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搬运技术实用教案_第1页
创伤急救搬运技术实用教案_第2页
创伤急救搬运技术实用教案_第3页
创伤急救搬运技术实用教案_第4页
创伤急救搬运技术实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目的(md) 将伤者运往安全(nqun)地带或有条件进一步救治的医疗机构。第1页/共12页第一页,共13页。二、适应(shyng)证 1、经止血、包扎、固定处理后需进一步进行专业处理的伤者。 2、伤者所在环境有危险,迅速将伤者转运(zhun yn)至安全处。 3、没有经过详细检查,病情不清的伤者不能搬运。 4、病情危重,需要实施现场急救的伤者,特别是生命体征不稳定,有窒息、大出血、严重骨折、内脏外溢、昏迷、休克的伤者,应先行有效的止血、抗休克、心肺复苏等抢救治疗,病情基本稳定,安排转运(zhun yn)。 注:如果伤者所在环境有危险以及以及有发生二次伤害的可能,应在尽可能保护伤者的情况下迅

2、速撤离现场。没有绝对禁忌在。第2页/共12页第二页,共13页。三、操作前准备(zhnbi) 1、器材准备:绷带、三角巾、脊柱板及配套头部固定器、颈托、担架、可移动生命体征监测设备、除颤设备及药品等。 2、救护者准备 (1)根据伤者病情,协助伤者保持相应体位(t wi)。 1)仰卧位:适用绝大部分伤者,尤其是脊柱骨折、下肢骨折、腹部损伤的伤者。 2)侧卧位:伤者昏迷伴呕吐。 3)半卧位:适用于呼吸困难、胸部外伤伴有血气胸的伤者。 (2)如伤者清醒,消除伤者恐惧、焦虑心理;根据伤者具体病情准备适当转运器材。第3页/共12页第三页,共13页。四、徒手(tshu)搬运 1、单人搬运 (1)扶持法:对病

3、情较轻、能够站立行走者可采用(ciyng)此法。 (2)抱持法:适用于体重较轻的伤者。 (3)背负法:救护者站在伤者身前,背向伤者,微弯背部,将伤者背起。第4页/共12页第四页,共13页。 2、双人搬运 (1)椅托式:又称座位(zu wi)搬运法。 (2)拉车式:伤者卧位。 3、三人搬运:常用于疑有脊柱损伤者。可以三人并排,立于伤者同侧,将伤者抱起,抱持伤者头、颈、胸平直,齐步一致前进。第5页/共12页第五页,共13页。五、器械(qxi)搬运 担架(dnji)搬运: 1、头颈部固定锁法 (1)头背锁 (2)头胸锁锁这里的含义是指急救人员(rnyun)在搬运伤者过程中用于固定伤者受伤部位的肢体动

4、作。救护者双膝跪于伤者一侧,一手肘关节弯曲,前臂贴于脊柱部位,手掌固定于头枕部,另一手肘关节支点固定于地面, 其余手掌固定于头额顶部。救护者双膝跪于伤者一侧,一手肘关节弯曲,肘关节支固定于胸骨,拇指和其余四指自然分开,固定于颧骨部,另一手 肘关节支点固定于地面,拇指和其余四指自然分开,固定于颧部。第6页/共12页第六页,共13页。 (3)胸背锁:坐位或侧卧。 (4)头锁 (5)头肩锁:翻转伤者时固定(gdng)头颈的方法。 (6)双肩锁:仰卧位左右平移时固定(gdng)头颈的方法。救护者前臂垂直贴于伤者背部,以肘关节支点固定伤者,手掌分开固定于伤者枕骨部,另一肘关节支点贴于前胸,前臂垂直,手腕

5、屈曲, 拇指及其余四指分开,固定于颧骨部。救护者双膝跪于伤者头部上方,肘关节固定于双侧大腿,四指自然分开,分别挤住头颞两侧,双手拇指固定于前额部。救护者跪于伤者头部上方,一肘关节固定于翻转侧大腿,手掌托于同侧肩后,拇指固定于肩前,另一手四指自然分开,挤于另一侧头颞部, 拇指固定于前额。救护者跪于伤者头部上方,双手掌打开,掌心向上(xingshng)托于伤者肩后,双手拇指向上(xingshng)固定于肩部前方,两臂夹住头部(双臂置于耳上)。第7页/共12页第七页,共13页。 2、颈托固定法:颈部测量、头锁牵引、调整颈托、环颈固定。 3、翻转伤者法:头肩锁固定、双人双肩交叉翻转伤者。 4、脊柱板躯

