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转速和扭矩(转矩)计算公式_第1页
电机转速和扭矩(转矩)计算公式_第2页
电机转速和扭矩(转矩)计算公式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机转速和扭矩(转矩)公式1、电机有个共同的公式,P=MN/9550P为额定功率,M为额左力矩,N为额左转速,所以请确认电机功率和额左转速就可以得 出额泄力矩大小。注意P的单位是KW.N的单位是R/MIN(RPM),M的单位是NM2、扭矩和力矩完全是一个概念,是力和力臂长度的乘积,单位NM(牛顿米)比如一个马达 输出扭矩10NM,在离输出轴1M的地方(力臂长度1M),可以得到10N的力;如果在离 输出轴10M的地方(力臂长度10M),只能得到1N的力含义:lkg=9.8N1千克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是9.8牛顿。含义:9.8Nm推力点垂宜作用在离磨盘中心1米的位置上的力为9.8Ne转速公式:n

2、=60f/P(n=转速,f=电源频率,P=磁极对数)扭矩公式:T=9550P/nT是扭矩,单位NmP是输出功率,单位KWn是由机转速,单位r/min扭矩公式:T=973P/nT是扭矩,单位Kgn】P是输出功率,单位KWn是电机转速,单位r/min力矩、转矩和扭矩在电机中其实是一样的。一般在同一篇文章或同一本书,上述三个爼词只 采用一个,很少见到同时采用两个或以上的。虽然这三个词运用的场合有所区别,但在电机 中都是指电机中转子绕组产生的可以用来带动机械负载的驱动"矩”。所谓"矩”是指作用力和 支点与力作用方向相垂直的距离的乘积。对于杠杆,作用力和支点与力作用方向相垂直的距离的

3、乘积就称为力矩。对于转动的物 体,若将转轴中心看成支点,在转动的物体圆周上的作用力和转轴中心与作用力方向垂直的 距离的乘积就称为转矩。当圆柱形物体,受力而未转动,该物体受力后只存在因扭力而发生 的弹性变形,此时的转矩就称为扭矩。因此,任运行的电机中严格说来只能称为"转矩”。采 用"力矩”或"扭矩"都不太合适。不过习惯上这三种爼称使用的历史都较长至少也有六七十年 了,因此也没有人刻意去更正它。至于力矩、转矩和扭矩的单位一般有两种,就是千克米(kg-m)和牛顿米(N-m)两种, 克米(gm)只是千克米(kgm)千分之一。如一楼的朋友所说QkgR= 9.8N&

4、quot;°1千克米(kgm) =9.8 牛顿米(N-m)o形象的比喻:功率与扭矩哪一项最能具体代表车辆性能?有人说:起步靠扭矩,加速靠功率,也有 人说:功率大代表极速高,扭矩大代表加速好,英实这些都是片而的错误解释,英实车辆的 前进一左是靠发动机所发挥的扭力,所谓的扭力在物理学上应称为扭矩,因为以讹 传讹的结果,大家都说成扭力,也就从此流传下来,为导正视听,我们以下皆称为I扭 矩。扭矩的观念从小学时候的杠杆原理就说明过了,左义是垂直方向的力乘上与旋 转中心的距离,公制单位为牛顿-米(N-m),除以重力加速度9.8nVsec2之后,单位可换算成 国人熟悉的公斤-米(kg-m)o英制单

5、位则为磅-呎(lb-ft),在美国的车型录上较为常见,若要转 换成公制,只要将Ib-H的数字除以7.22即可。汽车驱动力的计算方式:将扭矩除以车轮半径 即可由发动机功率一扭矩输出曲线图可发现,在每一个转速下都有一个相对的扭矩数值,这 些数值要如何转换成实际推动汽车的力量呢?答案很简单,就是除以一个长度,便可获 得力的数据。举例而言,一部1.6升的发动机大约可发挥15.0kg-m的最大扭矩,此时若 直接连上185/ 60R14尺寸的轮胎,半径约为41公分,则经由车轮所发挥的推进力量为 15/0.41=36.6公斤的力量(事实上公斤并不是力量的单位,而是重量的单位,须乘以重力加速 度9.8nVse

6、c2才是力的标准单位牛顿)。36公斤的力疑怎么推动一公吨的车重呢?而且动辄数千转的发动机转速更不可能恰好 成为轮胎转速,否则车子不就飞起来了?幸好聪明的人类发明了齿轮,利用不同大小的 齿轮相连搭配,可以将旋转的速度降低,同时将扭矩放大。由于齿轮的圆周比就是半径比, 因此从小齿轮传递动力至大齿轮时,转动的速度降低的比率以及扭矩放大的倍数,都恰好等 于两齿轮的齿数比例,这个比例就是所谓的齿轮比。举例说明,以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假设小齿轮的齿数为15齿,大齿轮的齿数为45齿。 当小齿轮以3000rpm的转速旋转,而扭矩为20kg-m时,传递至大齿轮的转速便降低了 1/3, 变成lOOOrpm:但是扭矩

