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实用教案_第1页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实用教案_第2页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实用教案_第3页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实用教案_第4页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实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病害发生流行原因一、植物病害分类七、药液配制及药害中毒处理三、病害识别方法五、病虫害防治原则四、植物病害的命名八、植保器械的发展与前景六、农药安全使用第1页/共162页第一页,共163页。一、植物病害分类(fn li) 植物生长、发育、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植物生长、发育、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yngxing)(yngxing)或有或有害生物的侵染,导致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害生物的侵染,导致生长发育受到影响(yngxing),(yngxing),使其在生理和形态上发生了使其在生理和形态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出现枯叶、枯株、烂果、烂根等甚至死亡一系列的变化,

2、出现枯叶、枯株、烂果、烂根等甚至死亡, ,而使植物的经济价值受而使植物的经济价值受到影响到影响(yngxing)(yngxing)(违背人们预期意愿违背人们预期意愿) ),这种变化统称为病害。,这种变化统称为病害。 根据其发病原因,分为侵染性(又称传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又称非传染性)根据其发病原因,分为侵染性(又称传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又称非传染性)病害。病害。第2页/共162页第二页,共163页。1、非侵染(qn rn)性病害n由非生物因素,如气候、土壤、栽培等不适宜的环境由非生物因素,如气候、土壤、栽培等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所引起。不具传染性,又称非传染性病害,或生条件所引起。不具传染性,

3、又称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理性病害。( (核心就是不传染,由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核心就是不传染,由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这种病害改变不适宜的环境条件,不严重在一引起。这种病害改变不适宜的环境条件,不严重在一般情况般情况(qngkung)(qngkung)下可以恢复或症状得到缓解)。下可以恢复或症状得到缓解)。n例如例如: :水稻秧苗,遇低温冷害后,易造成青(黄)枯水稻秧苗,遇低温冷害后,易造成青(黄)枯死苗(死苗,死,定义不能恢复,萎蔫,植物应对干死苗(死苗,死,定义不能恢复,萎蔫,植物应对干旱等不良环境,自身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一旦条件旱等不良环境,自身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一旦条件适宜,可

4、以恢复的);缺素症,适量补充之后,可以适宜,可以恢复的);缺素症,适量补充之后,可以恢复的,缺素症都属生理性病害。恢复的,缺素症都属生理性病害。第3页/共162页第三页,共163页。非侵染(qn rn)性病害发生原因 营养失调引起缺素症 水分失调水多:根部窒息,引起根部腐烂,地上部分发黄,花色浅。水少:萎蔫。 温度高温灼伤;土表温度高,日灼茎腐;低温冻害,组织结冰(ji bn)而死。涂白是树木免受日灼和冻害的有效措施。 有害物质SO2、SO3、HCl、粉尘等引起叶缘,叶尖枯死,叶脉间变褐落叶,此外农药、化肥使用不当,叶片常产生斑点和枯焦脱落。第4页/共162页第四页,共163页。有害物质SO2

5、、SO3、HCl第5页/共162页第五页,共163页。粉尘(fnchn)污染第6页/共162页第六页,共163页。农药(nngyo)药害第7页/共162页第七页,共163页。缺素症的表现缺N:矮化,分枝(fn zh)少,失绿变色和组织坏死。缺P:生长受抑制,植株矮化,叶片深绿灰暗无光,具紫色,最后凋落。缺K:叶片常出现棕色斑点,不正常皱缩,叶缘卷曲,最后焦枯。缺Fe、Mg:白化,黄化。缺Zn:生长手抑制,易引起畸形,如桃树小叶等。第8页/共162页第八页,共163页。缺素症n顶芽顶芽(dn y)易缺硼和钙,新叶易缺铜铁锰锌硫,易缺硼和钙,新叶易缺铜铁锰锌硫,老叶易缺氮磷钾镁钼老叶易缺氮磷钾镁钼

6、第9页/共162页第九页,共163页。n缺氮抑制苗生长,新叶薄来老叶黄,根小茎细多木质,缺氮抑制苗生长,新叶薄来老叶黄,根小茎细多木质,花迟果落不正常。植株矮小,叶色浅绿、基部老叶变花迟果落不正常。植株矮小,叶色浅绿、基部老叶变黄;分枝黄;分枝(fn zh)或分蘖少,早衰;果树果小、果少、或分蘖少,早衰;果树果小、果少、果皮硬,易脱落。由老叶逐渐向上发展。果皮硬,易脱落。由老叶逐渐向上发展。第10页/共162页第十页,共163页。n缺磷株小分蘖少,新叶暗绿老叶紫,主根软弱侧根稀,缺磷株小分蘖少,新叶暗绿老叶紫,主根软弱侧根稀,花少粒小果也迟。幼芽、幼叶生长停滞花少粒小果也迟。幼芽、幼叶生长停滞

7、, 种子小,不种子小,不饱满,玉米穗秃尖,油菜落荚。缺磷严重形成较多的饱满,玉米穗秃尖,油菜落荚。缺磷严重形成较多的花青素,如玉米、番茄和油菜茎叶紫红色的条纹花青素,如玉米、番茄和油菜茎叶紫红色的条纹(tio wn)或斑点。或斑点。第11页/共162页第十一页,共163页。n缺钾株矮生长慢,老叶尖缘卷缺钾株矮生长慢,老叶尖缘卷枯焦,根系易烂茎纤细,果畸枯焦,根系易烂茎纤细,果畸叶枯如火烧。叶枯如火烧。n植株茎细小,节间短,茎杆柔植株茎细小,节间短,茎杆柔弱弱,易倒伏;叶片失水而萎蔫,易倒伏;叶片失水而萎蔫,叶色变黄渐坏死。叶缘焦枯、叶色变黄渐坏死。叶缘焦枯、褐斑,叶子褐斑,叶子(y zi)形成

