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的临床分析_第1页
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的临床分析_第2页
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的临床分析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手法整复经皮螺 钉内固定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三踝骨折的疗效。方 法:选取 2012年1月至 2013年 12月来我院治疗的 71例三 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进行研究,依患者入院顺序 并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切开复 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法整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85.37% ,优于对照组的 70.00%,(PvO.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能快速恢复踝穴完整性和稳定性,且踝关节功能 良好,效果优于手法整复经皮螺钉内固定。三踝骨折

2、是踝关节骨折(属关节内骨折)中比较严重的 一种,常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踝穴破坏等情况,使踝关节 功能丧失,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1-2 。临床上若未 能及时、正确处理,极有可能出现关节畸形、创伤性关节炎 等并发症,遗留跛行、行走痛等后遗症。故临床中必须及时 对其实施正确复位及合理固定。目前在实际临床中,通常取 漂浮体位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切开复 位内固定与手法整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 分离的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具体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 2012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收治的 71 例三踝 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

3、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得到确诊) 为研究对象,依患者入院顺序并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 和对照组。治疗组中男 27例,女14例,患者的年龄2166 岁,平均年龄为( 4 1 .87± 1 3.85)岁,致伤原因:坠落伤 11 例,重物砸伤 5 例,交通事故伤 12 例,严重扭伤 13 例。 Lauge-hansen 分型:旋后 -外旋型 21 例(即 AO Davis-Weber 分型中的 B 型 12 例, C 型 9 例),旋前 -外旋型 11 例,旋前 - 外展型 9 例。对照组中男 17 例,女 13 例,患者的年龄 20 67 岁,平均年龄为( 44.33±14.9

4、2)岁,致伤原因:坠落伤 8 例,重物砸伤 6 例,交通事故伤 13 例,严重扭伤 3 例。 Lauge-hansen 分型:旋后 -外旋型 13 例,旋前 -外旋型 9 例, 旋前 -外展型 8 例。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1.2 方法1.2.1 治疗组的治法 采取漂浮体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 疗。常规手术顺序为:后踝、外踝、内踝和下胫腓联合 3 , 但可据患者具体情况的不同而选择最佳操作方式。取外踝后 缘后外侧切口,暴露后踝,进行复位并采用 1 2 枚松质骨 螺钉从后向前固定,随后在同一切口复位外踝骨折,并采用窄动力加压接骨板或 1/3 管型接骨板对腓骨骨

5、折处进行固 定。再取踝关节内侧切口用 2 枚 3.5 毫米松质骨螺钉固定内 踝。术中采用骨钩或骨钳向外牵拉腓骨下端,证实下胫腓分 离移位大于34毫米,直视加透视下使下胫腓联合解剖复 位,用点状复位钳临时固定,在胫距关节间隙上方23cm处,踝关节背伸 5。位置,采用一枚直径 3.5 毫米的皮质骨 螺钉由后向前与冠状面呈 25。 30。角,平行于胫骨关节面, 穿透腓骨两层皮质及胫骨的外侧皮质,接近但不穿透胫骨内 侧皮质进行固定。1.2.2 对照组的治法 采取手法整复经皮螺钉内固定术进 行治疗。根据患者的 X 线及 CT 检查结果,对骨折部位进行 手法整复,并采用钢针撬拨等尽可能使骨折处解剖复位并临

6、 时固定,在透视下确定患者骨折复位满意后采取经皮螺钉固 定;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固定方法同上(在透视下进行经皮固 定)。1.2.3术后处理 术后两组常规应用抗生素 3d,石膏固定 12W 后,根据情况拆除石膏行踝关节功能锻炼。812W后检查 X 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结合具体情况取出下胫腓螺 钉,进行适度的负重行走训练。1.3 判断指标 优:经治疗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行走痛, X 线 检查骨折复位及愈合良好,无关节炎改变者;良好: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 有轻微行走痛, 经 X 线检查踝穴间隙有所增 宽,但未出现骨关节炎改变者;差:踝关节负重及行走时疼 痛伴间断肿胀, X 线检查见踝穴不对称者。

7、1.4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一般资料及观察指标进行 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 示,组间比较根据数据的不同而采用 t 检验或 X2 检验。规 定检验水准 a=0.05, 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本次研究的71例患者均给予11.5年的随访,平均随 访时间为( 1.22±0.28)年。结合判断指标,随访结果:治 疗组为: 21 例优、14例良好、5例差、1 例失访(患者迁出), 优良率为 85.37%。对照组为: 12例优、9例良好、 7例差、 2 例失访(患者迁出) ,优良率为 70.00%。治

8、疗组总有效率 明显高于对照组(PvO.05),具有统计学差异。3. 讨论踝关节主要包括距骨和胫腓骨下端内外踝两个部分4-5 ,其主要功能为屈伸和负重,若受到损伤,如内翻或外 翻都会致使患者躯体丧失稳定性,从而出现内、外踝撞击引 发骨折 6 。基于外力的影响也会损伤周围韧带,使距骨向上 方撞击形成后踝骨折,严重破坏踝穴的完整性。下胫腓联合 分离常合并于三踝骨折中,伴有踝穴增宽,外踝上移,常会 造成踝关节的失稳,是造成迟发性踝关节不稳定及早期退行 性关节炎和足踝疼痛的一大原因 7 。故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 的踝关节骨折必须及时固定分离的下胫腓联合、修复踝穴, 同时尽可能的达到解剖复位,恢复关节面的完

9、整,尽量避免 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通常,切开复位较传统手法 整复更能达到解剖复位,且切开复位时采取的钉板内固定相 对于单纯的经皮螺钉固定更坚固、稳定,利于患者的早期功 能锻炼及功能恢复。但不建议加压固定下胫腓联合,否则会 使踝穴变窄,影响踝关节的屈伸活动。本次研究显示治疗组随访结果优良率为85.37% ,对照组优良率为 70.00%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vO.05),具有统计学差异。这与刘明武等人报道相一致8。 综上所述,对于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三踝骨折实施切 开复位并进行正确、稳定的坚强内固定,能快速重建踝穴完 整性和稳定性,且踝关节恢复良好功能,其效果优于手法整 复经

10、皮螺钉内固定。参考文献:1 陈学昆,杨兵,冯俊松,骆靖陵,朱兴建 .三踝骨折合 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分析 J. 中外医疗, 2013, 32( 36): 49-50.2 付东宁 .?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46 例分析 J. ?中华全科医学, 2012,10(01):62-63.3 刘建华, 余世明, 徐栋梁等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 节骨折的临床研究 J. 中国基层医药, 2013,20(17): 2584-2586.4 韩俊杰.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3, 19(04): 41-42.5 付东宁 .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46 例分析J.全科临床研究,2012, 1 (1): 62-63.6 贾德卫, 余利民, 邵明, 贾涛.?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 骨联合分离的临床分析 J .西部医学, 2011, 2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