7、反而放大三倍,成为60kg-mo这就是发动机扭矩经由变速箱可降低 转速并放大扭矩的基本原理。在汽车上,发动机输岀至轮胎为I上共经过两次扭矩的放大,第一次由变速箱的档位作 用而产生,第二次则导因于最终齿轮比(或称最终传动比)。扭矩的总放大倍率就是变速箱 齿比与最终齿轮比的相乘倍数。举例来说,手排的一档齿轮比为3.250,最终齿轮比为4.058, 而发动机的最大扭矩为14.6kgnV5500rpm,于是我们可以算岀第一档的最大扭矩经过放大后 比原发动机放大了 13倍。此时再除以轮胎半径约0.41m,即 可获得推力约为470公斤。然而上述的数值并不是实际的推力,毕竟机械传输的过程中必左 有磨耗损失,

8、因此必须将机械效率的因素考虑在内。一、联轴器功能当轴与轴要联接传达动力时,一般有用皮带轮或齿轮做联接,但若要求两轴要在一直线 上且要求等速转动的话,则必须使用联轴器来联接。而因加工精度、轴受热膨张或运转中轴受力弯曲等,将使两轴间的同心 度产生变化,因此可用柔性联轴器当作桥梁来维持两轴间的动力传达,并达到吸收两轴间的径向、角度及轴向偏差,进而延 长机械的寿命,提高机械的质。二、联轴器分类1、刚性联轴器属于刚性联轴器的有套筒联轴器、夹壳联轴器和凸缘联轴器等。2、挠性联轴器无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非金属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金属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3、安全联轴器销钉剪断式安全联轴器4、起动安全联轴器液力

9、联轴器又称液力耦合器.软起动安全联轴器的基本形式为钢球式节能安全联轴器.三、联轴器选择联轴器的选择主要考虑所需传递轴转速的高低、载荷的大小、被联接两部件的安装精度等、 回转的平稳性、价格等,参考各类联轴器的特性,选择一种合用的联轴器类型。具体选择时 可考虑以下几点:1. 1由于制造、安装、受载变形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当安装调整后,难以保持两轴严格精 确对中。存在一左程度的x、Y方向位移和偏斜角CL当径向位移较大时,可选滑块联轴 器,角位移较大或相交两轴的联接可选用万向联轴器等。当工作过程中两轴产生较大的附加 相对位移时,应选用挠性联轴器。1. 2联轴器的工作转速高低和引起的离心力大小。对于髙速传

10、动轴,应选用平衡精度髙的 联轴器,例如膜片联轴器等,而不宜选用存在偏心的滑块联轴器等。1-3所需传递的转矩大小和性质以及对缓冲振动功能的要求。例如,对大功率的重载传动, 可选用齿式联轴器。对严重冲击载荷或要求消除轴系扭转振动的传动,可选用轮胎式联轴器 等。四、柔性联轴器的选型1. 首先根拯机械特性的要求,如有无齿隙、抗扭刚度高低、振动冲击力吸收等等,选择合适的联轴器型式。2. 由驱动机械(如电机)动力KW.HP及联轴器使用回转数N求得联轴器承受的转矩(TATA(Kg.m)=973.5 xKW/N(rpm)=716.2 xHP/N(rpm)或 TA(N m)=9550 X KW/N(r/min)

11、3. 由被正系数表中査得负载条件系数K1 ,运转时间系数K2,起动停止频度系数K3 ,周用环境温度系数K4 ,求得补正扭力TD oTD=TA K 1 K2 K3 K44.选用联轴器的常用转矩TN必须大于被正转矩TD1 oTN N TD5•联轴器所能承受的最大扭力TM必须大于原动侧及被动侧双方所产生的最大扭力ITS oTM P TS6. 确建孔径范围是否适用。7. 除了以上的选左步骤外,对于振动频率亦须检讨。即转矩变动的频率与轴的固有振动数|N 1 避免造 成共振的现彖产生。轴的固有振动数N 1的求法为:K=联轴器的弹簧定数(kgf - cnVrad )IA=驱动侧的惯性矩(kgfcms2 )IB=从动侧的惯性矩(kgf cm - s2 ) 补正系数表负载条件系数K 1周围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