6、干、下肢束带固定法。 5、双臂交叉平推伤者法。 6、向上提拉,向下(xin xi)推移伤者法。拇指垂直掌心,与示指形成平面,拇指抵住伤者下颏处,测量其切线与肩峰最高处的间距。 一人头锁固定,一人放置颈托。救护(jih)者A头肩锁固定伤者头部,B一手固定于伤者肩部,另一手固定于伤者髋部,C一手固定伤者前臂,另一手固定伤者膝部。B、C救护(jih)者一手掌托于伤者腋下,向上方提拉伤者,另一手握于担架上方,在向上提拉的同时向下推移。第8页/共12页第八页,共13页。 7、伤者抬起法:蹲姿、齐步。 8、头部固定(gdng)器使用方法:底板固定(gdng)、摆放伤者、头侧夹持、额颏束带固定(gdng)。

7、 9、双手束带固定(gdng)法。 10、颈托及脊柱板固定(gdng)步骤:通常需由四人合作进行操作,其中A为指挥员,位于伤者的头部,B、C、D为助手,分别位于伤者的一侧肩部、腿部及对策腰部,脊柱板放置在单人侧备用。救护者四个人双膝跪地,一同站起,站起时保证伤者及担架平行于地面。使用额颏束带(sh di)时以头胸锁固定伤者,手掌掌指固定于伤者额部及颌面两侧。束带(sh di)在两手腕交叉固定于躯干前方。 各种“锁法”固定时,肘部必须有支点,不得悬肘(除双肩锁外)。操作过程中,下一个锁没有锁定之前,上一个锁不准开锁!第9页/共12页第九页,共13页。六、转运(zhun yn)途中需注意的情况 1

8、、有条件时对重症伤者应使用心电监护仪及血氧饱和度仪监测。 2、注意观察伤者面部、口唇及肢端颜色。 3、观察呼吸:观察伤者胸部起伏,必要时停车检查。 4、检查循环:注意观察出血、脉搏、毛细血管充盈、皮肤的质量。 5、观察瞳孔:观测瞳孔大小及双侧对称情况。 6、观察伤者的主要受伤部位:有无渗血,有无绷带脱落,止血带状态等。 7、发现病情异常(呼吸、心跳停止等),应立即展开(zhn ki)抢救。 8、每隔半小时需对伤情再评估一次,重伤者每隔15分钟评估一次。第10页/共12页第十页,共13页。七、常见并发症的处理(chl)及预防 1、窒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对侧。如改善伤者体位,使伤者成为稳定侧

9、卧位(复原卧位);清理口腔(kuqing)异物,插入口咽管,必要时气管插管、气囊人工呼吸及呼吸机,还可酌情使用呼吸兴奋剂。 预防措施:运送伤者前必须充分开放呼吸道;让伤者采取稳定侧卧位并妥善固定伤者体位;建立通畅的经脉通道;做好呼吸支持的各项准备。 2、伤者坠地:如搬运过程中出现伤者坠地,立即检查伤者,特别注意检查首先触地的部位,仔细检查伤者有无摔伤,还要检查伤者病情及原有的伤处,并酌情采取重新包扎、固定等措施。 预防措施:根据伤者体重、伤情及自身力量合理设计搬运方案。当伤者体重大时,应合理安排足够的人手,当人员不足时应等待增援,除非情况紧急,不要勉强搬运伤者。妥善固定伤者,特别是对躁动的伤者,应将其牢牢固定在担架上,必要时应用镇静剂(呼吸衰竭伤者禁用)。 3、伤情恶化:转运过程需一定的时间,有可能原发病情持续加重,甚至危及生命,转运途中必须仔细观察伤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给予相应处理。第11页/共12页第十一页,共13页。感谢您的观看(gunkn)!第12页/共12页第十二页,共13页。NoImage内容(nirng)总结一、目的。2、伤者所在环境有危险,迅速将伤者转运至安全处。(1)根据伤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