨迹;x-xx-x轴中心线。轴中心线。三角对称,三角对称,、轨迹线的交叉点是轨迹线的交叉点是在中心线在中心线x-xx-x上。如果交叉点上。如果交叉

14、点偏向任何一方的床口线,说明偏向任何一方的床口线,说明前后三角座各对应的工艺点不前后三角座各对应的工艺点不对称,有滞后或超前现象,反对称,有滞后或超前现象,反映到生产中,就会产生疵点。映到生产中,就会产生疵点。2 2、b b点是集圈点,旧线圈停点是集圈点,旧线圈停留在针舌上。留在针舌上。3 3、c c点是挺针最高点。点是挺针最高点。第24页/共103页4 4、d d点与点与c c点高度相同,点高度相同,c-dc-d为一为一停顿平面,目的是为了减小织针停顿平面,目的是为了减小织针换向时针踵与导向三角的冲击。换向时针踵与导向三角的冲击。5 5、e e点是喂纱点。点是喂纱点。6 6、f-gf-g是闭

15、口阶段,织针带纱、是闭口阶段,织针带纱、闭口。闭口。7 7、g-hg-h为套圈阶段。为套圈阶段。8 8、i i点是弯纱最低点,它决定线点是弯纱最低点,它决定线圈长度的大小(织物密度)。圈长度的大小(织物密度)。9 9、j j点是舌针仍处于成圈三角底点是舌针仍处于成圈三角底部的成圈位置上,略有轻微回退。部的成圈位置上,略有轻微回退。1010、k k点以后,织针脱离压针三角点以后,织针脱离压针三角底边的控制。底边的控制。第25页/共103页第二节第二节 电脑横机的编织原理电脑横机的编织原理 电脑横机(电脑横机(computerized flat knitting machine)特点特点1 1、编

16、制程序、编制程序控制器控制器执行元件执行元件 编制程序编制程序将编织有关的动作,如机头的往复横移将编织有关的动作,如机头的往复横移与变速变动程、选针、三角变换、密度调节、导纱器变与变速变动程、选针、三角变换、密度调节、导纱器变换、针床横移、牵拉速度调整等预先编制。换、针床横移、牵拉速度调整等预先编制。 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各执行元件,向执行元件发出信号。控制各执行元件,向执行元件发出信号。 执行元件执行元件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电子选针器、电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电子选针器、电磁铁等。磁铁等。2 2、花型变换快、花型变换快3 3、成圈系统多(、成圈系统多(8 8系统)。系统)。4 4、针床宽,可同时编

17、织几幅衣片(最宽、针床宽,可同时编织几幅衣片(最宽2500mm2500mm)。)。第26页/共103页一、编织机构工作原理一、编织机构工作原理(一)成圈与选针机件(一)成圈与选针机件1 1、舌针:、舌针:为移圈针为移圈针2. 挺针片:与织针镶嵌在一起,挺针片受压,片踵埋入针槽,挺针片:与织针镶嵌在一起,挺针片受压,片踵埋入针槽,不受三角作用,织针不动。不受三角作用,织针不动。3. 中间片:位于挺针片之上,具有中间片:位于挺针片之上,具有A、B、C三个位置三个位置A: 挺针片片踵被压入针槽不受三角作用挺针片片踵被压入针槽不受三角作用织针不编织;织针不编织;B:挺针片片踵从针槽中露出,可以受三角作

18、用挺针片片踵从针槽中露出,可以受三角作用织针参织针参加编织加编织(织针集圈或接圈织针集圈或接圈)C: 挺针片片踵从针槽中露出,可以受三角作用挺针片片踵从针槽中露出,可以受三角作用织针参织针参加编织加编织(织针成圈或移圈织针成圈或移圈)第27页/共103页第28页/共103页4 4. .选针片选针片受电磁选针器受电磁选针器9 9作用。作用。 吸住吸住织针不工作;织针不工作; 释放释放和选针片和选针片4 4镶嵌在一起的弹簧镶嵌在一起的弹簧5 5使选针片使选针片4 4的下片踵向外翘的下片踵向外翘出,选针片在相应三角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推动中间片到出,选针片在相应三角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推动中间片到B B

