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16张实用教案_第1页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16张实用教案_第2页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16张实用教案_第3页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16张实用教案_第4页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16张实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玄宗幸蜀图玄宗幸蜀图 在马嵬坡,玄宗为保军心安定,忍痛命令高力在马嵬坡,玄宗为保军心安定,忍痛命令高力士在佛堂缢死杨贵妃。此后,玄宗入蜀。但尽管如士在佛堂缢死杨贵妃。此后,玄宗入蜀。但尽管如此,也未能挽救大唐王朝由盛世转向衰败的命运。此,也未能挽救大唐王朝由盛世转向衰败的命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段历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段历史(lsh)(lsh),以从中汲,以从中汲取教训取教训第1页/共16页第一页,共17页。学习学习(xux)(xux)目目标标1.1.了解安史之乱的过程,掌握其背景了解安史之乱的过程,掌握其背景(bijng)(bijng)、 时间和影响时间和影响2.2.了解

2、黄巢起义的相关史实。掌握唐朝了解黄巢起义的相关史实。掌握唐朝 衰亡的原因、灭亡的时间和标志衰亡的原因、灭亡的时间和标志3.3.知道五代十国更迭与分立的局面,辩知道五代十国更迭与分立的局面,辩 证分析其影响证分析其影响第2页/共16页第二页,共17页。新课探究新课探究(tnji)1.1.背景背景(bijn(bijng)g)一探究探究(tnji)(tnji)点:安史之乱点:安史之乱(1 1)内忧外患)内忧外患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2 2)外重内轻)外重内轻节度

3、使势力膨胀,中央与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去平衡地方的力量失去平衡(3 3)重兵在握)重兵在握安禄山兼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安禄山兼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张势力第3页/共16页第三页,共17页。2.2.概况概况(giku(gikung)ng)(1 1)755755年,安禄山借年,安禄山借 口朝廷出现奸臣,口朝廷出现奸臣, 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和部将史思明一起(yq)(yq) 发动叛乱,史称发动叛乱,史称 “ “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持 续八年之久续八年之久(2 2)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在灵武被拥立为帝,)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

4、李亨在灵武被拥立为帝, 即唐肃宗。唐朝内调西北地区精兵,并在北方即唐肃宗。唐朝内调西北地区精兵,并在北方(bifng)(bifng)少少 数民族的援助下,在数民族的援助下,在763763年平定了叛乱年平定了叛乱第4页/共16页第四页,共17页。(1 1)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 到浩劫到浩劫(2 2)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3 3)唐朝的中央权力)唐朝的中央权力(qunl)(qunl)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使权势 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5、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3.3.影响影响(yngxi(yngxing)ng)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dngx)(dngx)。 杜甫无家别杜甫无家别第5页/共16页第五页,共17页。探究探究(tnji)(tnji)点: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点: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二1.1.黄巢起义黄巢起义(Hung Cho (Hung Cho Qy)Qy)(1 1)背景)背景(bijng)(bijng)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中央已无宦官专权,中央已无力控制范镇力控制范镇人民赋役繁重,生活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连年灾

6、荒,无困苦,连年灾荒,无以为生以为生第6页/共16页第六页,共17页。(2 2)爆发:起义军在黄巢)爆发:起义军在黄巢(hung cho)(hung cho)的率领下,转战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南北,并攻 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3 3)结果:原为起义军将)结果:原为起义军将领的朱温投降领的朱温投降(tuxing)(tuxing)唐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黄巢起义军进军黄巢起义军进军(jnjn)(jnjn)路线路线示意图示意图第7页/共16页第七页,共17页。朱温朱

7、温(zh (zh wn)wn)2.2.唐朝灭亡唐朝灭亡(miwng)(miwng)(1 1)朱温逐渐控制朝政,并陆续)朱温逐渐控制朝政,并陆续 兼并了北方兼并了北方(bifng)(bifng)的大的大小割据势力小割据势力(2 2)907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 权,唐朝灭亡权,唐朝灭亡第8页/共16页第八页,共17页。一一三探究点:五代十国的更迭探究点:五代十国的更迭(gngdi)(gngdi)与分裂与分裂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据(fn zhn (fn zhn j)j)局面的延续,局面的延续,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兵权的武将北方北方(bif

8、ng)(bifng)政权更迭,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政局动荡南方受战乱影响南方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定的发展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北方: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方: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南方: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方: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 南汉、南平,北汉(北方割据太原)南汉、南平,北汉(北方割据太原)特点特点1 1特点特点2 2特点特点3 3历史趋势历史趋势第9页/共16页第九页,共17页。材料一:五代十国材

9、料一:五代十国(w di sh u)(w di sh u),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止。 五代十国形成五代十国形成(xngchng)(xngchng)的历史根的历史根源和影响是什么?源和影响是什么?材料材料(cilio)(cilio)二:二:唐朝藩镇割据唐朝藩镇割据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

10、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第10页/共16页第十页,共17页。(1 1)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持戒骄戒躁的恭谨态度)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持戒骄戒躁的恭谨态度(2 2)艰苦朴素的作风)艰苦朴素的作风(zufng)(zufng)不能丢不能丢(3 3)要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念)要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念(4 4)亲近贤达之人,远离不肖者)亲近贤达之人,远离不肖者 结合唐玄宗前半生和后半生的不同作为而导致(dozh)的不同结果,谈谈你对此有何启示以史为鉴以史为鉴:第

11、11页/共16页第十一页,共17页。课堂课堂(ktng)小小结结 由盛转衰由盛转衰 唐 朝 灭 亡唐 朝 灭 亡(miwng)(miwng) 致命致命(zhmng)(zhmng)打击打击 安史之乱安史之乱 朱温夺权朱温夺权 黄巢起义黄巢起义五五代代十十国国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第12页/共16页第十二页,共17页。随堂训练随堂训练(xnlin)1.1.领导安史之乱的主要人物领导安史之乱的主要人物(rnw)(rnw)是是( )( ) A. A.安禄山安禄山 B. B.宇文化及宇文化及 C. C.朱温朱温 D. D.姚崇姚崇 A第13页/共16页第十三页,共17页。2.2.下列关于

12、黄巢起义的说法,错误的是(下列关于黄巢起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A.起义军攻入了长安起义军攻入了长安 B. B.起义军建立了政权起义军建立了政权(zhngqun)(zhngqun) C. C.黄巢起义彻底推翻了唐朝的统治黄巢起义彻底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D. D.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唐朝的腐朽统治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唐朝的腐朽统治 C第14页/共16页第十四页,共17页。3.3.藩镇名义上虽然是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藩镇名义上虽然是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 制,实则是自己各霸一方,形成了自己制,实则是自己各霸一方,形成了自己 的独立王国,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的独立王国,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 控制控制(kngzh)(kngzh),他们拥兵自重,互相兼并。,他们拥兵自重,互相兼并。藩镇藩镇 割据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割据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 ) A. A.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B. B.危害国家的统一局面危害国家的统一局面 C. C.形成五代十国形成五代十国 D. D.使得中央政令无法实行使得中央政令无法实行 B第15页/共16页第十五页,共17页。感谢您的观看(gunkn)!第16页/共16页第十六页,共17页。NoImage内容(nirng)总结导入新课。衰亡的原因、灭亡的时间和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