8、杯状弯曲形成杯状弯曲,或发生皱缩。禾本科分蘖多而或发生皱缩。禾本科分蘖多而结穗少,种子瘦小。双子叶叶结穗少,种子瘦小。双子叶叶脉间黄化脉间黄化 。果肉不饱满,果实。果肉不饱满,果实畸形,有棱角。畸形,有棱角。第12页/共162页第十二页,共163页。胡麻(h m)叶斑病第13页/共162页第十三页,共163页。第14页/共162页第十四页,共163页。梨树第15页/共162页第十五页,共163页。花生(hu shn)缺钾第16页/共162页第十六页,共163页。油菜白菜缺钾的症状:下部叶片(ypin)黄化,枯叶脉间出现坏死斑点。第17页/共162页第十七页,共163页。n缺锌节短株矮小,新叶黄

9、白肉变薄,簇叶多来叶缺锌节短株矮小,新叶黄白肉变薄,簇叶多来叶也小,细看叶缘上起翘。也小,细看叶缘上起翘。n先出现在幼嫩叶片上和其它幼嫩器官上。先出现在幼嫩叶片上和其它幼嫩器官上。n“小叶病小叶病” 、缩苗等、缩苗等, 叶片小而脆叶片小而脆,节间缩短,黄节间缩短,黄色深,健康部绿色浓的色深,健康部绿色浓的 “黄斑叶黄斑叶”,叶缘和叶脉,叶缘和叶脉保持绿色保持绿色 。玉米苗期出现。玉米苗期出现“花白苗花白苗”,后呈,后呈“花花叶条纹病叶条纹病”、“白条干叶病白条干叶病” ;水稻引起;水稻引起“火烧火烧苗苗”;小麦节间短、抽穗扬花迟而不齐、叶片出;小麦节间短、抽穗扬花迟而不齐、叶片出现白绿条斑;马

10、铃薯株型矮缩,顶端叶片直立,现白绿条斑;马铃薯株型矮缩,顶端叶片直立,叶小,叶面上出现灰色至古铜色的不规则斑点叶小,叶面上出现灰色至古铜色的不规则斑点(bndin),叶缘上卷;叶菜类蔬菜植株矮化,叶,叶缘上卷;叶菜类蔬菜植株矮化,叶色发黄或铜青色有斑点色发黄或铜青色有斑点(bndin);番茄、青椒等;番茄、青椒等果菜类小叶丛生,新叶发生黄斑并逐渐向全叶扩果菜类小叶丛生,新叶发生黄斑并逐渐向全叶扩展,果实小或变形;核果、浆果的果肉有紫斑。展,果实小或变形;核果、浆果的果肉有紫斑。第18页/共162页第十八页,共163页。玉米(ym)花白苗第19页/共162页第十九页,共163页。缺素症水稻(sh

11、udo)缺锌镁第20页/共162页第二十页,共163页。苹果缺锌小叶病Zn第21页/共162页第二十一页,共163页。 缺硼顶叶皱缩卷,腋芽丛生花蕾(huli)落,块根空心根尖死,花而不实最典型。小麦“穗而不实”、花椰菜“褐心病”、 萝卜“黑心病”、马铃薯的卷叶病等。严重(ynzhng)缺硼的番茄植株第22页/共162页第二十二页,共163页。 缺钼株矮幼叶黄,老叶肉厚卷下方,豆类枝稀根瘤少,小麦迟迟不灌浆。叶片畸形(jxng)、扭曲,老叶脉间淡绿发黄,有褐色斑点,变厚焦枯甘 蓝 缺 钼杯状叶烟草(ynco)缺钼鞭尾状叶第23页/共162页第二十三页,共163页。花椰菜缺钼鞭尾叶MoMo第24

12、页/共162页第二十四页,共163页。 缺镁后期(huq)植株黄,老叶脉间变褐亡,花色苍白受抑制,根茎生长不正常。先从下部叶片开始, 叶肉变黄(有时呈紫色、坏死斑点)而叶脉仍保持绿色,有时杂色,即叶缘部分残留有绿色这是与缺氮病症的主要区别。果实着色差。第25页/共162页第二十五页,共163页。第26页/共162页第二十六页,共163页。梨树缺铁桃树缺铁苹果树缺铁柑桔缺铁黄叶病第27页/共162页第二十七页,共163页。番 茄 缺 铁甜 菜 缺 铁大 豆 缺 铁烟叶缺铁第28页/共162页第二十八页,共163页。水 稻 铁 毒第29页/共162页第二十九页,共163页。病第30页/共162页第

13、三十页,共163页。茄果烂脐第31页/共162页第三十一页,共163页。第32页/共162页第三十二页,共163页。植株(zhzh)缺硫:新叶失绿黄化玉 米小 麦烟 草大 豆第33页/共162页第三十三页,共163页。水 稻油 菜植 物 缺 硫茶树(ch sh)缺硫茶黄病第34页/共162页第三十四页,共163页。第35页/共162页第三十五页,共163页。小 麦 缺 锰水 稻 缺 锰高 梁 缺 锰第36页/共162页第三十六页,共163页。锰中毒(zhng d)的马铃薯叶背第37页/共162页第三十七页,共163页。MnMn葫 萝 卜第38页/共162页第三十八页,共163页。第39页/共1

