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光纤光缆PMD的特性分析_第1页
【精品】光纤光缆PMD的特性分析_第2页
【精品】光纤光缆PMD的特性分析_第3页
【精品】光纤光缆PMD的特性分析_第4页
【精品】光纤光缆PMD的特性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光纤光缆pmd的特性分析钱峰姚水明刘应明王丹(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式汉430070)摘要:伴随我国高速光纤通信传输系统的试用,特别是40gbit/s光通信系统的实用化,对 线路pmd的关注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系统分析了彩响光纤pmd的内因,也分 析了光缆对pmd的彩响,理论分析了通信系统与pmd的关联度,为各光缆厂在选纤、 推断成缆p.md提供参考。关键词:pmd、光纤、高速光纤通信传输系统刖b随着互联网业务的飞速发展,ip流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其增速之快、来势z猛,大大超 出人们的预期。有关专家认为,光传输网络正朝着面向ip互联网、能融入更多业务、能进行 灵活的资源配置和生存性更强

2、的方向发展,高速率大容量的光传输系统将大行其道,具冇40g 乃至100g速率的光传输系统将成为未来光传输网络的核心,对以10g系统为核心的传输网进 行升级换代己经势在必行。目前,中国电信已经在上海一杭州建设了国内第一条40g商用线 路,该40g线路长200公里。2008年中国联通在华北多个地区开始兴建40g线路。中国移动 设计院副院长刘涛表示“随着全业务运营的深入,数据业务量的增加将促进中国移动在城域骨 干网上釆用40g。”业内普遍预测,随着3g网络建设大幕的正式拉开,未来移动宽带业务的 发展将进一步提升对传输网带宽的需求,40g系统有望成为今年传输网建设的最大热点。在以往低速光传输系统中,主

3、要是受光纤衰减的限制,而核心网中,10gb/s及以上的高 速系统与衰减受限的低速系统不同,属于色散限制系统,即高速传输系统的无中继传输距离主 要受光纤链路的色散限制。光纤中的色散包括色度色散cd和偏振模色散pmd,本文主要分 析pmd在光纤、成缆和应用中的变化原因。偏振是与光的振动方向有关的光性能,我们知道光在单模光纤中只有基模he11传输,由 于he11模由相互垂直的两个极化模heux和helly简并构成,在传输过程中极化模的轴向 传播常数b x和b y往往不等,从而造成光脉冲在输出端展宽现象。因此两极化模经过光纤传输 后到达时间就会不一致,这个时间差称为偏振模色散pmd(polarizat

4、ion mode dispersion)opmd 的度量单位为匹秒(ps)。光纤的pmd系数单位为卩'/临。图一 pmd产生示意图当两个正交的偏振模之间的时延差x达到系统速率一个脉冲时隙的三分之一时,将会付 出idb的信号功率代价。由于pmd的随机统计特性,pmd的瞬时值有可能达到平均值的3 倍。为了保证信号功率代价低于idb, pmd的平均值必须小于系统速率一个脉冲时隙的十分 之一。由于pmd与cd不同,pmd是随机变化的,它受影响的因数众多,实际中往往用群时 延差的平均值,即pmd系数(pmdq)来表征光纤或光缆的pmdo pmd与光纤的微分群延 迟差(differential g

5、roup delay: dgd)成正比,与链路长度的平方根成反比(对于小于1公 里的线路不适用)。对于表征光纤(缆)的pmd特性,需要用m (链路光纤/缆数)、随机概 率q利pmdq三个指标对应关系来表示。目前m般取20 (每段光缆最大长度10km), q 取 0.01%, pmdq 般要求在 0.10.5"/陌。第一章影响光纤pmd的因素我们现在已经了解到的影响光纤pmd的主要因素有两个:1)双折射光纤是各向异性的晶体,当一束光入射到光纤中被分解为两束折射光,这种现象就是光 的双折射,如果光纤为理想的情况,是指其横截面无畸变,为完整的真正圆,并且纤芯内无应力存在,光纤本身无弯曲现象

