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炉窑护目镜和面罩 GB 4015-83UDC 614.891/.893 : 666.94.041The goggles and helmet for furnace-operators国家标准总局 1983-12-13 发布 1984-10-01 实施 本标准适用于在炉窑前作业时,为预防红外线眼伤戴用的护目镜 和面罩。1 品种1.1 护目镜:普通型、前挂型、防侧光型。1.2 眼罩。1.3 防护面罩。2 技术要求2.1 对滤光片的技术要求。2.1.1 滤光片的颜色应为暗混合补色,不得呈鲜明的单色。2.1.2 遮光号按下列公式划分:S=1+(7/3)lg(1/ t )式中: S-遮光号;t-可见光
2、透过率。2.1.3 各种遮光号的滤光片, 其透过率要符合表 1 要求。各种遮光 号的滤光片,在 313nm 波长的最大透过率不得大于 0.1% ;在210313nm 波段范围内,透过率不得超过 313nm 波长所允许的值表1II遮光号 丨可见光透过率,% I红外线平均透过率,%I 111I 最大 I 最 小 I7801300nm|13002000nm11111.2|100|74.4|37|3711111.4 74.458.1333311111.753.143.2262611112 43.229.1211311112.5 29.117.8159.611113 17.88.5128.511114
3、8.53.26.45.45I3.21I1.2III3.2III 3.261II 1.2III0.44III1.7III 1.971II 0.44III 0.16III0.81III 1.28III 0.16III 0.061 III0.43III 0.689III 0.061III 0.023III0.20III 0.3910III 0.023iiI 0.0085 Ii0.10iI 0.252.1.4 屈光度不得大于 -0.125D 。2.1.5 平行度不得大于 1/6 棱镜度。2.1.6 强度性能在有可能发生眼外伤的场所,滤光片应能承受 45g 钢球从 1.3m 高处自由落下的冲击;用在其他
4、场所,滤光片应能承受 16g 钢球从 0.6m 高处自由落下的冲击。2.1.7 耐热性能经过耐热性能试验后,不得破裂或变形。2.1.8 表面质量在滤光片的中心部位不允许有可见的气泡、灰点、杂质、擦痕、条纹;在滤光片的四周不允许有影响视力的缺陷;一付眼镜的两个滤 光片之间,不允许有明显的色度差异。2.2 对配件的技术要求2.2.1 各种配件应不易脱落和破损,并易于更换。配件表面必须平 整光滑,边角处不得呈现易于刺伤皮肤的锐角。2.2.2 金属材料经过耐腐蚀性检验后,用肉眼观察不得有腐蚀痕迹。2.2.3 塑料材料应有耐热性能,经过耐热检验后,不允许有变形或 干裂现象。2.2.4 塑料材料应当有耐热
5、燃性能,燃烧速度不得大于 1mm/s 。2.3 眼护具的结构要求2.3.1 眼罩或眼镜须能将眼框部位盖住,并有通气结构。眼罩的边 缘要光滑、有弹性。232 面罩佩戴时要稳固、舒适,窗口不得小于105 X50mm。2.3.3 滤光片应与眼睑部保持一定距离,不得使睫毛触到滤光片。3 检验方法3.1 光学检验方法3.1.1 颜色测试按照 GB 3609.3-83 焊接护目镜光学性能试验方法第 5 章的 规定测试3.1.2 遮光号测试按照 GB 3609.3-83 第 2 章规定测试。3.1.3 透过率测试按照 GB 3609.3-83 第 1 章的规定测试。3.1.4 屈光度测试利用测屈光度的查片机
6、进行测试,仪器精度要求 0.06D 。3.1.5 平行度测试按照 GB 3609.3-83 第 3 章的规定测试。3.1.6 表面质量的检测在 60 瓦白炽灯光下,使眼和滤光片、滤光片和灯之间的距离, 各保持 30cm ,用肉眼来检查,以滤光片的最大弦的中点为圆心,在 半径 15mm 的圆面积内, 为滤光片的中心部位, 对面罩上的滤光片按 眼镜滤光片的相应部位检测。3.2 非光学检验方法3.2.1 滤光片耐热性测试按照 GB 3609.2-83 焊接护目镜和面罩非光学试验方法第 1 章的规定测试。3.2.2 滤光片强度性能测试在外径为 32mm ,内径为 25mm 的钢制圆管上, 放置垫厚的