14、62页第三十九页,共163页。第40页/共162页第四十页,共163页。CuCu小麦缺铜第41页/共162页第四十一页,共163页。小麦(xiomi)缺铜第42页/共162页第四十二页,共163页。柑 桔 缺 铜缺铜时,约从7月份开始,春枝叶腋下部形成胶袋状并流出胶状物。枝条先端干枯,约从8月份开始果皮出现类似黑点病的锈斑(xi bn),果心形成胶状物质、裂果增多、果实变小。 第43页/共162页第四十三页,共163页。第44页/共162页第四十四页,共163页。2、侵染(qn rn)性病害由病原由病原(bngyun)(bngyun)物如真菌、细物如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引菌、病毒

15、、线虫、寄生性种子引起的病害起的病害, ,具有传染性,所以又称具有传染性,所以又称传染性病害。(有传染性、有病传染性病害。(有传染性、有病原原(bngyun)(bngyun)物)这是我们防治物)这是我们防治的重点对象。的重点对象。第45页/共162页第四十五页,共163页。侵染性病害病(hi bn)原物真菌病原真菌是一群低等植物,有细病原真菌是一群低等植物,有细胞壁和细胞核,其形态大多胞壁和细胞核,其形态大多(ddu)(ddu)有菌丝,适宜的繁殖温有菌丝,适宜的繁殖温度为度为10241024C C,农作物,农作物80%80%病害病害都是真菌引起的。(病原真菌它都是真菌引起的。(病原真菌它是菌类

16、可以,听别人说它是植物是菌类可以,听别人说它是植物千万不要笑话,人家说对的)。千万不要笑话,人家说对的)。第46页/共162页第四十六页,共163页。油菜(yuci)菌核病子囊(znng)盘菌核病叶第47页/共162页第四十七页,共163页。细菌是比真菌还小的低等植物,细菌是比真菌还小的低等植物,因小故常称微生物,适宜温度因小故常称微生物,适宜温度(wnd)(wnd)为为18281828C C。(适宜。(适宜温度温度(wnd)(wnd)病原细菌比真菌病原细菌比真菌高,发生时间与季节、温度高,发生时间与季节、温度(wnd)(wnd)密切,对于分析病因、密切,对于分析病因、区分病害作为参考)。区分

17、病害作为参考)。第48页/共162页第四十八页,共163页。芹菜(qnci)细菌性叶斑病我们看到病斑是病原(bngyun)物堆积物,形象的说是“一大群羊,而不是一只羊”第49页/共162页第四十九页,共163页。病毒是一种比细菌病毒是一种比细菌(xjn)(xjn)更小更小的颗粒,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的颗粒,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能看见。第50页/共162页第五十页,共163页。是一种体型细长的低等动是一种体型细长的低等动物,可以营寄生生活物,可以营寄生生活(shnghu)(shnghu),也可以营腐,也可以营腐生生活生生活(shnghu)(shnghu)。也就。也就是说,可以寄生活是说,

18、可以寄生活(shnghu)(shnghu)体,也可以在体,也可以在死体上生存。死体上生存。第51页/共162页第五十一页,共163页。丝瓜病原(bngyun)线虫第52页/共162页第五十二页,共163页。二、病害(bnghi)发生 流行原因著名的“病害三角”,感病寄主植物、具有致病性的病原物、有利发病环境条件构成的病害发生三角,也称其为病害三要素。病害发生原因:三因素(yn s)同时存在并持续一定时间,一般理解,发病原因。第53页/共162页第五十三页,共163页。病原(bngyun)物的来源、传播病原物的来源主要是病株、种子、土壤(trng)、肥料、杂草和带毒昆虫。 病原物的传播主要是风、

19、水、虫和人的活动。 病原物的侵入途径主要是通过寄主的自然孔、伤口和直接穿透。第54页/共162页第五十四页,共163页。三、病害(bnghi)识别方法 先看病状:先看病状: 植物生病后,本身所呈现的不正常病态特征。由于病原种类、植物发病部位植物生病后,本身所呈现的不正常病态特征。由于病原种类、植物发病部位及时期不同,症状表现也千差万别、主要有:及时期不同,症状表现也千差万别、主要有: 1变色变色 2坏死坏死(hui s) 3腐烂腐烂 4萎蔫萎蔫 5畸形畸形第55页/共162页第五十五页,共163页。 再看病征再看病征(bngzhng): 受害部位长出的病原物(菌)的特征。受害部位长出的病原物(

20、菌)的特征。 为了描述的方便,人为地将病征为了描述的方便,人为地将病征(bngzhng)分为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分为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和脓状物等。颗粒状物和脓状物等。 一般侵染性病害都应有病征一般侵染性病害都应有病征(bngzhng),非侵染性病害无病征,非侵染性病害无病征(bngzhng)(只能见到生病后植物的不正常病态特征,肉眼看不到病原物、病原菌,这也是(只能见到生病后植物的不正常病态特征,肉眼看不到病原物、病原菌,这也是作为区分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标志)。作为区分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标志)。第56页/共162页第五十六页,共163页。1 1、真菌病害的症状、真