19、或或C C位置位置, , 挺针片片踵向外翘出,可以与三角作用,推动织针工作。挺针片片踵向外翘出,可以与三角作用,推动织针工作。 第29页/共103页5 5. .沉降片:沉降片:配置:配置在两枚织针中配置:配置在两枚织针中间,位于针床的齿口部分的间,位于针床的齿口部分的沉降片槽中。沉降片槽中。排列:排列: 两个针床上的沉降片相对两个针床上的沉降片相对排列,由三角控制沉降片片排列,由三角控制沉降片片踵使沉降片前后摆动。踵使沉降片前后摆动。 当当织针上升织针上升退圈时,前后退圈时,前后针床中的针床中的沉降片闭合沉降片闭合。 当当织针下降织针下降弯纱成圈时,弯纱成圈时,前后前后沉降片打开沉降片打开。第

20、30页/共103页横机上采用沉降片的好处横机上采用沉降片的好处 可实现对单个线圈的牵拉和握持,并可作用在成圈可实现对单个线圈的牵拉和握持,并可作用在成圈的整个过程,有利于在空针上起头、成形产品的编织、的整个过程,有利于在空针上起头、成形产品的编织、连续多次集圈和局部编织。连续多次集圈和局部编织。第31页/共103页(二)三角系统(二)三角系统机头内可安装机头内可安装1 1至多个编织系统,最多至多个编织系统,最多8 8个系统。个系统。机头可以分成两个机头可以分成两个( (如一个如一个4 4系统机头可分为两系统机头可分为两个个2 2系统机头系统机头) )当两个机头分开时,可同时编织两片独立的衣当两

21、个机头分开时,可同时编织两片独立的衣片。片。第32页/共103页1 1、三角系统结构、三角系统结构 (1 1)挺针片起针三角)挺针片起针三角1 1(使织针上升做成集圈、成圈)(使织针上升做成集圈、成圈)(2 2)接圈三角)接圈三角2 2和起针三角和起针三角1 1同属一个整体,将织针推到接圈高度。同属一个整体,将织针推到接圈高度。(3 3)压针三角)压针三角3 3除除压针压针作用外,还有作用外,还有移圈移圈功能。功能。(4 4)挺针片导向三角)挺针片导向三角4 4起导向和收针作用。起导向和收针作用。(5 5)上、下护针三角)上、下护针三角5 5、6 6起护针作用。移圈时,上护针三角起护针作用。移

22、圈时,上护针三角5 5还起压针作用。还起压针作用。(6 6)集圈压条)集圈压条7 7和接圈压条和接圈压条8 8是作为一体的活动件,可上、下移动。是作为一体的活动件,可上、下移动。第33页/共103页(7 7)选针器)选针器9 9由永久磁铁由永久磁铁M M和和选针点选针点C1C1、C2C2组成。组成。 选针点可通过电信号的有无使其有磁或消磁。选针点可通过电信号的有无使其有磁或消磁。 先由先由M M吸住选针片的片头吸住选针片的片头 如果选针点未被消磁(不中断),相应的织针就未被选上,如果选针点未被消磁(不中断),相应的织针就未被选上,不参加工作。不参加工作。 如果选针片头被消磁释放(中断),相应的

23、织针就被选上,如果选针片头被消磁释放(中断),相应的织针就被选上,参加工作。参加工作。 C1C1点中断点中断 中间片到中间片到C C位位 成圈或移圈成圈或移圈 C2C2点中断点中断 中间片到中间片到B B位位 集圈或接圈集圈或接圈 第34页/共103页(8 8)中间片走针三角)中间片走针三角1010、1111,可使中间片下片踵形成三个针道。,可使中间片下片踵形成三个针道。 当中间片的下片踵沿三角当中间片的下片踵沿三角1010的上平面运行时,织针可处于成圈或移圈位;的上平面运行时,织针可处于成圈或移圈位; 当中间片的下片踵在三角当中间片的下片踵在三角1010和和1111之间通过时,织针处于集圈或

24、接圈位置;之间通过时,织针处于集圈或接圈位置; 当中间片的下片踵在三角当中间片的下片踵在三角1111的下面通过,则织针始终处于不工作位置。的下面通过,则织针始终处于不工作位置。第35页/共103页(9 9)1212为中间片复位三角。为中间片复位三角。(1010) 1313为选针片下片踵复位三角,供选针器作用、选针。为选针片下片踵复位三角,供选针器作用、选针。(1111)选针三角)选针三角1414、二个起针斜面二个起针斜面作用选针片的下片踵:作用选针片的下片踵: F1 F1 第一选针点选上选针片;第一选针点选上选针片; F2 F2 第二选针点选上选针片。第二选针点选上选针片。(1212)选针片挺