7、3mm 邵氏硬度为 40±2 的橡胶垫圈,其内径与圆管相同,然后将样品放在 橡胶垫圈上 (球面滤光片的凸面应向上 )进行冲击。3.2.3 金属配件耐腐蚀性测试按照 GB 3609.2-83 中第 3 章的规定测试。3.2.4 塑料配件耐热性测试将样品置于67 ± C的恒温箱中烘烤30min,取出后放在室温冷却。3.2.5 塑料配件耐燃性测试将眼镜框架(量好其长度)或取自面罩最薄部位的样品(150 X130mm) 之一端夹紧, 使其处于与水平方向成 45 度角的状态, 然后用 酒精灯点燃另一端,测定火焰蔓延到中心位置的时间,算出其燃烧速 度。样品数为 3个,取其平均燃烧速度。
8、4 检验规则4.1 产品必须经国家指定的技术部门鉴定。 符合本标准并获得合格 证书后方可生产、销售。4.2 产品由生产厂按本标准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并附有产品合格 证和检验证。4.3 每 1000 付产品为一批,生产厂必须按本标准规定,按批进行 抽检,抽检数量如下:a. 表面质量和颜色按 2%抽检,允许不合格率为抽检样品量的 5%;如果不合格率超过 5% ,则允许重新抽样复检一次,若不合格率 仍超过 5%,则此批产品为不合格。b. 透过率、屈光度、平等度,遮光号等按 2%抽检,其他性能指 标按 0.3% 抽检。如果有一付一项性能指标不合格,则允许重新加倍 抽样复检一次,若仍有一付一项不合格,
9、则此批产品为不合格。5 包装、标志、贮存、运输和使用5.1 产品应有包装,并应附有产品检验证、合格证及使用说明书 包装箱上要印明下列标志:a. 生产厂名称及商标;b. 产品名称;c. 型号;d. 数量;e. 生产日期;f. 遮光号;g. 合格证书编号。5.2 产品运输和贮存中,禁止与酸、碱及其他有毒物质放在一起。 产品应保持清洁,不得受压、受热、受潮和阳光照射。5.3 根据热源种类、温度等因素,推荐使用滤光片遮光号如表 2 表2I遮光号 丨适用范围11热源平均温度,C1 1热源种类1.21 1|1050|1.4|1070| 高 炉1.7I1090|加热炉2.0| 1110| 烧结炉2.5|11
10、40|转 炉31210|平 炉41290|51390|61500|7 |1650|8 |1800|电 炉9 |2000|10 |2150|炉窑护目镜和面罩编制说明一、目的与意义和使用范围在冶炼、玻璃、陶瓷、机械热加工等行业,生产工人经常接触到 高温炉、窑等热源。这些热源的表面温度一般在10502150 C之间在此温度下,炉、窑口会辐射出约占 70%以上的红外线和少量可见光、 紫外线。其中容易引起人们注意的是耀眼的可见光和易引起急性电光 性眼炎的紫外线,因而人们多注意到这方面的防护。但对于不能为视 觉所察觉到的红外线,却较容易为人们所忽视。如目前冶金系统、炉 前工广泛使用的炼钢钴兰镜片,对耀眼光
11、有一定吸收作用,但其红外 线透过率可达 32.578.5% ,防护效率较低。据动物试验证明,长期 反复暴露于一定强度的红外线,可引起眼晶体损伤,而发生白内障。一次暴露于高强度红外线,可致黄斑部视网膜灼伤。小剂量的长时期暴露,可引起眼缘炎或调试机能减退,发生早期老花等。为了解决红 外线的防护问题,特制订有关标准。通过“标准”的制订,可对产品质 量的监督提供技术依据,使研制、生产部门有章可循;使用、销售部 门对质量的要求有所保证;也便于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使护具 确实能够发挥保护工人健康的作用。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冶炼炉、加 热炉、高温炉、窑等以红外线辐射为主的作业场所使用的眼护具。二、主要内
12、容和理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规定,这类标准是属于产品 的技术标准,主要的要求是监督产品的质量,使它切实能发挥防护作 用。据此,将“标准”内容分为五项:1、分类; 2、基本要求; 3、检测 方法; 4、产品验收规则; 5、标志、包装、贮存、运输和使用。产品分为两大类 -眼镜与面罩,而眼镜和面罩又根据它们的式样 各分为数种。从目前情况来看,这种分类方法能够把各种眼护具都概括在内。在第 2 项技术要求中,可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镜片的性能和 配件材料要求,第二部分为结构要求。对结构要求主要从使用角度提 出一些问题。第一部分是防护镜的主要部分。第 3 项检测方法,结合 我国技术条件,也部分