21、菌病害的症状(zhngzhung)(zhngzhung)特点特点真菌性病害病征非常明显,发病初期可见菌丝体,后期可见霉层、粉状物、锈状物、小黑点、小颗粒。是真菌性病害的重要标志。水稻(shudo)稻瘟病、纹枯病,油菜菌核病都是真菌性病害;第57页/共162页第五十七页,共163页。第58页/共162页第五十八页,共163页。真菌性病害 根肿菌属和粉痂菌属:多引发(yn f)细胞膨大分裂,使受害部位呈根肿或瘿瘤。 霜霉属和盘梗霉属真菌:多引发(yn f)霜霉病,腐生和弱寄生菌,使作物的花、果实、块根、块茎等储藏器官的组织坏死。 第59页/共162页第五十九页,共163页。葡 萄霜霉病第60页/共

22、162页第六十页,共163页。 子囊(znng)菌亚门真菌中的白粉菌。在寄主的叶片下面呈白色或灰色的霉层,布满整个叶片,后期散生黑色小点。 担子菌亚门中的黑粉菌和锈菌。可诱发黑粉病和锈病。 西葫芦白粉病玉米(ym)黑粉病梨锈病(xibng)第61页/共162页第六十一页,共163页。半知菌亚门的真菌。引发寄主发生性的组织坏死,其中无孢子目病原真菌,主要侵害根部(n b)和茎基部,造成根腐和茎基腐。 芽孢纲病原真菌。以侵害作物的疏导组织为主,造成全株系统发病,如枯萎病,黄萎病等第62页/共162页第六十二页,共163页。腔孢菌纲的黑盘孢菌。其表现症状为常见的炭疽病,病斑为同心轮纹排列(pili)

23、的小黑点,有的还分泌粉红色或白色的黏液。 球壳菌目的真菌。引起的病状类型较多:斑点型的,主要危害叶片;溃疡型的,主要危害茎、枝条;腐烂型的,被害部位形成干腐或湿腐。第63页/共162页第六十三页,共163页。玉 米干腐病第64页/共162页第六十四页,共163页。 由于真菌性病害的类型、种类繁多,引起(ynq)的病害症状也千变万化。但是,凡属真菌性病害,无论发生在什么部位,症状表现如何,在潮湿的条件下都有菌丝、孢子产生。这是判断真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第65页/共162页第六十五页,共163页。2、细菌病害(bnghi)的症状特点 植物病原细菌导致的症状常常是组织坏死和萎蔫,少数能引起肿瘤,细菌

24、造成的病斑,常在病斑的周围呈水渍状或油渍状,细菌性病害(bnghi)在的潮湿情况下病部常有菌脓溢出。这是识别细菌病害(bnghi)的重要标志。第66页/共162页第六十六页,共163页。hi)第67页/共162页第六十七页,共163页。柑橘(gnj)溃疡病西红柿溃疡病油菜(yuci)黑腐病第68页/共162页第六十八页,共163页。细菌性病害(bnghi)主要表现 坏死与腐烂,萎蔫与畸形:坏死、腐烂与畸形,都是细菌破了薄细胞壁细胞组织所导致的后果。在其网状叶脉的叶片上,病斑呈多角斑,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环。在肥厚组织或果实上的病斑,多为圆形。第69页/共162页第六十九页,共163页。 在柔嫩肉

25、、多汁的组织上,组织死亡易生腐烂。有的部位被害后发生促进性病变,形成肿瘤,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根或茎上。萎蔫(winin)是细胞侵染维管束的结果,可局部或全部发生。维管束细胞被破坏后,水分、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会造成植株萎蔫(winin)死亡第70页/共162页第七十页,共163页。 细菌性病害没有菌丝、孢子,病斑表面没有霉状物,但有菌脓(除根癌病菌)溢出,病斑表面光滑,这是诊断细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 以上所述是诊断这两种病害的主要区别标志,要认真仔细的区别判断;正确(zhngqu)选择药剂进行防治,尽可能降低这两种病害的危害程度。 第71页/共162页第七十一页,共163页。3 3、病毒病害的

26、症状、病毒病害的症状(zhngzhung)(zhngzhung)特点特点 病毒病的症状(zhngzhung)病毒病的病状十分明显,如退色、花叶、 畸形、矮缩、丛生等。主要有两种,花叶类型和黄化类型。 花叶类型:典型症状(zhngzhung)是深绿与浅绿相交错、主要有黄斑、黄条斑、枯斑、枯条斑,这类病毒传毒媒介主要是蚜虫。 黄化类型:典型症状(zhngzhung)是叶片黄化、丛枝、畸形等、病毒主要通过嫁接传染,传毒媒介昆虫主要是叶蝉和飞虱。第72页/共162页第七十二页,共163页。辣椒(ljio)病毒病第73页/共162页第七十三页,共163页。4、线虫病害(bnghi)的症状特点 线虫体小,

27、肉眼很难看见,故将线虫划入病害研究,又称之为线虫病,症状特点主要有两种:营养不良:生长缓慢,衰弱(shuiru),矮小等。局部畸形:扭曲,干腐,虫瘿,须根丛生 第74页/共162页第七十四页,共163页。四、植物病害的命名(mng mng)植物病害的命名方法(fngf)有 四种:1以病害症征来命名如黄瓜白粉病 ,是指黄瓜染病后病株叶片正面生有大量白色粉末状物 ;番茄灰霉病指在病部有灰色霉状物 ;油菜菌核病 ,是由于在植株受害部位有鼠粪状黑色菌核,又称烂秆病。第75页/共162页第七十五页,共163页。番茄(fnqi)灰霉病第76页/共162页第七十六页,共163页。2以病害的病状命名如幼苗猝倒