25、针三角)选针片挺针三角1515、1616作用于选针片的上片踵:作用于选针片的上片踵: 1515作用于第一选针点的选针片;作用于第一选针点的选针片; 16 16 作用于第二选针点的选针片。作用于第二选针点的选针片。(1313)选针片压针三角)选针片压针三角1717作用于选针片的上片踵。作用于选针片的上片踵。第36页/共103页F1152 2、编织与选针原理、编织与选针原理(1 1)成圈、集圈和不编织原理)成圈、集圈和不编织原理 成圈编织时:成圈编织时:10F11510第37页/共103页 集圈编织时集圈编织时16F211第38页/共103页 不编织时:不编织时: 三功位编织三功位编织:第39页/

26、共103页(2 2)移圈和接圈原理)移圈和接圈原理定义:移圈是将一个针上的线圈转移到另一个针定义:移圈是将一个针上的线圈转移到另一个针上的过程。上的过程。 从织针上给出线圈的称为移圈;从织针上给出线圈的称为移圈; 从其它织针上接受线圈的称为接圈。从其它织针上接受线圈的称为接圈。第40页/共103页移圈工作原理:移圈工作原理: 移圈时的选针与成圈时移圈时的选针与成圈时相似,选针片和中间片相似,选针片和中间片都走与成圈时相同的轨都走与成圈时相同的轨迹。迹。 不同的是:此时的不同的是:此时的挺针挺针片压针三角片压针三角3 3向下移动向下移动到最下的位置到最下的位置,挡住了,挡住了挺针片片踵进入三角挺

27、针片片踵进入三角1 1,使其只能沿压针三角使其只能沿压针三角3 3的上面通过,从而使其的上面通过,从而使其上方的织针上升到移圈上方的织针上升到移圈高度。高度。第41页/共103页接圈工作原理:接圈工作原理:接圈时,选针片在第二选针接圈时,选针片在第二选针区被选上,与集圈选针相同。区被选上,与集圈选针相同。此时此时集圈压条集圈压条7 7和接圈压条和接圈压条8 8下降一级下降一级,被推上的,被推上的中间片中间片上片踵在一开始就受左边的上片踵在一开始就受左边的接圈压条接圈压条8 8的作用,被压入针的作用,被压入针槽槽,并将挺针片片踵也压入,并将挺针片片踵也压入针槽,使其不能沿下降的压针槽,使其不能沿

28、下降的压针三角针三角3 3上升,只能在三角上升,只能在三角3 3的内表面通过,的内表面通过,当在中间片当在中间片离开压条离开压条8 8时,中间片和挺针时,中间片和挺针片释放,挺针片片踵沿接圈片释放,挺针片片踵沿接圈三角三角2 2上升上升。第42页/共103页第43页/共103页 随后,另一块接圈压条重随后,另一块接圈压条重新作用于中间片的上片踵,新作用于中间片的上片踵,挺针片的片踵再次沉入针槽,挺针片的片踵再次沉入针槽,以免与起针三角相撞,并且以免与起针三角相撞,并且不受压针三角不受压针三角3 3的影响。走过的影响。走过第二块接圈压条后,挺针片第二块接圈压条后,挺针片片踵再次露出针槽,从三角片

29、踵再次露出针槽,从三角5 5、6 6之间通过,被压到起始位置,之间通过,被压到起始位置,完成接圈动作。完成接圈动作。第44页/共103页双向移圈原理:双向移圈原理: 定义:在同一成圈系统也定义:在同一成圈系统也可以有选择的使前后针床织可以有选择的使前后针床织针上的线圈相互转移,即形针上的线圈相互转移,即形成双向移圈。成双向移圈。 此时,有些选此时,有些选针片在第一选针区被选上,针片在第一选针区被选上,其上的织针进行移圈,有些其上的织针进行移圈,有些选针片在第二选针区被选上,选针片在第二选针区被选上,其上的织针接圈。其上的织针接圈。 在两个选针区都没有被选在两个选针区都没有被选上的选针片,其上面