13、引用国外的方法,力求可靠和从简。这部分将 由北京市劳保所提出的检测方法标准中予以规定。第 4 项产品验收规 则中,主要是从保证眼护具的质量,保障使用者的安全出发,而提出 了有关监督权的问题,这对于执行“标准”来讲是很重要的。为了促使眼护具能够很好地贮存,方便应用,特作第 5 项有关包 装、标志、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些规定。三、制订标准的简要过程1979 年初,原国家劳动总局委托冶金部安全技术研究所负责制订 红外线眼护具标准工作。同年 3 月,我们邀请了湖南冶金防护研究所 和湖南省工矿民族贸易公司劳护科参加“标准”制订工作,组成起草小 组。在整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经过分析、 研究。结合我国具体
14、条件, 在五月份提出了“标准”初稿。在商业部召开的 28 个省市劳动防 护品交流会上,向与会代表广泛征询意见,据此,我们又进行了大范 围的修改。以后根据国家劳动总局 1980 年6月函告对“标准”审查意见, 又补充了一些试验,再次进行了修改。1981 年第一季度,在武汉召开了编制小组会议,对“标准”进一步 进行研究。我们在分析了所掌握的国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 的具体情况,逐字逐句地进行研究修改,并据此编写了编制说明。 81 年 4 月底,已将修改稿送交有关院校、科研单位、生产厂、领导机关 等单位请示审查。为了能够及时地收集对“标准”的意见,充分介 绍“标准”内容情况,广泛了解我国的眼护
15、具方面存在的问题,小组曾 在“修改稿”发出半月后,分赴有关单位亲自收集意见,并在长沙、上 海分别召开了两个座谈会,在会上于会代表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我们在收集分析有关意见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修改,并报领导单位 审查定稿。为了保证本“标准”贯彻执行以及加强高温作业工人的防护,同时 研制了炉窑工防护眼镜,目前已能批量生产。在本“标准”公布后,将 有可能满足基层有红外线作业工种,对预防眼红外线损伤的眼护具的 要求。四、主要指标的确定依据 主要指标可分为对配件的要求,以及对镜片的技术要求。对配件 的要求在各国“标准”中,都是很详细的,但概括起来不外从安全、卫 生、人类工效学方面,提出来的要求,其中
16、除象耐热性、耐燃性等有 测试方法之外,很多是依靠主观判断来鉴定。由于考虑到大部分眼护 具已成为社会上较熟悉的产品,它既有民用产品的一般要求, 又有防护上的一些特殊要求。因此,对于一般要求在“标准”中尽量参 照轻工业部的眼镜片标准 (草案 ),以便互相协调。但对于保证用者安 全的特殊要求如耐热性、耐燃性,我们在“标准”中提出了具体要求, 以避免在强辐射热环境中, 由于使用易燃材料配件而造成人为的事故。耐热性是一项保证眼护具能在高温环境下正常使用的主要指标。由于考虑到一般高温企业管理的场所,其环境温度低于60 C,而且很 少连续作业的,故决定采用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通用的方法,将67C 作为耐热性的
17、试验温度,要求在该温度下,保持 30min 钟后,不发生 变形。我们曾将收集到的国内三种眼护具进行上述耐热试验,结果都 能满足要求。耐燃性也是一项保证高温作业工人安全使用的重要指标。由于材 料的耐燃性,直接与燃烧速度有关,亦即耐燃性越好的材料,其燃烧 速度也愈慢 。因此,各国都用燃烧速度来作为衡量耐燃性的指标。 美 国标准在规定中比较简单明确,它就是用 1.02mm/s 这个燃烧速度作 为界限,来衡量耐燃性的好坏。 我们曾用此方法检测了三种眼镜框架, 结果其中有一种材料符合要求,故认为方法不仅简单,而且易行。我 们考虑到炉窑工所处的高温热环境比电焊工恶劣,因此,对材料的耐 燃性也应有较高的要求