28、病 ,幼苗茎基部组织坏死 ,在坏死处倒伏 ;番茄青枯病 ,染病后萎蔫失水迅速 ,植株仍保持(boch)绿色 。第77页/共162页第七十七页,共163页。水稻(shudo)青枯病第78页/共162页第七十八页,共163页。 3以病害的病原(bngyun)物命名如炭疽病 ,是由炭疽菌引起的一类真菌病害 ;疫病是指由疫霉菌引起的一类病害。菜豆(cidu)炭疽病第79页/共162页第七十九页,共163页。 4 植物病害根据其所出现的典型症状(zhngzhung)而命名 ,如烟草轮纹病 、梨黑星病。第80页/共162页第八十页,共163页。五、病虫害防治五、病虫害防治(fngzh) 1、正确诊断、正确

29、诊断 对症下药对症下药(du zhng xi yo) 认真调查、分析,弄清致病原因,诊断时最好实地考察,首先看异常植株在大田分布情况,看有无规律,认真调查、分析,弄清致病原因,诊断时最好实地考察,首先看异常植株在大田分布情况,看有无规律,注意株间比较,看病状是否有一致性,之后,对于问题植株解剖检查,详细观察;注意株间比较,看病状是否有一致性,之后,对于问题植株解剖检查,详细观察; 其次,认真询问农事活动(施药、施肥、灌水等)、气候变化(温差造成萎蔫、出现灼伤)、栽培措施;其次,认真询问农事活动(施药、施肥、灌水等)、气候变化(温差造成萎蔫、出现灼伤)、栽培措施;第81页/共162页第八十一页,

30、共163页。再根据上述情况和异常植株特征综合分析,再根据上述情况和异常植株特征综合分析,虫害比较明显,若是虫害肯定虫害比较明显,若是虫害肯定(kndng)能见虫、或虫伤株、虫粪之类的东西;要能见虫、或虫伤株、虫粪之类的东西;要把常见药害、冻害、干旱、肥害、中毒等把常见药害、冻害、干旱、肥害、中毒等典型症状与侵染性病害截然分开,不要混典型症状与侵染性病害截然分开,不要混淆。确属病害的前提下,需进一步根据症淆。确属病害的前提下,需进一步根据症状区分是非侵染性与侵染性病害,然后再状区分是非侵染性与侵染性病害,然后再细分是哪种病菌或原因造成的。细分是哪种病菌或原因造成的。第82页/共162页第八十二页

31、,共163页。2、对于非侵染性:、对于非侵染性:要着重从改善寄主生长条件(施肥、补要着重从改善寄主生长条件(施肥、补素、灌溉、排湿)入手,消除危害,如素、灌溉、排湿)入手,消除危害,如大气污染中毒,要及时与厂矿联系,进大气污染中毒,要及时与厂矿联系,进行废气无害化处理,田间喷施植物行废气无害化处理,田间喷施植物(zhw)调节剂(快丰、黄腐酸盐等)、调节剂(快丰、黄腐酸盐等)、叶面肥;废水污染采取灌溉换水、喷叶叶面肥;废水污染采取灌溉换水、喷叶面肥等以缓解症状。面肥等以缓解症状。第83页/共162页第八十三页,共163页。3、对于侵染性病害、对于侵染性病害根据病害类型正确选用药剂。根据病害类型正

32、确选用药剂。防治真菌病害:广谱杀菌剂多菌防治真菌病害:广谱杀菌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百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百菌清等,防治灰霉病咪鲜胺;霜霉病清等,防治灰霉病咪鲜胺;霜霉病甲霜灵、霜霉威等;在平时甲霜灵、霜霉威等;在平时(pngsh)工作中多记病害名称、工作中多记病害名称、典型特征以及防治用药,注重日常典型特征以及防治用药,注重日常积累。积累。第84页/共162页第八十四页,共163页。细菌性病害,选用农用连霉素、可杀得(氢氧化铜)、噻菌铜、强氯精等药剂(yoj);同时,要尽量减少田间农事操作,别是避免雨天或有露水时下田干活,减少人为传播。第85页/共162页第八十五页,共16

33、3页。病毒性病害(如马铃薯花叶病毒病、桃缩叶病毒病)一般都有传媒昆虫参与,防治时除选用抗病毒药剂外,还应加入杀虫剂。病毒病与生理性缺素症、污染造成的中毒症的区别:病毒病多为病株分散零星(ln xn)发生、无规律性,重症病株周围常出现正常健株,病株不能自行恢复常态,并有一定的传毒媒介(昆虫)。第86页/共162页第八十六页,共163页。病虫害关键施药(sh yo)时期 第一、在害虫活动最薄弱的环节施药。一般害虫幼龄期,3龄以前是用药的最好时期第二、在病害发生初期或发病(f bng)前施药。第三、在农作物抗药性较强的生育期施药。一般讲,种子耐药力最强,作物在幼苗、扬花、灌浆和果树发芽、开花期等生育