6、,这时双折射的两束光在光纤轴向传输的折射率是不变的,跟各 向同性晶体完全一样,这时pmd=0o但实际应用中的光纤并非理想情况,由于光纤在制造过 程中存在着芯不圆度、应力分布不均匀、承受侧压、光纤的弯曲和扭转、光纤中的搀杂物浓度 不对称等各种因素而造成光纤的双折射。光在单模光纤中传输,两个相互正交的线性偏振模式 之间会形成传输群速度差,产生偏振模色散。双折射差异越大,pmd值也将越大,它随光纤 的长度变化。2)模式耦合由于光纤中的两个主偏振模z间要发生能量交换,即产生模式祸合。由于非圆对称因素 在光纤制造中和光纤制造后的随机波动性,使双折射及两个偏振平面会沿光纤长度发生随机的 变化,引起模间耦合

7、,即一个偏振模的功率会转换到另一个偏振模上去“这种模间耦合有均化 两个偏振模传输速度的作用,因此降低了 pmd。模间耦合越紧密,pmd值越小。在光纤较长 时,因偏振模式耦合对温度、环境条件、光源波长的轻微波动、施工中光纤的接续等都很敏感, 故模式耦合具有定随机性,这决定了 pmd是个统计量。但pmd的统计测量分布表明,其均值与光纤的双折射有关。因此,要降低光纤的pmd及其对环境的敏感性,关键在于降低光纤的双折射。影响光纤pmd的光纤几何结构因素有:纤芯的不、包层的不圆度、芯包同心度误差、气线、涂层不度、涂层/包层同心度误差,其中纤芯/包不圆度的影响最大。彩响光纤pmd的光纤外部因素有:光纤外部

8、应力、弯曲应力、 扭转应力。由于以上因素在实际生产中相互影(230图二一种拉丝工艺光纤搓扭装置响,难以建立对应的模型,因此我们在实际生 产中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控制,以期减小光 纤pmd: 1)预制棒的工艺改进,提高填充的 均匀性和降低芯、包的不圆度,注意各添加组 份的均匀性,避免纤芯折射率的不对称分布, 还要避免沉积沿纵向的不均匀性,对制棒工艺 特别是目前的套棒工艺要求很高,对设备和环 境的要求都很严格;2)优化光纤的折射率分 布,目前g652光纤的技术都很成熟,但没有 针对pmd做的折射率分布设计,而g655光纤 由于其色散位移的特性,其折射率结构复杂, 且各公司间都有区别,通过优化折射率

9、分布解决pmd有可能会带来其它特性的变化,目前还缺少试验数据;3) m常用的改善pmd方法是 在光纤拉丝工艺过程中增加一对互成角度的搓扭装置,使得光纤以一定的扭转频率有效的扭 转,光纤冷却以后,这种旋转被固化在光纤中,引起光纤的双折射x轴沿光纤长度方向旋转, 从而使光纤的双折射效应大大降低,pmd得到改善。但这种方法由于光纤冷却过快留有内在 的扭矩,在着色和成缆等后道工序中会产生麻烦,可能会使的pmd很小的光纤成缆后的pmd 增大,在光纤拉丝过程后应松绕光纤来验证搓扭对pmd的改进效果,同时也需要对拉丝速度和收卷张力等做一定的调整。从我们对光纤pmd测试的数据统计结果来分析,光纤涂层的彩响不大

10、,对于满足gb 9771中包层/涂层同心度误差小于12.5 u m时,pmd不会明显增加。通过对730盘光纤pmd 的测试结果统计分析,在光纤儿何尺寸参数中,芯/包同心度误差对pmd的影响较大,大部分 数据显乐当芯/包同心度误差在o.2(h).5ou m z间,pmd的范鬧在0.140.24 ps /vkrrt 包层不圆度小于0.6%时,对应变化对pmd的影响不大,数据分布无规律;芯不圆度对pmd 的影响不象想象中的大,且数据显示芯不圆度的数值与pmd无对应的数值关系。光纤pmd 受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有些是标准中末规定的也不易测量的参数,如光纤残余内应力,因此 即便是全部几何指标都合格的光纤

11、,其pmd也有超标的可能。光纤pmd的测量结果在生产上是对有收线张力(约0.1牛)和弯曲半径为收线盘半径情 况下的数据,其常用的测试长度为25公里/盘或50公里/盘,而光缆中光纤基本处于无张力情 况,且光纤的弯曲半径也比光纤盘状态大,从理论上说正常成缆后的pmd应该小,但光缆的 盘长有限,分盘后的pmd与原始光纤状态往往不一致,其情况更具有不确定性。第二章成缆对光纤pmd的影响光缆的制造工序大致分为:着色、套纤、成缆、护套四个工序。护套工序对光纤的状态 影响不大,所以对pmd的影响不大,需要注意的是刚下线的光缆测试pmd会有较大的波动 性。对于着色、套纤、成缆工序对pmd的影响下面分开论述:着

