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新消防培训资料Microsoft-Word-文档_第1页
2018年度新消防培训资料Microsoft-Word-文档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桐城市人民医院 2018年度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资料火灾 的定义、分类及危害 (一)、火灾的定义: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 制的燃烧,称之为火灾。 (二)、火灾的分类: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 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 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 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 烷、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 镁合金火灾等。(三)、火灾的危害:火,给人类带来文明进步、 光明和温暖。但是,失去控制的火

2、,就会给人类造成灾难。所以说人 类使用火的历史与同火灾作斗争的历史是相伴相生的, 人们在用火的 同时,不断总结火灾发生的规律,尽可能地减少火灾及其对人类造成 的危害。对于火灾,在我国古代,人们就总结出“防为上,救次之, 戒为下”的经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社会财富日益增多的同时, 导致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也在增多, 火灾的危害性也越来越大。据统 计,我国70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 2 . 5亿元,80年代火 灾年平均损失不到 3.2亿元。进入90年代, 特别是1993年以 来,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上升到年均十几亿元,年均死亡 2000 多人。实践证明,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就

3、越 来越突出。“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的危害”是对消防立法意义的总体 概括,包括了两层含义: 一是做好预防火灾的各项工作, 防止发生 火灾; 二是火灾绝对不发生是不可能的,而一旦发生火灾,就应当 及时、有效地进行扑救,减少火灾的危害。 火灾不仅毁坏物质财产, 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 还直接或间接危害生命, 给人们的心灵造成极 大的危害。每年都有许多儿童被火灾夺去生命。 同时因儿童用火不慎 引起的火灾也不在少数。 如何正确的报火警 火警电话: 119, 拨打火警“ 119”电话报警时,首先要沉着冷 静,不要心慌,一要讲清楚起火单位、地址、燃烧对象、火势情况, 并将报警人的姓名、 所在的电话号码告诉消防

4、队, 以便联系。报警后, 本人或派人到通往火场的交通路口接应消防车; 二要早报警, 为消防 灭火争取时间,减少损失。 报警求助服务电话是:火警: 119 。在 日常工作中,假若碰到火灾的发生,要根据发生火灾的火势大小,发 生小的火情,有组织地疏散区域内人员并利用现场的灭火器材组织扑 救,同时向保卫科报警,报警电话: 6197031,医院警务室电话: 6197098,在发生大的火情时,在组织人员疏散、扑救的同时报 119 和保卫科。 灭火的基本方法( 1 )隔离法 将正在发生燃烧的物质 与其周围可燃物隔离或移开,燃烧就会因为 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如 将靠近火源处的可燃物品搬走,拆除接近火源的易燃建

5、筑, 关闭可 燃气体、液体管道阀门,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域等等。 (2 )窒息法 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域,或用不燃烧的惰性气体冲淡 空气,使燃烧 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如用二氧化碳、氮气、 水蒸气等惰性气体灌注容器设备,用石棉毯、湿麻袋、湿棉被、黄沙 等不燃物或难燃物覆盖在燃烧物上, 封闭起 火的建筑或设备的门窗、 孔洞等等。 (3 )冷却法 将灭火剂(水、二氧化碳等)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把 燃烧物的温度 降低到可燃点以下,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火剂喷洒 在火源附近的可燃物上,使其 不受火焰辐射热的威胁,避免形成新 的着火点。此法为灭火的主要方法。 ( 4)抑制法(化学法) 将有 抑制作

6、用的灭火剂喷射到燃烧区,并参加到燃烧反应 过程中去,使 燃烧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 基, 使燃烧反应终止。 目前使用的干粉灭火剂、 1211 等均属此类灭 火剂。 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 1)干粉灭火器 是配备数量最多,适用范围广泛且较经济实用 的灭火 器具。可用于扑灭带电物体(电压低于 5000V )火灾、液体 火灾、气体火灾、固体 火灾等。 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喷射前最 好将灭火器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但喷射 时不能倒置,应站 在上风一侧使用;在保障人身安全情况下尽可能靠近火场;按动 压 把或拉起提环前一定去掉保险装置; 使用带喷射软管的灭火器时, 一

7、 只手一定要 握紧软管前部喷嘴后再按动压把或拉起提环;灭液体火 (汽油、酒精等)时不能直 接喷射液面,要由近向远,在液面上 10 厘米左右快速摆动,覆盖燃烧面切割火焰; 灭火器存放时不能靠近 热源或日晒,防止作为喷射干粉剂动力的二氧化碳受热自喷, 并注 意防潮,防止干粉剂结块。 (2 )二氧化碳灭火器 适用于扑灭精密仪器,带电物体及液体、气 体类火灾。 使用时应注意:露天灭火在有风时灭火效果不佳;喷射 前应先拔掉保险装置在按下 压把;灭火时离火不能过远( 2 米左右 较好);喷射时手不要接触喷管的金属部分, 以防冻伤;在较小的密 闭空间喷射后人员要立即撤出以防止窒息;灭火器存放时严 禁靠近 热