34、期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御力都不是很强,容易发生药害,此时期应尽可能不施或少施药或降低施药浓度。 第87页/共162页第八十七页,共163页。病害(bnghi)的防治方法对于病害的防治,我们从病害发生原因入手:病害三要素:感病寄主植物、具有致病性的病原物、有利发病环境条件。首先,寄主植物自身抵抗力要强,种植(zhngzh)抗、耐病品种,增强寄主抗性。提防治方案的第一项内容;第88页/共162页第八十八页,共163页。 在发病的原因中,寄主植物的抗感病性、病原物的致病性基本稳定(有变性但一般不会突然就感病了、或突然就致病力强了)、可变性大的是环境因素(yn s):除栽培因素(yn s)(密度、施肥、

35、)略微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外,提出农艺措施: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氮、磷、钾配合增强抗性;对于气候因素(yn s)人的行为基本无能为力,决定是否发病、严重与否的关键因素(yn s),这也是农业与气象关系更加密切。第89页/共162页第八十九页,共163页。病害(bnghi)的防治 化学防治是最直接、见效最快的方法(fngf),但由于食品安全日益受到关注,也要采取综合措施。一不能视为唯一,二要推广生物制剂、高效低毒药物; 切断人为传播途径:病虫扩散途径有自然扩散和人为扩散两种,植物检疫,就是采取强制措施,阻止或延缓其人为传播。第90页/共162页第九十页,共163页。病害防治(fngzh)原则第一

36、原则是立足于防,防重于治,防就是(jish)根据预报造成较大危害的可能大前提下,在发病初期就积极用药;第二原则是正确识别,科学用药。第91页/共162页第九十一页,共163页。虫害(chnghi)目前(mqin)世界已发现的昆虫有 100 多万种是最大的动物类群,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农业昆虫 1 万多种,重要的约 3000 种,害虫不仅直接为害农作物,还直接传播病毒病第92页/共162页第九十二页,共163页。害虫(hichng)防治对于虫害,一般对于虫害,一般(ybn)比较直观。比较直观。能认识害虫、了解特性更好,如若能认识害虫、了解特性更好,如若不能识别,防治时则可根据害虫的

37、不能识别,防治时则可根据害虫的口器及取食特点、活动规律,正确口器及取食特点、活动规律,正确选用药剂及喷药时间。选用药剂及喷药时间。第93页/共162页第九十三页,共163页。 昆虫的口器与农药种类的选择 :咀嚼式口器:以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固体物质为食料,造成叶片缺刻、空洞、甚至吃成光杆、断枝缺苗等。有点还钻蛀到茎秆内部取食,形成排有粪便的蛀孔和虫道,如稻蝗、螟虫、棉铃虫等,防治(fngzh)这类害虫宜选用胃毒剂农药。第94页/共162页第九十四页,共163页。第95页/共162页第九十五页,共163页。(2)刺吸式口器这类害虫用针状口器刺吸植物组织汁液,引起卷叶、虫瘿,或是(hu sh

38、)叶片上出现灰色、黄色小斑点,或出现叶片、枝条枯黄等症状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粉虱、介壳虫、椿象等。一般刺吸(虹吸、舔吸)式口器害虫选用内吸性药剂防治。第96页/共162页第九十六页,共163页。虹吸式口器:没有口针,不能直接咬食或刺吸植物(zhw),而是用能卷曲和伸展的管状喙吸食花蜜、果汁,如许多蝶、蛾类成虫的口器,采取诱杀、熏 蒸方法防治, 其幼虫又都是 咀嚼式口器, 选用胃毒剂农 药防治。第97页/共162页第九十七页,共163页。锉吸式口器:为蓟马类害虫所特有(t yu)。用像锯条样的口刺,先锉破植物表皮,然后再吸食叶汁。一般用触杀剂农药即可。 第98页/共162页第九十八页,共163页

39、。昆虫(knchng)的习性趋化性、趋光性、假死性、群集性。监测、防治上可以利用习性,趋化性、趋光性诱杀,利用群集性集中(jzhng)用药,减少人工、药剂支出。灯光(dnggung)黄板信息素糖醋液第99页/共162页第九十九页,共163页。第100页/共162页第一百页,共163页。不同种类农药的颜色代码农药的毒性标志(biozh)防护措施安全采收间隔期关于农药“三证”第101页/共162页第一百零一页,共163页。农药(nngyo)类别颜色标志 除卫生农药外,农药标签下方都有一条与底边平行的、不褪色的特征(tzhng)颜色标志带,以表示不同类别的农药。 杀虫、杀螨剂红色 杀菌、纱线虫黑色

40、杀鼠剂蓝色 除草剂绿色 植物生长调节剂黄色黄色(hungs)第102页/共162页第一百零二页,共163页。第103页/共162页第一百零三页,共163页。第104页/共162页第一百零四页,共163页。防护(fngh)措施 包括防护服和安全措施。 戴手套、 戴防护罩 用药后需清洗 、 戴口罩 、穿胶鞋(jioxi)、 戴防毒面具 警告象形图。如当药液与喷雾对鱼有毒时,标签上会出现对鱼有害的象形图。 对家畜有害、 对鱼有害,不要污染湖泊、河流、池塘和小溪 第105页/共162页第一百零五页,共163页。安全(nqun)采收间隔期 作物生长期间,最后一次施药到农作物收获的间隔(jin g)天数。