12、色工艺对pmd的彩响分为真实影响和表象影响,着色的材料与光纤外涂层材料是一类 材料,着色的厚度一般小于5umo正常光纤通过正常的着色工艺,其pmd不会增加,烽火 通信统计的100盘合格光纤经着色后的平均pmd变化非常小,但经常会出现pmd表象增加 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着色排线不好造成的,在松绕或套纤后,收纤的应力得到释放,其pmd 会回复到正常值。对于光纤原始pmd就偏大的光纤,我们特别挑选了包层不圆度在1.72.3%, pmd原始值在0.93.2 ps /皿的5段光纤,按正常着色工艺,每段光纤的pmd的增 加小于0.3 ps /皿厂。可见止常的着色工艺对光纤pmd的影响不大,但光纤着色工艺中

13、 的非正常情况,如:光纤末在导轮中、光纤固化不够、着色料中有杂质等,会对光纤涂层造成 物理性破坏的,都可能导致光纤pmd的增大。对于核心网用层绞式光缆的套纤,我们对6芯1.9mm/1.2mm结构,余长分别控制在 07.4%。、0.4t.8%。、0.81.2%。三种工艺,当采用包层不圆度w0.5%,且光纤pmd测试小于 0.1 ps的正常光纤生产时,pmd有很小的变化,有大有小,变小的较多,但范围很窄,都不超过0.02 ps /vto但对丁咆层不圆度偏差大的光纤,套纤后的pmd发 生巨大的增加,我们对6段包层不圆度在1.7-23%的光纤,分别控制余长在4).4%。、0.40.8 %o,两组纤的p

14、md都明显增大,小余长的一组平均pmd为0.98" /加一,大余长的一组pmd为1.73 ps /vknt ,套管余长变大光纤弯曲半径变小,导致光纤pmd变大,这种情 况是由于光纤对弯曲的敏感性产生的,而正常的光纤在套纤工序中不会由于工艺精度不高而有 明显附加pmd增加。在松套工序还要避免光纤由于工艺控制不当而导致光纤受力扭转,光纤扭 转主要是光纤在进入套管的途径不通畅导致受阻而向后推赶而扭转。光纤在套管里余长不一致 也会导致光纤在套管里的状态不均匀而导致pmd增加。对于层绞光缆,绞合节距对应了光纤的弯曲半径,节距小光纤弯曲半径小,我们对正常 生产的正常光纤套管,按60mni的绞合节

15、距,1.5mm加强件,余长0.4%。时理论计算光纤的弯 曲半径为59mm, pmd基本无变化,或理解为变化小于测试的精度;对于包层不圆度大的pmd 问题光纤,采用同样的绞合工艺,pmd 乂有增加,特别是大余长的一组,pmd增加更大。这 说明弯曲应力对pmd的影响是外力对光纤pmd影响的主要原因。从我们对以上的工序分析,止常光纤不会因为成缆工艺产生pmd的明显增加。对于光纤 本身有缺陷时,小余长大节距的工艺,对光纤pmd的增加有抑制的效果,但没有对应的数学 模型和数值关系。光纤pmd数据正常的光纤,也会出现成缆后pmd大的情况,这因该与光 纤有内部缺陷,在成缆的弯曲应力下导致pmd的特性劣化。对

16、于这种情况,我们发现其有随 机的特性和不可重复链回的特性。我们分析认为影响光缆成缆pmd的内因或主因还是光纤的 特性,成缆只是能放大这种特性。第三章pmd的测试及误差pmd测量最为常见的方法包括以f儿种:固定分析(fa,fixed analysis)法,测试可以使用 一台光谱仪加宽谱光源:下涉法,其中包括传统干涉分析(tinty , tra- ditional interferometry analysis )法和扩展干涉分析(ginty, general interferometry analysis)法;斯托克斯(stokes )参 数分析法(spe),包括琼斯矩阵法(jme)和邦加球法(

17、psa)。干涉法就是一种测量单模光纤和光缆的平均偏振模色散的方法。其测试原理为:当光纤 一端用宽带光源照明时,在输出端测量电磁场的自相关函数或互相关嗨数,从而确定pmdo 在自相关型千涉仪表中,干涉图具有一个相应于光源白相关的中心相干峰。测量值代表了在测 量波长范围内的平均值,在1310nm或1550nm窗口不同仪器都有一定的波长范围。干涉测量 方法的特点是:测量精度较低,最小可测量pmd达0.03ps,但测试速度较快,且与波长无关, 测试过程中光纤允许移动。由于测试精度较低,该测试方法不适合实验室使用;但由于设备简 便易用,体积、成本和信息内容小,适合作为现场仪器使用,在工程现场测试光纤的p