8、源或日晒。 (3 )消火栓 是消防灭火中主要的的水源,分室内和室外两种。室 内消火栓一般 设在楼层或房间内的墙壁上,用玻璃门或铁门封挡, 内配有水枪、水龙带。 使用水龙带时应防止扭转和折弯,否则会阻 止水流通过。使用消火栓救火应先将水 龙带一头接在消火栓上,同 时将水带打开,另一头接水枪,一个人紧握水枪对准着 火部位,另 一个人打开消火栓阀门。对于灭火来讲,用水救火是最经济的,但应 注 意扑救带电火灾前,必须先断电再用水灭火;还应注意防止用水 灭火会给珍藏典籍、 精密仪器等造成水渍侵害;有的金属类火灾禁 止用水扑救。 火灾现场逃生方法: 1、“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当 你来到陌生的地方,特别

9、是在商场、宾馆等庞大建筑物中,为了自身 的安全, 务必留心一下太平门及疏散通道的位置及楼梯的方位等, 以 便一旦遇到火灾险情的时候,不至于迷失方向而盲目地往火海里闯, 往死胡同里钻。 2、“保持冷静,寻路逃生 ”:当楼房发生火灾时,首 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 切不可惊慌失措, 以免做出错误决断而冒险 跳楼。选择逃生的路线要注意:朝有照明或者明亮处迅速撤离;若在 楼梯上,应选择往下跑;若被火挡住,就要通过窗口或者阳台等往外 逃生。 3、“毛巾妙用,过滤烟毒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火灾中丧生 的人,受烟雾中毒、窒息而死亡的比例远比烧死的要高,大约比率高 达 70%以上。因此,当你被烟困住时,防烟雾

10、中毒,防窒息死亡是非 常重要的。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毛巾可顺手捡来作空气过滤器, 人在烟 雾中,用折叠 6-8 层的湿毛巾蒙鼻保护, 可减少 60%烟雾毒气的吸入。 首先把毛巾弄湿,之后折叠成 6-8 层,蒙住口鼻,压低身体,快速逃 离火场。 4、“明辨方向,逃离火场 ”:楼房着火后,火焰夹着浓烟滚 滚而来,所以,你在跑离火场时,千万不要在弄不清楚方向的情况下 乱跑,如普通电梯一旦跑进去就遇上断电,无疑等于钻进死亡的 “囚 笼”;同时,也不可躲入床下或壁柜中,这样会令救援者难以发现。 正确的选择是:沿烟气不浓、大火尚未烧及的楼梯、应急疏散通道、 楼外附设敞开式楼梯等往下跑, 一旦在下跑的过程中受

11、到烟火或人为 的封堵,应从水平方向选择其他通道, 或临时退守到房间及避难层内, 争取时间, 进而采用其它方法逃生。 5、 “烟雾场所, 匍匐前进 ”:现 代建筑虽然比较坚固,但几乎所有的装饰材料,诸如用塑料吊顶,人 造宝丽板等,均为易燃物品。 这些化学装饰材料燃烧时所散发的有毒 气体,随着浓烟快于人奔跑速度的 4-8 倍迅速蔓延,人们即使不烧死, 也会因烟雾毒气而窒息死亡。所以,当烟雾太浓时,可以用毛巾或湿 布捂住口鼻, 屏住呼吸,防止烟雾毒气呛入体内。 同时,宜俯卧爬行, 因烟气及毒气比空气轻,贴近地面的空气,一般比较清洁少烟,且含 氧量较多,可避免被毒烟熏倒而窒息。 6、“结绳自救,脱离险

12、境 ”: 如果火灾发生时安全通道被堵, 救援人员又不能及时赶到, 情况万分 危急时,你可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可将窗帘、 被罩、床单等撕成条, 连接成绳,用水浇湿,一端紧固在暖气管道或其他负载物体上,另一 端沿窗口下垂直至地面或较低的楼层的窗口、 阳台处,顺绳下滑逃生。 7、“堵塞门户,固守求生 ”:固守房中求生,可谓一种选择,当你 所在的居所发生火灾, 如果用手摸房门感到烫手, 则说明房外火势已 经进入 “发展阶段 ”。此时若开门,火焰和浓烟就会迎面扑来。对于汹 涌而来的烟雾,务必紧闭门窗,并用毛巾,被子堵塞门缝,并向上泼 水,顶住烟火进攻。 8、“身处高楼,沿梯下跑 ”:火灾发生时,如果 你