41、在农作物上,特别是食用的农副产品,制定对某些农药的安全间隔(jin g)期,是农药残留不超过规定的指标,是确保食品安全必不可少的措施,要保证达到安全间隔(jin g)后再采收。第106页/共162页第一百零六页,共163页。关于(guny)农药“三证” 农药“三证”指的是农药生产(shngchn)批准证书或农药生产(shngchn)许可证、农药标准证和农药登记证但并非所有的农药都有“三证”,进口农药只有1-2证,没有生产(shngchn)批准证和产品标准证。购买农药,看清标签不要购买和使用农药标签模糊不清,有关证号不全的农药。第107页/共162页第一百零七页,共163页。第108页/共162

42、页第一百零八页,共163页。第109页/共162页第一百零九页,共163页。第110页/共162页第一百一十页,共163页。第111页/共162页第一百一十一页,共163页。第112页/共162页第一百一十二页,共163页。1、农药储运,远离食品。农药必须单独运输,不得与粮食、蔬菜及日用品等物品混运、混存。防止儿童进入农药库房。2、农药配制, 专用(zhunyng)器具。配制农药要选择专用(zhunyng)器具量取和搅拌农药。决不能直接用手取药和搅拌农药。第113页/共162页第一百一十三页,共163页。3、药械故障,及时维修。施药机械出现滴漏(d lu)或头堵塞等故障,要及时正确维修,不能用

43、滴漏(d lu)喷雾器施药,更不能用嘴直接吹吸堵塞喷头。4、田间施药,注意防护。田间使用农药,必须穿防护衣裤和防护鞋,戴口罩、帽子和防护手套。年老、体弱、有病的人员、儿童、孕期、经期、哺乳期妇女,不能施用农药。第114页/共162页第一百一十四页,共163页。5、喷撒农药,注意天气。喷撒农药,要注意风力、风向及晴雨等天气变化。应在无雨、3级风以下天气施药。下雨和3级风以上天气不能施药,更不能逆风喷施农药。夏季高温季节喷施农药,要在上午10时前和下午3时后进行,中午不能喷药。施药人员每天喷药时间(shjin)一般不得超过6小时。第115页/共162页第一百一十五页,共163页。6、适用农药,避免

44、残留。必须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农药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至作物收获时的间隔天数。施用农药前,必须了解所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保证农产品采收(ci shu)上市时农药残留不超标。第116页/共162页第一百一十六页,共163页。7、防治病虫,科学用药。对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采用综合防治技术,当使用农药防治时,要按照当地(dngd)植保技术推广人员的推荐意见,选择对路农药,在适宜的施药时期,用正确的施药方法,施用经济有效的农药剂量。不得随意加大施药剂量和改变施药方法。第117页/共162页第一百一十七页,共163页。8、保护天敌,减少用药。田间瓢虫、蜘蛛等天敌数量较大时,应选择合适农药品种,

45、控制用药次数或改进施药方法,避免大量杀伤天敌,充分利用其自然控制害虫的作用。9、施药地块,人畜莫入。施过农药的地块要树立标志,在一定(ydng)时间内,禁止进入田间进行农事操作、放牧、割草、挖野菜。第118页/共162页第一百一十八页,共163页。10、农药包装,妥善处理。农药应用原包装存放,不能用其他容器盛装(shngzhung)农药。农药空瓶(袋)应在清洗三次后,远离水原深埋或焚烧,不得随意乱丢,不得盛装(shngzhung)其他农药,更不能盛装(shngzhung)食品。11、农药中毒,及时抢救。施药人员出现头疼、头昏、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时,应立即离开施药现场,脱掉污染衣裤,及时带上农

46、药标签到医院治疗。第119页/共162页第一百一十九页,共163页。佛坪县农药(nngyo)中毒事件 今年6月15日,佛坪县大河坝镇39人在镇上一小吃店吃完早餐食物中毒(华商报)。案发后,由佛坪县检察院提起公诉,被告人张某因非法储存、销售国家禁用的剧毒化学品,其行为违反了国家对危险(wixin)物质的管理制度,危害公共安全,以非法买卖、储存危险(wixin)物质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查明,现年68岁的张某,其丈夫早年曾摆地摊出售毒鼠强贴补家用。2004年以来,张某将丈夫生前留下的毒鼠强非法储存,并卖给周边群众。第120页/共162页第一百二十页,共163页。 今年6月14日上午,

47、张某因出售毒鼠强后没洗手便进入其女儿经营的小吃店操作间,从冰柜中取出矿泉水瓶放入米浆桶对米浆进行降温,造成米浆被毒鼠强污染。6月15日早晨,张某的女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米浆蒸制面皮并售出,导致一些顾客陆续不同程度出现腹泻、呕吐、抽搐等中毒症状,39人入院治疗。通过现场提取的米浆、面皮均检验出毒鼠强成分,并在张某住处查获(ch hu)毒鼠强原粉和毒鼠强饵料1.56公斤。后经治疗中毒的39人均脱险 毒鼠强是国家明令禁止生产和销售的鼠药,早在2003年国务院就发出了专项整治毒鼠强工作的通知,由各地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生产和销售毒鼠强的行为。第121页/共162页第一百二十一页,共163页。七七

