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的养殖技术_第1页
鸡的养殖技术_第2页
鸡的养殖技术_第3页
鸡的养殖技术_第4页
鸡的养殖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鸡的养殖技术第一节 蛋鸡养殖技术1、 对鸡种的选购严格把关,选择高产蛋鸡品种、选择产蛋性能较好的蛋鸡品种。2、 合理的选择蛋鸡的育雏季节。普通的蛋鸡的育成周期大约为4-6月时间。如将育雏期定在冬季,大约在第二年6-8月份产蛋,但由于此时气温过高,导致蛋鸡因温度过高而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导致产蛋率下降。因此安排蛋鸡春夏季育成、秋季开产为宜,可保证鸡群高峰产蛋率高、产蛋量多,并使产蛋高峰期能维持较长时间。 3、 保持育成青年母鸡健康整齐,并保持鸡群个体均匀一致,为蛋鸡快速进入产蛋高峰并使产蛋高峰保持较 长时间打下基础。4、 合理的控制饲养环境(1

2、)适宜的温度、湿度。蛋鸡生产的适宜温度为2328。产蛋高峰期,应做好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工作。鸡舍的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60%70%。 (2)保持鸡舍空气清新。首先要保持鸡舍的通风良好,加强通风换气,在冬季要正确处理保温与通风的关系,搞好清洁卫生,减少鸡粪在鸡舍内的停留时间。(3)合理的光照制度。光照对产蛋鸡有刺激性腺机能而促使排卵的作用,增加光照时间能促进产蛋。光照时间的延长,应根据17周龄时的体重和性发育成熟的程度而定(4)防止应激。骚扰、惊吓、断水等各种应激都会引起蛋鸡产蛋率下降,缩短产蛋高峰的持续时间。对此,可在饮水中加电解多维,或加倍供应多种维生素。另外,创造安静的饲养环境。 

3、5、 加强饲喂质量的管理(1)满足蛋鸡营养需要。(2)合理供给饲料。蛋鸡在产蛋高峰期的饲喂应尽量满足高产的需要,应适当增加喂料次数,促使鸡多采食。但在高峰后期采食量的增加应谨慎,超量投料将使营养过剩,容易导致脂肪肝、脱肛、产腹腔蛋等。 (3)供给清洁饮水。必须不断供给新鲜饮水。蛋鸡若断水24小时,产蛋量下降30%,补水后30天才能恢复生产;若断水48小时,则造成严重死亡。由于鸡的饮水量随气温和产蛋率的上升而增加,在炎热季节或高产期,更应保证清洁饮水不间断。 第二节 公鸡养殖技术  为了培育生长发育良好、具有强壮体格、体重适宜、气质活泼、性成熟适

4、时、性行为强且精液质量好、受精能力强且利用期长的种公鸡,必须根据种公鸡的生理和行为特点,做好有关的饲养和管理工作。一、 分群饲养1日龄时进行公母分群饲养,这样可培育出发育良好、性欲旺盛、使用期长的公鸡。采用笼养培育公鸡最好采用笼养。据报道,平地饲养的公鸡与母鸡一起笼养后,蛋的受精率比笼养种公鸡低3%5%。    二、 控制密度要注意公鸡的饲养密度。试验证明,公鸡从每平方米21只增加到27只,育成率降低8%,交配次数也减少30%以上。     三、剪冠公鸡冠大,在饲养过程中最易形成外伤。70日龄前剪冠的公鸡,成活率及繁殖品质均

5、有提高,受精率较不剪冠鸡高出2%以上。剪冠多于3545日龄初选后进行。    四、切距去趾公鸡1016日龄距完全形成时将其切除,在69日龄剪去公鸡的内趾和后趾。    五、 补充营养在公鸡日粮中添加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等添加剂,效果更好。第三节 鸡疾病防治鸡新城疫一、主要症状    自然感染平均潜伏期为3-5天。病初体温升高达43-44,精神不好,不愿走动、垂头缩颈或翅膀下垂,眼半开或全闭,状似昏睡,鸡冠及肉髯逐渐变为暗红色或暗紫色。母鸡产蛋减少或产软壳蛋。随着病程发展,出现比

6、较典型的症状,病鸡咳嗽,呼吸困难,有粘液性鼻漏,常伸头,张口呼吸,并发出"咯咯"的喘鸣声或尖锐的叫声。口角常流出多量粘液,病鸡常作摇头或吞咽动作。嗉囊内充满液体,倒提时常有大量的酸臭液体从口腔流出。粪便稀薄,呈黄绿色或黄白色,有时混有少量血液。最后体温下降,在昏迷中死亡,病程约 2-5天。二、防治目前,对于本病只有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进行有效地控制,具体方法如下:(1)定期消毒和严格检疫 鸡场、鸡舍和饲养用具要定期消毒,保持饲料、饮水清洁;新购进的鸡,要单独喂养一个月以上,确实证明无病并接种疫苗后,才能合群饲养。(2)适时预防接种,增强鸡群免疫力 在该病流行的地区,适时接种