13、身处高楼,就要沿着楼梯向下跑,或者从安全疏散楼梯间向下跑。 安全疏散楼梯间都是防火防烟的,除非是在最顶层你可以向屋面跑, 一般情况下千万不要往上跑。因为烟和火的速度向上蔓延是非常快 的,你肯定难以逃脱烟火的吞噬。 9、“借助器材,火口脱险 ”:人处 在火灾中,生命危在旦夕,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会放弃生命,一定 要竭尽所能设法逃生, 逃生和救人的器材设施种类较多, 通常使用的 有缓降器,救生袋、救生网、救生气垫、邱生软梯、救生滑杆、救生 舷梯等,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器材和设施你就可以火 “口”脱险。10、 “走投无路,厕所避难 ”:当你在无法冲出火海的情况下,可以逃进被 认为是避难所的房间里,如

14、:浴室、卫生间等。因为这些房间既无可 燃物,又有水源,进入后立即关门窗,这是经验也是证明了的,在一 定条件下,该行为是极有效的,可获得较大的生存机会。 11、“利用 阳台,转移疏散 ”:当你听到火警时,正准备向外疏散,但是这时房 间的门或走廊以及通向出口的楼梯已被火或烟封住了, 怎么办呢?从 窗口跳下,结果非死即伤,若是从高楼跳下,十有八九要被摔死。这 时,你必须镇静, 有一条路线可供你疏散, 阳台可以帮助你大难不死, 方法是:利用阳台可以转移到相邻的房间或楼层,从而逃离起火层。 12、“敲盆晃物,寻求救援 ”:居住在楼上的你被火包围, 无法逃生时, 可以向窗外晃动鲜艳的衣物或敲有声的金属制品

15、, 也可以向外抛轻型 显眼的东西。如果在晚上,所有灯光失灵,你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 窗口闪动, 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以引起救援者的注意, 将你从火 “口”营救逃生。 13、“袋形走廊,不要误入 ”:袋形走廊,就是只有一 个安全出口的走廊。 袋形走廊在火灾中的危险性在于: 火灾中人在逃 生时有趋光性, 亮光与起火点扩散过来的滚滚浓烟正好形成鲜明的对 比,浓烟环境中的亮光给人的求生需要带来希望, 从而调动了人的求 生动机。 因为袋形走廊的尽头都要开窗口以利采光, 所以极易造成人 的错觉而使人误入。 要避免疏散时误入袋形走廊, 首先应该熟悉自己 所处的环境, 以及安全出口的位置, 其次是在疏散时还

16、应该镇静不惊 慌,否则有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 特别提醒: 如果你已经逃离火灾, 千万不要为了财物 “重返 ”火场,切不可因贪恋钱财而贻误脱险时机 , 以免造成人财两空。 (八)、消防法摘要: 公民的消防安全责任 社会是由公民组成的集团, 社会财富是由公 民共同创造并共同拥有的财富; 公共消防设施, 是为扑救火灾设置的 灭火器具设备。保护社会财富,维护公共设施是公民应履行的责任: 每个公民必须认真遵守消防法规, 履行法律赋予的消防安全职责, 只 有这样,才能使社会财富免遭火灾危害,使公共消防设施免遭破坏。 公民的消防安全责任是: 1、学习和掌握预防火灾科学知识,严格遵 守消防法规,积极主动做好消

17、防安全工作。 2、自愿保护消防设 施,不损坏、不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埋压、圈占 消火栓、不占用防火间距、不堵塞消防通道。 3、不携带火种进人生 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 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 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火灾发生后应立即报告火警;私有通 信工具应无偿为火灾报警提供便利;不谎报火警。 5、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九)、安全生产法摘要: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七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 行为之一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 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

18、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 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 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 依照有关规章 制度给予处分;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 刑事责任。 第九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 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 的,给予降职、撤职的处分,对逃匿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 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十)、安徽省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摘要: 4.生产经营 单位必须全面加强生产安全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 体,其主要负责人或个人经营的投资者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对本 单位安全生产全面

19、负责。要依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组 织落实本单位各项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要负责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 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为主要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层层落实到车间、 班组、岗位和每一位员工;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排 查、报告、整治、消除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并定期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单位和职工抢险自救能力;及时、如实报 告生产安全事故并及时组织事故抢救; 积极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 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重视、尊重 和保障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 法权益,充分调动职工参与和监督 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7.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生产经营单位的 主要负责人、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特种作业人员以及其他重要工种人 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 管理能力,要按照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