30、的织针上的选针片,其上面的织针既不移圈也不接圈。既不移圈也不接圈。 第45页/共103页分针技术原理:分针技术原理:目的:目的:在移圈时,为了在移圈时,为了避免移走线圈后的空避免移走线圈后的空针在重新编织时织物针在重新编织时织物上形成不想要的孔眼,上形成不想要的孔眼,影响织物外观。影响织物外观。第46页/共103页 原理:原理:将被移线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被移到将被移线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被移到对面针床的接圈针上,另一部分线圈仍留在移对面针床的接圈针上,另一部分线圈仍留在移圈针上作为旧线圈,同时圈针上作为旧线圈,同时喂入新纱线喂入新纱线,形成新,形成新线圈。线圈。第47页/共103页(3 3)

31、织物密度调节)织物密度调节 调节方法调节方法通过步进电机来调节弯纱深度,从而改变通过步进电机来调节弯纱深度,从而改变织物密度。其方法有三种:静态调节、动态调节和两段密织物密度。其方法有三种:静态调节、动态调节和两段密度调节。度调节。 静态调节静态调节在每一横列只有一种弯纱深度,机头运行在每一横列只有一种弯纱深度,机头运行到机器的两端时进行变换;到机器的两端时进行变换; 动态调节动态调节使弯纱深度在一个横列中根据程序变化,使弯纱深度在一个横列中根据程序变化,即在机头运行的过程中变换;即在机头运行的过程中变换; 两段密度调节两段密度调节采用不同厚度的三角结构,通过机械采用不同厚度的三角结构,通过机

32、械的方式来实现相邻线圈大小的显著变化。的方式来实现相邻线圈大小的显著变化。第48页/共103页第49页/共103页(三)多针床编织技术(三)多针床编织技术1、作用:、作用:(1)便于双面织物的收针操作)便于双面织物的收针操作(2)提高移圈时的生产效率)提高移圈时的生产效率第50页/共103页二、针床的横移二、针床的横移1 1、针床横移原理:由程序控制,通过步进电机来实现、针床横移原理:由程序控制,通过步进电机来实现2 2、针床横移类型、作用:、针床横移类型、作用:(1 1)整针距横移)整针距横移通过整针距横移可以改变前后针床通过整针距横移可以改变前后针床针与针之间的对应关系。针与针之间的对应关

33、系。(2 2)半针距横移)半针距横移改变两个针床针槽之间的对应关系,改变两个针床针槽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由针槽相对变为针槽相错。可以由针槽相对变为针槽相错。(3 3)移圈横移)移圈横移使前后针床的针槽位置相错约四分之使前后针床的针槽位置相错约四分之一针距一针距4 4、最大横移距离、最大横移距离50.850.8101.6101.6(2 2英寸英寸-4-4英寸)英寸)第51页/共103页三、给纱与换梭三、给纱与换梭(一)导纱器配置:(一)导纱器配置: 针床上方配备针床上方配备4 4根导根导轨,每根导轨有两条走轨,每根导轨有两条走梭轨道,共有梭轨道,共有8 8条走梭轨条走梭轨道。道。第52页/共10

34、3页选梭工作原理选梭工作原理: :1 1、当电磁铁、当电磁铁1 1吸起销子吸起销子2 2时时销子销子2 2抬起抬起, ,摆杆摆杆3 3的的B B端下降端下降, ,带梭触头带梭触头4 4下下降进入工作,带动相应降进入工作,带动相应的导纱器编织;的导纱器编织;2 2、当电磁铁、当电磁铁1 1释放销子释放销子2 2时时销子销子2 2下降,摆杆下降,摆杆3A3A端被压下,端被压下,B B端抬起,端抬起,带梭触头带梭触头4 4向上抬起,导向上抬起,导纱器就退出工作。纱器就退出工作。电磁铁电磁铁1 1、销子、销子2 2、摆杆、摆杆3 3、带梭触头带梭触头4 4 、弹簧、弹簧5 5第53页/共103页嵌花导

35、纱器:嵌花导纱器:1 1、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导纱器可以由程序导纱器可以由程序控制向左或向右摆控制向左或向右摆动。把纱线垫在指动。把纱线垫在指定的织针上。定的织针上。第54页/共103页第三节第三节 常用横机织物与编织工艺常用横机织物与编织工艺 一、纬编基本组织在横机上的编织一、纬编基本组织在横机上的编织(一)纬平针组织(一)纬平针组织1 1、用途:主要用作衣片的大身部段。、用途:主要用作衣片的大身部段。2 2、编织方法:、编织方法:A.A.在一个针床上编织在一个针床上编织B.B.在两个针床上轮流编织,可形成圆筒形织在两个针床上轮流编织,可形成圆筒形织物。物。第55页/共103页(二)罗纹组织(