48、药液配制药液配制及药害与中毒及药害与中毒(zhng d)处理处理第122页/共162页第一百二十二页,共163页。严格按照(nzho)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要求去做第123页/共162页第一百二十三页,共163页。药液配制(pizh) 一、药液稀释 1.二次稀释配药法 第一步用少量的水把农药制剂调制成浓稠的“母液” 第二步用足量的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2. 沉淀药剂的配药方法 先搅拌沉淀层使分散均匀,必要时可用水浴(将药瓶放入温水中)加温促使分散,不能在瓶中加水冲稀沉淀层。 沉淀层稀释后,采用“两步配药法”,沉淀层不能稀释的,建议(jiny)不要使用。第124页/共162页第一百二十四页,共163页。

49、二、配药的浓度与药量计算1. 100 克药液相当于多少(dusho)毫升?水的比重是1,因此,100 克药液相当于100 毫升。计算公式为: 重量(克)=体积(毫升)比重第125页/共162页第一百二十五页,共163页。2. 用三唑酮有效成份占种子总量0.003%拌种,问拌50 公斤种子需15%三唑酮多少克?计算公式为:商品药量浓度=有效成分量 50 千克(qink)相当于501000=50,000 克。占50,000 克种子0.003%所需的三唑酮量为: 500000.003%=15 克。所需浓度15%三唑酮的量(假设为K)为: K15%=15 克 则K=100 克。第126页/共162页第

50、一百二十六页,共163页。3. 将10 毫升高效(o xio)氯氟氰菊酯配制成1000 倍水溶液需加水多少公斤?意为:取药一份,加水1000 份。加水:101000=10,000 克=10 公斤。计算公式为: 稀释后药量=原药重稀释倍数。第127页/共162页第一百二十七页,共163页。4.把50%己唑醇配制成1500 倍液30公斤(n jn),需多少克该药?30公斤(n jn)相当于351000=30,000 克。需要药量(假设为K)为: 30,000=K1500 K=20 克。计算公式为: 稀释后药量=原药重稀释倍数。第128页/共162页第一百二十八页,共163页。农药(nngyo)的药

51、害 概念(ginin) 分类 药害产生的原因 农作物药害处理办法第129页/共162页第一百二十九页,共163页。什么(shn me)是农药的药害 指对因为使用不当或农药理化(lhu)性质的原因引起施药后作物产生不良反应的现象。第130页/共162页第一百三十页,共163页。农药(nngyo)的药害-分类 按药害产生的快慢可分为: 急性药害:指在喷药后很快(几小时或几天内)出现药害的现象。如表现为药斑,叶片焦枯、变色,根系发育不良,落叶、落花、落果 慢性药害:喷药后缓慢出现药害的现象。表现为植株生长受到抵制,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开花结果延迟(ynch),落花落果增多。第131页/共162页第一

52、百三十一页,共163页。作物(zuw)药害及症状 症状1:斑点 主要(zhyo)发生在作物叶片上,药斑有褐斑、黄斑、枯斑、网斑等几种。 药斑分布无规律,生理性病害斑点有一定的规律性; 药斑斑点形状较一致,真菌性 病害的斑点大小、形状变化大, 且具有发病中心。第132页/共162页第一百三十二页,共163页。 症状2:黄化 药害引起的黄化往往由黄叶(hun y)发展成枯叶,全田表现有轻有重; 营养缺乏的黄化往往全田黄苗表现为一致性; 病毒引起的黄化黄叶(hun y)常有碎绿状表现,在田间病株与健株混生。第133页/共162页第一百三十三页,共163页。 症状 3:畸形(jxng) 作物茎叶和根部

53、常见畸形(jxng)有卷叶、丛生、肿根、畸形(jxng)穗、畸形(jxng)果等。 症状 4:枯萎 大多因除草剂使用不当造成。药害枯萎没有发病中心,发生过程较慢,先黄化,后 死株,根茎基部无褐变。 第134页/共162页第一百三十四页,共163页。 症状6:不孕 在作物生育生长期用药不当会引起不孕症。 症状7:脱落(tulu) 表现在果树及部分双子叶植物上,有落叶、落花和落果症状。第135页/共162页第一百三十五页,共163页。 症状8: 劣果:主要表现为植物的果实体积变小(bin xio),果表现异常,品质变劣,影响食用和经济价值。第136页/共162页第一百三十六页,共163页。农药(n

54、ngyo)的药害-药害产生的原因 药剂方面:无机农药易产生药害(无机铜制剂,氢氧化铜、硫酸铜,禁止在桃李上使用,易造成落花落果),有机合成农药药害小;同类药剂中,水溶性越大,发生药害的可能性越大;悬浮性差,易产生药害;含有杂质易产生药害;药剂颗粒大、搅拌不均匀易产生药害。 植物方面:不同作物、不同品种或不同生育(shngy)时期对农药的反应也有差异(小麦拔节期、油菜3叶期前对除草剂敏感。第137页/共162页第一百三十七页,共163页。 农药的药害-药害产生(chnshng)的原因 环境条件:高温、阳光充足易产生药害,雨天和湿度大的情况下也容易产生药害。 用药方法:随意增大(zn d)药剂浓度,随意缩短两次施药间隔时间。第138页/共162页第一百三十八页,共163页。 药害的补救措施: 1)大量水淋洗或略带碱性水淋洗在喷洒的清水中加适量0.2%小苏打溶液或0.5-1%石灰水,进行淋洗或冲刷,以加快药剂的分解(fnji)。 2)迅速追施速效肥 3)喷施缓解药害的药物:如农作物受到氧乐果、对硫磷等农药的药害,可在作物上喷0.2%硼砂溶液;硫酸铜或波尔多液引起的药害,可喷施0.5%石灰水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