7、鸡新城疫疫苗可以控制本病的发生和流行。(3)发现疫情,应采取紧急措施 鸡群一旦发生了鸡新城疫,对病鸡隔离淘汰,死鸡应深埋或烧毁。对尚未发病的鸡,应紧急接种疫苗,以系苗或系苗或系苗为好,通常接种一周后,就不再发生新的病鸡,疫病也就被控制。马立克氏病一、症状    根据其临床表现和病变发生的部位,可分四种类型,即神经型、内脏型、眼型和皮肤型。1)神经型 主要特征是鸡的外周神经被病毒侵害。当一侧或两侧的坐骨神经受害时,病鸡一条腿或两腿麻痹,常见的是一条腿麻痹,另一条腿向前跨步时,麻痹的腿跟不上来,拖在后面,形成"大劈叉"的特殊姿势。pp01

8、040803-1臂神经受害时,一侧或两侧翅膀麻痹下垂。颈部肌肉的神经受害时,引起扭头、仰头现象。2)内脏型 是一种或多种内脏器官及性腺发生肿瘤,病鸡起初无症状,冠髯萎缩,颜色变淡,逐渐消瘦,最后衰竭而死。3)眼型 当眼球的虹膜受到侵害时,逐渐丧失对光线的调节能力,瞳孔收缩,正常色素消失,呈弥漫的灰白色,称"白眼病",严重的失明。 4)皮肤型 在翅膀、颈部,背部、尾部的皮肤上形成肿瘤。二、防治    预防本病应采取以下综合性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消毒 每间鸡舍只养同一日龄的鸡,实行全

9、进全出的饲养制度。重视环境消毒工作,将传染性法氏囊病强毒的量降到最低程度是极为重要的,推广应用带鸡消毒法对杀灭本病毒是可行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一、症状    鸡感染本病毒后的 2-3天即可出现症状。初期表现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重病鸡蹲卧昏睡至死。发病鸡厌食多饮,拉白色水样稀便或粘稠白色稀便是本病的特征性症状。病鸡脱水严重时,走路摇晃,全身震颤。严重发病的鸡群,死亡多从第二天开始,第三、四天是死亡高峰,第七天左右死亡停止,鸡群逐渐恢复正常。二、防治    预防本病应采取以下综合性措施。  

10、0; (1)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消毒 每间鸡舍只养同一日龄的鸡,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重视环境消毒工作,将传染性法氏囊病强毒的量降到最低程度是极为重要的,推广应用带鸡消毒法对杀灭本病毒是可行的。    (2)疫苗接种 目前,普遍应用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苗d78,可采取饮水、滴鼻、点眼等接种方法,一般采用饮水免疫。(3)血清治疗 3-6周龄的鸡发病时,可用抗传染性法氏襄病血清进行治疗,每只鸡肌肉注射0.5毫升,注射一次即可,疗效迅速可靠。目前普遍采用免疫卵黄抗体来治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一、症状    发病

11、后的特征症状是流鼻涕、流泪、喘气、咳嗽、打喷嚏、呼吸费力,伸颈张口喘气。病雏怕冷,互相挤在一起,食欲减退,饮水量增加,雏鸡死亡率可达 25%。蛋鸡产蛋量下降,严重时可减少一半,产软壳蛋及畸形蛋,蛋的质量下降,不合格种蛋数显著增加,孵化率也降低;有的蛋内部质量变劣,蛋白稀薄呈水样。蛋很小,形状似桃,蛋壳表面粗糙。成年鸡护理良好-般不发生死亡。二、防治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可供应用。    (1)严防引进病鸡 严禁从病鸡场引进鸡只和种蛋,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对引进的鸡只,必须隔离两周以上,确认无病后,才能合群饲养

12、。    (2)加强防疫 作好防疫卫生和消毒工作。在冬季注意鸡舍的保暖、合理的通风,防止鸡群密度过大而拥挤,供给营养适宜的饲料和微量元素等。    (3)及时接种 给鸡接种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或h52弱毒疫苗,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一、症状表现为典型的呼吸道症状,呼吸时发出湿性罗音,咳嗽,有喘鸣音,病鸡蹲伏地面或栖架上,每次吸气时,头和颈部向前向上,张口,尽力吸气的姿势,有喘鸣叫声。病情严重的鸡,高度呼吸困难,甩头,痉挛咳嗽,可咳出带血的粘液。二、防治  &