36、二)罗纹组织1 1、用途:主要用于大身、衣片下摆、用途:主要用于大身、衣片下摆、袖口、领口和门襟等袖口、领口和门襟等2 2、类型:、类型:1 11 1罗纹(分满针罗纹或一罗纹(分满针罗纹或一隔一抽针罗纹);隔一抽针罗纹);2 22 2罗纹组织等。罗纹组织等。3.编织方法:编织方法: 满针罗纹:前后针床针槽交错,所满针罗纹:前后针床针槽交错,所有针均参加工作。有针均参加工作。 1 1隔隔1 1抽针罗纹:前后针床针槽相对,抽针罗纹:前后针床针槽相对,织针织针1 1隔隔1 1交错。交错。第56页/共103页(三)双反面组织(三)双反面组织1 1、编织方法:在横机上编织双反面组织是前后、编织方法:在横

37、机上编织双反面组织是前后针床织针上的线圈相互转移来实现的。针床织针上的线圈相互转移来实现的。2 2、类型、类型 席纹组织席纹组织 (basket stitch)(basket stitch) 桂花针组织桂花针组织 (moss stitch)(moss stitch)第57页/共103页(四)双罗纹组织(四)双罗纹组织在横机上很少编织双罗纹组织,特别是在普通手摇横在横机上很少编织双罗纹组织,特别是在普通手摇横机上难以编织机上难以编织电脑横机虽然可以编织,但用得不多电脑横机虽然可以编织,但用得不多在毛衫生产中也将在毛衫生产中也将22罗纹称为双罗纹罗纹称为双罗纹第58页/共103页二、纬编花色织物在

38、横机上的编织二、纬编花色织物在横机上的编织(一)空气层类织物(一)空气层类织物 类型:四平空转织物(罗纹空气层组织)类型:四平空转织物(罗纹空气层组织) 三平织物(罗纹半空气层组织)等。三平织物(罗纹半空气层组织)等。第59页/共103页1 1、四平空转织物编织方法及特点、四平空转织物编织方法及特点 (1 1)编织方法:是由一个横列的满针罗纹(四平)和一)编织方法:是由一个横列的满针罗纹(四平)和一个横列的前后针床轮流编织的平针(空转)组成。个横列的前后针床轮流编织的平针(空转)组成。(2 2)特点:织物厚实、挺括、横向延伸性小,尺寸稳定)特点:织物厚实、挺括、横向延伸性小,尺寸稳定性好,表面

39、有横向隐条性好,表面有横向隐条。第60页/共103页2 2、三平织物形成方法与特点:、三平织物形成方法与特点:(1 1)形成方法:是由一个横)形成方法:是由一个横列的四平和一个横列的平列的四平和一个横列的平针组成。针组成。(2)(2)织物特点:织物两面具有织物特点:织物两面具有不同的密度和外观。不同的密度和外观。第61页/共103页(二)集圈类织物(二)集圈类织物1 1、分类:单面和双面集圈两种。、分类:单面和双面集圈两种。2 2、特点:、特点: 单面集圈织物形成各种凹凸网眼结构,有凸起的悬弧单面集圈织物形成各种凹凸网眼结构,有凸起的悬弧效果(又称胖花)。效果(又称胖花)。 双面集圈织物形成畦

40、编(又称双元宝针或双鱼鳞组织)双面集圈织物形成畦编(又称双元宝针或双鱼鳞组织)和半畦编(又称单元宝针或单鱼鳞组织)和半畦编(又称单元宝针或单鱼鳞组织) 在电脑横机上,利用沉降片的握持作用,可进行连续多在电脑横机上,利用沉降片的握持作用,可进行连续多次集圈和局部编织,形成褶裥效应和凹凸花纹次集圈和局部编织,形成褶裥效应和凹凸花纹 第62页/共103页半畦编半畦编畦编畦编第63页/共103页 (三)移圈类织物(三)移圈类织物1 1、类型:双面移圈织物、类型:双面移圈织物 单面移圈织物单面移圈织物相邻纵行线圈之间的转移相邻纵行线圈之间的转移 (移圈网眼织物);(移圈网眼织物); 相邻纵行的线圈相互交