18、, 故决定用 1mm/s 燃烧速度来作为耐燃性的指 标。眼护具中的镜片,在防护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既要求它能保证视 力要求;又要求它对辐射线有充分的阻挡作用。所以, “标准”中对它有 以下的要示: 、镜片的内在质量和表面质量; 、光学性能; 、遮光性能。镜片的质量要求, 对中心部位直径为 30mm 的圆面积, 不能有用 肉眼能观察到的气泡、擦痕、亮路或其他缺陷。对边缘部分,不允许 有影响视力的缺陷。国外基本上也是同样要求的。但有的国外“标准” 对镜片的大小、形状是有所规定的。如果从防护,安全角度来看,视 野愈宽广愈有利。同时,目前世界上,眼镜的式样向多形式发展。为 此,在“标准”中对镜片的大小、
19、形状,不作规定,有利于向多形式方 向发展。在国外,眼镜片的材料,已从无机玻璃向用有机玻璃方面发 展,这对安全防护非常有利,其他性能的检验方法已另有检验标准在 此将不重述。在 ISO 标准中,有关滤光片是有“色标”标准的规定。我国对“色标” 工作刚刚开始, 对制订滤光片的色度定量标准, 目前困难较大。 所以, 对滤光片的色度要求就不宜严格。因而引用了日本“标准”中滤光片的 定性要求,应用暗混合补色,不得采用鲜明单色的规定,因为单色光 强烈地不均匀地刺激单色神经,易于引起视神经疲劳症状。日本在第 二次大战时,昼夜加班的工人,长时间使用鲜明浓绿色眼镜,而引起 发生后头痛等症状。因此,建议用灰色、暗红
20、、黄绿、蓝绿等暗混合 补色,以减少视神经疲劳。对于同一副眼镜的两块镜片,其色差要求 用肉眼观察不应有明显的差异。 由于肉眼能分辩的色差大致在 15% 左 右,故实际上要示相对色差不大于 15% 。关于紫外线,“标准”中仅要求最易引起电光性眼炎的波长(313 nm) 的最大透过率 <0.1% 。这是由于防红外线眼护具,其最大遮光号为 10 号,辐射线源的最高温度在2000 C左右,对人眼致害较大的短波紫外 线产生不多。为此,仅提出一项限制指标,就能满足防护上的要求。关于屈光度,标准中规定为-0.125D,不允许有正误差,其原因 是考虑到炉窑工看 6m 以外远物的机会较多,此时眼球的屈率已是
21、最 小,如果镜片再出现正误差,就会影响视觉。五、与国外同类型标准的比较和分析1. 在国际上已有统一的 ISO4852 红外线护眼具的标准。但象日 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这类标准是综合性的,没有单独列出红外线护 具标准。我们认为,将红外线眼护具单独列出来,有利于研制、生产 专用的眼护具。由于它应用范围广泛,且是间断性使用,因此,要从 防护效果的标准上以及产品价格上予以考虑,以利于推广。在遮光号 10 号以后,主要应用在电焊等散发短波紫外线的作业中, 不在本“标 准”考虑范围内。2. 在“标准”中有关配件性能的要求,除主要的指标外其他尽量从 简,以突出眼护具材料的特殊要求。另外,结合我国目前科学技术
22、的 发展情况,以及从安全防护、卫生、方便使用等方面考虑,对眼护具 的形状、大小、厚薄及有关材质方面的要求,与国外的标准不同没有 作硬性的规定,以求在研制新产品时有较大灵活性。对于配件材料性能要求的指标 -耐热性、耐燃性来说,前者基本 上同各国标准中的规定相同,而后者是综合了美国标准和澳大利亚标 准中的优点而制定出来的。例如:在美国标准中,对眼镜配件材料的 耐燃性试验,规定得比较简单明确,而对面罩材料如何试验,未作明 确规定。但在澳大利亚标准中,虽然对眼镜配件材料的耐燃性试验, 规定得不够简明,但对面罩材料如何取样试验,规定很明确。故我们 综合了综们各自的长处, 把眼镜和面罩材料的耐燃性试验统一
23、起来 (参 阅标准中规定 )。3. 关于镜片性能的各项要求,与国外同类型的标准对比如下: . 内在质量和研磨的加工质量要求,基本同日本、澳大利亚的 标准要求相同。 . 光焦度普通称为屈光度的要求比日本、澳大利亚稍高。不仅 反映在绝对值上面而且反映在“两个镜片屈光度,符号必须相同”这条 规定上,国外“标准”中没有规定符号必须相同。 . 遮光率的要求与国际标准 ISO 相同。与其他各国标准的比较, 可详见附表。由于我国对有效的红外线眼护具生产还刚刚开始, 积累经验不多, 本标准所有规定,难免有不足之处,而且有的规定。尚需在实践中验 证,以求在今后修订中逐步完善。 因此热诚希望关心此项工作的同志,