18、md将 是首选。pmd测量的实际是dgd,因此需要用otdr配合测试线路的准确长度。pmd测试的结 果在不同仪表间偏差比较大,即使是同一台表,也需要反复重复测量多次取平均值,避免测试 仪表的系统误差。还要注意的是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由于仪表稳定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可开 200机就测,应让仪表工作段时间后再反复比对测试结果,直到测试值基本稳定。目前比较常用的pmd测试国际标准为:1ec 61280-4-4:光纤通信子系统基本测试规程一 光缆链路测试规程一第44部分:链路偏振模色散测试:1ec 612629:光纤通信系统设计一第9 部分:偏振模色散测试及理论指南。我国国标测试方法为:gb/t 189

19、00-2002单模光纤偏振模 色散的试验方法,我国行业标准测试方法为:yd/tio65-2ooo单模光纤偏振模色散试验方法。第四章通信系统对pmd的要求1、通信系统对光纤pmd要求的变化历程g652光纤是现在网络上应用比较多的一种光纤,itut对于g652分为四类光纤分别是 g652.a、g652.b、g652.c和g652.d光纤光缆。g.652四种光纤的分类主要基于pmd的要 求和在1383nm处的衰耗要求。g652.a光纤用f支持g957和g691最高速率为stm-16或 10gbit/s最大传输距离为40km(ethemet)和stm- 256用于g693的应用。g652.b光纤用于支

20、 持速率高达stm-64的更高比特率的应用,如g691和g692中的某些应用,g693和g959.1 中的某些stm-256应用,根据应用不同,色度色散的容限需要考虑o g652.c与g652.a类似, 但是允许的波长范围扩展到从1360nm到1530nmo g.652.d与g652.b类似,但是允许的波长 范围扩展到从1360nm到1530nm。相关部门在2003年1月修改g.652光纤标准时,希望全面提高g652光纤的特性,至少 都要支持10gbit/s的长途应用,对g652b要求支持40gbit/s的长途应用,所以开始提岀g652b 的pmdq应小于o.lops/。后来基于考虑40gbi

21、t/s的应用主要从城域网开始,1 ogbit/s 系统的传送在3000km左右己经可以覆盖人部分应用情况,所以放宽到0.20ps/j亦一。经过 调整过的各类g652光纤的特性为:g.652a支持logbivs系统传输距离可达400kn), 1 ogbit/s 以太网的传输达40km,支持40gbit/s系统的距离为2km。对t g652b型光纤,必须支持1 ogbit/s 系统传输距离可达3000km以上,40gbit/s系统的传输距离为80km0g652c型光纤基本属性与g652a相同,但在1550nm的衰减系数更低,而且消除了 1380nm 附近的水吸收峰,即系统口j以工作在1360153

22、0nm波段。为了使无水吸收峰光纤也能支持 g652b所支持的那些应用,必须对无水吸收峰光纤的pmdq提岀更严的要求,因此有必要 定义一种新的光纤类型,即g652d型光纤。g652d型光纤的属性与g652b光纤基本相同, 而衰减系数与g652c光纤相同,即系统可以工作在13601530nm波段。g655光纤分为三类,这几种光纤的分类主要基于pmd的要求和色度色散特性。g655.a 光纤用于支持g691、g.692、g693和g.959.1应用,考虑到g.692应用,取决于通路波长和 特定光纤的色散特性,总输入光功率的最大值应进行限制,最小通路间隔的典型值应限制在 200ghzo g655.b光纤

23、用于支持g691、g.692、g693和g.959.1中的应用,考虑到g692应 用,取决于通路波长和特定光纤的色散特性,总输入光功率的最大值可以高于g655.a光纤, 最小通路间隔的典型值应为100ghz或更小,对于pmd的要求允许stm-64系统传输距离至 少达到400kmo g655.c与g655.b类似,但是更严格的pmd要求允许stm-64系统的传输 距离大于400km,同时也能适用pg959.1的stm-256应用。需要注意的是,许多海底应用 可以采用g655.b和g655.c光纤,对于海缆应用某些限制会发生变化,例如光缆的截止波长 的数值可以达到1500nmo新的g655b光纤可