41、换相邻纵行的线圈相互交换 位置(绞花效应,或组成位置(绞花效应,或组成 菱形、网格等)菱形、网格等)第64页/共103页第65页/共103页2 2、形成方法:、形成方法:(1 1)手摇横机)手摇横机利用移圈板来进行前后针床利用移圈板来进行前后针床织针之间和同一针床的相邻纵行之间的线圈转织针之间和同一针床的相邻纵行之间的线圈转移。移。(2 2)电脑横机)电脑横机利用移圈针进行前后针床织利用移圈针进行前后针床织针之间的线圈转移,而同一针床的相邻针之间针之间的线圈转移,而同一针床的相邻针之间的线圈转移则是通过与横移针床相结合来完成。的线圈转移则是通过与横移针床相结合来完成。第66页/共103页(四)

42、波纹组织(又称扳花组织)(四)波纹组织(又称扳花组织)(racked stitch)1.定义:由倾斜线圈形成波纹状花纹的双面纬编组织。定义:由倾斜线圈形成波纹状花纹的双面纬编组织。2.形成方法:通过前后针床织针之间位置的相对移动,使形成方法:通过前后针床织针之间位置的相对移动,使线圈倾斜,在双面地组织上形成波纹状的外观效应。线圈倾斜,在双面地组织上形成波纹状的外观效应。第67页/共103页波纹组织可以在波纹组织可以在1+1罗纹(四平)罗纹(四平)罗纹半空气层(三平)罗纹半空气层(三平)畦编畦编半畦编半畦编通过抽针形成抽条扳花或方格扳花等通过抽针形成抽条扳花或方格扳花等 第68页/共103页四平

43、扳花四平扳花: 在四平组织的基础上进行扳花在四平组织的基础上进行扳花每编织一个横列前后针床向相反方向相对移动每编织一个横列前后针床向相反方向相对移动一个针距一个针距 每编织一横列前后针床相对移动两针距的方法每编织一横列前后针床相对移动两针距的方法 第69页/共103页四平扳花的编织方法四平扳花的编织方法 在前后针床的织针上编织一个在前后针床的织针上编织一个1+1罗纹线圈横列罗纹线圈横列a 后针床向左移动一个针距后针床向左移动一个针距 再编织一个再编织一个1+1罗纹线圈横列罗纹线圈横列b 后针床再向右移动一个针距后针床再向右移动一个针距 第70页/共103页基于四平组织的编织方法基于四平组织的编

44、织方法将前针床有规律地进行抽针,经横移针床后,可以将前针床有规律地进行抽针,经横移针床后,可以在反面地组织上由正面线圈纵行形成波纹状的外观在反面地组织上由正面线圈纵行形成波纹状的外观效果效果 第71页/共103页(五)嵌花织物(五)嵌花织物(intarsia fabricintarsia fabric)1 1、定义、定义是由几种不同种类(粗细、是由几种不同种类(粗细、颜色)的纱线轮流编织同一横列线圈颜色)的纱线轮流编织同一横列线圈的织物组织。的织物组织。2 2、形成方法:、形成方法:(1 1)每个成圈系统必须配置几只嵌花)每个成圈系统必须配置几只嵌花导纱器。导纱器在编织一个横列时相导纱器。导纱

45、器在编织一个横列时相继进入工作,按照花型要求分别将各继进入工作,按照花型要求分别将各自的纱线垫放到相应的针上,各只导自的纱线垫放到相应的针上,各只导纱器引导的色纱所编织的线圈形成了纱器引导的色纱所编织的线圈形成了色块花型。色块花型。(2 2)把一个横列中各导纱器引导的色)把一个横列中各导纱器引导的色纱所编织的线圈(即各个色块之间)纱所编织的线圈(即各个色块之间)连接起来,可采用连接起来,可采用缠绕、集圈、添纱缠绕、集圈、添纱和双线圈和双线圈等方式加以连接。等方式加以连接。第72页/共103页集圈连接:形成接缝的一枚针轮流地从相邻两只导纱集圈连接:形成接缝的一枚针轮流地从相邻两只导纱器中得到纱线

46、,而脱圈是每隔一横列进行一次。在每器中得到纱线,而脱圈是每隔一横列进行一次。在每次脱圈中,有两只不同纱线形成的线圈和悬弧同时脱次脱圈中,有两只不同纱线形成的线圈和悬弧同时脱下。下。第73页/共103页添纱连接:将各组线圈相互叠加加以连接。为此,各添纱连接:将各组线圈相互叠加加以连接。为此,各组边缘线圈都是由相邻两只导纱器同时在同一枚或两组边缘线圈都是由相邻两只导纱器同时在同一枚或两枚针上进行垫纱编织而得到。枚针上进行垫纱编织而得到。第74页/共103页手动横机:通常采用纱线缠绕的方式进行连接手动横机:通常采用纱线缠绕的方式进行连接电脑横机:采用集圈的方式进行连接电脑横机:采用集圈的方式进行连接