13、#160; 对病鸡进行严格隔离,饲养用具及鸡舍进行消毒。病愈鸡不可和易感鸡混群饲养。病鸡应尽快淘汰处理,鸡舍及饲养用具等消毒后,空闲一个月后再进鸡。    在本病流行的地区,可以考虑接种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滴鼻或点眼。无本病发生的地区最好不使用此苗。    从未发生过本病的地区引进的鸡,不宜进行疫苗接种。禽 痘一、症状    禽痘的潜伏期约为4-10天。根据病鸡的症状和病变,可以分为三种病型,即皮肤型、粘膜型和混合型。   

14、60;(1)皮肤型幼龄鸡可见精神萎靡,食欲消失,体重减轻等症状,甚至引起死亡。产蛋鸡发生禽痘时,则产蛋量明显减少甚至完全停产,这对集体养鸡场危害甚大。    (2)粘膜型(白喉型)病鸡往往作张口呼吸,发出"嘎嘎"的声音。病鸡由于采食困难,体重迅速减轻,精神萎靡,最后窒息死亡。    (3)混合型 是指皮肤和口腔粘膜同时发生病变的病例,病情严重,死亡率高。二、防治    (1)预防接种 禽痘鹌鹑化弱毒冻干疫苗,本苗免疫期大鸡 5个月,初生雏鸡 2个月。

15、60;   (2)对症疗法 皮肤上的痘痂一般不作治疗,必要时可涂碘酒、红汞或紫药水。也可用患禽痘康复后的鸡的血治疗,每天每只注射 0.5毫升,连用2-3天有效。禽脑脊髓炎一、症状    潜伏期10-32天。在孵化器内感染的雏鸡在 1一7天出现症状,一般于感染后经10-30天才显症状。雏鸡易倾斜或向后跌倒,出现转圈运动或原地旋转运动、震颤。    二、防治    急性型病鸡尚无有效疗法,主要在于预防。    

16、(1)防止引进病鸡 禁止从疫病地区引进种鸡,种蛋,以防止本病的传入。    (2)淘汰病鸡 已确认雏鸡是本病时,凡出现症状的雏鸡都应立即淘汰、宰杀、深埋或焚烧,保护其他雏鸡。    (3)接种疫苗 合理使用疫苗可以控制本病的发生。对 10-16周龄的后备蛋鸡和青年种鸡(100-120日龄)用鸡脑脊髓炎疫苗注射或饮水免疫,免疫母鸡可以保护其雏鸡不患本病。禽巴氏杆菌病一、症状    潜伏期为1-5天。根据病程的长短,一般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型。   

17、; (1)最急性型 在流行初期,肥胖、高产的家禽,容易发生最急性禽霍乱。病禽突然发生不安,倒地挣扎,抽搐,翅膀扑动几下即死亡。或者头晚入舍时精神及食欲尚好,次日发现已死于禽舍里,病程数小时。    (2)急性型 多数病鸡呈急性症状,病禽精神不振,羽毛松乱,翅膀下垂,弓背,缩颈闭眼或将头藏于翅膀下,呆立,闭目打困。食欲减少或不食,常有剧烈腹泻,粪呈灰黄、灰色、污绿色,鸡冠、肉髯发紫或黑紫色,呼吸困难,张口,甚至出现声响,最后发生痉挛或昏迷。一般经过 1-3天后死亡或变为慢性。    (3)慢性型 常见于流行

18、后期,或由急性不死转为慢性,精神不振,鼻孔流出少量粘液,经常腹泻,体渐消瘦,羽毛松乱、无光泽,鸡冠及肉髯苍白。二、预防    作好平时的饲养管理,使家禽保持较强的抵抗力,对防止本病发生是最关键的措施。养禽场严格执行消毒卫生制度,尽量做到自繁自养。引进种禽或幼雏,必须从无病的禽场购买。新购进的鸡鸭必须隔离饲养两周,无病时才可混养。禽流感一 、症状    本病患禽特征性症状为冠髯发绀、出血,肿头流泪,呼吸困难,衰竭死亡,部分病例可能表现明显的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主要的症状表现为高度沉郁、昏睡,张口喘气,流泪流涕在水有时可见眼鼻流出样液体,冠髯发绀、出血,头颈部肿大,急性死亡。部分病例出现共济失调、震颤、偏头扭颈等神经症状。急性呼吸道型禽流感:主要表现为流泪流涕、呼吸急促、咳嗽、打喷嚏,鼻窦肿胀,下痢,部分发生死亡    非典型禽流感:病禽一般表现为流泪、咳嗽、喘气、下痢,产蛋率大幅度下降(下降幅度为50%-80%),并发生零星死亡。二、防治积极做好综合防制措施,注意防止病原传入禽群。结合新城疫免疫程序作免疫接种,有较好的保护作用。防制过程应同时考虑抑制感染。暴发本病时,应立即封锁疫点疫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