24、以支持以10gbit/s为基础的100ghz及其以下间隔的dwdm系统在c 和l波段的应用。为了既能满足100ghz及其以下间隔dwdm系统在c、l波段的应用,又 能使nxlogbit/s系统传送3000km以上,或支持nx40gbit/s系统传送80km以上,就规范了 一种新的g655c型光纤,除了 pmdq为0.20ps/vkm之外,它的其他属性和g655b是一样的。光纤类型pmdq (ps/ 7 km)参数值备注g.652a0.5普通标准单模光纤b0.20具有1625 nm衰减规拖c0.5低永峰,具有1625 nm衰减观范d0.20低水峰、具有1625 nm衰减规范g.653a0.5支持

25、g.957/691/692/693及晦缆系统b0.2还支持 g.959.1 的 40gt>/sg.655a0.5色散系数:0.1-6 ps/nmkmb0.5色散系数:1t0 ps/nm kmc0.20色散系数:1-10 ps/nmkmg.656a0.5至 logb/sb0.210gb/s更长距及40gb/s表一 不同类型光纤pmd在标准中的要求2、pmd对通信系统的影响pmd对系统的影响主要是使光脉冲展宽。低速系统由f信号的单位间隔时间长,光脉冲 本身的宽度比较宽,因此脉冲展宽对于脉冲的形状几乎没有影响。但对于10gb/s以上速率的 系统就不一样了,10gb/s的光脉冲宽度为loops,

26、而40gb/s系统的光脉冲宽度只有25ps,因 此几十个ps的脉冲展宽则会使接收端根本无法正确地恢复原来的信号,也就是说系统无法正 常工作。如果要使系统能正常工作,脉冲展宽必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光纤链路的 最大dgd应该有一定限度。当光路的光功率代价在特定值时(例如ldb或0.5db),光纤链路 的最大dgd有对应的限值。例如,对于1 ogb/s速率的系统,当通道代价为ldb时,dgdmax、 容限为30ps,通道代价为o.5db时,dgdv、容限为20ps。对于40gb/s系统,当通道代价 为ldb时,dgdmbx、容限为lops。上述容限还仅仅考虑了一阶pmd的影响,二阶或更高

27、阶 的pmd影响还不包括在内。实际上,由于光纤链路中不仅包括光纤,还有光纤放人器和其他光无源器件,这些也是 偏振敏感器件,必须为他们留出一定的余量,所以真正对光纤的dgd要求还要更严格一些。对于传输距离较长的高速系统,如果光缆链路的累枳pmd超过了系统的pmd容限,要 使系统维持正常工作,必须对系统进行pmd补偿。但由f pmd是随机变化的,因此pmd 补偿不能像cd补偿那样采用固定补偿方式,而必须进行动态补偿,即时刻根据pmd的变化 情况调整对pmd的补偿量,因此补偿起来相肖复杂opmd补偿可以有多种补偿的方法,pmd 补偿的方案有光监测光补偿,还有电监测光补偿、光监测电补偿、电监测电补偿以

28、及上述方法 的组合等。下表列岀了不同系统和传输距离对光缆线路pmd的基本要求。嚴大pmdq(p$/ 7 km)锥路长度(km)可应用的系统无须规范接入网(最高2.5 gb/s)400基于10 gb/s的城域网或核心网0.54010 gb/s以太网240 gb/s vsr 商络0.204000基于10 gb/s的中/长距离网络80基于40 gb/s的城域网或核心网a 1 a>4000( 10000?)基于10 gb/s的长途网400基于40 gb/s的城域网或核心网表二pmd与线路速率、距离的关系第五章认识pmd的几个误区1. pmd多小够用的说法从pmd对系统的影响看,pmd越小越好,但对光纤的工艺要求就很高了,而我国除了 城域网建设开始采用40gb/s的系统外,大部分情况f还足采用的1 ogb/s系统。今年来电信、 移动、联通等三大运营商在集中采购时都对pmd做了高于标准的要求,2009年电信和移动集 釆中对g652d的要求为:光纤成缆后必须满足在1550 n m波长光缆链路($20盘光缆)偏振 模色散系数w(h0p s /莎;q (概率)=0.01%;这一要求高于了标准的要求。我们从表 二中可以看出,对于g652d纤的pmd链路值控制在w0.20p s /応就足以满足要求了。 相反,对于g6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