24、批评与指正。附表11丨透过率()L1遮光号丨1国别111可见光线丨红外线11111 1 1 1丨最大丨标准丨最小丨平均最大透过率1.21rISOrI 100rrI -I74.4 I丄丄3711.41r rISOr rI 74.4I-rI 53.1 I331r rI ISOr rI 58.1I-rrrrI43.2 I261.7日本I 55I 50.1I 43I20I 联邦德国I -I-I-I401I 澳大利亚LI 60 1I-I 40I1 12521 ISO43.229.1131日本43I37.329151联邦德国43.2-29.1281苏联43I33.727-11澳大利亚140II -301 i1312.5rISOI 29.1rr179.61日本2922.8181211澳大利亚130I-18i i1013rI ISOrI 17.8-rr8.38.51日本18.013.98.59.0I联邦德国17.8-3.515I苏联1510.45.7-1I澳大利亚118I-8.6i i714rI ISOrI 8.5-rr3.25.4I日本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5976:2025 EN Rare earth - Determination of loss on ignition in rare earth products - Gravimetric method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车路协同通信网络在车联网商业模式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优化与电池布局智能储能报告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新能源车用电池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研究报告
-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2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项目2 学用拖把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劳动二年级上册湘人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
- 智能交通2025:自动驾驶卡车在快递配送中心中的应用前景报告
- 202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基础设施建设风险控制报告
- Unit6 sectionA1a-2c教学设计四川省眉山市凤陵九年制学校八年级下册英语
- 4.19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学设计-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 2024年贵州黔南州招聘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真题
- 2025-2030儿童语言启蒙教育市场现状与未来潜力分析报告
- 2025年全国高校港澳台大学生中华文化知识大赛备赛考试题库-上(单选题、多选题)
- 2025年中国动态视觉传感器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灌南七年级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
- 李光平-哈工大-机械工程材料单元1课件
- (单元培优卷)第4单元 人体的奥秘-比 单元全真模拟培优卷(含答案)数学青岛版(六三学制)六年级上册
- CIM登峰系列方冰制冰机技术服务手册
- 石渣清运施工方案
- 高速公路无人机施工方案
- 七田真1000图记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