47、嵌花织物所采用的基础组织可为单面或双面纬编组织,嵌花织物所采用的基础组织可为单面或双面纬编组织,以单面嵌花织物使用较多以单面嵌花织物使用较多嵌花织物的性质与所选用的基础组织相同,仅在各色嵌花织物的性质与所选用的基础组织相同,仅在各色块相互连接处略有不同块相互连接处略有不同 第75页/共103页单面嵌花织物因反面没有浮线又称为单面无虚线提花单面嵌花织物因反面没有浮线又称为单面无虚线提花织物织物常用于生产高档羊毛衫产品常用于生产高档羊毛衫产品可在手摇嵌花横机、自动嵌花横机或电脑横机等上编可在手摇嵌花横机、自动嵌花横机或电脑横机等上编织织 第76页/共103页手摇嵌花横机三角结构手摇嵌花横机三角结构

48、 第77页/共103页(六)楔形编织:又称局部编织(六)楔形编织:又称局部编织编织时,有些编织针暂时退出编织,但针上的线圈不编织时,有些编织针暂时退出编织,但针上的线圈不从针上退下来,当需要时再重新进入编织从针上退下来,当需要时再重新进入编织可在带休止三角的横机上编织,也可以在电脑横机上可在带休止三角的横机上编织,也可以在电脑横机上编织编织可形成楔形色彩花形、楔形下摆、楔形收肩和立体编可形成楔形色彩花形、楔形下摆、楔形收肩和立体编织等效果织等效果第78页/共103页(七)横凸条织物(七)横凸条织物当一个针床握持线圈,另一个针床连续编织若干横列当一个针床握持线圈,另一个针床连续编织若干横列时,就

49、可以形成凸起的横条效应时,就可以形成凸起的横条效应横机上除了可以形成整横列凸条外,还可以形成局部横机上除了可以形成整横列凸条外,还可以形成局部凸条图、斜向凸条和提花凸条等凸条图、斜向凸条和提花凸条等 第79页/共103页(八)提花类织物(八)提花类织物 由于电脑横机前后针床都有选针机构,所以在该机上由于电脑横机前后针床都有选针机构,所以在该机上可以编织单面提花织物,一面提花的双面提花织物,可以编织单面提花织物,一面提花的双面提花织物,以及两面都提花的双面提花织物以及两面都提花的双面提花织物其编织原理与提花圆纬机相似其编织原理与提花圆纬机相似 第80页/共103页 第四节第四节 横机成形产品与编

50、织工艺横机成形产品与编织工艺 成形编织针织机成形编织针织机可以在机器上一次性编织出具有一定形状的平面或三可以在机器上一次性编织出具有一定形状的平面或三维成形衣片维成形衣片利用新型电脑横机甚至可以在机器上一次性编织出一利用新型电脑横机甚至可以在机器上一次性编织出一件完整的衣服,下机后无需缝合或只需少量缝合就可件完整的衣服,下机后无需缝合或只需少量缝合就可以穿用以穿用 第81页/共103页一、衣坯的起口一、衣坯的起口起口:在无旧线圈的空针上直接垫纱编织第一起口:在无旧线圈的空针上直接垫纱编织第一横列线圈的过程称之为起口。横列线圈的过程称之为起口。(一)在空针上起头(一)在空针上起头1 1、起头的方

51、式:毛起头和纱起头、起头的方式:毛起头和纱起头 毛起头毛起头直接采用衣片所用纱线编织起口直接采用衣片所用纱线编织起口横列。横列。 纱起头纱起头在起口时用废纱,并用它编织一定在起口时用废纱,并用它编织一定横列后再换用正式纱线进行编织,衣坯下机后横列后再换用正式纱线进行编织,衣坯下机后将废纱段拆除,形成罗纹光边。将废纱段拆除,形成罗纹光边。第82页/共103页2 2、起头顺序(毛起口)、起头顺序(毛起口)(1 1)织针)织针1 1一隔一交替排针,针舌全一隔一交替排针,针舌全部开启。部开启。(2 2)机头横移,垫纱、弯纱。)机头横移,垫纱、弯纱。(3 3)将起底板)将起底板3 3上的眼子针上的眼子针

52、2 2自下向自下向上插入针间,并使针眼高于起底纱上插入针间,并使针眼高于起底纱之上,将钢丝之上,将钢丝4 4从一端逐个穿入眼从一端逐个穿入眼子针。子针。(4 4)放下起底板,在起底板上挂上)放下起底板,在起底板上挂上重锤。重锤。(5 5)衣片编织结束,下机后抽出钢)衣片编织结束,下机后抽出钢丝,形成光边。丝,形成光边。第83页/共103页毛毛起起头头第84页/共103页3 3、纱起头顺序:、纱起头顺序:(1 1)先使一个针床上的舌针)先使一个针床上的舌针1 1上垫纱。上垫纱。(2 2)用起针梳钩子)用起针梳钩子2 2在针间钩住纱线并施加一定的张力。在针间钩住纱线并施加一定的张力。(3 3)下一

53、行程垫入纱线形成线圈横列,并连续编织)下一行程垫入纱线形成线圈横列,并连续编织3 3 5 5横列后,使另一针床上的织针进入工作,换上衣横列后,使另一针床上的织针进入工作,换上衣 片所用的纱线进行编织。片所用的纱线进行编织。第85页/共103页纱起头纱起头第86页/共103页(二)连续衣片的分离横列:(二)连续衣片的分离横列:11上一衣片的结束横列;上一衣片的结束横列;22分离横列;分离横列;33新衣片的起始横列;新衣片的起始横列;44罗纹下摆;罗纹下摆;55罗纹下摆和大身之间的过罗纹下摆和大身之间的过渡横列;渡横列;66大身或袖身的编织。大身或袖身的编织。第87页/共103页二、翻针二、翻针1

54、、翻针、翻针将一个针床针上的线圈转移到另一个针床的将一个针床针上的线圈转移到另一个针床的针上,这一过程称之为翻针。针上,这一过程称之为翻针。2、翻针的方法:、翻针的方法:(1)手摇横机)手摇横机用专门的移圈器或翻针器,用手工的用专门的移圈器或翻针器,用手工的方式将线圈进行转移。方式将线圈进行转移。(2)电脑横机)电脑横机通过程序控制,利用移圈针,在两个通过程序控制,利用移圈针,在两个针床针处于移圈对位的情况下,将一个针床上的线圈针床针处于移圈对位的情况下,将一个针床上的线圈转移到另一个针床上。转移到另一个针床上。第88页/共103页三、成型方式三、成型方式改变幅宽方法改变幅宽方法1.1.组织结

55、构变化组织结构变化 织物幅宽:集圈织物幅宽:集圈 平针平针 罗纹罗纹2.2.改变织物密度改变织物密度 密度小,幅宽大密度小,幅宽大3.3.增减工作针数增减工作针数 收针、放针收针、放针 成形特点:是通过增减参加工作的针数使所编织的产品成形特点:是通过增减参加工作的针数使所编织的产品的宽度和形状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所要求的形状的宽度和形状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所要求的形状第89页/共103页(一)减针(一)减针减针的特点:通过各种方式减少参与编织的织针针数减针的特点:通过各种方式减少参与编织的织针针数,从而达到缩减编织物宽度的目的。,从而达到缩减编织物宽度的目的。减针的方法:收针(移圈式收针)、拷针(

56、脱圈式收减针的方法:收针(移圈式收针)、拷针(脱圈式收针)和持圈式收针。针)和持圈式收针。1 1、收针、收针(1 1)收针:是将要退出工作的针上的线圈转移到相邻针)收针:是将要退出工作的针上的线圈转移到相邻针上并使其退出工作,从而减少参加工作的针数,缩减上并使其退出工作,从而减少参加工作的针数,缩减织物宽度。织物宽度。(2 2)收针的类型:明收针、暗收针。)收针的类型:明收针、暗收针。第90页/共103页明收针:明收针: 移圈的针数等于要减少的针数,移圈的针数等于要减少的针数,在织物边缘形成由退出工作的在织物边缘形成由退出工作的针针1 1上的线圈上的线圈2 2和原来针上的线和原来针上的线圈重叠的效果。圈重叠的效果。 缺点:织物边缘变厚,不利于缺点:织物边缘变厚,不利于缝合,也影响缝合处的美观。缝合,也影响缝合处的美观。暗收针:暗收针: 移圈的针数多于要减少的针数。移圈的针数多于要减少的针数。优点:边缘不形成重叠线圈,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